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教(天师道)是道教早期的重要流派。关于它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传统认为,五斗米教是张陵于公元126-144年(东汉顺帝时)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但当代学者任继愈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和樊光春先生著的《陕西道教2000年》则认为,五斗米教实际上由张修在公元184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之前创立于汉中。
据《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概述张角、张修的学说时说:“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雒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或其不愈者,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人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
五斗米道
--------------------------------------------------------------------------------
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派别之一。创始人张陵(34~156),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
东汉顺帝时(126~144)入蜀,居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学道,并造作道书(或
称符书)以教百姓,倡言天人下降,授以正一盟威之道,以为人治病开始传教,据称
“百姓翕然奉事之以为师”。他为了统率教民,设立二十四个传教点,称“二十四治”,
以其中的阳平治(在今四川彭县)、鹿堂治(在今四川绵竹)、鹤鸣治(在今成都市大
邑)为传教中心,因入道者需交纳信米五斗,故俗称“五斗米道”。又因创教之初,曾
受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影响,巫术色彩浓厚,时人或称“米巫”。
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续传道。衡殁、孙张鲁继之。祖孙三代,世人称为“三张”;
道内则称“三师”:张陵称“天师”,张衡称“嗣师”,张鲁称“系师”。张衡事迹未
见记载,张鲁《三国志》有传,是五斗米道的重要建设者。史载,刘焉为益州牧时,曾
以张鲁为督义司马,初平二年(191),命其与别部司马张修率部共同进取汉中。后刘焉
之子刘璋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东汉政府无力征讨,乃命张鲁为
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张鲁遂以政权、教权首领的双重身份,在巴、汉地区
大力推行五斗米道,在教义、教仪、方术以及组织建设上都有很大的发展。
第一,在他统治的区域不设长吏,而以五斗米道各级首领管理政务和教务。入道者
初名“鬼卒”;入道已久并笃信其教者,号“祭酒”,任统辖教民之职;统领教民多者
称“治头大祭酒”。张鲁则自号“师君”,为五斗米道的最高首领。这样,在巴、汉地
区内,五斗米道建立起由鬼卒——祭酒——
治头大祭酒——师君的组织系统,其组织制度渐趋完备。
第二,教民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为此设“静室”,作为病者思过修善之所。
并设“鬼史”,主为病人请祷。
“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文书),其一上之天,著山上;
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①据《无上秘要·涂炭斋品》和释道
安《二教论》载,张鲁又创制了道教最早的斋法“涂炭斋”,作为为人谢罪祈福的请祷
仪式。其斋法虽较简陋,但却为制订道教斋醮仪式开创了先例。
第三,设奸令祭酒,向教民宣讲《老子》,张鲁并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
他从宗教立场出发,在注解《老子》时,阐述了五斗米道的信仰与教义。其基本信仰是
老子的“道”。他把老子的“道”人格化为有意志、能创生天地、主宰一切的至高无上
的神,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②其基本教义是通过守
一、守道诫,达到长生不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奉道诫,积善成功,积
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③
第四,《老子想尔注》表明,五斗米道除以符箓咒术为人治病,以祈禳斋醮为人谢
罪除灾外,还行守一、行气、房中等道术。谓“守诫不违,即为守一”;“仙士有谷食
之,无则食气”;“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
守。”④
此外,他还在境内设立“义舍”,置义米肉以供行人量腹取食,以及实施宽刑,禁
酒等利民措施,史称“民夷便乐之”。因而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张鲁统治的巴、汉成
为比较安定的地区。五斗米道之所以能在那里得到较大发展,与这种政治环境不无关系。
