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世说新语 之 方正_1

世说新语 之 方正_1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8-04 02:54:26
阅读:

苏峻率叛军到了石头城,朝廷中百官逃散,只有侍中钟雅独自留在晋成帝身边。有人对钟雅说:“看到情况允许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这是古代的常理。你本性忠诚正直,一定不会被仇敌宽容。为什么不采取权宜之计,却要坐着等死呢?”钟雅说:“国家有战乱而不能拯救,君主有危难而不能救助,却各自逃避以求免祸,我怕古代良史董狐就要拿着竹简上前来了!”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

  3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4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徵摄甚急。淮使戎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5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6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锺毓为廷尉,锺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虽复刑余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7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8高贵乡公薨,内外喧哗。司马文王问侍中陈泰曰:「何以静之?」泰云:「唯杀贾充以谢天下。」文王曰:「可复下此不?」对曰:「但见其上,未见其下。」

  9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曰:「皇太子圣质如初。」

  10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雠,常背洛水而坐。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11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12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预少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杨济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须臾,和长舆来,问:「杨右卫何在?」客曰:「向来,不坐而去。」长舆曰:「必大夏门下盘马。」往大夏门,果大阅骑,长舆抱内车,共载归,坐如初。

  13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悉至,皆在连榻坐,时亦有裴叔则。羊稚舒后至,曰:「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不坐便去。杜请裴追之,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还杜许。

  14晋武帝时,荀勖为中书监,和峤为令。故事,监、令由来共车。峤性雅正常疾勖谄谀。后公车来,峤便登,正向前坐,不复容勖。勖方更觅车,然后得去。监、令各给车,自此始。

  15山公大儿着短□(巾合),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时论乃云胜山公。

  16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准横怒,遂与杖遣之。雄后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诣刘,再拜曰:「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于是即去。武帝闻尚不和,乃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臣于刘河内,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武帝从之。

  17齐王□(冂内上八下口)为大司马,辅政,嵇绍为侍中,诣□(冂内上八下口)咨事。□(冂内上八下口)设宰会,召葛□(旗其换与)董艾等共论时宜。□(旗其换与)等白□(冂内上八下口):「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遂送乐器。绍推却不受,□(冂内上八下口)曰:「今日共为欢,卿何却邪?」绍曰:「公协辅皇室,令作事可法。绍虽官卑,职备常伯。操丝比竹盖乐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为伶人之业。今逼高命,不敢苟辞,当释冠冕,袭私服,此绍之心也。」□(旗其换与)等不自得而退。

  18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王廷)。」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以此定之。

  19羊忱性甚贞烈,赵王伦为相国,忱为太傅长史,乃版以参相国军事。使者卒至,忱深惧豫祸,不暇被马,于是帖骑而避。使者追之,忱善射,矢左右发,使者不敢进,遂得免。

  20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21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为树,伐树则社亡,树而为社,伐树则社移矣。」

  22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复有鬼邪?」

  23元皇帝既登阼,以郑后之宠,欲舍明帝而立简文。时议者咸谓:「舍长立少,既于理非伦,且明帝以聪明英断,益宜为储副。」周、王诸公并苦争肯切,唯刁玄亮独欲奉少主以阿帝旨。元帝便欲施行,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然后欲出诏付刁。周、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周侯未悟,即却略下阶。丞相披拨传诏,径至御床前,曰:「不审陛下何以见臣?」帝默然无言,乃探怀中黄纸诏裂掷之。由此皇储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叹曰:「我常自言胜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24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结援吴人,请婚陆太尉。对曰:「培□(土娄)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为乱伦之始。」

  25诸葛恢大女儿适太尉庾亮儿,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亮子被苏峻害,改适江□(彪下几为林)。恢儿娶邓攸女。于时谢尚书求其小女婚,恢乃云:「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不能复与谢裒儿婚。」及恢亡,遂婚。于是王右军往谢家看新妇,犹有恢之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王叹曰:「我在遣女裁得尔耳!」

  26周叔治作晋陵太守,周侯、仲治往别,叔治以将别,涕泗不止。仲治恚之曰:「斯人乃妇女,与人别,唯啼泣!」便舍去。周侯独留,与饮酒言话,临别流涕,抚其背曰:「奴好自爱。」

  27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之至,良久小损。明旦,报仲智,仲智狼狈来。始入户,刁下床对之大泣,说伯仁昨危急之状。仲智手批之,刁为辟易于户侧。既前,都不问病,直云:「君在中朝,与和长舆齐名,那与佞人刁协有情?」迳便出。

  28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29顾孟著常以酒劝周伯仁,伯仁不受。顾因移劝柱,而语柱曰:「讵可便作栋梁自遇。」周得之欣然,遂为衿契。

  30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时周伯仁为仆射,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31王大将军当下,时咸谓无缘尔。伯仁曰:「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且人臣安得称兵以向朝廷?处仲狼抗刚愎,王平子何在?」

