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着翅膀的女孩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历经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余绪延至民国年间。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皇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
雍正选建西陵,找了种种借口。据原始档案记载,他即位的第七年,命人寻找建陵“吉地”,先受命勘测的人在东陵的孝陵、景陵之旁占卜选择吉地,未找到相宜之处。又选择离孝陵、景陵不远的九凤朝阳山,请来精通堪舆的人相度,又以地势布局不好、穴中的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的理由否决。那么大的陵区找不到理想的葬身之地,这个理由只有三岁小孩才相信。做臣子的当然会明白皇帝的用意了。嗅觉灵敏的怡亲王胤祥和大臣高其倬,深知雍正内心的真正意图,于是声称在易县境内泰宁山天平峪发现了“万年吉地”,竭力向雍正推荐。
他们在奏章中称赞那块地方是: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各种吉利的方面都具备。雍正看了奏章后,认为山脉水法,条理详明,的确是上吉之壤。可是,这明显地违背子随父葬的制度,自己又不便马上表示同意,便推说地方虽美,只是距父亲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数百里,自己心中不忍。接着又明知故问地叫大臣们为他考证另辟陵区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皇帝的用心彻底暴露了,善于体承上意的大臣们于是从史籍中引经据典,指出夏禹葬在浙江的会稽,而自启以后,都葬在山西夏县,其间相距何止千里。商汤葬在河南的偃师,太甲在山东的历城,太戊在彰德府的内黄,武丁在陈州的西华,相去各有五六百里。至汉唐诸帝,虽然都在陕西,但汉代的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分别葬在咸阳、长安、高陵、兴平等县;唐代的高祖、太宗、高宗分别葬在三原、醴泉、乾县,其间相去远的有四五百里,近的有二三百里。证明历代帝王父子的陵墓可以不建在一起,何况易县及遵化地界与京师非常近,同居畿辅,其地实际上并不远,与古制并无不合。并且陵寝地势的走向与上天的征兆相符合,这关系到国运的兴衰,能够把陵寝建立在上天眷顾的地方,这才能开辟大清子孙的万世基业。经过大臣们这番劝说,雍正才“朕心始安”,下令在永宁山下动工修建泰陵,首辟西陵陵区。
雍正不随父葬东陵的真正原因至今不明。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他篡改康熙的遗诏,靠阴谋爬上帝位。几百年来,关于雍正“改诏篡位”的传说很多,并且有不同的版本,使它成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
一种说法是,康熙病重期间,传旨召允来京,欲将大统传给十四子允,其谕旨被隆科多隐瞒起来,直到圣祖驾崩之时,允也没有回到京城,隆科多传旨给了胤禛,胤禛即位。一种说法是,圣祖在弥留之际,手中有遗诏“朕十四子缵成大统”,胤禛设法将遗诏拿到手中,私自改“十”为“第”字,而后独自一人来到康熙身边,不许任何人进来。圣祖愤然大怒,拿起枕头打向胤禛,胤禛跪地向父亲请罪,不久传出圣祖驾崩的消息,胤禛即位。
一种说法是,圣祖驾崩之前有遗诏“传位十四子”,后来被胤禛和隆科多把“十”字改为“于”字,使遗诏变成了“传位于四子”,而后入康熙的寝宫进一碗人参汤,圣祖驾崩,胤禛即位。一种说法是,雍正原名叫胤真,因圣祖遗诏传位于胤祯(十四子允的原名),雍正将“祯”私自改为“禛”,出寝后宣布,说自己就是“胤禛”,于是当了皇帝。
或许是由于心中有鬼,他从封建迷信出发,担心若和康熙葬在一起,会受到康熙的“报复”,因而把远离东陵数百里的易县天平峪,确定为自己的墓地。然而,这只不过是后人的一种传说而已,并无实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