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关爱他人可以从小事做起,譬如你帮助一个同学辅导功课,一个好老师的一句诤言或几句鼓励的话,往往能给学生带来不懈的动力,还比如你扶一个盲人过马路,陪老人谈心……这都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如果你给予了别人关爱,那你自己心里都是美滋滋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老师对我们有关爱,她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给予了我们关爱,他们的爱是伟大的!我们自己也要学会关爱,关爱别人,关爱自己!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组织去养老院探望老人,在那里,我们帮忙打扫卫生,端茶给他们喝,又陪老人们聊天,还表演节目给他们看,他们不知有多开心,笑得连嘴都合不拢了,看着他们灿烂的笑容,我想哭,他们已经老了,剩下的时日不多了,难道我们就不应该多给他们点关心,多点爱护,让他们老有所乐吗?!我想他们心里一定暖洋洋的!
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华强北买东西,妈妈让我和爸爸在下面等她,她到女人世界上面去买衣服,我和爸爸坐在下面等,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长得蛮漂亮的,还穿着旧校服,但她没有胳膊,靠双脚写字来乞讨,她面前摆着墨、纸还有一个装钱的小红桶,脚趾间夹着一支毛笔,沾了沾墨水,开始写字,她在纸上写了四个大字:鸡年快乐。字还很不错哦!我觉得她好可怜啊!我毫不犹豫地就走过去在那个小红桶里投了五元钱,随后路过的人都纷纷献出了爱心,可让人气愤的是总有一些抱着孩子的父母看了一眼就走了,没有一点爱心,这让那些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不利于培养爱心。这个小女孩没有健康的身体,没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更没有快乐地在学校读书,她多么需要我们的一颗颗爱心、和一双双温暖的双手啊!
在此我真诚呼唤全世界的朋友们,关爱别人,关爱自己!让自己和身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让人间充满爱!让世界充满爱!
(2)雨天那把伞
“轰隆隆……”听,伴着雷波浪的“音乐”,“哗哗”地下了起来。我没有打伞,任凭雨水坞地拍打在我的身上。我无语。再无人为我撑起那把充满爱的雨伞了……
回忆定格于2007年6月的一天。那天下起了大雨,我也没有打伞,望着那些有伞的同学都一个个地离去闻,留下我一个人在原地徘徊着。我心中充满了无奈。“不管那么多了,先回家要紧。”我冲出了校门,跑在这别人视为浪漫的大雨中。我跑着跑着,早已经没力气了。于是我边休息边走,前面一个打着红伞的小姑娘回过头来看着我,并随之停下了脚步。“有什么好看的,没见过被雨淋过的狼狈相吗?”我边打量着自己边想。于是,我瞅了她一眼,正想与她擦肩而过。“唉,同学,等一等!”我听到她说话了,便不耐烦地回过头来,用没有表情的眼神瞪着她。“你就跟我打同一把伞走吧,这雨也太大了,你这样会淋坏的!”她温柔地对我说。听完这句话,我感到万分地羞愧,刚才我还对人家那么冷漠。“不用了,我能行的。”我苦笑道。“没关系的,来吧!”说着她便将我拉到了她的伞下。我们在同一把伞下边走边聊了起来……
在我的指引下,不知不觉我们很快便来到了我的家门口。“我到家了,进来坐一坐吧!”“不了,我也该回家了。再见!”“再见!”我笑着与她道别。“唉,你怎么往回走啊!”我有些疑惑着望着她。“没什么的,我的家就在那里!”说着,她用手指了一下前方。啊,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为了不让我挨淋,不惜绕过自己的家门送我回家。多么善良的人啊,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地谢谢人家才对啊!我心里默默地想。可是事与愿违,从那以后,我竟然再也没有见过她,而且竟然也稀里糊涂地连她的名字也没有问!
啊,在那无遮无拦的雨天里,除了你,还会有谁会给我撑起那把雨伞?