  32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太真所说。温尝为东宫率,后为吾司马,甚悉之。」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33王大将军既反,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谓周曰:「卿何以相负?」对曰:「公戎车犯正,下官忝率六军,而王师不振,以此负公。」

  34苏峻既至石头,百僚奔散,唯侍中锺雅独在帝侧。或谓锺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雠,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其弊邪?」锺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将执简而进矣!」

  35庾公临去,顾语锺后事,深以相委。锺曰:「栋折榱崩,谁之责邪?」庾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锺曰:「想阁下不愧荀林父耳。」

  36苏峻时,孔群在横塘,为匡术所逼。王丞相保存术,因众坐戏语,令术劝群酒,以释横塘之憾。群答曰:「德非孔子,厄同匡人。虽阳和布气,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37苏子高事平,王、庾诸公欲用孔廷尉为丹阳。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孔慨然曰:「昔肃祖临崩,诸君亲临御床,并蒙眷识,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列。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于是拂衣而去,诸公亦止。

  38孔车骑与中丞共行,在御道逢匡术,宾从甚盛。因往与车骑共语。中丞初不视,直云:「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术大怒,便欲刃之。车骑下车,抱术曰:「族弟发狂,卿为我宥之!」始得全首领。

  39梅颐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子富于春秋,万机自诸侯出,王公既得录,陶公何为不可放!」乃遣人于江口夺之。颐见陶公,拜,陶公止之。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

  40王丞相作女伎,施设床席。蔡公先在坐,不说而去,王亦不留。

  41何次道、庾季坚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庾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42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43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庾既下床,孔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庾闻,回谢之,请其话言。

  44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桓甚有恨容。

  45后来年少,多有道深公者。深公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

  46王中郎年少时,江□(彪几换林)为仆射,领选,欲拟之为尚书郎。有语王者,王曰:「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何得拟我!」江闻而止。

  47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48孙兴公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既成,示庾道恩,庾见,慨然送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49王长史求东阳,抚军不用。后疾笃,临终,抚军哀叹曰:「吾将负仲祖于此,命用之。」长史曰:「人言会稽王痴,真痴。」

  50刘简作桓宣武别驾,后为东曹参军,颇以刚直见疏。尝听讯,简都无言。宣武问:「刘东曹何以不下意?」答曰:「会不能用。」宣武亦无怪色。

  51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盛,真长辞焉。仲祖元:「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

  52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53阮光禄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刘许,过事便还。诸人相与追之。阮亦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刘尹时为会稽,乃叹曰:「我入,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傍。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54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

  55桓公问桓子野:「谢安石料万石必败,何以不谏?」子野答曰:「故当出于难犯耳。」桓作色曰:「万石挠弱凡才,有何严颜难犯!」

  56罗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与坐上客共语,答曰:「相识已多,不烦复尔。」

  57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见诸谢皆富贵,轰隐交路,叹曰:「此复何异王莽时?」

  58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着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温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后桓女遂嫁文度儿。

  59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60谢公闻羊绥佳,致意令来,终不肯诣。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公即取以为主簿。

  61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谢曰:「推人正自难。」

  62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谢后见王,曰:「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亦自为也。」王曰:「魏祚所以不长。」谢以为名言。

  63王恭欲请江庐奴为长史,晨往诣江,江犹在帐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碗,又不与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独饮?」江曰:「卿亦复须邪?」更使酌与王。王饮酒毕,因得自解去。未出户,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

  64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65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

