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高级官员中没有一个是平民百姓,往往都是大世家的子弟,反之,下品官员、一些芝麻小官也不会有让名门望族担任,往往都是一些没有什么身份的人。
出现原因: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导致的结果。
三种写法:
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世族:是世代作官的家族。
势族:是权势极大的家族。
士族:是在南北朝时期重门阀,别於庶民,自成一特殊阶级的缙绅之家的等级。
下品是古代官品制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下三品,即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是属于低官品的官员。
出处:《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到了西晋,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这一制度变成为他们培植门阀们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殷灼曾对晋武帝说:“令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途)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这样,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晋书·刘毅传》)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句话有三种写法:
1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3。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世族是世代作官的家族。
势族是权势极大的家族。
士族是在南北朝时期重门阀,别于庶民,自成一特殊阶级的缙绅之家的等级。
下品是古代官品制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下三品,即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是属于低官品的官员。
原句出处:
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宋书˙卷九十四˙恩幸传˙序:郡县掾吏,并出豪家;负戈宿卫,皆由势族。
意思是:只要你出生在上等人家,不管才能和品德如何差都能顺利做大官;如果你出生在下等人家,不管你才能和品德再好也没办法做大官。
拓展资料:
大约在三国后期那段时间开始,曹丕采用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刚开始是为了选拔人才,根据推荐和评语来踏上仕途。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士族:是在南北朝时期重门阀,别於庶民,自成一特殊阶级的缙绅之家的等级。
寒门:寒微的门第。
故,九品中正制已不再是真正选拔人才的途径,所以,《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上一篇:“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相似句子成语或歇后语
- 下一篇:“予”的读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