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读书笔记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2-10-15 16:00:21
阅读:

内容导航:
  • 史记的读书笔记怎么写啊?
  • 5000字史记的读书笔记
  • 史记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 史记读书笔记
  • 一、史记的读书笔记怎么写啊?

    《史记》读书笔记之一:美德的弊端
    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奉行忠厚,忠厚的弊端,是使百姓粗野缺乏礼节,所以殷朝承续夏政而奉行恭谨。恭谨的弊端,是使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承续殷政而奉行礼仪。礼仪的弊端,是使百姓讲究文饰而情薄不诚信,所以解救不诚信的弊端莫若奉行忠厚。……”

    读了这段,我才发现“忠厚”、“恭敬”、“礼仪”这些传统美德也有弊端:

    忠厚的人诚信,却容易莽撞,丧失理智。

    恭敬的人谦逊,却往往沉默,逆来顺受。

    讲礼仪的人礼貌,却渐渐虚伪,文过饰非。

    那讲诚信的人呢?诚信的人真实却不现实。哎!竟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史记》读书笔记之二:可爱的孝文帝
    《史记》读书笔记之二:可爱的孝文帝
    孝文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武帝的爷爷。我说他可爱,是因为他本不是“天子”,却作了“天子”,作了“天子”却没有“天子”的“样子”。
    《史记》之《孝文本纪》我还只看了三分之一,先把我所看了的,他的开明之处列出来,至于他的生平我下次补上:
    废除了“连坐”的法律,所谓“连坐”就是一人犯罪全家获罪。
    废除了“诽谤”和“妖言”的罪名,鼓励臣民“进献善言”。
    孝文帝是高祖刘邦排行中间的儿子。高祖逝世后,吕氏家族的人企图发动叛乱,被朝廷重臣所覆灭。最后大臣们谋划召还是代王的刘恒入长安并拥立他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

    孝文帝语录:
    “刑法竟达到断人肢体、毁坏肌肤、使人终生不能康复,这是多么痛楚而不讲求恩德的作法,这怎么能符合为民父母的主旨呢!应当废除肉刑。”

    “……我听说凡是天下万物若有萌出,没有哪一种会没有死亡的。死是天地间的规律,物质的自然属性,有什么值得那么悲哀呢?当今这个时代,世人都喜欢生而厌恶死,厚葬死者以致使生者家业破亡,注重丧事而伤害生计,我很不赞成这样做。……应当对天下官吏、平民发布命令,令到以后只用三日为我举行丧礼,全都免除其余的服孝规定。不要禁止民间取妻嫁女,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饮酒食肉。凡是应当参加丧礼的人,都不要光着脚。……布告天下,是天下人都知晓我的心愿。霸陵一带的山水保持它的原貌,不要有所改变。后宫中把夫人以下至少使全都遣送回家。……”

    孝文帝死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刘启即位。称为孝景帝。
    孝景帝在他的诏书中说道:“ ……孝文帝君临天下,疏通关隘桥梁,远近没有区别歧视。废除诽谤之罪,取消割毁肢体肌肤的肉刑,赏赐年长的老人,收养抚恤孤独,以次养育众生,他抑减自己的嗜好和私欲,不接受臣子的贡献,不私自谋求利益。犯罪人的妻子不受牵连,不妄杀无罪之人。取消宫刑,放出后宫的美女,慎重地对待割绝人情伦理及父子相继的事……”