张鲁统治汉中近三十年,是五斗米道在政教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下兴旺发达时期。
至建安二十年(215),曹操攻汉中,张鲁降曹,这一发展阶段遂告结束。此后,五斗米
道虽面临若干严重问题,但却继续向民间,且向上层社会发展,并从巴蜀的狭小范围传
播到北方和江南广大地区。
张鲁政权覆亡后,巴蜀地区五斗米道曾有过短暂(三国时期)的沉寂。但入晋以后,
又渐趋活跃。西晋初,犍为人陈瑞在蜀中传播五斗米道,“初以鬼道惑民,其道始用酒
一斗,鱼一头。不奉他神,贵鲜洁。其死丧产乳者,不百日,不得至道治。其为师者曰
祭酒。父母妻子之丧,不得抚殡入吊,及问乳病者。”⑤
师称“祭酒”,传道之所称“治”,与张陵时相同,显然属于五斗米道的分支。据
载,信奉其教者颇多,“徒众以千百数”,连巴郡太守唐定也成为道徒。后来势力愈来
愈大,陈瑞自称“天师”,“作朱衣,素带,朱帻,进贤冠”,被认为有图谋不轨之嫌;
咸宁三年(277),益州刺史王浚以“不孝”罪,下令“诛瑞及祭酒袁旌等,焚其传舍。”
⑥
陈瑞被杀不久,西晋惠帝永宁、太安(301~303)间,四川又发生了李特、李雄领
导的流民起义。这支起义队伍中多是信奉五斗米道的賨人。他们进攻成都时,得到五斗
米道首领范长生(时居青城山)的支持,最后夺得成都。李雄于永兴元年(304)称成都
王,改元建兴,于306年即皇帝位,国号大成,改元晏平,史称成汉。拜范长生为丞相,
加号“天地太师”。范长生死后,其子范贲继任丞相。成汉政权存在四十余年,至东晋
永和三年(347),始被桓温所灭。
陈瑞和范长生所代表的是西晋初年两个比较有名的五斗米道支派,他们先后在犍为、
蜀郡的活动,表明五斗米道在四川确有深厚的基础,也表明经过三国时期短暂的沉寂,
在西晋又开始复苏了。
张鲁政权覆灭后,不仅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未被消灭,而且随着张鲁及其部曲的北
迁,又把五斗米道传播到中国北方。
史载,张鲁投降后,曹操将他和家属带回北方,令居邺城,并封张鲁为镇南将军、
阆中侯,邑五万,其五子也封侯,并让自己的子女与张鲁的子女互为婚配,结为姻亲。
当时被迫北迁的不止张鲁一家,《三国志·张既传》载,张鲁降后,“太祖(曹操)拔
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而且北迁汉中民不止一次,继上次之后,杜袭留督汉
中军事时,又“开导”汉中百姓“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⑦张鲁及大批汉中教民被
迫北迁到三辅(长安、洛阳、邺城)之后,他们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鲁家族之机,在它
实行限制、利用的宗教政策夹缝中,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经历
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五斗米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是在许多豪门士族中有
了信徒,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天师道世家,如琅邪王氏、孙氏,陈郡谢氏、殷氏,高平郗
氏,会稽孔氏,义兴周氏,丹阳许氏、葛氏、陶氏,东海鲍氏等。
《晋书·王羲之传》载称:“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同书《殷仲堪
传》称仲堪“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
同书《何充传》亦称:“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何)充及弟准崇信释氏。”以
上传记中,史家已称五斗米道为天师道,表明大概在东晋中期人们对该教派已作了这样
的改称。有学者认为,“五斗米道”本是俗称,其教徒自称正一道或天师道,如东汉嘉
平二年(173)所立《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碑》即有“祭酒约施天师道”之语。如此,在东
晋中期世人改称其教为天师道,只是从其教内的称呼而已。
在以上众多的士族信徒中,钱塘人杜子恭是其重要首领。
他有很多弟子,其著名者皆出身江南世家大族。《南史·沈约传》载:“钱塘人杜
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都下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沈约的高祖
沈警即“累世事道,亦敬事子恭。子恭死,门徒孙泰,泰弟子恩传其业,警复事之。”
杜子恭在世时,门徒众多,影响很大;死后,其天师道信仰为其子孙所继承。史载,其
子运,运子道鞠,道鞠子京产,京产子栖,“世传五斗米道不替”。而且他死后很久,
仍受人景仰。《南齐书·孔稚珪传》称:孔稚珪之父孔灵产,在宋明帝泰始中罢晋安太
守,随即隐居钱塘,每“东出过钱塘北郭,辄于舟中遥拜杜子恭墓。自此至都,东向坐,
不敢背侧。”
史载杜子恭死时,将教事付弟于孙泰,后孙泰与其侄孙恩、孙恩妹夫卢循等,以五
斗米道为旗帜,发动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武装起义。《晋书·孙恩传》载:“孙恩,字灵
秀,琅邪人,孙秀之族也。世奉五斗米道。恩叔父泰,字敬远,师事钱塘杜子恭。……
子恭死,泰传其术。然浮狡有小才,诳诱百姓,愚者敬之如神。”孝武帝时,“稍迁辅
国将军,新安太守,……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骑咨议周勰等皆敬事之,会
稽世子元显亦数诣泰求其秘术。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扇动百姓,私集徒众,
三吴士庶多从之。于是朝士皆惧泰为乱,以其与元显交厚,咸莫敢言。会稽内史谢輶发
其谋,道子诛之。”孙泰死后,弟子孙恩继之,于隆安三年(399)袭会稽,江东八郡,
