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译文] 大丈夫应该胸怀广大,万里的距离在眼中看起来就像邻居这么近。
[出自]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其六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注释:
黄初:魏文帝的年号(220—226)。黄初四年为公元223年。
任城王:即曹彰,曹操的第二子,曹植的胞兄。他作战英勇,屡建大功,常受曹操的赞扬。有一次曹操竟至摸着曹彰的小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会节气:魏代制度规定,每年在立春、粒邰希菽、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的第十八天,各诸侯藩王都要到京师来和皇帝一同行“迎气”之礼,并举行一定的朝会仪式,这叫做会节气。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立秋,故曹植等须提前在五月出发赴洛阳。
薨(hāng):称诸侯死。关于曹彰的死,《世说新语·尤悔》记载说:“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噉(dǎn吃)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杂进之……须臾遂薨。”
还国:回封地。与下句之“归藩”义同。
有司:指主管该项事务的官吏,职有所司,故称有司。这里指监国使者灌均。
异宿止:不得同行同宿。当时曹植为鄄(juān捐)城王,鄄城在今山东省,与白马同属兖州,二王本可结伴同行,但由于曹丕嫉恨兄弟,不准他们一道走。
意思是大丈夫志在四海,即使相隔万里也好像就在身边一样。出自《赠白马王彪·并序》其六,原诗如下: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译文:心境的悲伤触动了我的形神,望弃置下忧愁不再复述哀情。大丈夫理应志在四海,纵使相隔万里也犹如比邻。假若兄弟的眷爱并无削减,分离远方,反会加深你我的情谊,又何必一定要同榻共眠,来传达你我的殷勤?过度的忧思会导致疾病,切莫沉溺在儿女之情的缧绁;只是仓卒间割舍的骨肉之情,怎能不让人心怀愁苦和酸!
扩展资料
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写曹植与白马王曹彪在回封地的途中被迫分离时的复杂心情,感情非常沉痛凄婉。全诗分七章,其一写离洛阳,渡洛水,抒眷恋之情;其二抒写路途艰难的苍凉之情;其三写兄弟被迫分别,怒斥小人离间;其四写初秋原野的萧条,抒发凄清孤寂之情;其五悲悼任城王曹彰,慨叹人生命短暂,抒发悼念之情;其六强自宽解,以豪言壮语和白马王曹彪互相慰勉;其七申诉苦辛之怀,抒发和白马王的离别之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赠白马王彪
出自三国诗人曹植的《赠白马王彪》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是曹植的
赠白马王彪
其五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其六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品评】
这首诗作于黄初四年 (223),最早见于《魏氏春秋》。当时诗人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一起进京朝见曹丕。任城王在京城里不明不白地死了。曹植和曹彪在返藩的路上又受到监国使者的限制,不许同住同宿,被迫分道而行。曹植在极度的悲愤中写了这首诗送给曹彪。全诗共分七章。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沉郁的笔调抒写了自己与任城王曹彰的死别之悲,与白马王曹彪的生离之痛,在这巨大的悲痛中又渗透着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幻灭之感,哭弟伤己,悲情四溢。而这四溢的悲情正造成了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在这首诗中采用了叙事、写景、抒情互相穿插、互相生发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心灵深处的悲痛。如第一章以叙事为主,交代朝京师后起程返封地的情景,语调缓和,然而读者不难从中咀嚼到一种深沉的哀痛。再如第四章以写景为主,那凄凉的旅途景色成功地渲染出一种孤寂、穷愁的气氛,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至于第三、五、六、七章以抒写情感为主,或愤而斥责,或黯然自伤,或强作宽解,笔致委曲,写出了悲情的深沉、悲情的锦远。
这首诗的感情旋律,时而激扬,时而低沉,辗转相承。先是告别京师的眷顾之情,接着是小人挑拨离间、兄弟被迫分离的激愤之情,秋景萧条引发的伤感之情,与兄弟生死离别的悲痛之情,最后是前途渺茫、无可奈何的宽慰之情。感情的表达,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或比兴寄托,都是“悲”、“愤”两字的不同表现。富于变化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从章法上看,它采用了民歌常用的连章法,除首章之外,其余六章首尾相衔,使全诗气韵流贯,节奏跌宕。诗中多用问答句,问答句又多用在每章之首,承上启下,即使全篇结构严谨,又使诗歌转折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