    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这一句话中需要作出解释的是,“荆蛮”、“句吴”。【索隐】: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之曰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此言自号句吴,吴名起於太伯,明以前未有吴号。地在楚越之界,故称荆蛮。司马贞的解释很有道理,荆是楚国或是楚地的旧称,是地名。蛮也称作闽,是南方各民族的通称,同时蛮也称作越,都是民族的称呼。那么“荆蛮”说的是在荆地域内生活的南方越族的一支。
    “自号句吴”句吴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是国家的名称, 而裴骃【集解】:宋忠曰:“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说明当时句吴是太伯以及他的部族最终定居的地方,后来以句吴这个地方就作为部族发展之后的国家名称。到底历史真实是如何的,下面历代史学家为此进行过一番争论。
    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语之发声,犹言“於越”耳。此言“号句吴”,当如颜解。而注引宋忠以为地名者,系本居篇曰“孰哉居蕃离,孰姑徙句吴”,宋氏见史记有“太伯自号句吴”之文,遂弥缝解彼云是太伯始所居地名。裴氏引之,恐非其义。蕃离既有其地,句吴何总不知真实?吴人不闻别有城邑曾名句吴,则系本之文或难依信。吴地记曰:“泰伯居梅里,在阖闾城北五十里许。”
    如果依照颜师古的解释句吴不是地名,宋忠则从《史记》中得出地名的解释。而句吴从历代文献中并无记载,而当时也没有称作句吴的城邑留存。那么要探究其真,只有从吴下手,吴从什么时候有了明确的称呼,裴骃【集解】:“吴名起於太伯,明以前未有吴号。地在楚越之界,故称荆蛮。”太伯以前并没有吴的称号,当时中原华夏族称这里的民族为越、荆、荆蛮、闽等等。而当地民族自称句或是其它。是不是这样呢,还有待考证。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司马迁则一句说的是太伯带着部族的老少来到百越民族聚居的地方,定居下来之后得到当地民族的认同,逐步融合,并有大批当地民族的人加入。如果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千余家,没家三口统计的话,则有三千多人加入了太伯的部落。那是什么吸引当地民族的,笔者认为,中原农耕文化是主要的诱因。因为太伯时的百越民族还处于原始公社时期,过着简单的渔猎生活,基本的生存都很难满足。而这是太伯部落的到来,不仅是大量人口的迁徙,更重要的是中原农耕文化的迁徙和传播。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大大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这才是归之千余家的真正原因。

    二、5000字史记的读书笔记

    两百字的读书笔记初中小学用:
    1.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2.
    一 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毛遂有一句对于王霸的论述“据其势而奋其威”
    二 最后的太史公列传中关于逆境的描述 就是有名“拘而演周易,厄而作春秋”什么的
    三 刺客列传 可以写一点关于刺客剑 君子剑 王者剑的论述(会写古文就更好了) 可以参看《庄子》中的《说剑》
    四 可以写项羽 这个本来是老话题了,众说纷纭,不过司马迁对他评价不高
    五 第一篇伯夷列传,可以写关于骨气(有一篇挺有名的议论文叫《谈骨气》)也可以联系《孟子》中的有关精神写一点(如匹夫不可多志也什么的)

    ----------------------------------------------------------------------------------------------

    史记读书笔记: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而是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为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
    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
    《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
    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
    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司马迁身为太史公,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
    在《报任安书》中也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编辑本段]【创作态度】

    严谨实录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也就是说,他的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

    客观公正

    司马迁坚持“实录”精神,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
    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尤其揭露了汉代统治阶级的罪恶。
    司马迁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汉武帝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评价分明

    项羽司马迁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这是非常可贵的。
    本着实录的精神,司马迁在选取人物时,并不是根据其官职或社会地位,而是以其实际行为表现为标准。比如,他写了许多诸如游侠、商人、医生、倡优等下层人物的传记。在司马迁心目中,这些人都有可取之处。
    司马迁首创了以人载事,始终叙述一个人生平事迹的写法。着重写其“为人”,并注意其“为人”的复杂性,是司马迁的笔法。他在作传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
    比如项羽这个人物,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失败英雄。他既称赞项羽的骁勇,又对他的胸无大志、残暴自恃作出批评。可是,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并没有发议论,但是他对项羽的爱憎态度却于叙事之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便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即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编辑本段]【内容体例】

    内容结构

    《史记》是一部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
    “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

