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部队的基层制度是怎么样的?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部队的基层制度是怎么样的?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8-01 23:06:39
阅读:

兵制指的是征兵制度还是带兵制度?
魏国是世袭兵和整合敌军的结合。曹操整合了很多黄巾军的旧部,他的大部分军队的底子来源于黄巾军。早四处征战的时候,打败一个割据势力,就会收编对方的军队,曹操的兵源基本上就是这么扩大的。然后还有一些投奔他的豪族,比如典韦什么的,他们都是有自己的部曲的。青州兵也是,他们的首领也是父死子继的,算是部曲一类的。另外的就是曹家以及夏侯家自己的部曲,这些应该算是嫡系中的嫡系。也就是从他家乡带出来的兵,这个比例比较小。魏国的军队在后来基本上就是士家制度了,这个唐长孺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从<晋书·赵至传>看曹魏的士家制度》,士家制度就是当兵的人父死子继,世代当兵,不能干其他的事情,而且士兵的社会地位很低下。
东吴的兵制比曹魏更加固定,兵源比较狭窄,部曲的感觉非常明显。就是将军世袭,士兵也世袭。士兵除了跟着将军打仗,还有点像家奴,为将军耕田什么的。东吴补充兵源主要靠对于山越的征战。东吴打山越打得很多,主要是为了人口。把那些人中强壮的抓来当兵,弱小的用来耕地。
蜀汉存世的资料非常少,三国志也没有兵制,但是一般来说,应该和其他两国相差不大,也就是也是以世袭为主。

汉末曹魏军职制度的特点及探微 建安年间,曹魏的军职升迁制度如下: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杂号都尉(骑都尉)-杂号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杂号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他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在中国 古代汉语里没有军衔这个词语。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军衔制度以后,也没有译作军 衔,而是称之为“阶级”、“军官佐士兵等级”、“军阶”。在制度上称其为军衔,则是 从我军开始的。概括的说,军衔是国家授予军人以区别其等级地位、权力责任、荣 誉待遇的称号和标志。人们一提到军衔,马上就会联想起军队,但军衔的历史要比 军队的历史短得多。世界上最早出现军队时,并没有同时产生军衔制。军衔制是军 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由于军队是进行战争的武装集团,由众多使用武器的人 员组成,必须按统一的意志去行动,“服从命令是军队的天职”。因此,在军队编制 体制上必须形成若干层次,军人依职权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各级都有担任统一指 挥管理的官员,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从而形成由上至下不同的职别等级。 历史上一般都以“阶位”来表示各级官员的身份地位,武职官员的阶位称“武阶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元帅”、“将军”、“校尉”等武职官名。三国时期 已开始对武官实行秩品制度。外国最早在公元前7世纪时,已经有了军队官员衔级 晋升制度。中世纪的西欧,所谓公、侯、伯、子、男和骑士这些爵号,既是一种封 号,也是一种官衔。但是,古代的秩品、官衔同军衔还是有区别的。官衔、秩品仅 仅是指各级官吏的衔级、阶位,官衔制也只是官吏的等级体系;而军衔则是把士兵 的级别也包括进去,军衔制是上至最高统帅,下至士兵的完整的军人等级体系。 军衔制的产生,不是在古代军制完备的中国,而是在十五六世纪的西欧,这有 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首先,军衔制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常备军的产生密切相关。 14世纪以前,西欧各国没有常备军。国王把土地封给各级封建主,各级封建主 拥有自己的武装。