“化实为虚”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将人拟物,物化感情的手法。把描写、渲染的风云树木等客观景物,寄寓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反过来,“化虚为实”的写作手法是把抽象的不具体的事物或事情通过一些说法使它变得具体,更容易理解,就像灵魂有了身躯的外在。
“化实为虚”的写作手法,应该说是中国千古文章的一大技法。反观中国的唐诗宋词以及现代许多经典散文,无一不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实际运用。
古诗词中的“借景抒情”“借物寓理”,无论哪一种技法不是将抽象的感情道理化解为可见可感的有形之物,从诗句的有形中品出无形,也就是创作者化虚为实,评阅才能化实为虚。借实在的物象去解读作者的主观感情以及深奥的道理。
1、李白的《静夜思》借月抒怀,把一种虚拟抽象的思乡感情,幻化为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
《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朱熹把读书的乐趣这种抽象的东西幻化为有形的画面,好像人们观赏多彩的天空,把抽象的理趣形象化了。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释义: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3、茅盾的抒情散文《白杨礼赞》,作者对北方军民的赞美之情借有形之物“白杨树”曲折地表达出来了。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这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技法,在虚拟类话题作文写法上涣发了生机。创新不上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传统基础上找到一种新的生长点。
化虚为实在话题作文写法上有意向地运用,就可锁定作文构思的大体走向,提高作文构思的速度。
扩展资料:
一、化解的基础:
千古文章意为本,对于虚拟的话题,应该学会分析,找出话题所蕴含的道理,以及可以提炼出的中心,用一句话明确的表达出来,或者是陈述句,或者是判断句,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只有观点鲜明,写作才可能写得成功。
细化量化的材料才可能定型话题内涵,从而迅速用一句话概括出围绕话题的立场鲜明的主题。只有观点鲜明正确, 我们才可能化虚为实,搜寻一个个具体的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
二、化解的技法:
把抽象的话题化解成可以加工成产品的原材料,也就是化虚为实的具体过程。
三、话题的分析:
例如“传统”是一个理性抽象的话题,对于这样的题目,艰苦朴素是传统,勤俭节约是传统,爱国主义是传统,尊老爱幼是传统,这些都是应该倡导的优秀传统,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东西都是优秀的东西,还有许多不良的传统要摈弃。
对于这样理性抽象的话题,只有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把其化解成一个个可以加工成产品的原材料,才可能把其方便地引进写作中。从而,文章构思的意向性强,构思速度快;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能够让人感觉其角度小,主题深,思维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实为虚
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指出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艺术在表现(空间)上的特点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仅以王之涣诗《登鹳雀楼》为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实景,语语如在眼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屋楼”,则由实见虚,把景物与心胸打成一片,从视野的开阔,可以想见抱负和气度的远大,诗作从实处着笔,凭虚传神。
这里的“虚”“实”我们将其通俗理解为: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以李贺诗《将发》来说明:“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月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那么前路如何,诗人心中又在想什么,这层意思没有直接说,诗人只是写了眼前的景。秋色空旷辽远,弥天漫地;月光如水,洒满路途,似乎没有尽头。这就是虚笔。
笔者想从“虚”“实”关系的角度探求高考作文的一点写法,以解除部分考生的困惑。
以下有两则材料,阅读后,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处处会留下脚印:路上桥下,街头巷尾……脚印或许不会磨灭,但是,路已改了,桥已塌了,街已没了,巷已变了……我们还能捡拾过去的脚印吗?许多事物随时间的脚步走过,也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你能联想到哪些?
