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也称灶君(《战国策·赵策三》),唐以来民间又称之为灶王(唐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户户都要供奉。
岁末腊月祭灶的习俗,尤为人熟知,它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灶神在先秦列为国家的五种祀典或七种祀典之一。
五祀,殷商时已出现,《礼记·曲礼》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雷、门、行也,此盖殷时制也。”《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雷,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
又说:“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论语·八信》:“与其媚于奥(屋内西南角的神),宁媚于灶。”炊灶,同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故祭灶神很早就成了民间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的家中非常敬重的一位神明,虽说他的官位在中国神明官职处于下等,但是他得到民众百姓的信任是赛过很多的神仙,祭祀灶神的节日一直延伸到现在,由此可知,灶王爷在百姓的地位是有多么权重。
第一:传说,玉皇大帝想了解每家百姓的生活状况,就在每家派驻一位小神,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和邻居的和睦状况。而到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而在这天,灶神给每位小神的考核统一,然后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而祭灶就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希望灶神能够向玉皇大帝说说好话,明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第二:还有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在外的孩子都会回到家中过年,路途中游子都精疲力尽了,父母用灶台来做饭,做一顿最好的饭菜,犒劳孩子们。这时候就会祭拜灶王爷,向灶王爷祈求能让这顿饭变得更香,同时也希望能够让这些在外的游子能够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第三:在古时候的中国,火是可以焚烧万物,让一切都飞灰湮灭,人们是非常惧怕火同时,火也是人们生存下去的必需品,烧了火,才能进行炊事。在农耕方面,火也有很大用途,古时候的人们进行都是刀耕火种,进行了焚烧后来年进行播种。由此可知,火在人类那时候人的心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而灶神是火的另外的象征,所以人们特别敬重灶神。
灶王爷,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延续祭祀灶王爷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风俗习惯。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民俗里的“小年”,是“祭拜灶王爷”的日子。过去,进入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意味着春节开始了,但民间却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儿,即男人不祭拜“月亮神”,女人不祭拜“灶王爷”。
传说中,灶王爷除夕来到每家每户,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每家每户的善行和恶行,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称为“送灶”或“祭灶”。天津旧俗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燃放鞭炮,除女人之外,全家人要设宴庆贺,然后对灶王爷默默祈祷,希望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为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另外,家里的孩子们还可以吃用来给灶王爷祭祀的糖瓜。
门神、灶神和财神,是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灵,他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这三位神深入千家万户,贴近人民生活,祭祀他们的风俗一直保留到今天。
中国人很早就有除夕贴门神的习俗。上古已将门祀列入“五祀”之中,《礼记·月令》记载,门神是“阴气之神”,而鬼又为“阴气贼害”,故门神在风俗中的主要功能便是驱鬼。
