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戎族是戎族中“山戎”中的其中一支,先秦文献提到的戎有30多种。
晋惠公(春秋时,前630年)时期诱被秦逼迫的部分戎族东迁河南、山西交界地区于是形成了4大地区:陇西(旧根据地)、太原(陕、晋交界)、伊洛平原(洛阳附近)、泾渭之间。其余零星分布的有湖北(“卢戎”)、河北北部(“山戎”)、山东西部(“己氏之戎”)、淮河(“徐戎”)。
一、山戎——散落的故事,连贯的印象
1998年承德市召开全市文物工作会议,邀我去参加。我从历史课本上读过山戎,便找人咨询。文瑞同志写了个条子:山戎,春秋部族名。活动于今滦平和丰宁一带,盛产戎菽冬葱。公元前664年,齐桓公伐山戎得其冬葱植于齐鲁。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对山戎产生兴趣,总想搞清它的几个问题。
此后不久,我出差到山东青州。午餐有一盘煎饼卷大葱,我便对山东同行说,这个传统名吃的知识产权在河北省。两千五百年前山戎居地气候条件促生了培土冬葱技术。你们已经种植销售了二十多个世纪,算起经济收入来,可不是小数字,总得给原产地分点成啊!
戎菽,应当是承德、张家口一带种植的云豆或者蚕豆。如今也作为特色小吃加工成各式包装,品种有咸有甜,营养丰富,行销各地。
顺着山戎的故事线索翻阅相关资料,发现山戎人与秋千有关系。史载:秋千,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趬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绳悬木立架……名曰秋千。想不到,山戎人偶尔为之的秋千游戏,竟被中原学去并加以改进,走入学堂和寻常百姓家,走入富宅和宫院红墙,有俗有雅,颇受少男少女喜爱。荡秋千,演绎了多少风流韵事,留在千古笑谈中。荡秋千,也随中外文化交流飘洋过海,我们从许多欧亚古典名画、名著中,看到、读到过荡秋千的画面和描述。那些都是山戎人发明这一娱乐活动1500年后的事。
山戎人最早发明并使用火锅,是近两年听北京朋友讲的。他们说:北京延庆龙庆峡山戎墓葬惊现青铜火锅,火锅底部有火烧的痕迹。火锅分两种类型:一是锅灶连体,下部点燃木柴,上部是铜锅;二是单体火锅,架于柴草之上将水煮沸。消息一出,山戎火锅名声大振。一时间,“中国最早的火锅”、“天下第一火锅”,成为招牌菜谱;“体味神秘山戎文化”、“游山戎故地吃山戎火锅”,成为旅行社热线。从网上浏览,与山戎有关的公司接二连三,声势浩大。
这类故事尽管有喧染的色彩,但是都有历史资料为凭,有真实可考的文物为证。最近,我陆续拜读了相关省的新石器中期考古发掘报告,翻阅了一些商周文物珍品图录,慢慢地梳理出山戎的一点梗概,心里涌出一丝喜悦:一个消失2000多年的民族,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又活泼生动的民族文化,经过文物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经过山戎寻觅者不懈的探索、分辨、比对,正在逐步解开迷团。
山戎,华夏中国少数民族的一支,有过强盛,有过衰落,黄金时代在周末到春秋,战国中后期被秦和齐打散。河北北部燕山、军都山一带,潮河、滦河流域,有许多山戎人先辈墓葬和聚居地遗址,有他们的征战场和祭祀地。山戎人有比较发达的畜牧业和种植业,各色手工器具均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河北、北京、天津同属于一个文化区,自西向东在赤城、宣化、怀安、延庆、丰宁、滦平、隆化、兴隆、宽城、迁西、迁安、昌黎、抚宁等县市,均有山戎墓葬发现。
二、戎族——新石器时代中叶的游牧民族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新石器中叶,北方和西北高原与丘陵地带,是一片尚未完全开发的地方。这里有草地有森林,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绝大多数民族仍然处于氏族部落状态,但也有部分地区和氏族与中原华夏发展相近,开始了青铜时代的早期生活。被称作“戎”的氏族部落便是其中之一。
夏时,因禹建朝夏地称夏伯而有夏国。《尚书》注说:“冕服彩章曰华,大国曰夏。”夏是大的意思,华是因夏族服饰和文化特征而得名,后来华夏合一成为中国的代称。夏是中原之国,对居于东西南北不同于夏的族称,以衣着居地或其它特点称谓。如崐崘、皮服鸟夷、畎夷等。《尚书?禹贡》中有“夷、戎、蛮”的记述。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讲述尧舜之时“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鱞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的传说后,还在记述中陆续使用了“蛮夷率服”,“望夷猾夏”,“西戎、析支、义渠”等词语。可以这样设想,既然尧舜时有了戎的族称,夏时存在是必然的。再者,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夷、狄、戎、蛮等字,实际存在的族称,应早于文字很多年。戎族从夏时存在应为不争的事实。