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
材料2 亲情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说请楚它是什么样子;亲情是无偿的,没有人会让你为此付出钱物;亲情是无价的,没有什么事物的价格比得上它,亲情是无私的,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它更能牺牲自己……
关于亲情,你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请以“感受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两则材料,要求均一样: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分析“话题”。“脚印”,其可见可触,它有形,即它是实有的事物;“感受亲情”,“感受”作为动词,其意蕴处在思维当中或内心深处,无法让可视可触,“亲情”亦无形,存在于人的思想感情的载体中。学生面对如前者以具体名词为话题的作文题目,思维往往局限于这些名词本身,不善于联想、想象,或联想、想象角度单一,不善于多侧面地发散思维,因而难以把从现实生活中搜集的材料和写作话题联系起来,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以致写作空间狭窄。为此,可运用“避实就虚法”,具体讲就是:写景可借助过去的景、将来的景和心中的景,来反映眼前实景;写人可借助杂取合成的、历史的或虚拟创造的人物来表现真实的人;记事可借助记忆中的、假设的甚至梦幻中的事来反映真情实事;写理可借助具体物象引申开去,谈历史、谈文化、谈人生、谈社会等。于是,“脚印”,可由真实的脚印(实)联想到脚下的道路(虚),由脚下的道路联想到成长的历史(虚),由成长的历程联想到人生的足迹(虚)等,“脚印”其内蕴就丰富而又深刻了,其艺术性显现出来了,其哲理性也被挖掘出来了。这样的构思或思路、写法大可实行。如《文化,踏着秋的脚印》一文:
文化,踏着秋的脚印
高唱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踏着秋的脚印,寻觅着回家的路;吐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李义山踏着秋的脚印,消失在迷茫的浓雾里;轻吟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踏着秋的脚印,用一抔净土掩埋着一生的风流。
秋,多情的秋,它的脚印遍布这片神奇的土地,随着历史的车轮,在华夏九州踏过了两千多年。多少文人志士沉醉于秋的脚印里。它的脚印经过田野,辛弃疾便用“稻花香里说丰年”点染它金黄的颜色;它的脚印留在霜叶上,引领杜牧驾车到“白云深处”;它的脚印留在月宫里,惹得东坡“把酒问青天”;它的脚印留在深山中,教会陶潜“采菊东篱下”……
何止是诗歌!当1948年秋的脚印留在余姚时,影响当代文坛的人物余秋雨诞生了。秋的脚印伴随着绵绵的秋雨,走过“文化苦旅”,经过“山居笔记”,看着“霜冷长河”,道出“千年一叹”,完结在“借我一生”。余秋雨先生用他博雅的笔尖,把秋的脚印留在大江南北,让秋在中国文化和异域文化里占足了分量!秋给了余秋雨一生,余秋雨又把他的一生交给了中华文化。踏着秋的脚印,他带着隔代的伤、废墟的泪,带着屈原的梦、李白的诗,带着昆仑的山、黄河的浪,他变成了那只涅盘的凤凰,在文化的秋天里高傲地飞翔。
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里,也可以觅到秋的影子。当秋的脚印留在八月,一曲《十五的月亮》传唱不衰,回荡在祖国天涯海角的军营里;当秋的脚印留在八月,一曲《八月桂花香》唱出了军民鱼水深情,保留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当秋的脚印留在八月,一盘盘诱人的月饼摆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咬一口香酥可口,甜在嘴里,美在心里;当秋的脚印留在八月,月宫里的仙子也为思家的人点亮一盏明灯,这灯叫“中秋节”……
秋花可以逝去,但秋的脚印曾真实地存在过,秋月可以改变,但秋的脚印已成为永恒。一个民族的文化,以秋为依托,一定会丰富厚重,代代传承。
文化,踏着秋的脚印,经久不息……
作者看到“脚印”迅速把素材定位在“文化”上,这就“避实就虚”了,以标志时间的词“秋”为线索,串起了纵横古今、横贯中西的文化,匠心独运,使文章大气磅礴,这真是一个巧妙的构思。这篇作文内容丰富,习作者阅读面很广,名家名作(这在文中即为“实”有的题材)信手拈来,不会作空洞的论述和概要介绍,不会给读者言之无物、言之少物之感。倒是笔底生香,文章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郁。当然,本文语言功底深,文采飞扬,如恰当引用(实)、富丽典雅(虚);多用排比,气势恢弘(虚)。“虚”,使“脚印”这个物象飞越千古,横贯中西,“文化”的历程在读者心中既有具体的历史、地域,又有抽象的思想认定,从而使读者获得了明晰的认识。其“文气”“语式”所产生的艺术性也不能不让读者叹之、震之:不失为一篇力作。
“感受亲情”,这个话题涵盖面很广,如果直接就这一概念抒写感受或发表见解,势必造成文章的肤浅和空泛。因此,构思上可采用化广、大为细、小,化抽象为具体的办法,即所写内容可以具体到母子、父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祖孙之情等。还可进行细化,如表现父爱,就可以选取关于父爱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从一件典型事例入手,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情,这就“避虚就实”了。总之,从具体、小角度切入是这个话题写作的关键。
