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词曲演唱、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崛起,宣告了远古至隋唐间以歌舞音乐为中心的历史的结束,而以说唱、戏曲表演为主流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开始在乐坛上闪烁着独特光芒。宋朝建立之后,一时全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状态。又由于经济的发展,全国出现了一些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北宋的都城汴京(今开封)是政治中心,也是商业城市。此外,如成都、临安 (今杭州)、广州、泉州等也都是人口众多、商业发达的城市。公元1127年,宋朝被北方的金朝逼迫,迁都临安,此后至公元1279年元朝统一之前,历史上称它为南宋。南宋偏安江左,经济继续发展,临安等地的商业日益兴盛。这种社会状况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北宋也设立了教坊。据记载,教坊初分为四部,但内容不详,可能是指坐部、法曲部、鼓笛部 (立部)和龟兹部而言;后又以艺人职务分为13部,包括筚篥部、大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等,规模远不及唐代。南宋迁都临安之后,有时设置教坊,有时撤消,朝廷有事则临时招集市上艺人表演。 自北宋起,搜集整理民间音乐的事业已经从官府艺人手里转移到民间艺人手里。无论是在汴京或临安,民间艺人已经自动组成了自己的团体,有了固定的表演场所,叫做“瓦子”或“瓦肆”。这一方面说明,城市里有这样的需要,光官府艺人已不能应付;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音乐艺术的成就和内容,民间艺人的造诣和数量,都足以适应这样的需要了。民间艺人生活在群众当中,自然能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及时汲取人民创造的音乐。他们非常活跃,不像官府艺人那样受到种种限制。为了谋生或爱好, 民间艺人要设法经常开展音乐活动,并以师徒或血缘关系传授技艺,以保持和提高创作和表演的能力。 南宋出现了载歌载舞的戏剧,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流行于城市和乡村,随时随地吸收民间的歌曲。这样,民间歌曲的发掘、整理和传播又增加了许多机会。
宋元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民歌中颇多哀怨、悲愤之情。如《月子弯弯照几州》是南宋建炎年间江南的山歌:“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福示了南宋时期连绵战争带给人民的离乱之苦。《赤日炎炎似火烧》(词见元·施耐庵《水流传》):“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野禾苗半枯焦。农夫失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报。”揭示了封建地主经济的根本矛盾,此二首歌词至今仍在民间传唱。继承唐代的“曲子”,宋元市镇生活中小曲流行。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面临瓦解,在激烈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下,农民起义频繁。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伴随农民起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反帝反封建成为民歌的题材,人民创作了《想闯王》、《洪秀全起义》、《天国起义在金田》、《怀念忠王歌》等歌。这时期的民歌,语言朴素清新,形式自由活泼,在曲体形式、曲调的表现力上更为丰富。
清代中期以后,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城市经济发展,许多民歌随破产农民进入城市,适应城市市民生活的需求,小曲(俗曲、即城市小调)发展迅速,其中部分反映了市井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如《月儿弯弯照九州》等;部分则因传唱于青楼妓院而沾染了低级庸俗的思想意识,如《十八摸》、《打牙牌》之流的糟粕。清代小曲中的《鲜花调》、《剪靛花》、《银绞丝》等至今流传全国各地,变体甚多。
一说唱音乐:
宋代工商业空前发展,出现了市民阶层的游艺场所和专业艺人及专业组织。说唱音乐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音乐形式,如著名的《西厢记》。如《清明上河图》中曾描绘了说唱音乐的场面。