  66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444 年)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重职,喜好文辞。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未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庶憎侣,都有记载。编撰者杂采众书,把值得称述的旧闻轶事纂辑起来,并加以润色,按内容分门别类,划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门,以士族阶级的观点,对士族名流的生活、思想、情趣等方面作了较多的反映。
从汉末到魏晋,天下动乱,军阀混战。特别是晋代,西晋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导致八工之乱,王室衰微,民不聊生,流民起事,割据称雄。东晋时,民族矛盾更加激化,北方外族并起,虎视江左;朝廷内外,士族之间,掌握军政实权者互相攻战,甚或举兵威逼朝廷,加以连年用兵,赋役繁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致使人民群众暴动迭起,东晋王朝终于覆亡。这样的时代背景,虽然不是本书所要反映的内容,但是个别地方也有所透露。例如(识鉴》第22 则讲到前秦皇帝符坚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又直下淮阴,想灭掉东晋;《方正》第32 则讲到王敦谋逆,举兵东下京都,意欲废晋明帝;(政事)第11 则叙述苏峻举兵把晋成帝软禁在石头城,并在成帝面前杀了侍中钟雅的事件;(雅量)第29 则指出桓温想杀掉谢安、王坦之,以篡夺帝位;《德行》第43 则说及江州刺吏桓玄击败荆州刺史殷仲堪,俘获殷氏手下将佐以壮大自己;《德行)第45 则对孙恩发动的声势浩大的起义只以“后值孙恩贼出吴郡”一语匆匆带过。在这类内容里,我们能看到内忧外患有增无已的动乱局面和作者的观点立场。
政局动荡,弊端迭起,一些人不免讥议政事,不满朝廷,因而受到残酷的镇压。特别是当时的名士,一旦稍有不满,就会招致杀身灭门之祸。例如汉末名士孔融,因屡次触犯曹操而遭杀害,《言语)第8 则和第5 则分别记载孔融讽刺曹操的话和全家横遭逮捕一事。又如中散大夫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尽管他为人谨慎小心,但因拒绝与当时控制朝政的司马氏合作,便遭疑忌。《雅量》第2 则记他被逮捕后,虽有三千大学生上书请以为师,还是被司马昭杀害了。残酷的镇压,使士大夫感到国家前途渺茫,个人生命没有保障,许多人不敢随意议论政治。为免祸计,就逃避现实,或者隐遁山林,不肯出来做官,或者崇尚清谈。不问世事。隐遁一事,本书单立《栖逸》一篇来记载,还有一些散见于其他篇章(如《雅量》第28 则记叙谢安隐居东山之状)。有的人隐居不仕,是不愿和统治者合作,消极反抗。例如《栖逸》第14 则记德行高洁的范宣“未尝入公门。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当时政局动乱,范宣要以清白自保,不肯涉足官府,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其中也不乏借隐遁来沽名钓誉的人,据《言语)第69 则记载,王羲之就讽刺过某些隐逸者高谈隐逸而羡慕荣华富贵。
至于崇尚虚无、专谈玄理之风,从魏代何晏、王弼开始,愈演愈烈,士大夫竟相谈老庄,谈《周易),谈禅,摈弃世务,以清谈为学问,以善于清谈为高雅,得到赞颂即为名士,社会风气因之大变。本书对此也津津乐道,给以绘声绘色的描写。例如《文学》第31 则记孙安国和殷浩清谈,两人“奋掷麈尾”,情绪激昂,终至互相嘲讽,直到天晚也无暇进食。又第56 则记载在会稽王司马昱府上的一次清谈,当刘惔驳倒孙安国的玄理时,“一坐同时拊掌而笑,称美良久”。甚至清谈还可能成为做官的捷径。例如《赏誉》第17 则记载王湛年轻时因为沉默寡言,兄弟宗族内夕都认为他痴呆,有一次和侄儿王济清谈,由于他“答对甚有音辞”,妙言奇趣,人所未闻,王济奏闻晋武帝,于是显名,出任官职。其实清谈除了所涉及的某些哲学问题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这只是士大夫逃避现实、填补精神空虚、消磨时日的做法而已。他们讲究的是言辞,追求音调的抑扬顿挫,陶醉于不接触实际的空谈之中,于国于家两无补益。例如以清谈得重名的殷浩,当时朝野认为,从他的出仕与否,可以预测东晋政权的兴亡。可是殷浩只是个嘴上空有千言、胸中实无一能的空谈家,就任高官后,谈不上有政绩,出任中军将军,只落得大败而归,终于被除名为民,这在《识鉴》第18 则、《赏誉》第99 则、《黜免》第3 则都有记载。当时关心时局的人反对这种废弃政务的清谈,《言语》第70 则记王羲之当面批评谢安“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安只能用诡辩搪塞。
和崇尚清谈之风密切相关的是魏晋重视对人物的品评,这也是承续汉末遗风的动荡年代的产物。本来魏晋实行选举人才的制度,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设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优劣,分为九品,以便选人授官。士大夫也常聚在一起品评人物。通过品评,统治者可以确立选拔人才的新标准,士人则以此为进身之阶,而擅长品评的人因此而声价十倍,士大夫之间也借品评相标榜,抬高声誉,以致品评人物的风气大盛。品评人物的高下,或者就其容貌举止,或者看其言谈辞气,或者观察仪态风度,诸如才情气质,本性能力,无一不是士人品评的依据。这种品评,成为本书一个重要内容,《识鉴》《赏誉》《品藻》《容止》诸篇有不少这样的记载。士族名流的品评,更是一言九鼎,可以左右一个人的仕宦前途。要想做官,固然必须得到士族名流的吹嘘,即使不为做官,也以得到名流的赏识为荣。例如《品藻》第25则记评论界品评温峤“是过江第二流之高者”,“时名辈共说人物,第一将尽之间”,还没有提到他,温峤竟紧张得“失色”。可见士人对品评的重视。品评的内容,除了那些涉及德才的评论能让我们看出当时的道德才能规范外,也表明了魏晋士族阶层的风尚。他们讲究仪容举止,名士风流,追求一种所谓高雅的生活方式,这里包含很多内容。例如他们出入要侍从搀扶着走路。装出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摆出一副尊贵的架子。《雅量》第36 则记王子敬在房子着火时还不肯站起来走,而是不慌不忙地把仆从叫来搀扶着自己,才慢慢离开。当时的人还赞赏他这种“不异平常”的神情态度。又如士族大家注重仪容修饰,喜欢搽粉薰香。《容止》第2 则记何晏本来脸长得白,魏明帝却怀疑他搽了粉。可知男人搽粉在当时很普遍。《假谲》第14 则记谢遏年轻时喜欢带紫罗香囊。讲究仪容举止女性化。体现了上层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观点。如果姿容秀丽,风度翩翩,就会受到特别的赏识,赢得别人的特殊尊重。据《容止》第1 则所记,连曹操这样的一代枭雄也自以为“形陋”,不敢接见匈奴使者,要派容貌秀美的崔琰代替自己,宁愿自己“捉刀立床头”。又第23 则记苏峻起兵反帝室,胁持皇帝,陶侃本认为这是庾亮挑起祸端,要杀庾氏兄弟以谢天下,可是一见到庾亮“风姿神貌”,就立刻改变了看法,对他爱重备至。这类纯粹以貌取人的荒谬做法,最能反映出当时注重仪表的风气。
