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的“意”是读者之“意”,“逆”是探究、追溯的意思;“志”为作者或作品所表达的原意。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读者以“己意”去“逆”作者作品之“志”,即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是指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从而更好地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知人论世:
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在既知人又论世的基础上,再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才能对作品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知人论世与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有共通之处。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中说:“一部文学作品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
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方面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丹纳也在《艺术哲学》中认为“种族、环境、时代”是影响文学的三要素。
可见“知人论世”这种批评方法能够从外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联系诗歌产生的背景和根源,结合诗人生平,对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以“知人论世”原则鉴赏诗歌,可以有效地对表面文字相近诗歌的不同含意加以仔细区分。
以意逆志:
“以意逆志”就是“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用自己的心灵去追寻诗人的心灵的踪迹,明了诗人之用心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拘泥于字面之意义。
“以意逆志”法要求于读者,是以追求诗人之志为旨归,因此,读者应平心静气,对作品反复涵咏,仔细体味,用真挚的情感来读诗,以求得诗人之用心所在。
扩展资料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所代表的文学接受理论从表面上看是相冲突的,“以意逆志”注重文本对意义的生成作用,“知人论世”注重的是作者对文本意义的生成作用。
但是在孟子这里,有着一个中心的指向,即作者和文本只有相结合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以意逆志”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作者的感情,从而更好的理解作品。
“知人论世”是为了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作品,可以更好的获得对作品的理解。
这就和西方现代的文本批评有很大的不同之处,现代的文本批评注重的是文本自身,当他们接触到文本的时候,作者已经处于“缺席”状态,不需要通过了解作者来解读作品,只需要从作品本身出发即可,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
所谓「知人论世」乃就作品蕴含的意象,回归写作当时的文化密码(cultural code),藉此文化密码本以破解作品中意象的寓意,进而建构精准的启示。至於「以意逆志」更是以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为本,重返临界情境(critical condition)以建立人作为在世存有(Dasein)的评价基地。~~~【影法师】
*
「知人论世」的误解易把作者的背景时代与遭遇拿来曲解作品,把悲哀自怜、感叹命运,认为际遇不好的文人的文章表现必定如此。然而际遇失落之人未必没有「隐居求其志」之胸襟;生活顺遂者未必没有愁闷之文,若将个人对於作者的生平认知,以「可想而知」地态度强加曲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批评便无法有正确客观的分析。
「以意逆志」的误解易以自己对语词的主观感受去诠释原作者的意思,也就是以读者主观的认定去诠释文意。然而分析文学作品之基本必回归原作者的认知,方能正确地解开文本的「密码」(所谓「以经解经」最不易偏差之意也),才能重返当时的「临界情境」,以终极的关怀去体会作者的意境。
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大师Umberto Eco说:「一个故事的模范读者(Model Reader)不是经验读者(Empirical Reader),经验读者常将文本作为自我情感的容器,这情感来自文本以外的世界,也或者经由文本偶然引发。……所谓的模范读者(Model Reader),是能按照作者在文本里设下的机制来阅读作品。」(Eco 14)
Eco确是强调以正确的「知人论事」与「以意逆志」来做阅读活动或是文学评论。就作者写作当时的文化密码(cultural code),藉此文化密码本以破解作品中意象的寓意,进而建构精准的启示;以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为本,重返临界情境(critical condition)以建立人作为在世存有(Dasein)的评价基地。是将文学评论之理论拉到客观化之标准,以评价文学作品之境界方能「不偏」、「不失」矣 。
意思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以意逆志”出自春秋孟子的《孟子·万章上》。
原文:故说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信斯也,是周无遗民也。
译文: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诗人的本意。要通过自己读作品的感受去推测诗人的本意,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诗。如果拘于词句,那《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余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这句话,那就会认为周朝真是一个人也没有了。
“知人论世”出自春秋孟子的《孟子·万章下》。
原文: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译文:孟子对万章说:“一个乡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就和一个国家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读他们的书,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
扩展资料
“知人论世”的主张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事实上,直到今天,无论现代主义以来的新兴文学批评方式方法已走得有多远,多新奇,但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大学讲台上,以及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批评实践中,依然在主要使用着的,还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式方法。
所谓“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介绍”、“中心思想”、“主题”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无一不是“知人论世”或“以意逆志”的产物。由此足以见出孟子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之一,正是由本章的文字所发生的。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意逆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人论世
- 上一篇:什么以什么对的成语_10
- 下一篇:什么什么眼什么成语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