夏代,对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少数民族社会发展情况缺乏文字记载,这些年的考古成果还不能够把夏以来的历史事件全部连贯起来。文献中散落的记述,考古文物辩认研究,戎族史料或多或少出现是值得关注的。《禹贡》中“黑水西河惟雍州”,是说它的地理位置和重要作用。古代九州之一的雍州,占据黄河中游以西至甘肃张掖的广大地区,东部是夏族的主要分布区,而众多的少数民族居于雍州西部,这里就包括属于西戎民族集团的一些部族。
战国时魏国史书《竹书纪年》提到夏代的畎夷,“帝葵即位,畎夷入于岐以叛。元年,跂踵戎来朝。”宋代人著的《路史》说“葵不务德……于是犬戎侵岐居之。”后者说的犬戎就是畎戎。夏代后期,他们入居于陕西岐山一带,而岐山以北是他们的主要游牧区。《史记?匈奴列传》还记有“桀崩,其子淳维妻其众妾,遁于北野,随畜转徙,号荤育,逮周日盛,曰猃狁。”荤育即熏育,殷时称鬼方,西周叫严允即犬戎。夏时,我国北方和西北已经居住着称为“熏育,畎夷”的戎族。
西戎,马家窑、齐家文化之后四坝文化的主人。他们是近4000年前,以今山丹四坝、玉门火烧沟为代表的河西先民。西戎人距夏人主要生活区不远,容易借鉴夏人的先进生产技术,学习夏人的先进文化,在戎人中改革最早,先一步踏足于青铜时代。
四坝文化是1976年以后发现的。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先生,在甘肃永昌以西的河西走廊一带,发现黑彩红彩夹砂彩陶和直刃弯背青铜刀,发现锥、斧、镰、矛、镞等工具和兵器,还有镜、镯、臂钏、指环、耳环等妆饰用品。安先生发现这些陶器铜器的工艺及纹饰,既不同于马家窑文化也不同于齐家文化的特征,命名为四坝文化。经碳14测定,存在年代相当于夏代中期。
商代称诸侯国为“方”或“邦”,有关文献上有“万方百姓”、“万邦为庆”,都是众多的意思。河北省定州市火车站工程就曾出土商代方国墓群,还被评为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居于商都北方和西北的有薰育、猃允、犬戎、畎戎,甲骨文记有土方、鬼方、狄,从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看,这些都是部落群名称。他们已经从夏时的零散部落组成了某种人群的共同体,仍然过着游牧生活,但是有不同的政治中心。郭沫若先生在《中国史稿》里说:“土方是住在今山西、陕西北部直到内蒙古河套以北的游牧民族”,鬼方“游动在今陕北、内蒙古及其以北的辽阔地带,是强大的游牧部落。”与土方、鬼方同时活动在商代中心区域西部、西北部的余无戎、燕京戎、奚落鬼戎、骊山戎、犬戎以及羌方、熏育、北羌等,较之夏时的军事实力有所增强,散落的力量结成部落联盟,为寻求新的牧场和狩猎场,经常游动,与商朝属地不断发生冲突。商王武丁之前,这类记载较少,从武丁开始文献资料多起来,仅殷墟甲骨文卜辞就有数十条。
在这些记载中,多次提到羌,有羌方、北羌、河曲羌、西羌。《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源于三苗,本姜姓之戎别种,被舜逐至三危,即河关之西南羌地。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析支、义渠、渠搜、昆仑,都是羌人部落,又同为西戎集团成员。武丁伐羌,最多时用兵达13000多人,远远超过征土方时的5000人。羌人曾占领过商属的大片土地和草场,武丁也曾俘虏大批羌人,还俘虏过羌人的部落首领。只要成为俘虏就变为被强制生产的奴隶,还可能被作为祭祀品或随葬者。武丁及其后的征战,反映羌人力量强大对商造成的危胁,说明争夺的残酷。郭沫若先生据甲骨文记载得出结论:“殷人之敌在西北,东南无劲敌。”殷商时的“四夷”概念,在夏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古籍中不仅较多地出现夷、狄、蛮、戎的记载,而且甲骨文中也把这些族称固定下来。基于征战的印记,象形文字的戎是一件兵器。用戎来称谓西方的主要民族,西戎的概念逐渐形成。