如何化“实”?从生活中寻找细节,从自身的经历中搜寻典型的细节材料,但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会失去个性,流于平庸。其实,千人千面,亲人不同,表达亲情的方法也不同。只有用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突破平庸,使作文绽放异彩。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一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
你的手我的手
在我的印象中,你的手大大的,而我的手小小的。你的手总是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我的手包起来,或者把我的整张脸蒙住。尽管我努力地挣脱,却从没有成功过。
在我的印象中,你的手好神奇,而我的手笨笨的。你的手总是可以变出我想要的东西,可以在我的小电子琴上弹奏出那么美妙的乐曲。尽管我私下尝试过好多好多遍,却总是弹不出你的旋律。
当你握住我的手
还记得你握着我的手唱歌,唱《小白杨》、唱《九月九的酒》,那一晚我唱得好响亮,我知道,那是因为你在我的身边,因为有你握着我的手。
还记得你握着我的手去放风筝,我们肆意地奔跑,肆意地欢笑,看风筝越飞越高,我却贪婪地不肯离开你的手心、你的怀抱。
当你握住我的手,我的世界再没有畏惧与寒冷;当你握住我的手,我拥有的永远是一片晴空;当你握住我的手,我真的是一只风筝,即便是飞起来了,线却还在你的手中。
我想握住你的手
无数次,我想让你握住我的手,给我温暖、给我勇气、给我爱,告诉我,你就在身边。
无数次,你握住了我的手,给我温暖、给我勇气、给我爱。可是那一次,当我应该握住你的手时,我却没有。
你躺在病床上,带着呼吸器,我看到你痛苦的表情、听到你急促的呼吸声。我在你耳边轻轻地呼唤着你,我知道你想要睁开眼睛,我知道你想要握住我的手。我很想、很想握住你的手,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竟没有……
你在与死神做殊死的搏斗,我却没有握住你的手,给我勇气;你的体温渐渐散去,我却没有握住你的手,给你温暖;你用力的呼吸,想要去争取一个奇迹,我却没有握住你的手,给你爱的信息……
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让你笑着努力把手抽回;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让我的体温注入你的掌心;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让我用一生的时间把你一世的恩情偿还;好想好想握住你的手,对你说:你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你的后半生我奉陪到底……
写父亲的“手”,宽大、神奇,握住“我”手时,传递的是父爱,无言却胜似千言万语的真挚关爱,对习作者写了生活中的几个“点”(小事),然后着力写“我”感化后想握住父亲的手,而选材时却置于父亲临终时的情景,这让“我”感恩父爱、报恩父爱的情怀真挚、更感人,主题更得到了彰显。文章以点带面,从小角度切入话题,使父女亲情显得更具体,给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父亲的“手”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物线(实),其内涵则传递了一种亲情(虚),“虚”是在“实”所串连的细节上挖掘出来的。
可见,写作当中融汇着作者的深情奇想,冥心远思(虚境),而这又必须从实存的人、事、物中提炼出来,并且传递给读者的是美、是真,这与处理好作品中的虚实关系是分不开的。
笔者建议,平时我们学生应练一练片断小文,注入“虚实互见”的写作思路,必有好处。有一学生借鉴此法写了如下一文段:
他飞快地拉开窗帘,然后推开窗子,面对东升的旭日,大口地吸了一口气:“多好,太阳每天都从我的窗前升起。”
这么一小段文字,表面看是实写,实际是虚写,虚写出了什么呢?是作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这一点在文中只是暗示而未直白),文章有这样的内容,定会于发展等级中获得不低的分数。
作文须“言之有物”,且“文以载道”。“物”,实也;“道”,虚也。望学生明了虚、实的概念,深悟两者的关系,写作的泉流就永远不会枯竭。
练一练
[命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墙。
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无数沟通的门组成的。
你怎么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你从以上看法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看法,以“墙与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议论,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深切感受。
