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国历史上,以天子之尊崇尚节俭,而且毕其生如一日非清代道光皇帝莫属。但是,史学家们评论道光帝的节俭时,往往带有一些揶揄的色彩。因为,作为一国之君,他节俭过度了,甚至达到荒唐可笑的地步。
2、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爱新觉罗·绵宁,庙号宣宗。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嘉庆皇帝的次子,其生母是孝淑睿皇后。由于他哥哥早逝,实际上居嫡长子之位。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九月,时为智亲王的绵宁随父亲嘉庆帝前往盛京(今沈阳)祭奠先祖。在清宁宫东暖和阁,嘉庆皇帝特意从仓库存拿出太祖努尔哈赫用过的马灯,太宗用过的拐杖等遗物,对他进行传统的思想教育。听着父皇的讲解,绵宁很受感动,立志要像先祖那样,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决不辜负父皇对自己的期望。
回京后,绵宁和妻子商量,两人一拍即合。当即就叫人把房间所有值钱的东西通通搬走,只留下床辅和桌椅等必备之物。
从此,每日下午四点前后,昱宁就打发太监出宫买烧饼。由于来回路远,太监怀里揣着烧饼一路小跑,到家时烧饼已变得冰凉坚硬了。夫妻俩毫无怨言,沏上一壶热茶,啃完烧饼,立即上床睡觉,这样,连点灯的费用都节省了。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原本身体很好的嘉庆皇帝猝死在在承德避暑山庄。同年八月,绵宁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正式登基仪式,并改名为爱新觉罗。旻宁。以明年为道光元年。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初八,他颁布了第一份施政纲领《御制声色货利谕》,表示“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于足?”表达了节俭治国的思想理念,并作出如下规定;
一、停止各省进贡水果、蔬菜、药材等土特产。因为,这一切都是民脂民膏。能节省一点,就能减轻老百姓的一点负担。况且不远千里送到期北京,运费太贵,浪费更大。
二、不再增建宫殿楼阁。经过康雍乾几代经营,皇室居所已经尽善尽美,除了日常维护外,不必再修。如有花言巧语,蛊惑圣听,再打增建扩建这个主意,从中饱中私囊的人就是大清万世的罪人,将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道光帝对内务府确实十分头痛,为什么呢?他厉行节约,内务府却阳奉阴为。对此却又无可奈何,后来,道光帝感到这始终不是办法,于是对《制声色货利谕》作了些补充修改:对奢侈性享受的物品就彻底禁止进贡,至于各地向朝廷进贡的土特产则减少其种类和数量。并强调按此落实,各省不得自行其是,擅自增减。比如,规定辽阳的香水梨以后每年进二百个。盛京官员跟皇上说:皇家那么多人口,这二百个梨哪里够吃?道光帝说:不吃,留着上供用,二百个足够了!
道光帝身体力行。除了龙袍外,“衣非三浣不易”也就是说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每餐不过四菜一汤还常常派大监出宫去买烧饼,晚饭时就和皇后以此为食。
道光一生有养育有九个儿子十个女儿,长大成人的儿子六个,女儿五个。他对子女慈爱,却要求严格,经常对子女进行勤俭教育。道光十一年(1831年)夏,他亲自作《御制慎德堂记》,告诫皇子皇孙切勿“视富贵为己所应有”,应该做到“饮食勿尚珍异,冠裳勿求华美,耳目勿为物欲所诱,居处勿为淫巧所惑……一丝一粟,皆出于民脂民膏,思及此,又岂容逞欲妄为哉”。
对于儿子的婚事,他指示婚礼一律从简,而且要求女方家置备装奁也不得奢华。否则,不仅将奢靡之物掷还,还要接受处分。儿媳妇给公婆的各种礼物一概豁免。
至于公主出嫁,费用不得超过二千两白银。额驸(驸马)家对皇家的聘礼也须相应减少,只象征性送上“羊九只”就行。收下羊收后与客人寒暄几句,就端茶送客了,省去了一顿招待额驸的筵席开支。
每逢“千秋节”皇后生日,道光招待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戚的御宴,一般是每人一碗打卤面。有一年,道光帝特批御膳房宰了两头猪,皇后心里非常高兴。因为道光帝曾明确规定:万寿节(皇帝生日)、皇后千秋节(皇后生日)及除夕、元旦、元宵节、冬至的庆贺礼仪筵宴一律停止举行,这回算是破例了。
道光皇帝以身作则,他使用的只是普通的毛笔、砚台,除龙袍外,穿的衣服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他一看到官员衣服光鲜,就露不悦之情,甚至规定旗员六品之下,不得衣着绸缎,一律布衣布靴。道光十年(1834年),有人举报盛京将军经常在家里演戏宴乐,道光立即革了他的职务。希望以此转变官场奢侈腐化的风气。