魏晋士人生活方式的另一面就是作达,其表现方式不过是纵酒寻乐,蔑视礼法,放诞不羁,《任诞》一篇对此作了集中的描写。各人作达的动机和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人以此作为远离世事以避祸端的途径。例如阮籍,本是正直、高尚的人,他既畏惧权势而屈从司马氏集团,又看到礼法之士的虚伪,统治者的骄奢淫逸,掌握实权者的伪善阴险、滥施杀戮,而自已经国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愤世嫉俗,于是借酒浇愁,借沉醉和放诞来躲避明枪暗箭,以保全自己的纯真。他当官并不是想为统治者效劳,《任诞》第5 则说他听到步兵营贮藏有三百斛好酒,就请求派去当步兵校尉。他蔑视礼·法,第2则记他在守丧期间,公然在司马昭的宴席上大吃大喝,礼法之士何曾骂他破坏了以孝治天下的法制,应该严惩,他却照旧吃喝不误。第7 则记他嫂嫂回娘家,他公然违反嫂叔不通问的礼制。去与嫂嫂话别;别人讥笑他,他反驳说:“礼岂为我辈设也?”当时那些所谓礼法之士不守孝道和淫乱纵欲的大有人在,而饮酒吃肉、给嫂嫂送行不过是人之常情。因此阮籍的放诞,比起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来,倒更能显出他的纯真。何况阮籍的纵酒放诞主要是他所处的那个险恶环境逼成的,是不得已的。所以第13 则记他儿子阮浑也想学他的放达时,他就反对说:侄儿阮咸已经入了我们这一流,你不能再这样了。这种表面放达而内心痛苦的事,他当然不希望儿子来学样。又如《任诞》第18 则记阮宣子常以百钱挂杖头,一到酒店,便独自开怀畅饮,借此而不去登权贵者之门。他是把纵酒作为不肯攀附权贵的一条退路。不过也有些贵家子弟想附庸风雅,利用纵酒放诞来表现其所谓名士风流。《任诞》第53则记王孝伯说:“名上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像这样的名士,就一无可取了。
《世说新语》一书并没有忽视社会的其他现象,对许多方面都作了一定的介绍和褒贬。本书很注意记载道德品行方面的事,举凡忠君敬上,父慈子孝,礼贤下士,为官清正,举止端庄,仗义报恩,亲人爱物,以及妇女的贤淑,都曾留意到。《德行》一篇记载着各种有德的言行。例如第26 则记祖纳性至孝,经常亲自为母亲烧火煮饭而得佳名。第27 则记周镇免官回京都时,乘着又窄又漏雨的小船,以此证明为官之清廉。又如(贤媛)第20 则肯定陶侃的母亲教子有方:陶侃作鱼梁吏时,曾把公家的鱼寄回家,陶母把鱼退回,并责备陶侃。这类品德是可取的。其中也有一些记载是封建槽粕,例如《德行》第45 则宣扬陈遗对母亲最孝顺,后来战败逃匿山泽中时得以活命。这实际鼓吹了因果报应。
魏晋时期,道教盛行,士大夫中信仰道教的人不少。道教所用的道术很多,主要的是占卜和符篆。由于迷信盛行,人们对风水方术都很虔诚,《术解》一篇和其他篇章讲了一些荒诞的事,宣扬了宿命论。例如《术解》第8则讲郭璞为王导占卦,算出王导命中该遭雷击,劝王导拿一段柏树放在床上做替身,方可消灾,结果柏树被雷击碎。这里想证明占卜能预示吉凶,宣扬占卜的灵验。其实既然命中注定,怎么能逃脱;如果神灵有知,何至于误击柏木!又如《术解》第3 则讲有人相羊枯父亲墓地的风水,认为风水很好,“后应出受命君”,羊祜“遂掘断墓后”,破坏地脉,而相风水的人认为“犹应出折臂三公”,结果羊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这里鼓吹子孙的荣华富贵决定于坟山风水,还吹嘘羊祜对王室的忠贞。但是沉溺子迷信而不能自拔,终将吃苦头。《术解》第10 则讲郗愔笃信道教,认为服符水可以消灾除病,而吞下的符篆都积存在肚子里,以致常患肚子痛。他本想得到天神保佑,反而招来了病痛,这就是迷信的后果。
魏晋注重门第,士族和庶族的等级界限森严。士族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大姓豪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各种特权;庶族不能和士族平起平坐,不能通婚。这种门阀等级制度,书中时有反映。例如《忿狷》第6 则记王献之去拜访谢安,适逢习凿齿在座,按礼节,王献之应该和习氏并排坐,可是他不肯落座,谢安只好请他坐到对面。这是因为王、谢当时是豪门望族,炙手可热,而习凿齿虽然才学出众,但是出身寒士,所以以尊贵骄人的王献之就不肯和他并坐。又如《方正》第58 则记桓温求娶王述的孙女为儿媳,王述很生气,说:“兵,那可嫁女与之!”后来桓温只得把女儿嫁给王述的孙子。桓温当时虽然位高权重,可是出身寒微,祖辈名位不显,不是名门望族。而名门之女不能下嫁,所以王述不肯把孙女嫁到他家。但是庶族之女有可能嫁到名门,一般的士大夫之家为门第考虑也希望攀附门第高的贵族,所以桓温的女儿嫁到了王家。庶族之女攀附名门也不容易。例如《贤媛》第15 则记王湛想娶郝普的女儿为妻,王湛的父亲只因看到儿子愚笨痴呆,才同意了这门亲事。郝氏出身庶族,如果不是遇到这样的女婿,恐怕也攀不上。从此可见当时门阀制度对婚姻要求很严格,可见联姻是服从一定的政治需要的。
贵族士大夫依仗着自己的门第和权势,有的凶残肆虐,骄奢豪横,无恶不作,而有的则吝啬刻薄,视财如命,一毛不拔。本书列《汰侈》《俭啬》两篇,只对其奢侈、吝啬作一定程度的描述,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们狰狞、鄙陋的面目。例如《汰侈》第1 则写显官豪富石崇经常大宴宾客,每次都叫美人劝酒,如果宾客不干杯,就立刻杀掉美人。有一次大将军王敦偏不肯举杯,石崇因此连杀三个美人。在座的王导责备王敦不该如此,王敦还若无其事地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心的场面!两人都视人命如草芥,石崇要令出必行,以杀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王敦偏要观察石崇的动静,看他能杀多少,都是以杀人为乐。封建贵族嗜血成性,于此可见一斑。又如《汰侈》第3 则记王武子用人乳喂猪,第4 则记石崇把蜡烛当柴烧,这都说明了他们的穷奢极欲。他们宁可肆意挥霍民脂民膏,却不肯让别人沾到半点好处。例如《俭啬》第4 则写“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不只是对外人,就是对亲人也是锚铢必较。例如《俭啬》第5 则写王戎借了几万钱给女婿,后来女儿回娘家,他见面就满脸不高兴,女儿马上还了钱,他才和悦起来。又如第1 则写富甲一方的和峤,家里有良种李树,他妻弟问他要李子,也只给几十个,舍不得多给。这些都反映出贵族士大夫的视财如命,贪得无厌。