    文章内容

    《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衔接交杂而成;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为起头,内容或有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有对人物的评价,或有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仍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这也呼应司马迁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标。

    编撰主旨

    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
    “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

    参考内容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
    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内容、史事、材料、作者编撰水平上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史记》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体例结构

    本纪
    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本纪”托始黄帝,是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又是“正名百物”的祖师。将项羽列入“本纪”,一是秦汉间几年“政由羽出”,一是推崇其人格。

    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孔子世家
    是记载诸侯国之事的。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的大分封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
    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是一种例外。孔子虽非王侯,但却是传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更何况汉武帝时儒学独尊,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将之列入“世家”也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
    至于陈涉,不但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且是三代以来以平民起兵而反残暴统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马迁将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列传
    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
    单传是一人一传,如《商君列传》、《李斯列传》等。
    合传是记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老庄申韩列传》等。
    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个传内,如《儒林列传》、《循吏列传》、《刺客列传》等。
    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大宛列传》等,这就为研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来源。

    三、史记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武安罢朝出止车门》读书笔记

      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韩御史良久谓丞相曰:“君何不自喜?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魏其必内愧,杜门齚舌自杀。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武安谢罪曰:“争时急,不知出此。”(《史记 . 魏其武安侯列传》)

      学习体会:
      武安侯丞相田蚡开完了廷辩会,出了止车门,叫御史大夫韩长孺上了他的车,生气地说:“同你韩长孺一起对付一个秃顶的老家伙(魏其侯窦婴),你为什么骑墙两边倒?”韩御史沉默了一会儿才对田蚡说:“你怎么这么不自爱呢?本来,魏其侯诋毁您,您就应该摘下帽子,解开系印的带子,把相印交给皇上,说:‘臣下田蚡,由于陛下对亲戚的信任,勉强担任丞相的职务,实在是很不称职的。魏其侯的话都对。’这样,皇上必定赞赏您谦让的美德,增强对您的信任;魏其侯呢,一定心里愧疚,闭门咬舌自杀。可是,刚才人家说您的丑话,您也说人家的丑话,譬喻起来,就像商贩、小孩、无知妇女吵嘴一样,怎么这样没有大臣的体统啊!”武安侯听了,才承认自己做得不妥当,说:“争论的时候,我急了,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窘态。”

      《魏其武安侯列传》写景帝母亲(文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和景帝王皇后的同母异父弟武安侯田蚡两人之间的矛盾斗争。这段文章描写的是在汉武帝主持的廷辩结束后,田蚡和韩安国的一段对话。从田蚡对韩安国的训斥中,可见田蚡为官凶狠;从韩安国的解释中可见他诡计多端,处事圆滑。两人的对话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同僚之间的相互倾轧与无情争斗,同时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的丑恶。
      文中“今人毁君,君亦毁人,譬如贾竖女子争言,何其无大体也”的话语,值得进一步思考。在皇帝和众臣面前,谁是谁非,自有公论。两人互相诋毁,不但有失大臣体统,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人与人相处,无论是同僚,还是同事,若有事关重大的矛盾,可以分清场合,讲究方法,这样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伤各自的体面;若是枝节小事,就应该谦和忍让,这样对人家是一种爱护,对自己也是一种珍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安国的思想方法也有值得借鉴一面。

      注释:
      (1)“罢朝”,这里指廷辩结束。
      (2)“止车门”,宫禁外的一个门。群臣不能在门内乘车,入朝应在门外下车。
      (3)“老秃翁”,指魏其侯窦婴。
      (4)“首鼠两端”,骑墙,两边应付。这里指韩安国在廷辩中,既说:“魏其言,是。”又说:“丞相言,是。”“首鼠”,与“踌躇”同义,指亦前亦后,观望不前,实质上是两面取巧。
      (5)“自喜”,自爱。“绶”,系印环的带。
      (6)“肺腑”,比喻用法,这里指和皇家的亲属关系。一作“肺附”。
      (7)“待罪”,做官的谦称,说自己并不胜任,随时等着受处分。
      (8)“上”,皇上,这里指汉武帝。“多”,赞赏。“让”,谦让。
      (9)“愧”,同“愧”。“杜门”,闭门。“齚(ze则)”,咬。
      (10)“贾”,商人。“竖”,童仆,小使。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史学方面姑且不论,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四、史记读书笔记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的最后有:

    《史记》读书笔记之一:美德的弊端
    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奉行忠厚,忠厚的弊端,是使百姓粗野缺乏礼节,所以殷朝承续夏政而奉行恭谨。恭谨的弊端,是使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承续殷政而奉行礼仪。礼仪的弊端,是使百姓讲究文饰而情薄不诚信,所以解救不诚信的弊端莫若奉行忠厚。……”

    读了这段,我才发现“忠厚”、“恭敬”、“礼仪”这些传统美德也有弊端:

    忠厚的人诚信,却容易莽撞,丧失理智。

    恭敬的人谦逊,却往往沉默,逆来顺受。

    讲礼仪的人礼貌,却渐渐虚伪,文过饰非。

    那讲诚信的人呢?诚信的人真实却不现实。哎!竟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史记》读书笔记之二:可爱的孝文帝
    《史记》读书笔记之二:可爱的孝文帝
    孝文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武帝的爷爷。我说他可爱,是因为他本不是“天子”,却作了“天子”,作了“天子”却没有“天子”的“样子”。
    《史记》之《孝文本纪》我还只看了三分之一,先把我所看了的,他的开明之处列出来,至于他的生平我下次补上:
    废除了“连坐”的法律,所谓“连坐”就是一人犯罪全家获罪。
    废除了“诽谤”和“妖言”的罪名,鼓励臣民“进献善言”。
    孝文帝是高祖刘邦排行中间的儿子。高祖逝世后,吕氏家族的人企图发动叛乱,被朝廷重臣所覆灭。最后大臣们谋划召还是代王的刘恒入长安并拥立他为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

    孝文帝语录:
    “刑法竟达到断人肢体、毁坏肌肤、使人终生不能康复,这是多么痛楚而不讲求恩德的作法,这怎么能符合为民父母的主旨呢!应当废除肉刑。”

    “……我听说凡是天下万物若有萌出,没有哪一种会没有死亡的。死是天地间的规律,物质的自然属性,有什么值得那么悲哀呢?当今这个时代,世人都喜欢生而厌恶死,厚葬死者以致使生者家业破亡,注重丧事而伤害生计,我很不赞成这样做。……应当对天下官吏、平民发布命令,令到以后只用三日为我举行丧礼,全都免除其余的服孝规定。不要禁止民间取妻嫁女,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和饮酒食肉。凡是应当参加丧礼的人,都不要光着脚。……布告天下,是天下人都知晓我的心愿。霸陵一带的山水保持它的原貌,不要有所改变。后宫中把夫人以下至少使全都遣送回家。……”

    孝文帝死后,他的儿子,也就是太子刘启即位。称为孝景帝。
    孝景帝在他的诏书中说道:“ ……孝文帝君临天下,疏通关隘桥梁,远近没有区别歧视。废除诽谤之罪,取消割毁肢体肌肤的肉刑,赏赐年长的老人,收养抚恤孤独,以次养育众生,他抑减自己的嗜好和私欲,不接受臣子的贡献,不私自谋求利益。犯罪人的妻子不受牵连,不妄杀无罪之人。取消宫刑,放出后宫的美女,慎重地对待割绝人情伦理及父子相继的事……”

