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2-08-23 23:59:36
阅读:

内容导航:
  • 崔琰传 译文
  • 三国志崔琰传的翻译
  • 崔琰的历史评价
  • 《三国机密》中的崔公崔琰在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 一、崔琰传 译文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斥,西道不通。于是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   大将军袁绍闻而辟之。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琰谏曰:“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绍以为骑都尉。后绍治兵黎阳,次于延津,琰复谏曰:“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绍不听,遂败于官渡。及绍卒,二子交争,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由是获罪,幽于囹圄,赖阴夔、陈琳营救得免。   太祖破袁氏,领冀州牧,辟琰为别驾从事,谓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琰对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谢之。于时宾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邺。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琰书谏曰:“盖闻盘于游田,书之所戒,鲁隐观鱼,春秋讥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经之明义。殷鉴夏后,诗称不远,子卯不乐,礼以为忌,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袁族富强,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罴壮士,堕于吞噬之用,固所以拥徒百万,跨有河朔,无所容足也。今邦国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况公亲御戎马,上下劳惨,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经国之高略,内鉴近戒,外扬远节,深惟储副,以身为宝。而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骛而陵险,志雉兔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恻心也。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世子报曰:“昨奉嘉命,惠示雅数,欲使燔翳捐褶,翳已坏矣,褶亦去焉。后有此比,蒙复诲诸。”太祖为丞相,琰复为东西曹掾属徵事。初授东曹时,教曰:“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琰尝荐钜鹿杨训,虽才好不足,而清贞守道,太祖即礼辟之。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襃述盛德。时人或笑训希世浮伪,谓琰为失所举。琰从训取表草视之,与训书曰:“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琰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白琰此书傲世怨谤者,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二、三国志崔琰传的翻译

    在邺城,汉献帝结识了当时在袁绍阵营的大儒崔琰,也就是剧中说的崔公。在邺城,崔琰被汉献帝的风采折服,帮助他度过危机。后来,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崔琰也归降了曹氏。崔琰出身的门第很高,是清河东武城人,即今天的山东武城县。清河崔氏起源于战国时代齐国公卿,两汉时代一直是望族,清河崔氏是东汉一朝有名的世家大族。

    崔琰年轻的时候跟着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学习,郑玄是北海高密人,是东汉一代经学集大成者。精通经学是汉代入仕的必要条件,而东汉末年的青州地区盛行所谓“邴郑之学”,“邴”是邴原,“郑”是郑玄。郑玄不仅学问好,而且长得帅,武功也好,“眉目疏朗,须长四尺余,少朴讷,好击剑”。

    崔琰的老师郑玄后来被袁绍强迫征召至幕府,崔琰后来也被罗致帐下。崔琰给袁绍提过很多合理建议,包括迎奉汉献帝,但是刚愎自用的袁绍未能采纳。袁氏集团在官渡战败之后,建安九、十年间,曹操平定了袁绍父子控制下的河北地区,自领冀州牧,曹氏集团的政治中心也转移到邺城。

    河北青、冀、幽、并四州长期处在袁氏政权统治下,当地士人与袁氏政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新近入主的曹操难免存有戒心,而曹操要控制上述地区,还得从控制当地士人着毛曹操采用郭嘉的建议,大量辟召当地名士,作为省事掾属。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

    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 (郭)嘉之谋也。

    曹操对河北士人的驾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所谓的“渐臣使之”。在河北四州中,冀州是政治、经济中心,冀州士人居四州士人之冠,崔琰可以说是冀州士人的领袖,他的态度很重要。在刚刚得到冀州的时候,曹操一番不经意的话暴露出了枭雄本色:“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曹操是枭雄,想的争衡天下的“霸道”,冀州人口在他眼中就是兵源。崔琰是大儒,想的是“王道”,他一番话把曹操怼得哑口无言:

    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崔琰真是一个耿直boy,这番话站在“王道大义”的高度说,天下战乱,冀州也屡遭兵燹,你曹公拿下冀州,不先施行仁政,体察民情,马上想到的是征召兵源,这哪里是冀州百姓希望的呢?