《世说新语》还记述了一些关于辞令的故事。古人历来重视言辞表达,魏晋时人也很讲究辞令。注意辞令,多少是受清谈之风的影响,清谈要求言简意赅,辞锋锐利,思辩力强,寓意深远。因此人们在其他场合也追求应对得体,或含蓄,或精微,既要富有文采,又要意味隽永。古人从小就注意语言修养,培养语言技巧。本书很注意搜集这类启人智慧的佳句名言,《言语》《文学》《排调》诸篇记载了不少。有的应对,思路敏捷,善于随机应变。例如《言语》第3 则讲年方十岁的孔融去拜访享有盛名的李元礼,当在座的宾客正赞赏孔融的聪明时,陈韪却说他“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随即回敬了一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名褒实贬,表现了孔融的机敏和锐利的辞锋。又如《言语》第51 则说顾和偏爱孙子顾敷,引起外孙张玄之的不满。有一次三人在寺庙时,顾和问卧佛像旁的弟子为什么有的哭,有的不哭,张玄之趁机说:“被亲故泣,不被亲故不泣。”顾敷知道张玄之对顾和的偏爱耿耿于怀,就说:“当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两人都善于捕捉机会,借题发挥,不露形迹。从以上两例可知魏晋人从小孩时起就注意辞令的培养训练了。有时,话不能直说,就需要委婉暗示。例如《言语》第8 则说,很有才华的称衡得罪了曹操,曹操故意录用他做地位卑微的鼓吏,并且叫他击鼓,孔融劝谏说,称衡的罪是“不能发明王之梦”。话说得很含蓄,耐人寻味,却是尖刻地讽刺曹操横加罪责,使曹操感到惭愧而又无从发怒。如果说话得体,就有可能逢凶化吉,免掉许多口舌是非。例如《品藻》第86 则说,太傅桓玄在朝臣聚会时突然问王桢之:我和你家七叔相比,谁强些?宾客一听,都紧张地为王桢之捏一把汗,王桢之却缓缓地回答说:“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他这样说,既没有贬低自己的叔父,也没有因赞美叔父、得罪野心勃勃的桓玄而招致杀身之祸,在座的人都为他松了一口气。注意言辞,在官场中尤其不可忽视,一旦失言,后果将不堪设想。例如《轻诋》第11 则说,有一次桓温认为丧失了北中国是王夷甫等人的罪责,而袁虎却轻率地表示异议说:“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桓温听了,满脸怒色,当场就对袁虎语露杀机。至于那些阿谀逢迎,自我解嘲的言辞就不值得称道了。例如《言语》第18 则说到立志隐居的向子期后来到京都寻求进身的门路,司马昭问他为什么出山,向子期回答说,古代的隐士“不足多慕”。这不过是厚颜强辩罢了。
除此以外,本书在品德修养、生活态度、工作作风、待人接物等等方面的一些记载,都有值得肯定的东西。读者自会观察、判断,我们就不一一叙述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 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 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 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床下。其见礼如此。
  3。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 “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4。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 当并诛,使者徵摄甚急。淮使戎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 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 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 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5。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
  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 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 辛佐治也。” 6。夏侯玄既被桎梏,时锺毓为廷尉,锺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狎之。玄曰: “虽复刑余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
  7。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 户。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8。高贵乡公薨,内外喧哗。司马文王问侍中陈泰曰:“何以静之?”泰云: “唯杀贾充以谢天下。”文王曰:“可复下此不?”对曰:“但见其上,未见其 下。” 9。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 如。答曰:“皇太子圣质如初。” 10。诸葛靓后入晋,除大司马,召不起。以与晋室有雠,常背洛水而坐。与 武帝有旧,帝欲见之而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 酒酣,帝曰:“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靓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复睹圣 颜。”因涕泗百行。帝于是惭悔而出。