明代以后,说唱艺术逐渐发展为北方的”鼓词“,南方”弹词“两大类。以后又出现了京韵大鼓,苏州、扬州的弹词、单弦、四川清音等各地不同的曲艺形式。如《崔莺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等。
二、词体歌曲:
宋代开始了”宋词元曲“的新时期。北宋的词又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同时还出现了一批爱国词人。
三、戏曲艺术:
此时,我国的戏曲艺术也已经成熟。在南京、浙江一带兴起了”永嘉戏文“是我国最早的戏曲。元代的杂剧是新型的戏曲形式,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剧目和剧作家,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到了明代,”昆曲“成为影响巨大的声腔剧种。
器乐的发展:
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传入扬琴。吹奏类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音乐理论的成就:
宋代: 音乐百科全书《乐书》。
元:《唱论》。
明代:《神奇密谱》。
清代《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
拉弦乐器--胡琴的出现,宋时才出现以马尾为弓的胡琴。 宋时,宫廷设立「大晟府」(制造乐器)「铸泻务」(制作铜乐器),「教坊」(教学机构,依乐师专长分为13部)等音乐机构。这个时期多承袭唐时的音乐制度及庞大的乐队形态,新乐器有来自于民间流行的乐器或增加同类型的乐器、曲艺、戏曲及小型合奏的方式逐渐兴盛,民间音乐社团也为之增多。当时重要乐器:官笛、羌笛、葫芦琴、马尾胡琴、葫芦笙、竹笛。
元代宫廷「雅乐」仍然采用宋金时代的音乐制度,所使用的乐器约有37种,此时在国内各民族间以及国与国之间,产生广泛的文化交流,进而引进不少外来乐器,拉弦乐器「胡琴」普遍使用于军队和乐团合奏,乐器合奏仍以弦乐为主的方式,并流行与蒙古乐器合奏。当时重要乐器:三弦、火不思(中亚传入)、七十二弦琵琶(巴格达传入)、兴隆笙(中亚传入)、鱼鼓、简子、云锣。
清初,除了忽视及舍弃明朝之前新创的乐器之外,对于琵琶也不再视为权威的乐器;笙及古琴,因为流传已久的传统价值,在国家音乐方面占了重要的地位。
胡琴、唢呐及芦簧类乐器形成了较大的发展,胡琴的种类增加,出现了四弦的四胡、板胡、粤胡、京胡、三弦胡琴、马头琴等,唢呐在明朝时才有记载出现,最初只用于军乐及在戏曲音乐中伴奏唱腔和吹奏过场音乐。
音乐书籍刊物的产生,有中国最早发行的琵琶谱(华文彬的琵琶谱),也有多种古琴弹法的书籍,唐宋时期流行的乐器逐渐在民间失传,如箜篌、排箫、方响等。而今日使用的乐器却在当时十分的流行,例如笛、唢呐、三弦、笙、箫、管、胡琴、筝、扬琴、月琴、琵琶等,当时的戏曲及说唱音乐不断的蓬勃发展,其相关的乐器也相形的增多及普及化。
此时期中国与少数民族及邻国的乐器,相互交流,互通使用,新产生的乐器增大了音量,在音色和音域上也改善了。
宋元时期音乐发展特点:不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歌舞音乐继续有所发展,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品种,从而使声乐和器乐得到了全面发展,成为中国近代音乐的基础。
如前所述,中国的音乐,在隋唐以前一直被深锁在高门大宅里,普通平民虽然是音乐的创造者,也是新的音乐品种的提供者,但却并不能最终享有它们。这种现象在隋唐时终于有所改变,那时侯,佛教寺院的庙会之类附带着成了平民的音乐活动园地,酒楼也时有诗歌的演唱。到宋代以后,进一步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工商业发展,都市繁荣,以市民为代表的平民有了自己的娱乐场所,当时称之为“瓦市”、“勾栏”,“瓦市”“勾栏”在都市之中,既经营贸易,也进行平民艺术的演出活动。如果说宋代以前的音乐几乎都是以宫廷演出为代表的话,那么,宋代以后的音乐就要以这些“瓦市”、“勾栏”,还有其后的“戏楼”、“茶馆”等的演出为代表;对于历史来说,宫廷音乐已无足轻重。所以,宋代前的中国音乐史几乎是宫廷音乐史,宋以后事实上已是市民(或平民)的音乐史。
山西繁峙县岩上寺演唱壁画(插入图37):宋元时期广大城镇乡村出现了各种民间音乐活动。寺中壁画有佛教故事,也有有依照社会生活描绘的宫廷城阙,楼台亭榭、民宅村舍、茶楼酒肆等。这是绘在西壁上的一座酒楼,楼上有品茶饮酒者数人,左侧有两女子,一人拴手执槌击一支架上的扁鼓,一人击拍板,是卖唱的女艺人。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当时城市中多有用鼓、拍板等乐器伴奏唱小曲者:“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唱小词,专沿街赶趁,……或于酒楼,或花街柳巷妓馆家袛应,但犒钱不多,谓之‘荒鼓板’”。此画即艺人在酒楼演唱的情景。
