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高等智慧的人在听到”道“了之后,就积极勤劳的实行(因为他知道“道”不是语言能讲的清楚,越讲只会越麻烦,道是用来行的,只能从实践中了解体会”道“)。
中等智慧的人听到道了以后,对“道”感觉好像懂又好像不懂,半信半疑。
下等智慧的人听到“道”之后,就大笑(他嘲笑老子,觉得老子是在乱讲,就好像他自己比老子还要懂一样,这是因为他不懂所以不屑)。(这个时候,老子在面对这个嘲笑他的下士就自打圆场的说)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
你说的,我看的有点乱。
我先来说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吧: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根机好的人,听到了道的真理,谨记在心,不但践行道,而且勤行道,所谓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2、‘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根基中等的人,听到了道的真理,时行时断,不能坚持,心易随境转,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
3、‘下士闻道,大笑之’:下等根基的人,听到了道的真理,狐疑不信,认为是迷信,觉得是好笑,大笑之。
4、‘不笑不足以为道’:从世间角度看,这些人不傻,往往聪明、有能力、有地位,他们认为是无稽之谈,不以为然,不笑,就不能显示他们科学、理智、现实。从道的角度看,道是一种真理,是一种法界存在的自然规律,超越了人的认识局限,除非是上等人士,否则都会怀疑、误会、嘲笑、甚至诽谤,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就是道。若是没有怀疑、嘲笑的,这倒反而不正常了,这种道有问题了。
整个这句话告诉世人两点:一、道不容易相信,但道是真理,一定要有信心,不要被境转,当珍惜;二、道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同是闻道,我们应当向上士学习,去力行,勤力行才能真得利益。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简单的讲:一、道是真理,当笃信之;二、是人弘道非道弘人,故行者当作上士,勤行之。
以上是我的理解,不一定妥当,仅供参考,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意思是: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
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因此古时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最洁白的东西反而含有污垢;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能够装东西的器物,反而不装东西;最大的声响,反而听来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反而没有形状。道幽隐而没有名称,无名无声。
出处:《道德经》——春秋战国·老子
扩展资料
本章前面先讲了“上士”、“中士”、“下士”对道的反映。“上士”即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即平庸的贵族,“下士”即浅薄的贵族。上、中、下不是就政治上的等级制度而言,而是就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而言。
“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称其为“道”。在后面所引的十二句成语中,前六句是指“道”、“德”而言的。后六句的“质真”、“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指“道”或道的形象,或道的性质。
所以引完这十二句格言以后,用一句话加以归纳:“道”是幽隐无名的,它的本质是前者,而表象是后者。这十二句,从有形与无形、存在与意识、自然与社会各个领域多种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中,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揭示出辩证法的真谛。这是极富智慧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原文为:“上士闻道,躬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听了大道以后,会躬身力行;普通人听了大道以后,好像有所理解,又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庸俗的人听了大道以后,对道嗤之以鼻,大声嘲笑。如果不是被庸俗的人嘲笑,那它就不能称为“道”了。
也就是说大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理解大道所在,这也是“道”的内涵之一。
- 上一篇:“什么烟什么云”的成语有哪些?
- 下一篇:“且出怨言,不食也食”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