    崔琰正直的品质令曹操折服,所以得到曹氏重用。崔琰被曹操任命为组织部门负责官员,崔琰进了曹操霸府的选曹。所谓选曹,即西曹和东曹。东汉时期,公府设置西曹、东曹等10余曹,分理众事。《续汉书·百官一》下“太尉”条称:“西曹主府吏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椽比三百”。

    从上述材料看,东汉后期西曹、东曹分别掌管对内、对外人事处置权,地位高于其它各曹。建安年间,曹操实行“霸府”政治,其司空、丞相府的东、西曹实际上总揽了中央、地方的选举用人权。

    崔琰品质正直,为人稳重,所以被曹操委以如此重任。崔琰初授东曹掾时,曹操特意下敕书: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崔琰在组织部门的工作确实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 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曹操自己也叹服:“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三国志·崔琰传》上称赞他:

    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余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 天下称平。

    但是,曹操与崔琰的君臣关系却只能善始,未能善终。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推荐的巨鹿人杨训,被曹操征辟。曹操晋爵魏王,杨训上表歌功颂德。虽然在曹氏政权势力范围之内,吹捧曹操总是政治正确,但是过分了就会成为士林笑柄。

    于是乎,就有人攻击崔琰举荐失当。崔琰看了杨训的表文,然后写信给杨训说:“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崔琰这些话确实有点牢骚的意思,但绝不是指向曹操的。不过,就有人向曹操打小报告说“此书傲世怨谤者”。

    曹操原本就是多疑的人,于是“罚琰为徒隶”。崔琰是不会折弯的直男性格,曹操派人去看他,他居然“辞色不挠”。根本不服软啊!最终,崔琰被曹操赐死。崔琰为何会被曹操搞死呢?当年冀州初定之时,崔琰那番大义凛然的话折服了曹操,但也有人认为崔琰耿直的性格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胡三省就认为,“此操之所以重崔琰,而亦不能不害崔琰也”。

    曹操虽然多疑,但绝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滥杀之人。崔琰之死,背后还是有隐情。那个在曹操身边进谗言的人叫丁仪,他父亲丁冲是曹操早年密友,是曹家自己人,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策的主要 策划者。丁仪和崔琰的矛盾要追溯到建安十八年魏国初建,立太子的争论中。当时,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间难以取舍,于是“密访群司”,寻求意见。丁仪、杨俊、杨修这些人支持的曹植,而崔琰、贾诩等人力挺曹丕。

    曹操是密访,就是不希望大臣们把立储意见公开化。但是,只有崔琰露板答曰:

    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崔琰这么做就很过分了,把曹操的焦虑公开化,要知道“焦虑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另外,崔琰也公开得罪了丁仪那些曹植党,报复也是自然的。崔琰不挺曹植也真的很奇怪,曹植更接近崔琰喜欢的儒家君主风格,而且曹植还是崔琰哥哥的女婿,他算曹子建的叔丈人,这个立场真的很奇怪啊!