  11。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 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 之谣,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 12。杜预之荆州,顿七里桥,朝士悉祖。预少贱,好豪侠,不为物所许。杨 济既名氏,雄俊不堪,不坐而去。须臾,和长舆来,问:“杨右卫何在?”客曰: “向来,不坐而去。”长舆曰:“必大夏门下盘马。”往大夏门,果大阅骑,长 舆抱内车,共载归,坐如初。
  13。杜预拜镇南将军,朝士悉至,皆在连榻坐,时亦有裴叔则。羊稚舒后至, 曰:“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不坐便去。杜请裴追之,羊去数里住马,既而俱 还杜许。
  14。晋武帝时,荀勖为中书监,和峤为令。故事,监、令由来共车。峤性雅 正常疾勖谄谀。后公车来,峤便登,正向前坐,不复容勖。勖方更觅车,然后得 去。监、令各给车,自此始。
  15。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 行。时论乃云胜山公。
  16。向雄为河内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刘准横怒,遂与杖遣之。雄后 为黄门郎,刘为侍中,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诣刘, 再拜曰:“向受诏而来,而君臣之义绝,何如?”于是即去。武帝闻尚不和,乃 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犹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 退人以礼;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臣于刘河内,不为戎 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武帝从之。
  17。齐王冏为大司马,辅政,嵇绍为侍中,诣冏咨事。冏设宰会,召葛旟董 艾等共论时宜。旟等白冏:“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遂送乐器。绍推 却不受,冏曰:“今日共为欢,卿何却邪?”绍曰:“公协辅皇室,令作事可法。
  绍虽官卑,职备常伯。操丝比竹盖乐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为伶人之业。今逼 高命,不敢苟辞,当释冠冕,袭私服,此绍之心也。”旟等不自得而退。
  18。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 毓、卢珽。”士龙失色,既出户,谓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 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内,宁有不知,鬼子敢尔!”议者疑二陆优劣,谢公 以此定之。
  19。羊忱性甚贞烈,赵王伦为相国,忱为太傅长史,乃版以参相国军事。使 者卒至,忱深惧豫祸,不暇被马,于是帖骑而避。使者追之,忱善射,矢左右发, 使者不敢进,遂得免。
  20。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王曰:“君不得为尔。”庾曰: “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21。阮宣子伐社树,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为树,伐树则社亡,树而为 社,伐树则社移矣。” 22。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 云着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复有鬼邪?” 23。元皇帝既登阼,以郑后之宠,欲舍明帝而立简文。时议者咸谓:“舍长 立少,既于理非伦,且明帝以聪明英断,益宜为储副。”周、王诸公并苦争肯切, 唯刁玄亮独欲奉少主以阿帝旨。元帝便欲施行,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 丞相入,然后欲出诏付刁。周、王既入,始至阶头,帝逆遣传诏,遏使就东厢。
  周侯未悟,即却略下阶。丞相披拨传诏,径至御床前,曰:“不审陛下何以见臣?” 帝默然无言,乃探怀中黄纸诏裂掷之。由此皇储始定。周侯方慨然愧叹曰:“我 常自言胜茂弘,今始知不如也!” 24。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结援吴人,请婚陆太尉。对曰:“培塿无松柏, 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为乱伦之始。” 25。诸葛恢大女儿适太尉庾亮儿,次女适徐州刺史羊忱儿。亮子被苏峻害, 改适江虨。恢儿娶邓攸女。于时谢尚书求其小女婚,恢乃云:“羊、邓是世 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不能复与谢裒儿婚。”及恢亡,遂婚。于是王右 军往谢家看新妇,犹有恢之遗法:威仪端详,容服光整。王叹曰:“我在遣女裁 得尔耳!” 26。周叔治作晋陵太守,周侯、仲智往别,叔治以将别,涕泗不止。仲治恚 之曰:“斯人乃妇女,与人别,唯啼泣!”便舍去。周侯独留,与饮酒言话,临 别流涕,抚其背曰:“奴好自爱。” 27。周伯仁为吏部尚书,在省内夜疾危急,时刁玄亮为尚书令,营救备亲好 之至,良久小损。明旦,报仲智,仲智狼狈来。始入户,刁下床对之大泣,说伯 仁昨危急之状。仲智手批之,刁为辟易于户侧。既前,都不问病,直云:“君在 中朝,与和长舆齐名,那与佞人刁协有情?”迳便出。
  28。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 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 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29。顾孟著尝以酒劝周伯仁,伯仁不受。顾因移劝柱,而语柱曰:“讵可便 作栋梁自遇。”周得之欣然,遂为衿契。