果然,道光帝欣喜地见到,奢侈浪费现象减少了,而崇尚节俭的风气渐渐树立起来,起码在他的视线所及是如此。《清宣宗实录》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道光十四年(1834年),道光检阅京城的禁卫军,看到官兵都穿着朴素的衣服,高兴地说:“一洗过去的恶习,崇实务本,不失满州旧风”,随即将几位主管官员提升一级。
道光帝身居宫禁,不了解民间物价。他经常向大臣打听宫外的物价情况,如一斤肉要多少钱,一斤菜要多少钱等等。 还经常向人打听哪里可买到便宜蔬菜和肉,然后派人立即买来,吩咐内膳房去做。说来可怜,尽管道光帝百般节省,然而每餐的御膳,照例总要花到八百两银子。后来只吃素菜,不吃荤菜,也花到六七十两银子,就是吃一个鸡蛋,也要花五两银子。
而道光最信任最聊得来的是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曹振镛。曹学士平时花一个钱,都要精打细算。他家中有一辆破旧的驴车,家里的厨子,又兼着赶车的差使。曹学士每天坐车,早朝出来,赶到菜市,便脱去袍褂,从车厢里拿出菜筐秤杆,亲自买菜。和菜贩子争多论少,常为了一个钱,争吵不休。闲时,则常在前门外的大街上,到各处酒馆饭庄里打听价钱,并非自己想吃,而是去报告皇帝。因此,他和道光正好是一对主儿。
道光经常召曹学士召进宫长谈。初时,太监们还以为皇帝和大学士商量国家大事,谁知留心听时,每天谈的都是家庭琐事。有一天,皇帝和曹学士又聊起了家常,谈起吃鸡蛋。曹学士奏称,他每天清早起来,总要吃四个氽水鸡蛋。皇帝听了吓一跳,说道:“每个鸡蛋要五两银子,你每天吃四个鸡蛋,岂不是每天要花二十两银子吗?”曹学士忙回奏道:“臣吃的鸡蛋,都是臣家中母鸡下的。”皇帝听了笑道:“有这样便宜事,养几个母鸡,就可以吃不花钱的鸡蛋?” 当下便吩咐内务府去买母鸡,在宫中养起鸡来。但是内务府报销的每一只鸡,仍花费二十四两银子。
《春明梦录》记载:有一次,道光皇帝平常穿的湖绸裤子的膝盖处破了个洞,仍不舍得扔掉,便让内务府去缝补一下,竟花了一千两银子。道光皇帝知道此事后,龙颜大怒,军国大事也没心情去讨论了,立即召来内务府的主管官员,痛骂一顿,责问补一条裤子为何这般贵?没想到内务官员理直气壮说了一大堆理由——皇上,你的裤子上的补丁是专心致志门送到苏州织造府去打的,手工好,补天天衣无缝,工费自然高。而且,您的裤子是湖绉,是浙江湖州特产的一种丝织品,剪了几百匹湖绉,才对上花纹。此外,还派了一大批保镖押运护送,因而来往的费用也不低。还有。。。。。内务府大臣振振有词,说得头头是道,一副言之凿凿的样子。道光皇帝不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明知吃了大亏。竟也无言以对,气得他连连摆手:得了,得了!!叱他离开。
从此,道光帝逼着后宫嫔妃们学着做针线。以后凡是需要缝缝补补的活儿都交给她们去修补,反正她们闲着也是闲着,尽管手艺差点,但不用花费。而且,龙袍一穿,里面的裤子有没有打补丁谁也看不出来。
道光帝不仅在生活上节俭至极,就是在海防、边务、黄河治理等重大事情,大臣一提到拨款,道光皇帝就感到心痛,也不舍得花钱。他总是希望不用花费多少钱,就可以把军政大事办成。如此看来,道光帝确实为了节俭得昏庸到家的一个皇帝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呢?!
道光元年,新疆发生了张格尔叛乱。道光帝夜不成寐,亲自调兵遣将,派出数万大军,征战数年,终于平定叛乱。道光八年(公历1828年)夏,清政府在午门举行献俘礼,现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令道光帝心潮澎湃、陶醉不已,他立即做出一件“壮举”——宴请平叛有功的将士。几天之后,宴会在清漪园(光绪年间改名颐和园)万寿山下的玉澜堂举行。将军们筷子一挥,几碟小菜立即见底,吃又没得吃,退席又不敢,只好面面相觑。
后来,在讨论新疆布防方案时,本来将军们已经考虑到了道光帝的吝啬,上奏时提出了最低要求爱,仅要一万八千名士兵镇守新疆,但道光帝一下子就给砍去了三分之二,宣布清军在新疆只留6000人。经过几年的争执,最后,道光帝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决定“各省绿营兵额内裁百分之二,岁省三十余万,以为回疆兵饷”,方案才得以通过。
回答内容真实性无法考证这个模板不可用否则会被取消认证权限,希望你能看见。
光皇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节俭,也是最抠门的皇帝了。
道光皇帝书中提到的《御制声色货利谕》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可以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