“一时俱起,杀长吏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于是恩据会稽,自号征东将军,
号其党曰‘长生人’。……朝廷震惧,内外戒严。”后孙恩攻临海失败,赴海自沉。其
妹夫卢循领其众继续战斗,又经若干年,至安帝义熙七年(411)广州战斗中失败,卢循
投水死,起义最后结束。尽管后世史家对这次起义的评价各不相同,但都一致承认它是
受五斗米道影响下的起义,因而它是五斗米道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可见,张鲁政权覆亡后,五斗米道(即天师道)不仅未被消灭,反而从巴蜀一隅发
展到北方、南方,成为全国性的大教派;教徒成分,除有众多下层群众外,又有不少豪
门士人。应该说,两晋是五斗米道的深入发展时期。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
题,最主要者有二:(一)与封建统治者的关系。五斗米道原起自民间,主要成分是下
层群众,早期经书中即有一些批评社会不公、要求改变不合理现状、建立太平世界的言
论,如以“三天正法”战胜“六天故气”(邪气)等。因此在社会矛盾尖锐时,五斗米
道常成为发动起义的旗帜。在太平道组织黄巾起义时,汉中的五斗米道徒张修起而响应;
西晋李特、李雄通过起义建立成汉割据政权;东晋孙恩、卢循起义更是加速东晋灭亡的
大事件。至于以所谓老君化名李弘发动的起义,更是“岁岁有之”。所有这些起义不能
不使五斗米道和封建统治者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二)
组织涣散,科律废弛。建安二十年,张鲁降曹,随曹操回到北方,次年卒于邺城。
此后,五斗米道失去统一领导,各级道官、祭酒各自为政,随意“置职”和“授箓”,
组织十分紊乱;原有的制度和戒律也被废弃,道官乱收道民财帛,道民不去师治赴会等
现象,十分普遍。
因此,南北朝初年,世家大族出身的寇谦之和陆修静,分别在北方和南方对天师道
进行整顿和改造,以求问题的解决。
寇谦之在北魏初年,宣称太上老君授他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命
他宣此《新科》,“清整道教”。清整的重点就是调整天师道与封建制度的关系,制止
天师道徒利用天师道“犯上作乱”,使之与封建制度相适应。他对过去已经出现的各次
起义,包括多次的李弘起义,严加斥责。称他们是“父不慈、子不孝、臣不忠”的“愚
人”和“恶人”,犯了亵渎太上老君、叛逆君父的大罪,“当疫毒临之,恶人死尽”。
表示坚决制止同类事件的继续发生,为此要“以礼度为首”,即用儒家礼法改造天
师道,用臣忠子孝的原则充实它的戒律,使之完全符合封建制度的需要。其次,要“除
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⑧还要整顿组织,加强科律等。经过寇谦
之整顿、改造后的天师道,史称北天师道。南朝宋道士陆修静在南方也对天师道实行了
整顿和改造,据《陆先生道门科略》记载,其重点是组织整顿。提出整顿二十四治,健
全“三会日”和“宅箓”制度,以及严格实行道官按功升迁制度等。经过陆修静整顿改
造后的天师道,史称南天师道。
天师道在南北朝经过寇、陆二人的整顿和改造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摒除原
来它所包容的某些反映下层群众要求、有违封建礼制的成分,增添了儒家伦理纲常的内
容,使它由一个民间宗教变成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士族宗教。
与此同时,其组织得到相应的整顿,教规、教仪得到一定充实。自此以后,天师道
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北天师道,得到北魏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在北魏境内大为兴盛。
《魏书·释老志》载:太武帝“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并“起
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给道士百二十人衣食,斋肃祈请,
六时礼拜,月设厨会数千人”。太延六年(440),太武帝听从寇谦之建议,改元太平真
君。三年(442),太武帝“亲至道坛,受符箓”。此后北魏历代皇帝即位时,都至道坛
受符箓,成为定制。太和十五年(491)秋,孝文帝元宏因京城“里宅栉比,人神猥凑”,
下令将原在城内的道坛迁至南郊。六世纪中期,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分别迁都洛阳
和邺城,各将天师道场迁至新都,崇奉天师道如故。不久,高氏取代东魏建北齐,字文
氏取代西魏建北周。天师道在北齐曾一度遭取缔,但在北周却继续受到支持。
经陆修静改造后的南天师道,亦有相当发展。主要表现是两晋时期天师世家的子孙
仍继续奉道。如杜子恭的玄孙杜京产及子栖,仍“世传五斗米道不替”。《南齐书·高
逸传》载:
“京产少恬静,闭意荣宦,颇涉文义,专修黄老。”《南史·隐逸上》称其子杜栖
亦续奉天师道,至于萧梁之世。另一天师道世家会稽孔氏,至孔灵产时继续奉道,他在
宋明帝泰始中罢晋安太守后,有隐遁之怀,“宋明帝于禹穴之侧立怀仙馆,诏使居焉。”
⑨此外,南郡枝江人刘凝之,于宋文帝元嘉(424~453)年间,“居衡山之阳,采药服
食,受天师化民之道”,⑩而“王公赠遗,一无所受”。⑾
隋统一全国后,南北天师道合而为一。但直至唐代,史书缺乏记载,情况不明。唐
代中后期,张陵子孙在江西龙虎山续传天师道,逐渐形成传播中心,世称龙虎宗。从此
结束其早期发展历史,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zongjiao/cndaojiao1/00 。。。 12K
五斗米教就是道教,是东汉张道陵创立的,因为入教要交五斗米,所以又叫五斗米教,供的很多,应该主供三清和四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