门神的出现有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演化过程,其信仰可以追溯到上古神话。据《山海经》记载,沧海度朔山上有棵大桃树,枝干的东北曰鬼门,有万鬼出入。树上有神荼、郁垒俩兄弟在树下检阅百鬼,如果发现有恶鬼胡作非为、祸害人间,就把它们绑起来让老虎吃掉。于是,人们就在桃木上塑二人的画像镇鬼,这就是门神的最早来历了。到了唐代,门神又有了变化,出现了两个将军——秦琼和尉迟恭,一个白脸,一个黑脸。据《三教搜神大全》记载,唐太宗患病时,夜里常听到鬼呼叫,令他寝食难安,于是就让秦琼和尉迟恭两人把门护驾,结果休息得很好。之后,干脆就把二人画像张贴在门上。这种做法流传到民间,人们争相效仿,秦琼和尉迟恭就作为门神守护着各家各户的安全。后来,门神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孙悟空、水浒一百零八将、钟馗等都成了门神。其中,数钟馗最为灵验。从五代开始,人们又把钟馗抬到门神的宝座。门神在其传承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武门神和文门神的不同系列。武门神包括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温峤、岳飞、赵公明、孙膑、庞涓等;文门神又称“祈福门神”,包括“天官赐福”、“加官进爵”、“三星在户”、“刘海戏金蟾”等,后来还衍生出一批吉祥物为表现主题的门画,如“平安富贵”、“马上封侯”、“一团和气”之类。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兴起,人们开始在纸上印门神。印出来的门神不仅能驱鬼,而且还具有观赏、装饰价值。尔后,门神逐渐演化成了年画,多画历史人物,或以五谷丰登、春牛、儿童、风景、花鸟等为内容。明末清初出现了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等著名年画。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多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劳动生产等为内容。
“灶王爷”就是在民间最为普遍的灶神的俗称。灶神的起源较早,《论语·八佾》载“媚于灶”,可知春秋时就有主灶之神。汉代灶神信仰非常流行。《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载,西汉宣帝时,阴子方腊日早上做饭,见到了灶神,于是把家中的黄羊杀掉奉祀灶神。以后,阴子方暴富,其三世女阴丽华当上了东汉光武帝皇后,阴氏有四人封侯。魏晋南北朝时,灶神的职务明确下来。《抱朴子》上记载,灶神每月最后一天上天汇报人们的罪行,大罪减寿三百日,小罪减寿一百日。那么灶神究竟是谁呢?这个问题自古就众说纷纭。《周礼》上说是祝融,《淮南子》又记载是炎帝,《事物原会》则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此外,《杂五行书》曰:“灶神名蝉,字子郭,衣黄衣,披发。”《荆楚岁时记》记载:“灶神名苏吉利。”《说唐》称:“张百忍,九世同居,故封为灶神。”祭灶起源于古人对火神的崇拜与祭祀,它是原始的遗风残留。周代礼制已将祭灶列入“五祀”,但中古前祭灶却不在腊月,而多在夏日。夏日祭灶,本与火崇拜及太阳崇拜相关,借火性而自养是其功利动因。关于祭灶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以地区划分,北方在腊月二十三日,南方在腊月二十四日。另一种说法是以社会阶层划分,谚语说:“官三、民四、蛋新年灶王爷家五。”就是说,官府在二十三祭灶,一般老百姓在二十四祭灶,蛋民(“蛋”是“疍”的通假字,疍民指常年在水上生活的居民。)在水上于二十五祭灶。祭灶通常由男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子不拜月,女子不祭灶”的民谚。祭灶的目的,是通过灶神上天述职,祈求天神谅解和保佑,保证家庭安宁。在我国,南北各地祭灶习俗极为普遍,祭灶要准备供品,如猪头、鱼、豆沙、瓜果、水饺、麦芽糖。其中,糖是必不可少的,麦芽糖作为“贿赂”,请他上天后给玉帝多“报善”,又能粘住他的嘴巴,避免他“报恶”,有的地方的人们将酒糟抹在灶门口,好让灶王爷醉酒,无法汇报真实情况,有的拿块年糕贴在他嘴上,让他说不出话来。祭完灶便是送灶,灶神被供在各家各户灶头,送灶前夕,通常把旧年的灶神像取下来,去灰晒干,以便祭灶时焚烧顺利,灶神能够尽快升天。另外,还要为灶王爷扎纸马,把灶神像放在纸马上火化,让他骑上天,并且压上纸锭,说是给灶王爷路上的花费。燃烧时要在纸马下面垫上干燥的豆秆之类的东西,一烧起来,发出劈劈啪啪的响声,好像在爆竹声中送灶君,民间以燃烧纸马的火势高低卜算来年的丰歉。等到除夕晚上,燃上香烛,摆上供品,将新买来的灶神像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条幅一并贴上,就算是把灶神又请回来了,俗称“迎灶”。
武门神赵公明俗称赵公元帅,是最受人们崇敬的财神。晋朝时,赵公明为死亡之神,梁朝陶宏景《真诰》上说,赵公明能放害气侵人。到了隋朝,赵公明是五大瘟神之一,主秋瘟事宜。在明朝初期,赵公明成了道教中的大神,被张天师收为徒弟,张天师把自己炼成的仙丹分给他吃,于是赵公明就有了很大的本领。张天师命赵公明守护道教的玄坛,因而被天帝封为“正一玄坛赵公元帅”,所以赵公明又被人们称为“赵公元帅”和“赵玄坛”。到了明代中叶,赵公明才作为专职财神而出现的,作于隆庆、万历间的《封神演义》,编写了赵公明成为专职财神的故事,《封神演义》的传播,使人们对财神赵公明的信仰更加普遍。民间所供奉的赵公明财神像,都是顶盔披甲,着战袍,执鞭,黑面浓须,形象威猛,周围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人们认为一年的财运都是由财神决定的,所以,在他生日的前一晚,大家都忙着置办酒席,摆上供品,有猪、羊、鸡、鹅、鱼五盘,期待财神的光临。店员伙计在新一年的去留,也在这一天决定。这一夜,人们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劈里啪啦的爆竹声一直响到天亮。初五一大早,各家店铺争相开市,恭迎顾客上门,第一位进店的顾客被称为“财神”。如果顾客东西买得多,则被认为是来年生意兴隆,如果开市后不久不见顾客光顾,店员就要马上到财神殿烧香。到了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尚也随之改变,金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而赵公明道术高超而又生财有道,于是,人们就把他贴在门上,既当财神又当门神。
- 上一篇:中国戏曲的发展史
- 下一篇: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瞻星揆地轻车熟路哪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