周武王灭商,追谥封王上至古公为止。这个古公亶父,在商武丁元年被“赐以岐邑”,成为诸侯。经多年苦心经营,为周人发展奠定基础。《尚书?武公》说,“至于太王,肇基王迹”。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竹书纪年》记载,公季时期与西戎进行过多次战争:“35年,周王季历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大丁二年,周人伐燕京之戎,周师大败;”“四年,周人伐余无之戎,克之;”“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十一年,周人伐翳徙之戎,捷其三大夫。”这些记载清楚表明,公季时期与西戎的战争频繁而且十分激烈。
公季死后,西伯侯继位是为周文王。中原史书多赞颂文王仁义,实际上文王也多次兴兵伐戎狄。《史记?周本纪》载:文王受命,“明年,伐犬戎”。《竹书纪年》记有:“三十四年十二月,昆夷侵周,”“三十六年春正月,诸侯朝于周,遂伐昆夷。”《尚书》疏云:文王受命,“四年,伐犬夷”。这个时期,周室伐西戎的力度也是相当大。
太子姬发登上王位,周武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大行分封,特别将功臣、近臣封在与西戎、北狄打交道的重地。封首要功臣姜尚为齐王,封召公奭长子为燕王镇守北方要地,将晋王封予成王弟叔虞,守卫山西曲沃到太原一线。《春秋左传正义》称姬发提醒他们注意“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个时候,西戎因连年征战,兵力受损,加之武王初立军师强劲,战事相对平静。西戎人积蓄力量,准备应对周人的征伐。
到周穆王时仍对犬戎、西戎用兵不断,加剧民族矛盾。穆王孙周懿王在位间,“王室逐衰”。西戎和北狄同时伐周迫使懿王迁都。《竹书纪年》记载:“懿王七年,西戎侵镐。十三年翟入侵岐。十五年,自镐徙都犬丘。二十一年,虢公帅师北伐山戎,败逋。”周宣王接续出兵“西伐西戎”。及至周幽王,“四夷入侵,中国皆叛”,褒姒乱政,国人悉怒,申侯与缯、犬戎攻幽王,杀于骊山下。几代周王征伐西戎,最后还是申侯联手戎人将周幽王推翻,也算历史为戎人讨回了一点公道。
周平王东迁,离开武王至幽王经营300年的镐迁都洛阳,主要原因是戎狄的军事攻击。《史记?秦本纪》记载:“周避犬戎乱,东徙洛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山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秦公就是这个时候取得周王封赏的。公元前750年,秦文公奉诏伐戎,得胜,于是“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秦以岐为基地,逐渐发展成为春秋时代的西部强国。公元前623年即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西戎民族集团自夏代活跃于西部和西北部,生息发展1500年,主力民族被秦国击散,难于再组织起强有力的军事进攻。
三、山戎——商晚周初迁徙到冀北的戎族一脉
司马迁是治学严谨、好学深思的杰出史学家,他曾经到过东西南北边陲勘察座谈,听取长老前辈论俗说史,所记所写有凭有据,总体比较可信。他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写道:“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这里说的“北蛮”,应该是笼统方位,即北和西北。其中的山戎,还不是春秋时的山戎,应当是后来被称作北狄的游牧群落。猃狁、荤粥则是居于西和西北,后来称作西戎的游牧部落。司马迁活灵活现的记述了游牧民族生活习性,我们从有关史料对西戎和北狄的描述中,也读到了相似情景。在这之后的记述,司马迁接着写西戎部分部落从古雍州以西到岐山以北,再到山西北部、内蒙古北部。《竹书纪年》则记载商与西戎、周与西戎连连征战的历程。这一方面说明义渠、析支、西羌、犬戎等西戎部落,一直繁衍生息在西部、西北部,为生存发展不断与商周发生争夺地盘的事,有时争夺还十分激烈;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据此作点推断:西戎民族集团中的部分部落,面对残酷的现实、面对被毁坏的家园,是不是已经开始迁徙转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东南是强大的华夏,往北走是荒漠一片,向东去才是最佳选择,那里有自己的兄弟族群,彼此相距并不太遥远。这些先民是北戎、后称山戎居地的最早踏足者和创业者。