  30。明帝在西堂,会诸公饮酒,未大醉,帝问:“今名臣共集,何如尧、舜 时?”周伯仁为仆射,因厉声曰:“今虽同人主,复那得等于圣治!”帝大怒, 还内,作手诏满一黄纸,遂付廷尉令收,因欲杀之。后数日,诏出周,群臣往省 之。周曰:“近知当不死,罪不足至此。” 31。王大将军当下,时咸谓无缘尔。伯仁曰:“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 且人臣安得称兵以向朝廷?处仲狼抗刚愎,王平子何在?” 32。王敦既下,住船石头,欲有废明帝意。宾客盈坐,敦知帝聪明,欲以不 孝废之。每言帝不孝之状,而皆云:“温太真所说。温尝为东宫率,后为吾司马, 甚悉之。”须臾,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曰:“皇太子作人何似?”温曰: “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 佳?”温曰:“钩深致远,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33。王大将军既反,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谓周曰:“卿何以相负?”对 曰:“公戎车犯正,下官忝率六军,而王师不振,以此负公。” 34。苏峻既至石头,百僚奔散,唯侍中锺雅独在帝侧。或谓锺曰:“见可而 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雠,何不用随时之宜、而坐待 其弊邪?”锺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而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将执 简而进矣!” 35。庾公临去,顾语锺后事,深以相委。锺曰:“栋折榱崩,谁之责邪?” 庾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锺曰:“想阁下不愧荀林 父耳。” 36。苏峻时,孔群在横塘,为匡术所逼。王丞相保存术,因众坐戏语,令术 劝群酒,以释横塘之憾。群答曰:“德非孔子,厄同匡人。虽阳和布气,鹰化为 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37。苏子高事平,王、庾诸公欲用孔廷尉为丹阳。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孔 慨然曰:“昔肃祖临崩,诸君亲临御床,并蒙眷识,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 顾命之列。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犹俎上腐肉,任人脍截耳!”于是拂衣 而去,诸公亦止。
  38。孔车骑与中丞共行,在御道逢匡术,宾从甚盛。因往与车骑共语。中丞 初不视,直云:“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术大怒,便欲刃之。车骑下车, 抱术曰:“族弟发狂,卿为我宥之!”始得全首领。
  39。梅颐尝有惠于陶公,后为豫章太守,有事,王丞相遣收之。侃曰:“天 子富于春秋,万机自诸侯出,王公既得录,陶公何为不可放!”乃遣人于江口夺 之。颐见陶公,拜,陶公止之。颐曰:“梅仲真膝,明日岂可复屈邪?” 40。王丞相作女伎,施设床席。蔡公先在坐,不说而去,王亦不留。
  41。何次道、庾季坚二人并为元辅。成帝初崩,于时嗣君未定。何欲立嗣子, 庾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康帝。康帝登阼,会群臣,谓何曰:“朕 今所以承大业,为谁之议?”何答曰:“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
  于时用微臣之议,今不睹盛明之世。”帝有惭色 42。江仆射年少,王丞相呼与共棋。王手尝不如两道许,而欲敌道戏,试以 观之。江不即下。王曰:“君何以不行?”江曰:“恐不得尔。”傍有客曰: “此年少戏乃不恶。”王徐举首曰:“此年少,非唯围棋见胜。” 43。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庾既下床, 孔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庾闻,回谢 之,请其话言。
  44。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而起 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桓甚有恨容。
  45。后来年少,多有道深公者。深公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 尝与元明二帝、王庾二公周旋。” 46。王中郎年少时,江虨为仆射,领选,欲拟之为尚书郎。有语王者, 王曰:“自过江来,尚书郎正用第二人,何得拟我!”江闻而止。
  47。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 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 “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48。孙兴公作《庾公诔》,文多托寄之辞。既成,示庾道恩,庾见,慨然送 还之,曰:“先君与君,自不至于此。” 49。王长史求东阳,抚军不用。后疾笃,临终,抚军哀叹曰:“吾将负仲祖 于此,命用之。”长史曰:“人言会稽王痴,真痴。” 50。刘简作桓宣武别驾,后为东曹参军,颇以刚直见疏。尝听讯,简都无言。
  宣武问:“刘东曹何以不下意?”答曰:“会不能用。”宣武亦无怪色。
  51。刘真长、王仲祖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贻其餐,肴案甚盛,真长 辞焉。仲祖元:“聊以充虚,何苦辞?”真长曰:“小人都不可与作缘。” 52。王修龄尝在东山甚贫乏。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
