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家,就有家庭观念,中国人传统上讲究“孝道”,讲究“传宗接代”,也讲究“养儿防老”,造成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特别强,习惯于在一种关系网中生存,缺乏西方那种个体意识,建立和维系家庭和各种业内圈子和人际关系,是国人生活当中举足轻重的部分。
关于家庭观念重,重在哪里,且看中国人留下的“传家宝”:养儿防老;前三十年靠父母,后三十年靠子孙;百善孝为先;光宗耀祖;家和万事兴;勤俭持家;多子多福;早插秧,早结谷,早结婚早享福;父母在,不远游;家丑不可外扬;儿孙绕膝;含饴弄孙。
中国人的“家庭”也延伸到“国家”的概念,中文的“国家”一词有个“家”字,这是西方所没有的。中国人把自己所属的“国”看作“家”,这种强烈的情感联系当然也来自文化的传承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是全世界唯一以国家形态传承,而又同根、同文、同种延续几千年的民族。为此,中国人“国家”观念比较强,国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无论他这一生在什么地方生活,始终都容易产生“落叶归根”的想法。
因为受古代思想影响,认为养女子无用有关
(一)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时代的典型特点是土地的分散耕种。而家庭则通常是土地的所有者。既然儿女所耕种的地产是由父母传给的,那么儿女在经济上回报父母是天经地义。更何况父母对儿女还有养育之恩。中国人当年的养儿防老, 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正是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 劳动力相对供给不足, 如果不自己生儿育女, 土地上将没有劳动力可用。
(二)规避风险。在原始社会, 由于生产能力低下, 原始部落成为规避生产风险、规避天灾人祸、提供原始精神消费的基本组织。那时没有正式金融契约交易, 但部落里共享一切, 其实就是基于隐性利益交换的原始社会保险安排。 而在农业社会, 外部化的法治没有建立, 商业特别是金融保险、借贷、证券业都不发达, 还没有市场提供的互保互助交易。这时,家族、宗族就成为主要的经济互助体和社会共同体, 家族像是一个非正式的内部金融市场。在此情况下,成家生儿育女, 而且最好是生儿子, 就成了规避未来物质风险和精神风险的具体手段, 即所谓 “养儿防老”。 生儿育女既是父母对未来的投资, 又是为未来买的保险, 儿女是人格化了的金融品种。以“孝”和“义务”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孔孟为了降低这些隐形利益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易安全而设计的。
(三)儒家孝亲思想。
自西汉以来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尊老敬老的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赡养老人是儒家思想的伦理要求,“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不赡养父母的子女将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家庭养老这种反馈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代际交流,给予老年人很好的精神、物质上的照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社会成本。因此,几千年来以“养儿防老”为主要特点的家庭养老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我国的养老问题。
选自《儒家文化中“养儿防老”的现实困境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