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灯结彩
读音:[zhāng dēng jié cǎi]
释义: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2、张冠李戴
读音:[zhāng guān lǐ dài]
释义: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出处: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3、 张口结舌
读音:[zhāng kǒu jié shé]
释义: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出处: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
4、张牙舞爪
读音:[zhāng yá wǔ zhǎo]
释义: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出处: 《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编小儿难孔子》:“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5、大张旗鼓
读音:[dà zhāng qí gǔ]
释义: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6、张徨失措
读音:[zhā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慌乱失常,不知所措。同“张皇失措”。
出处: 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徨失措。”
7、剑拔弩张
读音:[jiàn bá nǔ zhāng]
释义: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张开了。原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后多形容气势逼人,或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出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8、大张声势
读音:[dà zhāng shēng shì]
释义: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出处: 《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9、东张西觑
读音:[dōng zhāng xī qù]
释义: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只见前面一个人摇摆将来,见张贡生带了一伙家人东张西觑,料他是个要嫖的勤儿没个帮的人,所以迟疑。”
10、明目张胆
读音:[míng mù zhāng dǎn]
释义: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 《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东张西望
dōng zhāng xī wàng
[释义] 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语出]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近义] 左顾右盼 三心二意
[反义] 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用法] 一般作谓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张灯结彩、
张三李四、
东张西望、
慌慌张张、
张冠李戴、
张皇失措、
铺张扬厉、
一张一弛、
改弦更张、
虚张声势、
大张旗鼓、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明目张胆、
自作主张、
铺张浪费、
张口结舌、
张牙舞爪、
剑拔弩张、
张狂妄行、
饭来张口、
张袂成阴、
慌张慌智、
大肆铺张、
不事声张、
张皇幽眇、
拔刃张弩、
火伞高张、
金张许史、
张三吕四
烟炎张天、
讲文张字、
发皇张大、
虚张形势、
睁目张须、
开张天岸马、
张公吃酒李公颠、
风张风势、
张本继末、
范张鸡黍、
气焰嚣张、
鸱张鼠伏、
思归张翰、
骗口张舌、
失张冒势、
画眉张敞、
张嘴结舌、
诪张为幻、
指李推张、
狼顾鸱张、
张唇植髭、
门可张罗、
作张作致、
改柱张弦、
助我张目、
慌张失措、
五角六张、
八面张罗、
神色张皇
张眉努目、
纲举目张、
失张失智、
做张做势、
重打鼓,另开张、
诪张变眩、
片口张舌、
狐假鸱张、
张眼露睛、
假虎张威、
生张熟魏、
张口掉舌、
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扬其事、
若张火伞、
张脉偾兴、
张牙切齿、
声张势厉、
嚣张一时、
眼张失落、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鸱张蚁聚、
鸱张鱼烂、
鸱张门户、
张良借箸、
张甲李乙、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见雀张罗、
张敞画眉
张王李赵、
狞髯张目、
急张拘诸
- 上一篇:什么死什么生的成语_2
- 下一篇:什么火什么碎成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