(二)
“瓦市”又称“瓦舍”、“瓦子”,实指在城市的旷场(一般为瓦砾场)上形成的交易市场,“瓦市”中设有为数不等的“看棚”,即上架布棚,四周用绳网或草荐围起的简陋表演场地;有些“看棚”中心设低矮栏干,将观众与表演者分开,这种看棚就称为“勾栏”(“勾栏”是栏干的别名)。宋代已有以在路边场地表演各种杂技、说唱故事、杂剧等为生的卖艺人,俗称“路歧人”。他们也藉“看棚”表演。“看棚”不卖票,而是邀人观看(故又称“邀棚”),一个节目结束或演至要紧关头时停住,向观众收费,然后继续表演。在“看棚”(“勾栏”)内表演的艺术品类非常丰富,其中有关音乐的就有嘌唱、唱赚、鼓子词、诸宫调、杂剧等多种。这些都是宋以后新出现的音乐门类。
嘌唱和唱赚是艺术歌曲。嘌唱是取现成的令曲小词,经过变奏、变调处理而进行演唱的音乐品种。唱赚则选择一些流行的歌曲,组织在同一宫调内,前加引子,后有尾声,歌词从头到底只用一韵。也就是说,唱赚所唱,是一宫、一韵、多曲外加头(引子)尾(尾声)的歌曲。唱赚所选用的曲调,有大曲、(宋大曲。其歌词是长短句,与唐大曲歌词为五、七言不同;曲调也应有变化,不可能是唐时旧貌)、曲破(宋大曲与曲破是分成两类的)、嘌唱、番曲(外族音乐)等,这些曲调也就成了曲牌。唱赚的伴奏乐器有笛(指横笛,下同)、鼓、板。唱赚首先将曲牌联缀组合,并由此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曲式结构。
鼓子词和诸宫调都是说唱,其说和唱都得围绕一定的故事内容展开。但鼓子词音乐较简单,往往反复演唱同一曲调,不过它有伴唱,可以减少一些单调之感。诸宫调比鼓子词前进了一大步,它是11世纪时在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瓦子勾栏内卖艺的泽州(今河北平泉附近)人孔三传首创的。孔三传所创的诸宫调的主要特色在于结构,它把同一宫调(调高)的一些曲调(即曲牌)联合成一组;而各组之间的宫调却不相同(所以叫做“诸宫调”)。其曲牌来源于唱赚(包括宋大曲)、词曲及当时的民歌。显然,诸宫调是在唱赚基础上的再创造。诸宫调的伴奏乐器也与唱赚相同,是笛、鼓、板。比较晚些的《西厢记》诸宫调(比孔三传约晚一个世纪),已经用到14个宫调,基本曲牌达151个。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这些曲牌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往往会根据内容的需要而在不同的方面作出突破,例如变奏,变更句式等等,这就是基本曲牌的变体。《西厢记》在这151个基本曲牌的基础上,共产生了293个变体。诸宫调在曲牌组合、宫调转换、体式变化等多方面作出的总体性创造,为中国音乐发展史树起了一块里程碑。
宋张泽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说唱场面(插入图38),《清明》描绘北宋都城汴京(河南开封)清明节一天,从较为到城内街市的繁荣景象,广阔的展示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面貌河生活。全图为一长画卷,这一局部画面是市中心十字路口,街道宽阔,路旁有售物小贩,路上有往来的马车。在一店铺门前,簇拥的人群众,立一老者正在说书或演唱。
(三)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三段各一内容,互不连贯。
?? 杂剧的音乐,有些直接取自宋大曲,有些则来源于民间小曲。但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远较唐大曲简单。
南宋杂剧人物组画(插入图39、40):一幅是两人对面作揖,所演剧目不明,画面右侧摆一平面鼓,鼓面上置鼓箭和甩子,帅子是用四、五个竹片系绳制作,常与竹板合用,是北方常用的民间乐器。平面鼓和帅子都用于杂剧伴奏。另一幅是表演剧目《眼药酸》,剧情似乎是左方一人扮作眼科医生,正给右方一人看病。
北宋以后,杂剧既有随南宋南迁的,也有为金所继承的,金继承的宋杂剧也称院本,性质上与宋杂剧却没有区别。
北宋末南宋初,也就是12世纪,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又叫戏文,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完全表演故事,结构可随故事变化,不象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南戏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大概后来受到宋杂剧的影响,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南戏虽不讲究宫调,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在南戏的舞台上,一般角色也可歌唱,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音乐的路子显得开阔了。