    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这一句话中需要作出解释的是,“荆蛮”、“句吴”。【索隐】: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之曰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此言自号句吴,吴名起於太伯,明以前未有吴号。地在楚越之界,故称荆蛮。司马贞的解释很有道理,荆是楚国或是楚地的旧称,是地名。蛮也称作闽,是南方各民族的通称,同时蛮也称作越,都是民族的称呼。那么“荆蛮”说的是在荆地域内生活的南方越族的一支。
    “自号句吴”句吴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应该是国家的名称, 而裴骃【集解】:宋忠曰:“句吴,太伯始所居地名。”说明当时句吴是太伯以及他的部族最终定居的地方,后来以句吴这个地方就作为部族发展之后的国家名称。到底历史真实是如何的,下面历代史学家为此进行过一番争论。
    颜师古注汉书,以吴言“句”者,夷语之发声,犹言“於越”耳。此言“号句吴”,当如颜解。而注引宋忠以为地名者,系本居篇曰“孰哉居蕃离,孰姑徙句吴”,宋氏见史记有“太伯自号句吴”之文,遂弥缝解彼云是太伯始所居地名。裴氏引之,恐非其义。蕃离既有其地,句吴何总不知真实?吴人不闻别有城邑曾名句吴,则系本之文或难依信。吴地记曰:“泰伯居梅里,在阖闾城北五十里许。”
    如果依照颜师古的解释句吴不是地名,宋忠则从《史记》中得出地名的解释。而句吴从历代文献中并无记载,而当时也没有称作句吴的城邑留存。那么要探究其真,只有从吴下手,吴从什么时候有了明确的称呼,裴骃【集解】:“吴名起於太伯,明以前未有吴号。地在楚越之界,故称荆蛮。”太伯以前并没有吴的称号,当时中原华夏族称这里的民族为越、荆、荆蛮、闽等等。而当地民族自称句或是其它。是不是这样呢,还有待考证。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司马迁则一句说的是太伯带着部族的老少来到百越民族聚居的地方,定居下来之后得到当地民族的认同,逐步融合,并有大批当地民族的人加入。如果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千余家,没家三口统计的话,则有三千多人加入了太伯的部落。那是什么吸引当地民族的,笔者认为,中原农耕文化是主要的诱因。因为太伯时的百越民族还处于原始公社时期,过着简单的渔猎生活,基本的生存都很难满足。而这是太伯部落的到来,不仅是大量人口的迁徙,更重要的是中原农耕文化的迁徙和传播。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大大提高生产力的水平。这才是归之千余家的真正原因

    相关推荐

    • 《史记》读书笔记

      内容导航: 史记的读书笔记怎么写啊? 5000字史记的读书笔记 史记的读书笔记怎么写? 史记读书笔记 一、 史记的读书笔记怎么写啊? 《史记》读书笔记之一:美德的弊端 太史公说:“夏朝

      成语造句
    • “凿”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内容导航: 动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凿字开头的成语 “凿”开头的成语都有哪些? 带有“凿”字的成语有哪些? 一、 动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动字开头的成语 : 动人心魄、 动不失时、 动循矩

      成语故事
    •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狡兔三窟是什么含义 一、 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狡猾的兔子会给自己的窝准备几个出口。以防遇到危

      成语大全
    • 繁的组词有哪些

      内容导航: 繁组词有哪些? 繁字组词有哪些 繁的组词 多音字“繁”的组词有哪些? 一、 繁组词有哪些? 繁体字、 繁体、 繁星、 繁殖、 繁衍、 繁昌、 繁文缛节、 繁花、 繁华、 繁花似锦

      成语解释
    • 铄字是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铄在人名里的含义 铄字解释什么意思 请问带金字旁的铄字是什么意思 铄字是什么意思 一、 铄在人名里的含义 光亮的样子。 铄拼音:shuò 释义: 1、熔化金属。 2、销毁,消损。

      成语造句
    • 堤溃蚁穴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什么意思,详细解释 千里长堤溃蚁穴是什么意思 堤溃蚁穴的意思,堤溃蚁穴什么意思,出处 堤溃蚁穴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一、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什么意思,详细

