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汉语词汇。
拼音:shèng rèn
指足以承受或担任。
语出《易·系辞下》:“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引证解释:
1、《易·系辞下》:“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2、《庄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於 庄子 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3、宋 张咏 《县斋秋夕》诗:“才薄难胜任,空销懒惰情。”
vuhb着三不着两
数字代表声调的次序,而汉字代表韵部。
一东中的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二冬的冬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二个韵部;而下平声的“一先”、“二萧”中的先韵、萧韵,则是下平声中的第一、二个韵部。
三江是第三节,是以ang韵相对应的词语和短句。
我们现在看东、冬二字,读音一样,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在古人那个朝代,二者就有略微差异。比如有一个说法是隋唐的东韵字收ung,东就念dung;冬韵字收ong,冬就念dong(这只是一种为了区别二者很粗略的说法)。发音区别小,但确有不同。
扩展资料
《笠翁对韵》是清代的李渔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李渔的号为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笠翁对韵》分上下两卷,每卷各有十五个章节。
《笠翁对韵》和《声律启蒙》在形式方面差不多,都是韵文,而且都是教人对对子的,这是因为科举考试写诗用韵,须以官方认可的“平水韵”为依据;而“平水韵”是唐宋时期的书面音,清人的口语音和“平水韵”已有较大差异,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必须从小接受声韵方面的训练。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按照“平水韵”韵部来分篇。因近体诗通常押平水韵,所以《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三十篇,对应于“平水韵”的三十个平声韵部。
蚊虻负山
解释
蚊虻:吸血的昆虫。以蚊虫的力量能背山。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由使蚊虻负山,商距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
出自 庄子 商距驰河没什么特殊意思
- 上一篇:什么如流的成语
- 下一篇:什么成语带有“悲”和“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