江西鄱阳南戏人物瓷俑(插入图42-47),南宋洪子成墓出土。资额写瓷俑姿态生动,表情细腻,富于生活气息。可能石几出南戏中的角色,这些瓷俑反映了南戏早期的表演形态。
(四)
南宋时,北方和南戏对峙的最初是金院本(杂剧),1234年金亡于元,便形成元杂剧和南戏并行发展的格局。元杂剧是在宋(金)杂剧和诸宫调基础上兴起的新杂剧,它既与宋杂剧不同,也与南戏不一样。元杂剧的结构,在音乐上以“套”为单位(其戏剧结构则以“折”为单位;每“折”戏用一“套”曲),所谓一“套”,与诸宫调的一组相象,都是把为数不等的不同曲调编集在同一宫调内而形成的。一“套”的唱词也一韵到底,而且几乎每句押韵,不押韵的较少。元杂剧一般由四“折”加一“楔子”构成一本连贯的戏。四折也就有四“套”曲调。“楔子”插在一二套或三四套之间,或加在套前,但楔子不用长套曲调,一般用[仙吕·赏花时]一曲(“仙吕”指其宫调属“仙吕调”,“赏花时”为曲牌名。不少曲牌名来源于其最初取作曲牌时唱词的前几个字,故曲牌名一般只有相区别的意义,与标题音乐的标题不同),或者加上一首[么篇]。(“么篇”的“么”,有人说是前后的“后”字繁写体的省写,若按其说,则“么篇”等于“后篇”。但按音乐内容而言,“么篇”实即前曲的变体。)元杂剧的曲牌来源很广泛,有唐宋词调、诸宫调和一些外民族歌曲。相对于南戏所用为“南曲”,元杂剧的曲调便通称为“北曲”。前面说过,诸宫调《西厢记》(插入图41)曾用到14个宫调。到元代,元人写的《唱论》列了17宫调,但同是元人写的《中原音韵》只列了12宫调,实际上元杂剧所用宫调更少,仅9个而已(常用的只7个)。即使这9个宫调,相传至今,在实际使用时也因角色不同而可隶入不同调高。
(五)
燕乐的宫调本来应有其音高和音列方面的限定意义的,至元杂剧,这些意义已经基本失掉了,这可能与主要伴奏乐器由唐的琵琶到宋的筚篥再到元杂剧的笛的变化,(元杂剧的伴奏乐器也用笛、板、鼓。)以及杂剧曲调必须适应单独演唱者的嗓音条件等原因有关。
元杂剧和南戏不同之处,不但在结构上前者为“四折一楔子”,后者以“出”为单位,普通一戏即有二、三十出之多;音乐分类上前者所用为“北曲”,后者为“南曲”,而且在于前者四折始终由一个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唱,其他角色只能说话不能唱,即使唱,也只能唱与主角的套曲无关的短小曲调,而南戏如前所述,却是一般角色都能唱,也没有宫调限制。显然,南戏较元杂剧可塑性强些,因此就更有发展的潜力。可是元灭宋以后,南北一统,元杂剧随其政治、军事势力进入南方,南戏一时几被遮没。但元代中期,形式比较自由的南戏首先采北曲与南曲共同构成“套数”(即套曲),称为“南北合套”,使戏剧的音乐兼具南北之长。一般说来,北曲雄健刚劲,南曲平和柔美。中国音乐的风格历来以南北的区别最显著,自《诗经》--《楚辞》,至《相和歌》--《吴歌》、《西曲》,莫不说明了这一点,但至今依然存在的北方音乐刚劲,南方音乐平和的风格差异,恐怕是南北朝以后逐渐形成的。元杂剧后来也用“南北合套”,不过那时杂剧已开始走向衰落。上述唱赚、诸宫调、南北曲的音乐,在后来的昆曲中都有某种程度的保留。说唱音乐
随着艺术商品化的出现,宋元说唱音乐得以继续发展,这种长篇说唱音乐的出现是我国说唱音乐进入成熟时期的标志。
诸宫调在唐代原本只是在寺院中表演的说唱艺术,在宋元已经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表演,如城市的瓦子勾栏、茶楼、酒肆等处是表演说唱的重要场所。在这些城市里,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人民群众创造的曲子、唱赚、诸宫调、杂剧以及器乐独奏与合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元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2。婉约派 李清照;豪放派 苏轼;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汤显祖
3。印刷术,北宋仁宗期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火药,两宋时期,火药已经开始用于军事战争,并出现了用火器;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4.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 上一篇:中国洗碗机十大品牌排行榜?
- 下一篇:中国古代聪明少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