      成语故事
    • 你们有没有觉得你的亲戚们是不是很会装好人,遇事了光说都不行动,巴不得你过得不好

      内容导航: 你身边都有让你受不了的负能量满满的人?他们有什么共性? 很多亲戚都看不起你,都冷眼看你,要是你你会怎么做? 男朋友和我那个的时候,总是很用力,恨不得把我弄晕过去

      成语造句
    • 关于道德的文章,出于名家之手

      内容导航: 关于道德修养的小故事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有关法律和道德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作用1000字左右作文 小学生关于道德规范生活学习的作文 一、 关于道德修养的小故

      成语故事
    • 绍兴科技馆展品(有图片或介绍)

      内容导航: 绍兴科技馆的展品能说的具体点吗? 绍兴科技馆里有什么 科技馆里椭圆形的仪器叫什么(有图) 二年级绍兴科技馆科技与生活区作文 一、 绍兴科技馆的展品能说的具体点吗? 中国

      成语解释
    • 请问红楼梦中有一节说是贾母众人听戏后,冬天,有一个女说书先生,说的故事里有个公子名叫王熙凤。

      内容导航: 红楼梦中常有听戏的段落,不知听的戏是哪一戏种??? 是谁被王熙凤从窗户上洒尿下来的,还有贾母指的就是史老太君吗? 红楼梦35到37回故事梗概 红楼梦中贾府女眷去道观听戏,为

      成语造句
    聚合标签
    求飞黄腾达1-13季中英双字幕百度云资源 金庸笔下唯一真正的大侠是谁,他一生从来没有杀一个好人,黑道何... 团字开头的成语 ‘昌’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带楚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鲁迅小说《一件小事》主题是什么? 带有“地”字的成语有哪些? 一腾有什么成语 请教初中语文问题,会的同学帮忙 说长很长说说 死字开头,求四字成语 成语玩命猜图中一个灯泡里面有个感叹号成语 人生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人生中遇到困难好吗? 一个绑着乳房和手的祼女站在坦克前猜一成语 死乞白赖是什么意思 飞黄腾达比喻什么? 以水字开头的成语有那些? 康有为的介绍 刎颈之交的成语解释,刎颈之交是什么意思 “秋后一伏热死人”,俗称“秋老虎”,那么末伏养生要注意什么呢... 与六有关的成语 电视里:孝庄,教育康熙:天塌地陷 卧榻旁酣睡,是核心?是指什么生肖? 恭逢其盛 具体什么意思?褒义还是贬义呢 恭逢其盛 和 顺天应... 望天上云卷云舒.”... 鲁迅先生逝世后的社会背景 形容男子汉带武字的成语 成语随什么隐什么 臂字开头四字成语 关于我爱中国的诗句有哪些?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和五帝各指的是什么 关于爱国的古诗十首 失不出头念什么 拷贝不走样 成语题目 里什么外什么?成语 团开头的成语接龙 含‘无’形的成语 关于亲切的四字成语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好段好句加赏析 任云卷云舒.什么意思啊? 从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成语卧成语是什么 写出aabb式的词语有哪些 成语大全 无什么无什么 滕王阁序的原文和翻译 "扫清六合"是什么意思 谁知道“闭门不管庭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的全文? 谎言说的那么美…………痛彻心扉是那首歌歌词 花团锦簇的簇是什么意思 犬夜叉中这些角色的图和性格介绍 描写灯光的成语有哪些? 80级破血头什么价?如题 谢谢了 “梭”的读音是什么? 有什么无什么的成语 第四个字带人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是"红道、黑道、白道"? 对这句“痛饮狂歌空对月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什么跟着什么学什么成语 梭的成语有哪些? 吻字组四字词语 带“绚丽”两字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样的词形容事业 流能组什么词语 鲁迅赞三国的句子 太行山的地质地貌双什么地质时期形成的 日月如梭中梭的意思 “这辈子只爱你一个”用数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