    三、崔琰的历史评价

    崔琰之死,历来争论颇多,而且年代久远。从西晋陈寿撰写《三国志》到现在的一些专家讲座、论文、专著,各有各的说法。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原始的资料开始进行逐一的类比和分析。
      一
      首先来看看相关史料中对崔琰故事的描述: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今山东临清)人。“少朴讷”,也就是不善言辞。但是自从在23岁被乡里推举为里正以后,才开始勤奋好学,转研文化典籍。后来还投入汉末大儒郑玄门下学习。不过一年以后因战乱“周旋青、徐、兖、豫之郊,东下寿春,南望江、湖。自去家四年乃归,以琴书自娱。”这时的他,俨然就是一种流行色:隐士。这种群体在后汉末年特别普遍,具有明显的“名士”风范。应该说这几年的经历对崔琰性格的培养、名声的造就,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后汉书?郑玄传》说:“其门人山阳郗虑至御史大夫.东莱王基、清河崔琰著名于世。”
      不久袁绍就因为崔琰在这几年间培养出来的名气,“闻而辟之”,这个时间大概是在公元199—200年间。而加入袁绍阵营后,崔琰就提出了一个建议:
      昔孙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虽汤武不能以战胜。’今道路暴骨,民未见德,宜敕郡县掩骼埋胔,示憯怛之爱,追文王之仁⑴。
      这个建议,被袁绍采纳,袁绍还提升崔琰做了骑都尉。后来在袁绍准备发动官渡之战前,崔琰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天子在许,民望助顺,不如守境述职,以宁区宇。
      虽然袁绍没有听从崔琰的意见,但是也没有象对待田丰一样把崔琰投入监牢。
      如何理解崔琰在袁绍阵营的心态呢?我们从后来崔琰写给曹丕的信中可以看的出来:
      袁族富强,公子宽放,盘游滋侈,义声不闻,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罴壮士,堕于吞噬之用,固所以拥徒百万,跨有河朔,无所容足也。
      这段文字既是崔琰对袁绍失败的一个总结,也是后来袁绍死后,崔琰宁愿“称疾固辞”而“获罪”也不愿意去帮助袁绍的两个儿子的根本原因。从此也能理解出象崔琰这样的“名士”为什么会去辅佐曹操这个“赘阉遗丑”的原因了。
      相对比较后来崔琰对曹操说的第一句话的激烈言语来看,崔琰说话还是比较有分寸的。但是在被曹操任命为别驾从事后,言语风格却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
      曹操在得到冀州后,当着很多宾客的面对崔琰说了这样一番话:
      昨案户籍,可得三十万众,故为大州也。
      这话的意思很简单,也没有多少特殊的含义,但是崔琰的回答不但使得曹操“改容谢之”,而且把在场的宾客吓的“皆伏失色”:
      今天下分崩,九州岛幅裂,二袁兄弟亲寻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
      这话被后来的元人胡三省注意到了。胡三省还特别提到:
      此(曹)操之所以重崔琰,而亦不能不害崔琰也⑵。
      按照胡三省的说法,从这一刻开始,曹操就开始同崔琰心生芥蒂,为以后的崔琰被杀埋下了伏笔。后来的一些学者也据此得出了一个结论:
      曹操之所以“重崔琰”、“害崔琰”……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端倪⑶。
      这种说法正确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事后诸葛亮”的判断方式,缺乏严谨性和公正性。象崔琰一样在曹操面前直言不讳的人不是少数,怎么没见曹操把他们都杀了呢(要说侮辱曹操,陈琳的檄文应该说是骂的最狠的一个,怎么不见曹操把他给杀了?!而且曹操发展壮大的过程,可说是一直“在骂声中成长”,对曹操而言已经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而且崔琰的话中也把曹操的军队称之为“王师”,把曹操本人称之为“明公”,并没有不敬的意思,仅仅是依据自己的性格就事论事,提出一个建议和意见而已,就这样就被曹操给盯死了?!还要等到十几年以后才来报仇?!于理不合!只能说是崔琰后来的一些言论和做法引起曹操的不满和憎恨,才导致最后被杀,这又怎么能勉强的把这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也拉上呢?!实际情况是,曹操不但没有责怪崔琰,反而在公元206年出征并州的时候,把崔琰留在邺城,去辅佐年轻的曹丕,这就已经很能说明曹操当时对崔琰的态度和看法了:“重崔琰”,而后来的“害崔琰”应当是以后事态的发展才出现的。
