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在椒山打败了越军,报了檇李战役吴国战败之仇。接着,吴军进入了越国,越王勾践率领五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退守到会稽山,并派大夫文钟通过吴国太宰伯嚭去请求讲和。吴王夫差准备同意越国的请求。伍员说:“不可答应。臣下听说:‘树立德行不如越多越好,去去除病痛不如越彻底越好。’从前有过国的国君浇杀了斟灌后又去攻打斟鄩,消灭了夏朝君主相。相的妻子后缗正怀着孕,从墙洞里逃出去,逃回娘家有仍国,在那里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当了有仍国的牧正,他忌恨浇,又时刻提防着浇的迫害。浇派大臣椒去抓少康,少康逃到了有虞国,在那里当上了疱正,得以避开了浇的杀害。有虞的国君虞思这时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为妻,并把纶邑封给了少康。少康有方圆十里的土地,有五百名士兵,能够广施德政,并开始谋划复兴国家,收罗夏朝的遗民,按抚属下的官员。少康派女艾去刺探浇的情况,派季杼去引诱浇的弟弟豷,结果灭掉了过国和戈国,复兴了夏禹业绩,祭祀夏朝的祖先并祀享天帝,恢复了从前的典章制度。现在是吴国比不上有过国的强大,而越国却比少康强大,如果越国再壮大起来,岂不是很难对付吗?越王勾践能够爱护人民,注意施行恩惠,施行恩惠不会失掉人心,爱护民众而不忘掉有功的人。越国同我们国土相连,又世世代代有冤仇。在我们战胜越国时不把它灭掉,却要保存它,这就违背了天意,助长了仇敌,日后即使后悔,也无法消除祸患。吴国的衰亡,已经为期不远了。吴国处在夷蛮之间又助长仇敌,想用这种办法去谋求霸权,必定行不通。”吴王夫差没有听从伍员的话。伍员退出来后对别人说:“越国用十年的时间养育了人民和积聚财富,用十年的时间对人民进行教育和训练,二十年之后,吴国大概会变成荒凉的湖沼了!”三月,越国和吴国讲和了。
(春秋左氏传 伍员谏许越平)
存越,吴太宰伯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上面也都说了。
另就是吴王夫差一直梦想着称霸中原,太好名声了,认为存越即可得其实(实际控制越国),又可得其名(保存越国不绝祀的名声)。
几种因由集合在一起,酿成了夫差的悲剧。
原因有两个:
一是:吴王夫差的不思进取。
二是: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
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他还听信伯喜否 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而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
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
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
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
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公元前478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薪尝胆
夫差不接受伍子胥的灭越建议,是因为伍子胥之该论颇不足以服人!让越国当附庸,相比于灭掉越国,其实有很多的好处:
1、节省了你用于派驻占领附庸国领土的军队。
2、不但节省了你的军队,附庸国还可以出兵赞助你去打别的国家,更有助于推动你的争霸事业。这是因为:命之为附庸的话,你是多了一个帮你的同盟;而吞并对方的话,你则多了一个消耗你力量的烂泥坑和死仇。
3、富强了你的国力。因为附庸主动送上财货来(如勾践“空其国库”地给吴人送东西)。附庸送来的可能比你主动占领去搜刮得到的还多。
4、以附庸而不是兼并这种极端形式相处,可以缓和两国敌对矛盾,有利于吴国的地区安全。
5、灭国会导致其它霸权国家的国际干预,你不得不为守御这个国家,付出更大精力和代价。这体现在现代世界中非常明星,很多大国宁可让小国当他的小弟而不是灭掉他——因为他不敢,怕别国干涉。在中国d 先秦也是一样,譬如战国时代齐泯王吞灭宋国,引发了国际干预,使得齐国不得不退出宋国,甚至齐因此几乎亡国。
6、附庸还可以成为你与敌对国家之间的缓冲地带,避免你本土直接遭受战火残害。你还不必大量动用本土资源去补充附庸而是可以集中力量用于其它方向,减少了你国家防御(指一旦吞并附庸以后)的压力。
总之,设为附庸是有很多重大好处的。当然,当附庸也有坏处:一旦主子国国力弱了,附庸就有可能背信弃义,对主子国干戈相见,落井下石——像后来越国对吴国所施行的那样。但是,即便你吞灭越国,当吴国本土国力衰耗的时候,越人一样也是会造反,结果也并不会好很多。
总之,吞并越国还是命为附庸,这是一个各有利弊,难以权衡的难题。没有“公理”规定:灭掉越国一定比让越当附庸绝对得更好。这要看吴国的长期短期的战略目标而定。总之,不能说:“伍子胥说必须灭越国,夫差就必须听。否则夫差就是‘刚愎’!就是昏君。”
事实证明,夫差选择让越国当附庸,并不是绝对错误的。在攻破越国以后的十年到二十年间,吴国借助越人的财物贡献支持,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对外争霸战的胜利,国家影响力一直扩张到中原,发展的洋洋得意。并且,让越国当附庸以后,吴国有了一个安全的后方。倘使没有一个安定的越国后方,吴国是无法安然北上去胁鲁、攻齐乃至争晋的。这是夫差怀柔、笼络越人得到的直接好处。一个决策,在一二十年间取得这样多的好处,就算是不错的决策了。