[试题点拨]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题。话题“墙与门”,是一个并列的名词性短语,包含两个具体的物象:“墙”和“门”,从题目来看,如果实写,除非写说明文,介绍墙或门的定义、种类、构成材料及方法、作用等等,如果写另外的体裁,比方说散文、记叙文、议论文、小说,要是这样一味实对实地写,不但写不出思想、写不出深度,也必然写不出趣味,同时也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其实材料中已给出了我们写作方向的提示,你看,“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无数沟通的门组成的”,这句话已经对墙和门做了虚指意义上的说明和阐述,“墙”意味着隔膜和封闭,“门”则意味着沟通和开放。所以我们只要抓住了这样一个立意的指向,运用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就可以由实而虚,表达出我们自己对于墙和门的独到的认识和感悟。
[佳作]
[试题点拨]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题”。话题“墙与门”,是一个并列式名词短语,包含两个具体的物象:“墙”和“门”。“墙”,就是人工筑成的屏障或外围,起隔离或隔断的作用;“门”就是“墙”上的或车船上的出入口。由此可见,就话题的本来意义而言,“墙”与“门”是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世界上没有无“门”的“墙”,也没有无“墙”的“门”。以“墙与门”为话题作文,若“实”打“实”、“实”对“实”地写,除非你写说明文,具体说明“墙”的定义、种类、构筑材料、构筑方法、墙的作用、墙的历史,等等。若写散文、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如此一味求实地写,就必然写不出深度、写不出思想,也便失去了写作的意义和作用,也不符合命题材料对话题意义的说明和指属。材料中“现实主义者”说的“这个世界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已经解释和说明了“墙”和“门”的意义指属和内涵。“墙”意味着隔膜、封闭、闭关自守,“门”意味着沟通、开放、敞开胸怀。所以,你必须按照作文题的立意指向表达“墙与门”的虚指意义,由此抒发你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佳作例评]
例文一:门与墙的重新组合
刘炜
门之于墙,就像精神与物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
世上没有离开了墙而孤立存在的门。当然,巴黎的凯旋门是要除外的。它和它下面燃烧了近百年的圣火都已经成了一种象征。
话说到此,我不由地想起了我中华民族的象征,举世第一墙——长城。它之所以称之为长城,也许建造者想将整个中国围成一座城,自己作这一城之主就够了。长城上是有门的,像山海关、嘉峪关便是门,是很大的,也很雄伟的门。但,这门太少了,实在太少了。无数的商旅为之兴叹,几多和番公主的环佩声声为之阻断。
长城,它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作为防御的屏障,它没能够阻挡住南下的胡马,却教无数的春闺梦里人暴尸沙场。
长城,它不但未能尽职,而且成了自己的最大敌人。昏庸的皇帝总想着数长高的厚壁是异族无法逾越的屏障,中央之国固若金汤。也许,他本人无论如何是爬不过长城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敌人的铁蹄对长城的践踏与跨越。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门”太少了。
这矛盾吗?不,这并不矛盾。假使互市的客商能够自由地往来于长城内外,带回信息,带回良马,我想,也一定能够带来胡帮的橄榄枝和友谊藤。
长城,因为你缺少门,你便成了封闭与愚昧的象征!
然而,在今天,长城,你又面临着新的挑战。金戈铁马的时代早已过去,信息的时代已经来临,你必须忍住剧痛,洞开无数的门,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脚步,你必须打破自己对自己的禁锢,你才能完成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和战胜自己,也战胜一切的伟大壮举。
我祝福你,长城。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雨、兴衰和沧桑变化的你,你一定会再次取得挑战自我的胜利,你一定能够在烈火中完成一次伟大的涅槃。在这个伟大的涅槃中实现“门”与“墙”的重新组合!
[简评]这篇考场作文写得大气,气势宏大,放得开,收得拢。开篇以“墙”与“门”的关系开笔,指出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再以巴黎的凯旋门作特例,既对文章观点作了补充说明,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长城。然后,以“实”写“虚”,虚实结合,既“实”写长城将中国围成了一座城,又“虚”写了长城的封闭意识和愚昧观念;既“实”写了长城上“雄伟的门”,又虚写了“门”太少,即我们与异族沟通和交流太少的危害。文章最后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以呼告的语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正在改革开放的祖国挑战自我,迎接未来的热切希望和期盼。赋分52分。
例文二: 选 择
一位曾经声名显赫的贪官溘然长逝了。
翌日,他便被人带到了上帝跟前,等待接受真主对他后半生的安排。他一见着尊贵的上帝,便虔诚地跪倒在上帝面前,双手伏地,口中念念有词道:“我尊贵的主啊,您真如我想象中那么威武英俊。今天,我终于有幸一睹您的尊容,实在是我修来的造化啊!”
