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系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小学课本里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所学的词语有许多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如何正确理解词语?首先,教师对许多基本的词汇根本不必用定义解释,特别是一些抽象的词语。教学时应努力从学生生活中去寻找他们熟悉的,看得见的事物,想方设法变抽象为形象,引导他们理解。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自身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沉,唤起了他们对这个词语的直觉体会,激活大脑中的信息,从而理解词语。
例如《林海》一课里“林海”一词的解释是:森林像大海一样。但对这个解释学生感觉就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应适时予以启发: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当学生了解是用了比喻的方法后,接下来教师可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思维,请学生讲几个类似这样含有比喻关系的词语。比如说,人多的地方可以称之为“人海”,书多的地方称为“书海”,到处灯火闪耀的地方自然就是“灯海”,还有“花海”、“云海”、“星海”……,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启发理解,化“抽象”为“形象”,学生觉得格外亲切、有趣,不仅理解了“林海”,而且广阔无边的林海景象也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由此,对以“林海”比喻大兴安岭岭多、林广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词语的理解也更为透彻了。
又如《荷花》中,描写荷叶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你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到过“挨挨挤挤”的情景?学生自然想到了平时生活中一些拥挤的地方:菜市场、商店、公共汽车里,在打开学生思路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这些地方拥挤的具体情形,使学生明白人挨人、人挤人就是“挨挨挤挤”,说明这些地方的人很多。再进一步诱导:课文中说荷叶“挨挨挤挤”,是告诉我们荷叶长得怎么样?学生很快明白,是指荷叶长得很多,非常茂密,生机勃勃。通过这样的词语教学方式,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荷叶活生生的情态,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对词语的初步赏析能力。
二、将词语放到特定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特级教师斯霞倡导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已被广大语文教师熟知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理解词语要与上下文紧密联系,这大概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规律。因为词语在课文中,都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有些词语与上下文紧密联系,其上文和下文的某些内容为学生理解词义提供了极好的线索。不少教师在教学词义时满足于学生念一念词语手册上的注释,你念一遍,他念一遍,以为学生懂了,其实不然。不是有很多学生说起来有板有眼,用起来错误连篇吗?反映了什么问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单凭孤立的词语解释,而应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巧于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例如《可爱的草塘》中有这样一段话:“初到北大荒,我感到一切都不习惯。带去的几本书看完了,时间一长,觉得没意思。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嘻嘻地问我:“姐夫,呆腻了吧?我领你去散散心好吗?”其中的“呆腻”是什么意思?教师大可不必急于解释,只让学生将“呆腻”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再读读上下文,学生读了原句,读了上下文,自然而然“呆腻”的意思就体会出来了。这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可谓事半功倍,久而久之,学生遇到生词就能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从而形成能力。语文教材中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对于“张冠李戴”一词的理解,只须让学生读读它所在的句子:“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句子读完,词语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还有《将相和》中的“负荆请罪”、《赤壁之战》中的“丢盔弃甲”、“不计其数”,《鸟的天堂》中的“应接不暇”等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三、教给学生方法,注重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理解词义。
当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时,应提倡他们学会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生用得比较多的工具就是《新华字典》,但在查字典时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应该选择哪一条义项,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就难以确定了。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辨别合适的义项。
例如教学《詹天佑》中的“赞叹不已”一词,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提出问题:“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请想象一下,他们看到京张铁路时是怎么赞叹的?”当学生回答后,我接下来总结:“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像这样你也赞、我也赞,赞个没完没了,就是赞叹不已。下面,请翻开字典,看看‘已’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通过查字典,学生知道“已”在字典中有四个义项:(1)停止;(2)已经;(3)后来;(4)太、过。到底应该取哪种解释?由于事先学生已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粗知词意,再通过查字典学生很快明白:“已”应选第一种解释“停止”,“赞叹不已”就是不停地赞叹。教师通过这样的指导,培养了学生析字释词的能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在教学中,有时一个词语越解释越糊涂,可当转换一种方式把解词所需的“情境”表现出来时,学生马上就理解了,这就是理解词义的第四种方式: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情境,恰当地运用音响、录像、板画、演示等手段,把词语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理解词义。
在上《林海》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云横秦岭”的意思,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请同学们画一画秦岭和大兴安岭,根据秦岭“险峻”和大兴安岭“温柔”这一特点,同学们很快就画出了两座不一样的山,此时,我出示“云横秦岭”的词语卡片,请同学们根据词语的意思,将卡片贴在图中最合适的地方,并相机讲解:“横”是盘旋,飘浮的意思,“云横秦岭”就是云朵飘在山腰,形容山高。学生很快将卡片贴在山的半中腰,我再适机在山腰画了一朵云,这样图文结合,学生一下就准确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此时,我又出示了“盛气凌人”、“孤峰突起”两张卡片,还是要求学生将卡片贴在图中相应位置,学生分别将“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贴在靠近山顶的位置,再结合课文,对词语的理解就更透彻了。
点评:在词意理解方面:可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变换句式、同桌或小组合作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语;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词语理解的方法,进行理解词语的练习。
偃旗息鼓,汉语成语,出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释 义
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军旗,停敲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评判和攻击。
用 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结 构
联合式
近义词
销声匿迹
反义词
大张旗鼓、重整旗鼓。
同韵词
势成骑虎、参参伍伍、良工心苦、深铭肺腑、雕龙绣虎、指不胜数、传神阿堵、披文握武、兼年之储、郭公夏五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停止斗争等。
示 例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三》:“现在见我偃旗息鼓,遁迹海滨,无从再来利用,就开始攻击了。”
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1]
典 故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中记载:在一次战斗中,蜀将黄忠杀死了曹将夏侯渊,并夺取了战略要地。曹操非常恼火,把米仓移到汉水旁的北山脚下,亲率20万大军向阳平关大举进攻。黄忠、张著商议趁夜烧劫魏军粮草。临行前赵云和他们约定了返回时间,过期不归就带兵出寨接应,正与曹操亲自统率的部队相遇。赵云同曹军厮杀起来,把曹军打得丢盔弃甲,救回了黄忠和张著。 曹操没有善罢甘休,指挥大队人马追杀赵云,直扑蜀营。赵云的副将张翼见赵云已退回本寨,后面追兵来势凶猛,便要关闭寨门拒守。赵云下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准备放曹军进来;一面又命令弓弩手埋伏在寨内外,然后自己单枪匹马站在门口等候敌人。 生性多疑的曹操追到寨门口,心想,寨门大开,必有伏兵,即匆忙下令撤退。就在曹操调头后退的时候,蜀军营里金鼓齐鸣,杀声震天,飞箭如雨般向曹军射击。曹军惊慌失措,夺路逃命,自相践踏。赵云趁势夺了曹军的粮草,杀死了曹军大批兵马,得胜回营。[3]
成语示例
◎ 冯部前锋,李鸣钟、鹿钟麟所部,偃旗息鼓,一昼夜行军二百二十里,于二十二日晚到达北京,孙岳打开城门迎接。 ◎ 一般人都乐于宽恕朋友,在朋友间通情达理,求同存异,而且也设身处地地为朋友着想,如果我们都能像晏君那样把情侣作朋友去看待,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世界上的两性“战争”从此将领先偃旗息鼓呢![1]
偃旗息鼓的读音:
[yǎn qí xī gǔ]
释义: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偃旗息鼓
因其硒鼓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事情中断,不再继续下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