      曹丕游猎被崔琰写信规劝。崔琰在信中说:
      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众望,不令老臣获罪于天。
      这段文字也说明曹操在临行之时,对崔琰是有一番嘱咐的:好好管教曹丕。而曹丕之所以虚心接受了崔琰的批评教育,固然是自己有错在先,但多少也是与曹操对崔琰的嘱咐有关。
      曹操担任丞相后,崔琰被任命为东曹掾一职。关于这个职务,有一些学者的解释有问题:这个职位不是什么组织部长⑷,这个职务的待遇很低,《续汉书?百官一》中说:
      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
      比起三千石的太尉、司空、司徒,两千石的太守,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县令,这个职务的待遇算是很低了。但是这个职务由于在曹魏的人事选用权,显的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位卑权重“了。
      对于崔琰东曹掾的任命,曹操还专门写了一个教令,对崔琰有一个评价: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故授东曹,往践厥职。
      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看中的是崔琰的品格:正直。而从崔琰担任这个职务的结果看,他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
      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
      可见在曹操的心目中,此时的崔琰的地位和形象是多么的高大,也正因为如此,曹操称魏王时,崔琰被擢为尚书。而在其他人眼里,崔琰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琰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魏氏初载,委授铨衡,总齐清议,十有馀年。文武群才,多所明拔。朝廷归高,天下称平⑸。
      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此时的崔琰不论是在当权的曹操心里,还是在士大夫心中,都是地位崇高、人品高尚,以至于被人称为“冀州人士之首”⑹。胡三省所说的“重崔琰”指的也正是这一个时期。而由此能否产生出“害崔琰”呢?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就否定了历来争论中的第一个观点:崔琰之死始于官渡之战时期。
      二
      关于崔琰被杀的描述,无论在正史或者上评论者的专著、论文中都介绍的非常清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有学者通过在《三国志?崔琰传》中记载的崔琰被“罚琰为徒隶”后,家中仍然是“通宾客,门若市人”的情况,再根据正史中的一些相关资料来分析,提出了第二种观点:因为崔琰是“冀州人士之首”,崔琰代表的冀州人士(下称河北士人)对曹操不满,导致崔琰被杀:
      河北士人进入曹操政权后,是较难驾御的一个政治群体……崔琰案无疑是这个政治群体忤逆曹操的一次严重事件。崔琰在服刑期间尚能“通宾客,门若市人”,可见是有政治势力为依托的,这种政治势力就是以冀州为主的河北士人……全面地看崔琰之死,则它是曹操对以冀州为主的河北士人的一次严重打击行动,由于超出了君臣个人恩怨的范围,而为旧时史家所不能理解⑺。
