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两大大宗旨、三大原则、四大规矩、五大条例、六大法令、七大精神、八大标准、九大定律、十大系统是哪一大SB写的。
电视剧全流程大约分成以下几步:前期,主要是剧本;拍摄;后期制作。一部电视剧的好坏有很多影响因素,编剧、制作、导演、演员都在其中。编剧的剧情很大程度上是吸引观众的决定性因素,但有时候剧情太“坑爹”了,实在是惊呆了很多观众啊。
比如这几年非常流行的宫斗剧,评价和收视率都非常好,但后来也越拍越多,现在都有了统一的剧情了。女主基本都是善良而又无害的,但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已才黑化的,周围又有很多非常得力的助手,上到太后级有权有势的人物,下到宫女太监这些卑微的小角色都是神助攻。女主是经历磨难后一路开挂爬到了了人生至高点。
抗日战争题材一直是经久不衰是题材,各种神剧层出不穷。剧情都是抗日的八路或者百姓,都能出现很多英勇的侠义之士,而且都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或者是里面出现的很多的很多先进武器,比如狙击枪、摩托车等,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吗。这类型的剧中很多剧情都是经不起历史的推敲的,很多都是编剧自己脑洞大开写出来的。
不管是什么内容的电视剧,无论是偶像剧、生活剧、战争剧、仙侠剧还是历史剧,里面的剧情永远都会有爱情危机,出轨的、外遇的、离婚的等,肯定会出现的。里面所有的角色都能和爱情沾上边,有时候夕阳恋都被写的绘声绘色。
历史从未改变,历史只在反复,很多未来的答案都是历史里,读懂了历史,就读懂了未来。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定律,始终保持不变。
1、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自“赴火而死”。为什么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了普希金的伟大,因为我们都很喜欢他的那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那个丑陋的老太婆,最初只不过想要一个新木盆。第一个愿望被满足之后,第二个愿望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胃口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仍旧只有一只旧木盆。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君王的贪欲,更为可怕,因为他拥有无限的权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他。《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里所说的商鉴,究竟要我们鉴什么?
一定不能有“第一次”,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双筷子或一只木盆。只是大坝一旦决了口,洪水便会一泻而下。
《左传·?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这里的“忽”字,意为迅速,突然洪水溃堤,转瞬之间,一泻千里。李自成打进北京,一生事业达到巅峰。由巅峰而至于落荒而走,大起大落,也在转瞬之间。殷纣王之后,两千多年,有周幽王、秦二世、陈胜、王莽、陈后主、隋炀帝、黄巢、朱温、李煜、李自成等,“其亡也忽焉”,何其多。
2、兔死狗烹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仲、范蠡整顿国政,经过十年的忍辱负重和励精图治,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仲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文仲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仲,临别留下佩剑让文仲自刎,文仲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同样的事情,汉五年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汉六年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反”,刘邦又再将他贬为“淮阴侯”,汉十年,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韩信于公元前196年身首异处,这对共过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浩叹。
3、包围定律
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鲁迅先生说,凡是“猛人”,“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结果,“是使该猛人逐渐变庸,有近乎傀儡的趋势。”“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围??”