国王打仗时,就征集各封建主的私人武装组成全国军队,打完仗 仍各回领地,这是一种非职业军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这种非职 业的贵族私人军队,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诸如这种军队是临时拼凑的,几乎是一 群乌合之众,战斗力较差;国王只能召集直接封臣的军队,而无法调动封臣下级的 军队,这样难以统一指挥全国的军队;各级封臣大力豢养自己的军队,形成了封建 割据,威胁王权。国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由国王控制的常备军。 14~15世纪,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方面,新的工商阶级为了 保护和发展贸易,需建立常备军以支持强有力的王权,来打破封建割据状态;另一 方面,工商阶级为国王提供了税收来源,也就为建立使用常备雇佣军创造了物质条 件。法王查理七世在1445年建立了一支由法国人组成的常备雇佣军。到15世纪末, 出现了军士、中士军衔,到了16世纪中叶,又出现了元帅、将军、少校、大尉、少 尉军衔。西班牙在15世纪末出现了海军上将、上校、少校军衔。 其次,军衔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等价交换”、“平等权利”等原则在军事领 域的反映。 1904年(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在历代品级制的基础 上,吸收外军军衔制的有益内容,制定了北洋新军军衔等级,这是中国实行军衔制 的始原。辛亥革命后,经过南京临时政府的改革,至1912年8月北洋政府颁布“官 佐士兵等级表”,军衔制基本定形,主要衔称一直沿用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覆灭。 现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将旧中国军衔制沿革的主要情况,简述如下。 一、清末北洋新军的军衔制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 1903年清政府设练兵处,为编练新军的总机关。1904年练兵处、兵部会奏朝廷, “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则”,制定新军等级。从此,中国军队 便开始实行军衔制。 北洋新军的军衔制,将军队官员分为两类:一为军官,即各级指挥官员;二为军佐 ,即各专业勤务官员,并规定军佐“不得管带营队”。军官军衔分三等九级:上等 官第一级称正都统(从一品),第二级称副都统(正二品),第三级称协都统(从二品 );中等官第一级称正参领(正三品),第二级称副参领(从三品),第三级称协参领 (正四品);次等官第一级称正军校(正五品), 第二级称副军校(正六品),第三级 称协军校(正七品)。后在上等官第一级之上增设大将军、将军衔(正一品)。军佐不 设上等第一级,故最高军衔为上等第二级。军官自正参领以下,军佐自副都统以下 ,在衔称前冠以兵种或专业勤务宇样,如警察、步、马、炮、工程、辎重队正参领 ,军需、军医、制械副都统,余类推。在次等官第三级之下,设额外军官和额外军 佐(正八品),职任司务长。以上军官军衔计十一级,军佐军衔计九级。新军军士分 为上士(从八品)、中士(正九品)、下士(从九品)。兵因为不及品级,故未列入。 按照军衔制的要求,新军改革了服制。帽正以龙蟠珠(清以龙为国徽),珠色按文官 顶色区分品级;帽墙缀金辫,肩章缀金条和金星,以金辨宽窄和金条、金星的多少 来区分军衔等级;领章以颜色和符号区分官佐、兵种和勤务。 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军衔制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前后仅有三个月。在这样 短的时间内,临时政府根据同盟会“革命方略”,对清末北洋新军军衔制作了许多 改革。 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陆军部陆军暂行给予令表”中看,他们废除了北洋新军军衔 称号和与文官相对照的品级,保留了三等九级的区分。上等官第一级改称大将军, 第二级改称左将军,第三级改称右将军;中等官第一级改称大都尉,第二级改称左 都尉,第三级改称右都尉;次等官改称初等官,第一级改称大军校,第二级改称左 军校,第三级改称右军校。在初等官第三级之下,仍设额外军官一级。军佐与军官 同。士兵军衔分为六级,军士仍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 二等兵。此外,废除了新军上等官第一统之上的大将军、将军衔,改设大元帅、副 元帅衔(后来,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时,又将副元帅衔改称元帅),这是中国近 代大元帅、元帅衔的始原