上帝听后一笑了之,似乎沉默不语。但他的耳旁却传来阵阵宏亮的声音:“说吧,你有什么请求,我都会尽量地满足你的。”他听后一阵窃喜。但是却装出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下半辈子能活得有意义就够了,别无什么奢望。”“那好,就随我来吧。”说完,他便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之后就不醒人事了。
等他醒来后,发现自己置身于茫茫云雾之中,仿佛蓬莱仙境一般。只见面前竖立着一扇黑漆漆的大门。这时,上帝突然出现在他身边,用手指着大门对他说:“这是通往地狱的大门。您想要下地狱吗?”他说道:“让我先看看再决定吧。”便打开了那扇门,顿时,他被里面的场景吓坏了:只见门内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不时有青面獠牙的怪兽在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火龙喷着股股火焰,身长数仗的巨莽吐着信子。他便急忙关上门,向上帝婉言拒绝了。随后,他又被上帝带到一扇朱红色的大门前,不等上帝向他介绍,他迫不及待的打开大门,顿时他又被里面迷人的景色惊呆了:只见门内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草木茂盛,繁华似锦,清流湍湍,嫣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这一定是天堂了,我就选定这里了”他喜洋洋道。“好吧,既然这样,你就不能后悔了”。说完,上帝化作一道青光,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急忙跨进门内,准备享受这世外桃源的生活。熟不知,却突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无数怪兽张牙舞爪,火龙喷着股股火焰,巨莽吐着长长的信子,都向他扑来。他赶紧推来时那扇门,却怎么也推不开,只见那门却变成了一堵墙,墙上刻着这样几行字:“假作真时真亦假,有变无处有也无。”
[简评]这又是一篇特例作文。聪明的考生以大胆的想象,化“实”为“虚”,以“虚”写“虚”,即将具体的“墙”和“门”化为虚幻的“墙”和虚幻的“门”,但展开行文的过程中,却能够把“虚”当“实”,细腻逼真地,具体而不抽象地描写出文章主人公在地狱中碰到的对于“门”与“墙”的选择故事,其意义指属仍然是“虚”指的。这种以虚幻的故事情节揭示抽象的意旨的写法,就是“以虚写虚”的手法。这里,“实题虚写”的第一步是“化‘实’为‘虚’”,然后“以‘虚’写‘虚’”,既神奇莫测,又折射现实,深刻地反映了贪官的人生归宿。特别是篇末的一副对子“假作真时真亦假,有变无处有也无”,既诠释了在贪官人生中“门”与“墙”的互变原因,又点明了文章主旨,意旨深刻,令人深思,促人反省。赋分53分。
[结论小结]
“实题虚写”,。关键要认清“实题”的特征,准确理解“实题”的具体内涵,再此基础上,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寻找“实题”的象征意义或者说附加意义,然后化“实”为“虚”,附情于物地展开行文。这就要求考生借助一定的艺术知觉,因物兴感,借物寄意,把自己的主观情思、思想认识移植或投射到命题或话题中的物象之上,让意旨超越描写对象或物象本身。例如以“井”为话题作文,“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物象,我们如果“实题实写”,必然要写“井”的深浅多少,“井”水的咸淡与否。而新加坡作家尤今却从一口古井感受到了一种理想的人格。他说:“有一类人像古井,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圈死水,静静的不管风来不来,他都不起波澜。路人走过,都不会多看他一眼。可是,有一天,你渴了,你站在那儿掏水来喝,这才惊奇的发现,那口古井,竟是那么深,深不可测;掏上来的水,竟是那么清,清澈见底;那井水的味道,甜美得让你魂儿出窍。这类人才美不外露,又大智若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你掏了又掏,依然掏之不尽。每次掏出来的话,都闪烁着智慧的亮光。文章最后说:“古井,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上,是你的造化。”由今的这篇《古井》,以物象“古井”为载体,附情于物,渲染“古井”与某种人的相似点,让“古井”的“物性”与某种人的“人性”相统一,相融合,虽然使表达的意旨“超然物外”,却又使笔下的人性切合物性特征。所以,“实题虚写”,一定要注意在“附‘虚’于‘实’”,以“实”写“虚”的时候,做到“虚实融合”,“虚实同一”。
- 上一篇:什么叫引经注律
- 下一篇:什么什么日什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