      这种观点正确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种观点中所强调的“河北士人政治群体”这个概念。在曹操的曹魏政权中,一直存在着几种政治势力,目前经研究并得到公认的是谯沛集团和汝颍集团,他们占据曹魏政权文、武两方面的主要职务,并形成了强大的“以地域相结合的派别⑻”,这两大集团的合作和矛盾影响了曹魏政权的发展和灭亡。而这个所谓的“河北士人政治群体”不仅没有为专家、学者所公认,而且就算是把陈寿《三国志》中河北士人加起来,也没有几个人,在曹魏政权担任高职的也不外乎崔琰、卢毓、孙礼、田畴、邴原、杨训等寥寥数人而已,在曹操的各派政治势力中只是一个弱势“群体”(如果勉强把他们算做一个群体的话)。关于田畴,拙著《煮酒品三国》一书中已有另文论述,这里简单地说说。田畴久居幽州,后来投靠曹操,为曹操北征乌丸里下了汗马功劳。虽然他“从柳城有功,却再三辞让封爵”,但却没有象一些学者说的“搞得曹操十分难堪,几乎要加罪于他。”事情并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虽然过程比较险恶,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曹操长叹一声,知道无法强求田畴,最后给了田畴一个议郎的虚衔。田畴终于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一直生活到四十六岁病故。对于田畴的举动,曹丕认为田畴此举与子文辞禄,申胥逃赏一样,都不应该强夺本人的志愿而要宽容其节义;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锺繇都非常赞同曹丕的看法。邴原的做法和田畴类似,但是曹操都没有深究。怎么能把这个东汉末年士人流行的做法说成是“河北士人进入曹操政权后,是较难驾御的一个政治群体”。笔者深表怀疑。同时,那个直接造成崔琰被杀的杨训也是河北士人之一。如果按照这种思维,杨训势必也是“河北士人政治群体”的一员,如果这个政治群体难以驾御,杨训又怎么会冒着被本政治群体唾弃的风险去奉承曹操呢?!
      既然以上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其漏洞,那么,导致崔琰被杀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三
      陈寿的《三国志?崔琰传》无疑是一篇佳传,通篇对崔琰都是充满赞扬之声,而且在本传中,陈寿还明确地指出:崔琰回给杨训的信中提到的“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的意思是“本意讥论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也”。有他的这个说法也使得崔琰从此成为了一个受害者。在本传的后半段,陈寿还特别加上了“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见诛。而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这样的句子。似乎这一切都是曹操的错。因此,在《三国志?崔琰传》中很难找到关于崔琰被杀的其他原因。
      幸好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通过裴注,后人也可以透过重重迷雾,探究出崔琰被杀的真正原因:尽管崔琰“高格最优”,人品高尚,但是崔琰却不懂得理解曹操秘密立嗣时秘密咨询大臣的良苦用心,把一件原本极端机密而且曹操不愿意公开的大事昭示于天下,造成了曹操两个儿子的争嗣由私下的较力变成了公开的较量,险些影响了曹操原本通过私下、和平的方式解决立嗣问题的初衷。如此大罪,岂能不被曹操寻机杀害?!崔琰的死实在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
      曹丕、曹植,谁来继承自己的位置,曹操一直非常犹豫。时而偏向曹丕,时而又转向曹植,因此这两个儿子各自的嫡系都非常隐晦地进行着争取曹操信任的工作。这时候这两派的争斗还是比较秘密、相对平静的。但到在曹操晚年,曹操越发觉得立嗣之事刻不容缓,自己又被这两个儿子的表现迷惑了,一时分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立谁,因此,曹操采取了一个特别的方法:征求手下一些大臣的意见。据记载,曹操咨询的对象有五人:太中大夫贾诩、尚书崔琰、东曹掾邢颙、西曹掾丁仪、黄门侍郎丁廙。在这几个人中,只有崔琰采用了“露板答曰”的方式,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他是支持曹丕的。曹操是什么态度呢?陈寿的《三国志?崔琰传》中说的是:
      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尉。
      单看陈寿的记载,好象是曹操因此越来越欣赏崔琰了,还给崔琰加官进爵。但是,后来的学者却看出了事件的端倪。清人何焯的评论一针见血地:
      时未立太子至琰以死守之。以密函下访。乃露板以答,非所以处骨肉之间。季珪之祸,实萌于此⑼。
      对于这个观点,笔者深表赞同。曹操名义上是对崔琰的“公亮”行为表示支持,实际上却对崔琰泄露立嗣机密并违背自己意愿的做法很是不满。
      后来,崔琰的侄女(也就是曹植的妻子)被曹操给杀了。这个记载是裴松之在《三国志?崔琰传》中“(曹)植,琰之兄女婿也”后面加上的:
      《世语》曰:植妻衣绣,太祖登台见之,以违制命,还家赐死。
      裴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历来评论不多,且多把这个事件和曹植地位的衰落联系在一起,却忽略了这个事件对崔琰的冲击。笔者认为曹操的做法有两重意思:一是借此变相向下属宣布长幼之争已经有了一个最后的结果;二是用这个方法宣泄了对崔琰的强烈不满。从此,崔琰一步一步迈向了死亡的深渊。
      应该说,崔琰对自己的命运是缺乏认识和远见的。他只是凭自己的直率性格做事,却不想由此得罪了曹操,这是他的个人性格造成的,在变幻莫测的曹魏政权中,崔琰无疑是个做事的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宦海沉浮的好材料。
      正是因为如此,崔琰最后的死也显得与众不同,充分显示出崔琰性格严重缺陷的另一面,先来看看裴松之在《三国志?崔琰传》注引《魏略》中的这段记载:
      太祖以为琰腹诽心谤,乃收付狱,髡刑输徒……时太祖亦以为然,遂欲杀之。乃使清公大吏往经营琰,敕吏曰:“三日期消息。”琰不悟,后数日,吏故白琰平安。公忿然曰:“崔琰必欲使孤行刀锯乎!”吏以是教告琰,琰谢吏曰:“我殊不宜,不知公意至此也!”遂自杀。
      当曹操暗示让他自杀时,崔琰还没有明白过来,这就说明崔琰的性格中的一个重大缺陷:不善于分析自己的主人---曹操的心理;为人虽然刚正,但是不懂得生存之道,连自己的命运都缺乏判断,可见其生存能力之低了。直到曹操勃然大怒、逼他自杀时,崔琰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的最终命运。
      四
      对于崔琰的死,虽然后世的分析很多,但是笔者认为:最了解其死因的还是与崔琰同处于一个时代的人。《三国志?崔琰传》注引《魏略》中就直接说出了崔琰悲剧的原因和时人对崔琰悲剧看法:
      明帝时,崔林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称琰为首。群以“智不存身”贬之。林曰:“大丈夫为有邂逅耳,即如卿诸人,良足贵乎!”
      陈群是曹操的亲信,宦海经验丰富,经历了曹魏政权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他说崔琰虽然聪明但是却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这话是很有些道理的,可谓一语中地。而应答的另一方------崔林,则是崔琰的堂弟,对崔琰也是非常的了解,他的回答耐人寻味:所谓“大丈夫为有邂逅耳”,说的是:就算是大丈夫有会有一时之过,有学者认为:这是崔林对颖川陈群的驳斥,生动地表明他鄙视陈群之流明哲保身的人生哲学。值得注意的是,陈群还属于名列志在重振风教的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的儒学中人。作为东汉清议党人的中坚力量,河南名士在“党锢之祸”中惨遭重创,铁肩担道义的胆气逐渐丧失,其后人已特别注意奉行保家全身之道。而冀州人物多能保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学直道精神⑽。尽管如此,也能从崔林的话中听出一种意思:崔琰的死实在是因为他缺乏生存之道,咎由自取。象崔琰之类“名士”,即使在太平的年代身处宦海也许都难以安生,何况上在后汉三国时期那变幻莫测的年代呢?!他的死,是必然的,怨不得曹操。
      曹操用“腹诽心谤”,杀了崔琰,固然是一桩文字狱,但是却与崔琰自身的表现是分不开的。也许曹操也正是用崔琰的死去警告的下属们:谁也别想揣摩自己的意图,更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阻拦和影响自己判断的人,其下场也会和崔琰一样:死亡。