先说一下东汉时的军制。
一、权力机关:从西汉起太尉就是管理各郡国常备军的大员,但是常被皇权压制或干脆不置。到了东汉因为各州郡侯国的兵力被取消所以职权反而得到扩大。位列三公之首而且九卿中的太常、光禄勋、卫尉受其管辖。甚至权力大时可以控制尚书台。实际上东汉的具体军事权力机关是尚书台,东汉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有着参与军事方面各项决策的权力。但是因为地位较低所以成了一个皇帝,大将军,太尉谁势力大听谁的执行机构。在具体作战时就由各将军,中郎将,校尉等领军作战。
二、中央军:东汉的朝廷直接控制的部队主要是宿卫军即西汉时的南军;都城的警备和机动部队即所谓的北军。
1、宿卫军:分两部分,一部由光禄勋所辖,作为皇上的警卫部队。即所谓虎贲郎、羽林郎、羽林左、右骑。属官有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中郎将及羽林左、右监。另外一部分由卫尉所辖,负责宫内的警卫巡视及宫门的守卫。
2、北
军:也是两部分,一部由执金吾所辖,担任都城的防卫及皇帝出巡时作卫队和仪仗队;另一部是北军的主力设五营由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统领。他们由全国最精锐的士兵组成负责防卫京师,有时也作为主力出征。到了东汉未年又在北军五校外设立了西园八校尉,分为典军、上军、中军、下军、左军、右军、助军左、右校尉,历史上有名的如曹操、袁绍等都在西园军中任职。这一部队在东汉晚期成为京城一支重要的军队。
3、地方军:因为刘秀要省兵减政,所以将西汉时的郡国都尉、边郡吏卒、郡国的材官、楼船、骑士等常备军都取消了。但是后来为了应付战争叛乱不得不在各地方驻军。而且东汉未年为了镇压日渐加剧的民众反抗不断授于地方剌史太守等官员军事权力,又重用州牧的职务,地方剌史太守们完全拥有领兵,发兵,募兵的权力,“内亲民事,外领军马”掌握军政全权。使军队日渐军阀化,成为私人力量。成为三国时代军阀混战的一大前提。
4 兵
源:东汉建国后废除了秦以来的征兵制改为募兵。郡国不设常备军,有战事就临时募集士兵。募集的对象有农民,商人、少数民族;募集办法主要是用钱财、免赋、免役的办法。在战乱时也有以募为名强抓壮丁的。这一制度导到了临时征募的士兵未经过训练,战力远低于秦西汉的征兵制下的士兵。而且地方官员普遍招募士兵,到东汉未年军阀势力大量招募人员并编成私人军队成为自己的部曲、家兵,建立私人武装成为东汉未群雄争霸的根源之一。

三国时期各国的军制都对汉代的军制有一定的继承。但因为各国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不同又各有特点。
魏国:
一、权力机关:三国是个战乱时期,军队在很大程度上带表了一切,所以往往最高权力者都直接掌握着军队的大权。所以魏的最高军事统帅一直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者。如在曹操之世他的大将军幕府,相府,王府一直是完全掌握军政大权的机关,由其本人作为最高统帅。先后设有领军,护军,军师祭酒,司马等职务掌管军务。在曹丕时代因为已称帝,任命宗室大臣任大将军掌管军务。如夏侯墩、曹仁及后来的曹爽等。在外有各将军和加都督诸军事号的官员领兵作战。
二、中央军:魏的中央军队分为中军和在外的驻军,全部由出任大将军、大司马等加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大臣所辖。
1、中
军:这一部分部队驻扎在京城,是全国军队的精锐所在,由曹操的亲军虎豹骑等发展而来。这支部队作为禁军负责京城的防务、宿卫;而且还是全国的战略机动力量,是出征作战的主力,设有中领军,中护军作为统帅。并分为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五营,其中武卫营负责担任宫廷的警卫,其早期的统领就是虎将许褚任武卫将军。另外在名义上东汉时北军的长水、屯骑等五校营也还保留着,但仅仅辖有数百人。
2、外驻军:他们也由朝廷直接控制,但是为了战事的需要驻扎在外地。当时三国纷争,为了防备吴蜀及北部少数民族,魏在各边州驻扎重兵任命大将统率并授于征、镇、平、安等将军号都督诸军。如前期曹仁,张辽等。为了避免这些大将们与州郡的守牧们发生权力冲突,发展到文武互兼,军政合一,或让州郡守牧加上将军号统兵,或让外镇的大将兼任守牧之职。这一制度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日益普遍,导致其后的数百年手握军权的大将造反的例子常常发生,直到宋朝才进行了根本的改革。不过也成为北宋的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三、地方军:当时各地的守牧都有部曲,及一定的州郡所招募的军队。魏国又实行给客制,往有把屯田户变成部曲的,加上有将军号掌军权的地方大员又控制了中央的外地驻军,使地方势力十分强大。