《匈奴列传》写道:“夏道衰……其后三百有余年,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而邠人悉从亶父而邑焉,作周。其后百有余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后十有余年,武王……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其后二百有余年,周道衰,而穆王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之后,荒服不至。穆王之后二百有余年,周幽王用宠姬褒姒之故,与申侯有隙。申侯怒而与犬戎共攻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遂取周之焦获,而居于泾、渭之间,侵暴中国……秦襄公伐戎至岐,始列为诸侯。是后六十有五年,而山戎越燕伐齐,齐鳌公与战于齐郊。其后四十四年,而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这段记载,说夏衰以后800余年即公元前777年,申侯联手犬戎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救周王始秦发迹史。其后110年,齐桓公应燕国请求救燕伐山戎,这是公元前664年的事。从这个时间往前推移,公元前13—11世纪是商武丁、帝辛时期,也是周人初起阶段,是商周与西戎连年征战的时期,与历史事实大体相符。根据相关史料的追索,这个时期很可能就是西戎集团的某些部落尝试东移的阶段,有的到达陕北、晋北,也有的南进到华夏腹地又被迫转移。《匈奴列传》将西戎、畎夷、犬戎、戎夷、戎狄等,作为一个民族集团来看待。字里行间流露出西戎和北狄的关系,他们时而各自为战,时而联合抗敌。
犬戎引人注目。史载犬戎居地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北部,周朝中期已经比较强大。犬戎所处介于北戎和西戎之间,应该与双方都有联系。也有文献认为,犬戎属北狄民族集团,有一定的道理。山戎或北戎春秋时属北狄,他们和犬戎本来就是相通的民族群落。
《匈奴列传》接“周襄王遣使告急于晋”记述:“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晋文公攘狄戎,居于河西圁、洛之间,号曰赤狄、白狄。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緜诸、绲戎、狄、豲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这里记述者仍将戎狄合称。陇西八戎含河西走廊中西部的戎、陕西北部的戎,晋北之戎和燕北之戎。他们分散居住,各有各的部族首领,有联系而不相属,百有余戎没有统一的领导,也泛指西戎和山戎,并非专指山戎。
这样的散落状况,西戎人大约持续了600余年,而北戎历200余年发展成军事联盟性质的族群,即将单个部落的“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组合为整个部落联盟的军事行动。春秋早期北戎、山戎人开始强大起来。有些华夏国家也开始与戎人结盟,借用戎人的力量。有关史籍载:
公元前721年春正月,鲁会戎于潜(今山东济宁);
秋八月,鲁公与戎盟于唐(今山东金乡);
公元前716年冬,周大夫凡伯聘于鲁,戎伐凡伯于楚丘(今河南濮阳以北);
公元前714年冬,北戎伐郑;
公元前706年夏,北戎越燕伐齐;
公元前677年夏,鲁公追戎于济西;
公元前674年冬,齐人伐戎;
公元前670年冬,戎伐曹;
公元前668年,鲁公伐戎;
公元前650年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史记?匈奴列传》载:“晋悼公使魏绛和戎狄,戎狄朝晋。后百有余年……赵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其后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于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时,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
戎人强大之后伐鲁、郑、齐、曹,魏国、赵国与北戎、西戎边界相接。这时候的西戎义渠部落被秦击溃。公元前七到六世纪,中原国家兵器先进,齐国和赵国重兵征讨,使山戎军事联盟的力量遭受重大挫折。有的部落融于赵、燕、齐、秦,有的投入东胡、匈奴。尽管零星山戎部族在冀北地区还存在,但作为一个统一的族称,山戎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消失。
太史公在《匈奴列传》终了发出感叹:“尧虽贤,与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与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千古经验教训,择任将相关乎事业成败,卓越的领袖集团才能成就千秋伟业。戎族之中,包括西戎、北戎和山戎部族,不是没有出众的组织与军事人物,他们能在局部或一时战争中取胜,但不能累积成全局的胜利,实在是因为缺乏指挥、运筹、才能、品德俱杰出的领袖人物哇!