    四、《三国机密》中的崔公崔琰在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你有伯夷、史鱼的节操和刚直,贪心的人因为仰慕你的大名而变得清廉,壮士因为称赞你的品德而变得更加的勤勉,这说明你有能力成为当代人们的表率。

    相关推荐

    • 君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贪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斯可以率时者已。

      内容导航: 崔琰传 译文 三国志崔琰传的翻译 崔琰的历史评价 《三国机密》中的崔公崔琰在历史上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一、 崔琰传 译文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

      成语造句
    • 琴瑟之好的意思

      内容导航: “琴瑟之好”是什么意思 琴瑟之好是什么意思 琴瑟之好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金兰之好 琴瑟之好 秦晋之好的区别 一、 “琴瑟之好”是什么意思 结为夫妻且幸福和谐 巧夺天工:人工

      成语故事
    • 求,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全

      内容导航: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有哪些? 求世界短篇小说排行 求三篇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著名短篇小说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有哪些 一、 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有哪些? 莫泊桑 《羊脂球》,《项链

      成语大全
    • 带旭字的成语!

      内容导航: 带旭字成语大全 带“身”字的成语 带旭字的成语 带有旭字的成语 一、 带旭字成语大全 旭日初升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旭日东升 旭日:

      成语解释
    • 关于鱼的成语有哪些

      内容导航: 跟鱼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鱼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鱼的四字成语都有什么 关于鱼帆的成语 一、 跟鱼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1、临渊羡鱼 [ lín yuān xiàn yú ]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就不如

      成语造句
    • 缪念什么

      内容导航: 缪念什么音? 缪念什么?姓的话应该念做什么? 缪在做姓氏的时候念什么、? 缪读什么音 一、 缪念什么音? 缪:miù、móu、liǎo、miào、mù。是一个多音字。 一、释义 [ miù ] 1、

      成语故事
    • 国内哪些旅游景点不虚此行

      内容导航: 去一个城市旅游,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才能不虚此行 推荐个旅游的好地方,三天假期,实惠又不虚此行的地方,最好详细... 去一个城市旅游,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才能不虚此行?

      成语大全
    • 有什么狼的成语

      内容导航: 有关狼的成语有哪些? 比喻狼的成语有哪些 赞美“狼”的成语有哪些? 狼有哪些成语? 一、 有关狼的成语有哪些?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拒虎进狼: 比喻

      成语造句
    • 谁有秋天的小诗?

      内容导航: 秋天的小诗 关于写秋天的小诗有哪些? 关于秋天的小诗 描写秋天的小诗 一、 秋天的小诗 找了好多,你自己看着挑吧, 1 秋天是有落叶的季节 路上的枫叶掉了一地 看起来桔黄色

      成语故事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谚语吗?

      内容导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谚语还是成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谚语还是成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有没有错,又是谁的

      成语大全
    聚合标签
    行为举止十分亲热的四字词语? 毛遂自荐主要内容50字 梭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梭的成语有哪些? 老是不知道在害怕着什么,忐忑不定的心情 王曦之《兰亭序》全文求 带瞳字的成语 工作时,手关节被砸碎寒气来,痛彻骨髓想做门卫不一样用手... 为什么在大陆,私设公堂、自称是三合会成员、滥用私刑,只能以非... 烫,打一成语 水穿成语有哪些 一句淡淡的的问候,不忐忑,也不唐突怎么个意思 表示死亡的四字词语有哪些,求词语和解释 瑶族和苗族有区别吗 三皇五帝是什么意思 文学 人文 文化 人生 关于灯的成语故事 象可以组什么成语 四字成语大全集 腾云打一成语疯狂看图 成语什么死什么悲 形容声音悠扬动听的词语 请问“宠辱不惊 离别谚语~~~~~急急急急急急急帮帮忙啊 簇锦团花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好说歹说可以说歹说好说? 带流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完美国际装备分类(主要是轮回时的属性继承)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mpz什么? 李鸿章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为什么不曾怀疑,却还是忐忑不定 以“暇”字所开头的成语,要两个以“锦”字开头的也要两个,锦... 古诗词中表达诗人豁达豪迈胸襟的诗句有哪些 老子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致虚极,余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 只因为你说的会忘记是啥歌名 “亲射虎,看孙郎”是哪个典故中的 里什么外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那么高傲,爱装逼 带灯字的成语有哪些 牡蛎煮了之后,有些怎么不开口啊?怎么打开?是死了吗?还能吃吗 关于爱的成语和名言【成语20个,名言5个】 形容心死的成语 说长不长 形容晚霞的成语,俗语也行,越多越好 忐忑不安的反近义词 太行山有哪些抗日著名战役 机场镇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怎么走 民心... 热字开头有什么成语 梭的读音是什么 随珠弹雀的寓意 形容人即将死去的成语 成语玩命猜图中一个灯泡里面有个感叹号成语 有个成语什么死什么悲 这个图的谜底是什么?(猜一个字) 描写心情忐忑害怕的句子 说长很长说说 髓字的形近字组词 痛彻心扉是什么意思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晚年生活过得怎么样? 歌词 人为什么要顺天而行? 含有深浅两个字的成语,例如:什么浅什么深 形容高兴快乐的成语十个 带珠的成语有哪些? 中国承受的千灾百难有哪些 功亏一篑 这一句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