  直答语“王修龄若饥,自当就谢仁祖索食,不须陶胡奴米。” 53。阮光禄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刘许,过事便还。诸人相与追之。阮亦 知时流必当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刘尹时为会稽,乃叹曰:“我入, 当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复近思旷傍。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54。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 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 55。桓公问桓子野:“谢安石料万石必败,何以不谏?”子野答曰:“故当 出于难犯耳。”桓作色曰:“万石挠弱凡才,有何严颜难犯!” 56。罗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与坐上客共语,答曰:“相识已多,不烦复尔。” 57。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见诸谢皆富贵,轰隐交路,叹曰:“此复何 异王莽时?” 58。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蓝田爱念文 度,虽长大,犹抱着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 “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温云:“下官 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后桓女遂嫁文度儿。
  59。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 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曰:“远惭荀奉倩, 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60。谢公闻羊绥佳,致意令来,终不肯诣。后绥为太学博士,因事见谢公, 公即取以为主簿。
  61。王右军与谢公诣阮公,至门,语谢:“故当共推主人。”谢曰:“推人 正自难。” 62。太极殿始成,王子敬时为谢公长史,谢送版,使王题之,王有不平色, 语信云:“可掷着门外。”谢后见王,曰:“题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韦诞诸人, 亦自为也。”王曰:“魏祚所以不长。”谢以为名言。
  63。王恭欲请江庐奴为长史,晨往诣江,江犹在帐中。王坐,不敢即言。良 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碗,又不与王。王且笑且言:“那得独 饮?”江曰:“卿亦复须邪?”更使酌与王。王饮酒毕,因得自解去。未出户, 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 64。孝武问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风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 亦何可以假人!” 65。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 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 66。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 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 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 “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 无愧色。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功亏一篑是什么意思 有个成语什么死什么悲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在一生中最值得你去珍惜的和... 太行山的文明起源? 婉转的意思是什么 飞黄腾达的概况 飞黄腾达怎么造句 飞黄腾达造句大全及是什么意思 感情和生活,都离不开哪些事? 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啥意思啊 风字组词(两字)比较霸气的… 最有学问的人 成语 西服褂子有的后面不开口有的开一个口有的开两个口,啥意义? 一腾有什么成语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是啥意思 有什么比较有名的长篇诗词? “歹”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杨贵妃为李白磨墨的典故是怎样?过程? 第二字飞第三个腾的成语 花团锦簇和团花簇锦是一个意思吗 袒胸露乳来自哪首诗词 怎么能灵魂出窍,出窍后能跟刚死不久的人见面说话把死人从阴间... 黑道白道有什么区别? 柳永的《鹤冲天》怎样的遇境下写的? 一把梭是什么意思 带有山的词语有哪些 什么运动最减肥又有效??? 形容不动的词语 骈文是什么?怎么写啊? 什么什么道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为什么基督徒可以杀生? 狗长犄角装佯(羊)是指什么生肖 ()山()水中间填什么字(填颜色) 形容人没礼貌,没教养的成语越多越好! 形容流行的成语有哪些? 以水为开头的的成语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中的“天”是指( )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出自哪里 死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喜”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浊阴不降 求古文翻译[小时了了] 墨犀通明,禅味一如 关于学习的文章 蛇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文言文旧唐书的翻译 依旧让咸丰”何意? 为什么现在女人那么高傲,什么原因 昨晚梦到亲人受伤流血,蛮吓人的!诸位谁能帮我查一下解解梦 描写山的成语是这个 忐忑不安的近义词是什么? 岂容他人鼾睡乎谁说的 王勃写过哪些诗? AABB式的词语,写十个怎么写? 烧可以组什么词 描写晚霞的四字成语 婉转悠扬 哪个字错了 无 无 形式的成语 表示死亡的四字词语有哪些,求词语和解释 成语什么心什么死 痛饮狂歌的行踪怎么缩句? 清心寡欲啥意思? 什么叫做得理不饶人?什么叫做得饶人处且饶人? 带有灯字的成语有哪些 比喻做好准备的成语有哪些? 代表死亡的四字成语 前面是说的成语 以浪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