鲁迅认为,“猛人倘能脱离包围,就有五成得救。”先生因此想作一篇《包围新论》,讲述“包围脱离法”。“然而终于想不出好的方法来”。鲁迅也如范蠡一样,是聪明的人,居然想不出好方法。后来听说瑞典国王出门不带护卫,上班自己骑车。心想,答案就在这里了,包围是可以打破的呀。
4、敌戒定律
敌戒定律是指不管是国还是个人,虽然敌人对于我们来说都希望没有,但是敌人会让我们不断的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小心行事,戒骄戒躁努力的超过敌人比敌手更强,从而自己更加的优秀更加成功。然而如果没有了敌手,我们的警戒心一下子就松懈下来了反而容易失败。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题为“敌戒”的短文,其思维逻辑与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翻译如下:
人们都知道敌人对自己是有害处的,躲都来不及但是柳宗元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敌人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是对自己有利的秦国在与六国对抗的时候。为了能打败敌手而富国强兵,然而当把六国打败后却因为没有敌人而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富国强民而开始衰败下来晋国打败了楚国。认为这是晋国的祸患,晋国的国君不听范文的劝告因为打败了敌国而不强盛自己的国家了结果引起了全国怨声载道。孟庄子讨厌臧孙纥,臧孙纥死后,孟庄子很伤心认为治自己病的药物没有了自己也会在不久后死掉。聪明的人知道,敌人存在的时候我们会戒娇戒燥不会自满,小心敌人不至于得意忘形。然而在敌人消失或不存在时,我们往往会过于骄傲会得意忘形,会自满,会不注意自己的行事。慢慢的,我们就会因为这些而招致祸患会尝到失败和灭亡的结果。警惕疾病的人,会延年益寿而。自认为自己强壮的人,反而会突然死亡。
5、朋党定律
唐穆宗时期,以李德裕为首的士族出身的结成一派,以李宗闵、牛僧孺为首的科举出身的结成一派,两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讦、倾轧达四十年,史称牛李“朋党之争”。
《红楼梦》中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倚持,结为势力;更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彼此回护,构成一个复杂体系。宗法社会的特点之二,亲不间疏,后不僭先,有规有矩。
一个人立于社会,并非是孤立的。在他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徒)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帮会关系、志同道合和趣味相投的同志关系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一个人的社会资源。聪明的人运用得好,前途无量。无论处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都能看到忙着拉结,就像一只只勤奋的蜘蛛,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网略。因为网略越大,越结实,捕获的就越多。
6、黄宗羲定律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规律:史上各种改不止一次,但每次改后,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局限性,平民的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7、五世而斩定律
《孟子·离娄章句下》,原文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泽”是指一个人的功名事业对后代的影响;“斩”,意谓断了,没法再继承。
有俗语称: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代,说明社会情态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流转的规律。也有说法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虽然也曾出现过稳定繁荣的局面,它们被称为治世、盛世,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但除汉、唐有些个别,其他各代都概莫能外,逃脱不了历史安排。
汉朝第五任皇帝是汉武帝,汉武晚年昏聩,不但民间反对情绪溢于言表,就是上层也被汉武的胡作非为所激怒。不过,汉武毕竟不同一般的帝王可比,他很快察觉了自己的危险的处境,勉强维持了免于崩溃的命运。
比之唐代,从唐高祖、唐太宗到唐高宗、武则天再到唐玄宗,这里面经历了七任,和前汉相捋。但是,唐高宗中后期,实际是武则天在执,而唐中宗、唐睿宗的时间不但短暂而且了无新意,其中中宗本人也被韦后所害,唐睿宗的皇位来自儿子。
五代十国结束,中原以北宋为正统,北方则先后有辽、金崛起,西部则以党项建立的西夏为主。北宋前五任皇帝分别是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到了宋英宗执政期间,北宋的衰落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宋英宗一死,宋神宗就公开打出改良的旗号。
金的前五任皇帝分别是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王、金世宗,金到了金世宗末造,金章宗即位后不仅没有纠正金世宗弊政,反而掩耳盗铃,坐视蒙元的崛起。
元、明、清三朝是封建社会走向烂熟的最后阶段,其中元世祖改蒙古为“大元”,这是元朝名实俱在的开端。忽必烈一死,也就过了短短的三十多年,这个令世界为之震撼的天下第一王朝也就随之覆灭。明朝的衰落也不过五任皇帝,从蟋蟀皇帝朱瞻基时代也开始了它的前行路程。朱瞻基死后,明英宗即立,土木之变不久发生,明朝就此步入中衰。清朝如果从第一代算起,第五任皇帝恰好就是乾隆帝。
8、皮毛定律
秦之前,文人们曾经有过一段美好时光。他们负笈而行,周游列国,天马行空,十分浪漫。那时的人,他们“笈”中装着的那份精彩只属于他们自己,独一无二。他们背负着它,走遍世界。他们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说服全世界。他们的思想像凌空而过的天马,高远而神奇。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每一流派都是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清泉汇集之处,是大海,激荡澎湃。
秦以后的文人,他们的“笈”中只有先人的经书和教义,他们整日诵咏的是别人思想的片断。文人们没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甘洌的清泉完全干涸了。天马没有了,只剩下一些依附於皮上的随风抖动的“毛”。秦始皇统一中国,他所作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车同轨,书同文,”做起来并不难。而要把这些十分固执的文人统一起来,不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难奏其效。
举世一致,欧洲人没有做到,我们做到了,这是很值得骄傲的。
- 上一篇:中国历代亡国之君下场到底如何?
- 下一篇:两个拳头一反一顺伸出大拇指中站一人打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