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漫不经心,万众一心,振奋人心,将心比心,力不从心。
1、漫不经心。
【解释】: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出自】: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当时漫不经心,却等事后再去追怀。”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由于工作学习方面
【近义词】视若无睹、漠不关心、魂不守舍、满不在乎、掉以轻心、熟视无睹、心神恍惚、心不在焉、麻痹大意、东风吹马耳、心神不属、视而不见、不以为意、漫不经意、无所用心
【反义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小心翼翼
2、万众一心。
【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出自】:《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
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就挡也挡不住,何况现在是十万人。
【示例】:~,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上下一心、举国同心、万全之策、人多势众、齐心协力、众擎易举、众志成城、戮力同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十箭难断
【反义词】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挂一漏万、一盘散沙、同床异梦、离心离德、各奔前程
3、振奋人心。
【解释】: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出自】: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4、将心比心。
【解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释义:俗话说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考虑自己的得失和不容易时能够换位一下,也想想别人的得失和付出,心里自然就能够获得平静了。
【示例】: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 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与人相处
【近义词】推己及人、将胸比肚、设身处地
【反义词】恩将仇报
5、力不从心。
【解释】: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自】: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那知凭空出了这们一个岔子,叫我力不从心,真正把我恨死。”。
【示例】: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近义词】心有余而力不足、力所不及、爱莫能助、无能为力、鞭长莫及、心余力绌、独木难支
【反义词】力所能及、随心所欲、举重若轻、得心应手、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力挽狂澜
力不从心是一个成语,读音是lì bù cóng
xīn,意思是指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解释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力不从心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强调心里想做。
力不从心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力不从心词语辨析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辨析:“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都可表示没有力量或力量不够。但“力不从心”偏重指虽然心里想做,可力量不够;“无能为力”没有心里想做这层意思。
这个成语是我国古人对心理现象的一种透彻的描叙。该成语的意思用现代心理学来解释就是:能块(行为和语言的总称)的表现不是思块(可以指挥人体产生行为和语言的思维结果)可以指挥的了,反过来说,人体的思维指导不出人的行为和语言,或者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了。
同心并力 齐心并力 协心同力 同心竭力
同心协力 同心叶力 协心戮力 尽心尽力
一心一力 同心戮力 同心僇力 齐心戮力
有心无力 用心竭力 熬心费力 尽心竭力
同心合力 同心毕力 齐心同力 齐心协力
齐心一力 齐心合力 同心一力
- 上一篇:什么战组词有哪些_1
- 下一篇:什么寻什么找的成语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