而如果吴国吞并越国,吴国很可能不能获得一个安定的后方。吴军可能很大程度被分散胶着在越地,陷入泥泞。很显然的一个例子:这就好比苏联可以把阿富汗当作自己的附庸,借助这个附庸,可以建立自己对更广阔周边的霸权影响力。而一旦苏联选择吃掉这个附庸(占领和灭掉阿富汗),反倒多了一个敌人:让自己陷入了无休无止的镇压阿富汗人反抗的战争中,直至焦头烂额地退出阿境为止。在这期间,苏联的力量都被牵扯在阿富汗,反倒无暇在其它方向扩张自己的霸权。
这个类比对于吴灭越很可能是有效的。因为吴越两国有长期对峙战斗的历史,仓促吞灭越国,未必能够消化,也许会激起长期、大规模反抗和混乱,使得吴国根本无暇北上中原争霸。
楚庄王曾把陈国灭掉,但随后还是立刻给它复国了,让它继续当附庸,原因可能正在于此。楚庄王有能力灭陈国而不灭之,未来的秦国也早有能力灭韩国但也迟迟不灭之,而宁可都让对方当自己的同盟小弟,帮自己外出争霸,道理也正在这里。
其实,夫差当初说过:“寡人将有志于中原。”(也就是打算北上齐晋地区争霸,如他后面所做的那样)。言下之意,夫差不愿意把力量都被牵扯在南方的越国。那么,节省吴国兵力的最好的选择,根据上文的分析,显然是让越国当附庸而不是灭掉之。夫差的这一决策,是符合他的大的战略目标的。这就像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而不灭掉他一样,也是服从自己北上争霸的战略目标的。
伍子胥不能理解和支持夫差的战略目标,所以他“失宠”是必然的。他的“失宠”,并不是单单受伯嚭的谗言“陷害”。
吴国出的问题,是:它一系列超过其国力承受力的迅速扩张,导致了它的速亡。也就是说,它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战略,一个急于求成的并不适合吴国这种落后小国的战略。
伍子胥与夫差的矛盾冲突,更在于战略目标的不统一,而不在于传统上所说的伯嚭的挑拨或者夫差的偏听偏信。
但战略不同,只是观点不同,夫差还不至于就此就杀伍子胥。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伍子胥反复犯颜强谏,前后十年,多次反对夫差“南络越人,北上争霸”的战略,措词和态度一贯让人难堪,但夫差都没有杀他。看来,夫差还没有糊涂到对进谏之臣就要杀掉的地步。
但是,到了“艾陵之战”前后,伍子胥对夫差战略的不苟同,已经超出了语言进谏的限度,而开始从行动上阻挠、干扰夫差北上争霸的事业——即私下去与敌国齐国交结。作为吴国重臣,他却把儿子送到齐国去,不但动摇军心,干扰北上争霸(攻齐伐晋)的战略国策,还简直是直接跟夫差的行动唱反调。于是夫差对伍子胥的“忠信”发生了怀疑,伯嚭的挑拨进一步使夫差确信了这一点,所以杀之。
伍子胥之死,是他的思想上和行动上都长期、严重背离吴王夫差的战略所至。传统的理解,认为夫差杀伍子胥是烦他进谏或者是源于伯嚭挑拨。这都没有谈到问题的关键。关键,还是在于伍子胥的思想上违背了夫差战略(这到不至于被处死),但后来甚至行动上都开始破坏夫差战略。这将对夫差北上争霸的事业带来消极影响。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夫差看来只有杀了他。
当然,夫差事后立刻后悔了。因为夫差意识到,伍子胥毕竟还是忠的。即便伍子胥不跟自己走一条路,但似乎也不必必须杀掉之——可以把伍子胥搁置起来不用就行了。
随后,夫差在后悔之余,想杀掉伯嚭。因为若不是伯嚭的危言耸听,夫差还不至于非得杀掉伍子胥不可。经王孙骆劝免。王孙骆说伯嚭毕竟有一定能力,都杀了,朝里就没能人了。伯嚭遂免于死,但随后的吴国政史上,他的出境率也低了。后来勾践灭吴,觉得伯嚭不是好人,勾践遂杀了伯嚭。
把勾践和夫差相比,其实夫差并不嗜杀。譬如,伍子胥的死党——被离先生,总是跟着伍子胥一起议论夫差的错误和短处,夫差在盛怒而杀死伍子胥的同时,也对被离处以了刑罚,但也只是“髡刑”,即剃光头发,并未严加株连。相比之下,夫差没有越王勾践狠。夫差杀伍子胥多少还有些缘由,而勾践杀功臣大夫文种,则纯粹是生硬的谋杀。总之,夫差没有勾践狠。
其实,夫差的缺点就是不够狠:当年,夫差一看勾践哀求,就宁可自己不报父仇了,而想饶恕了勾践的活命;看见勾践在石室养马的可怜相,就想放勾践回国;杀了伍子胥,就立刻又后悔。这都说明夫差是个仁软的人。他不是太暴戾了,而是太软厚了。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把夫差算作没脑子的“昏君”(因为他不听伍子胥的话“灭越”)和嗜杀忠臣(伍子胥)的“暴君”。处理越国问题,不能说他尽是错,上边已经分析了。他能把霸业做的那么大,不是一个昏君和笨蛋所能做到的。而他之杀伍子胥,也带有很大的意外偶然性:是他一时的愤怒,以及艾陵战胜的骄心,还有伍子胥当朝“蛮谏、猛谏”、“咆哮朝廷”的“讨厌”(这些次要原因),以及(更主要的原因)伍子胥一贯破坏吴越盟友关系,联络齐人,摇动吴国攻齐争霸的军心,和夫差的国策长期唱反调,不执行夫差的战略方针,终于导致夫差对伍子胥“忠信”发生猜疑,加上奸臣的挑拨,几种因素凑在一起,促成了夫差杀伍子胥事件。而他实际并不是个狠的人。他杀了伍子胥之后,也随后后悔了。
但举手之间,大错已经酿成,夫差的历史口碑上顿时有了难以清洗的污点。岂不亦可惜哉。
- 上一篇:为什么有些人就不能以真心相待
- 下一篇:为什么历史上有的人功成后就隐退了,也不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