四、戎人西来的判断因由
山戎人不是土著民族,也不是春秋时期才来到冀北的。他是西戎的支属,准确地说是在冀北发展起来的戎族。周后期、春秋被人称为北戎,大概有西戎的因素吧。戎人西来,大概有如下考虑:
第一,史书对西戎的记载早于山戎,出土文物予以佐证。甘肃从1976年相继出土一批文物,属四坝文化范筹,主人当归西戎。《史记》“夏道衰,而公刘失其稷官,変于西戎,邑于豳。”是指公刘世代为官掌管农业生产,夏朝中失去官位,率其族人迁至戎地,改革西戎的风俗习惯,在那里恢复农业种植,使这里游牧民族变为畜牧加农耕的生产方式,建起了都邑。《盐铁论?和亲篇》评价说:“故公刘处西戎,戎狄化之”。其时间是夏代中叶,而史书具体记载北戎的历史事件则始于公元前八世纪。
第二,冀州开发迟于雍州,戎人东迁在情理之中。《尚书?禹贡》记载,夏禹将华夏分九州,后依各州田亩等次顺序排列是:雍、徐、青、豫、冀、兖、梁、荆、扬。田亩等次体现各州开发先后的农业生产水平差异,显然古雍州发展水平在古冀州之前。游牧民族向尚未完全开发的地方转移,合情合理。
第三,西戎和北戎生活习性相似,葬俗相似,当属同宗戎族。有关史料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戎族的生活习性,从“少儿”到“少长”到“力士”,从“宽时”到“急时”写得形象逼真。“利则进,不利则退”,对于戎人不是难为情的事。这种天性决定了与之相关联的习俗和习惯。葬俗是民族文化的展示形式之一。周至春秋,陇西四戎与歧梁四戎合称西戎八国,而晋北戎、燕北戎虽“自有君长”,但对归去者的葬俗一直传承,无大差别。四坝文化域内的墓葬形制,多是长方形竖穴,以仰身直肢单体葬为主;燕北滦平、丰宁墓葬形制,亦多为长方形竖穴,仰身直肢单体。从出土同为加砂红陶的陶器和青铜器动物纹饰看,燕北山戎家畜类有马、牛、羊、狗,没有猪,陇西四坝文化域内多是如此。这在一定成度上可以认定,东移支属保留着初始的游牧民族文化特征。
第四,相近的崇拜物,是同族的文化体现。西戎崇水怕水,因为有水才有草,水大淹没家园。山戎崇龙崇蛙,因为龙能生雨,有蛙就有水。滦平出土的蛙面石人,属半人半神的图腾。西戎、山戎都崇犬。有的部落将族名与犬联在一起,如畎夷、畎戎、犬戎。他们崇犬、爱犬,以犬为贵,北戎犬与玉、马并称三宝。因为狗是人类的朋友,更是游牧民族射猎或放牧逐狼豺的协助者。山戎墓多有狗殉葬,腿骨在下,头骨在上,祈愿另一个世界继续为伴。
第五,商末周初连年征战是戎人东走的重要因素。从商武丁开始,周公季历、周文王、周武王,华夏王朝连续讨伐西戎,虽然各有胜负,但戎人遭受重大打击,伤亡严重。商周奴隶主需要更多奴隶充当会说话的劳动工具,同时扩地占有戎人的资源,伐戎使之臣服,增强势力霸有天下。戎族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遭到极大破坏。为了图存寻找能够生活的环境,为了免于当奴隶被奴役、被殉葬,一些人、一些部落逃离祖居地走上迁徙路。当然,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也造成逃离。部落内部矛盾,引发残杀或仇恨,使得一些人出走同样可能。西戎民族集团的部分部落,由西或西北往东转移的时间,应该不晚于公元前12—10世纪即商武丁中后期到周文武成康前后。他们逐渐到达冀北山区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勿庸置疑,相对集中迁徙之外,还会有零星的迁徙者。其路线大概是:陇西-陕北-晋北蒙北-冀北。先在今张家口和承德地区赤城、延庆、丰宁、滦平一带的燕山、都军山、潮河、滦河流域扎根,然后扩至今天津北、唐山秦皇岛北部一线。初称北戎,后叫山戎。
第六,山戎不具有土著民族的特征。一个地方的土著民族,相关史籍特别是区域志书,或多或少的会有些历史记载。而冀北相关市县志书均没有春秋之前关于山戎的史料。也没有夏商周关于山戎的故事或传说线索。就地理和生存、发展条件看,这里应是黄土民族,以农耕、畜牧相结合,而不是单一游牧民族。远古时代及夏商周时期,这里是尚未完全开发的“荒蛮之地”,初始民族难于以落后的生产方式有所作为。北戎、山戎的活动,应当是迁徙民族沿习已有的生产方式,然后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 上一篇:中国的民俗有哪些?
- 下一篇:中国古代的的汇通天下到底是谁创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