四、兵
源:东汉未年的割据战争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生产,人口急剧减少,各地军阀豪强纷纷聚集宗族,招募流民成为部曲,曹魏的军队最早就是这些部曲组成的。如曹操讨董卓时招的五千兵马,许褚、李典等都是地方豪强,带着一千多甚至数千家的宗族部曲来投效。另一重要来源就是军户制。也即士家或兵家,这些人单独设立户籍,世代当兵,平时屯田,战时作战,是一个稳定的来源。除此之外还使用招募、强征、收降等办法来扩充兵源。
五、特
点:魏国地大人多,拥有三国中最强大的军队,最多时高达五十万人之多。以陆军为主,水师为辅。因为地处北方,及一些其他因素于吴、蜀相比军队有其独有的特点。
1、骑
兵:曹操是指挥骑兵出身,善于步骑协同作战,而且居于北方,部下骑将也多:如夏侯渊、曹仁、曹纯等。所以魏有三国最强大的骑兵。曹操一直十分重视骑兵的建设,还在黄河以南发展时就从司州购马组织骑兵部队,麾下有名振天下的精骑虎豹骑。灭乌桓后收编大量少数民族善骑射者,壮大了魏的骑兵队伍,吴蜀两国骑兵均无法与之争锋。所以吴将吕蒙就说如果打徐州是铁骑所至之地得之也无法守。
2、军
法:曹操主张以法治军,制定了严格的军纪,赏罚分明。自身就有割发代首严正军纪的行为。
3、屯
田:这一作法自古就有,三国时曹操为了保证军事上大量的用粮,在早年就开始屯田,分民屯和军屯,民屯按是否用官牛,收成老百姓和官府按比例分成,军屯之粮全部归国家所有多用于军事,曹操的这一作法收效很大,于许下屯田当年就得谷一百万斛。是“积谷以征四方“成为曹操成就霸业的基础。后来夏侯敦,邓艾等都多次行屯,对征战用粮起了巨大的作用。
4、军
户:魏国人口较多,所以曹操对人口进行划分,分为民户,屯田户,军户三部分,其中军户要世代为兵,社会地位很低。
5、质任制:为了防止士兵和将领逃亡或叛国,曹魏采用了质任的制度,兵将的家人都集中安置在中央政府所在地区作为人质,如果发生逃亡、叛国之类的行为时就会使家人受到株连,也有一些将领为了表示忠心也自己送人质,如李通就自己把宗族都送到邺都去,得到了曹操的称赞。
蜀国:
一、权力机关:蜀国也和魏国相似,刘备在世未称帝前,他的左将军幕府、汉中王府是最高军政机关,设置军师,司马等管理军务。称帝后皇帝为最高军事长官。诸葛亮当政时相府成为蜀国实际上的统治中心,诸葛亮在相府设立长史,司马,参军等管理军务。其后蜀国军权交由蒋琬、姜维等任大将军掌管。设监军,护军等协助管理军务。具体作战时有骠骑、车骑及各杂号将军统兵作战。
二、中央军:蜀的中央军分禁军和外驻军。由丞相、大将军及中央任命的各将军,都督所辖。
1、禁
军:其任务性质如同魏的中军,也是负责皇帝的警卫,都城的防御等。有左、右羽林军设都督管辖;虎步营、虎骑营设虎步监、虎骑监管辖。禁军的统帅由蜀汉的皇帝任命亲信兼任,不单独设立职位。同魏国一样东汉的北军五校营在名义也保留着。
2、外驻军:同魏的外驻军一样,驻防在汉中、白帝等边防要地。主将由朝廷任命。许多人也是由将军都督兼任地方牧守,或由地方牧守兼将军,都督。
三、地方军:蜀的地方各牧守均以一定的部曲兵和州郡兵为基础组成。
四、兵
源:最初也是招募和收降而来,许多是将领的私人部曲,家兵。占领益州后设立征兵制。蜀汉人口少,无法实行军户制,所以除了将领的部曲兵为世兵外,在全国编户齐民,所有适龄男子都要服兵役。并将一些不在编户内的流民编为军户补充兵源的不足。
五、特
点:蜀国地小而人口少,居于多山险要的蜀地,据汉中天险抗魏。步、骑不如魏,水军不及吴,所以刘备,诸葛亮根据自身的条件创立了一支有自身特色的军队。
1、弩
兵:蜀国主要同魏作战,为了对抗魏国优势的步骑兵,特别是骑兵,蜀国建立了一支近万人的弩兵。其中大量使用云贵一带的少数民族,有较强的战斗力。并装备有诸葛亮发明的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种连弩火力极强但射程较短,再配合射程远的蹶张弩(用足踏才能开的重型弩)有很强的火力。这些弩兵,辅以少量车兵和步兵配合用战,对抗魏国的铁骑。
2、运
输:蜀国多山,道路艰险,为了转运困难,北伐时诸葛亮制造了木牛、流马,(好象也有说是蒲元做的)以车代步节省了人力和消耗。
3、训
练:因为蜀军人力有限,所以诸葛亮作了八阵图用来训军队协同作战的能力,据分析八阵图即是蜀军演练士兵的各种阵法的总称,也有说是一种用步,骑,车,弩各兵种联合组成的战阵用以对抗魏的突骑。
吴国:
一、权力机关:同其他两国相似,吴在孙权称帝前以将军幕府作为最高军政机关,设军师,长史,诸曹掾管理军务。称帝后皇帝为最高统帅,以下由相或大将军、上大将军之类的高级将领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号掌管军务。作战时由各将军、都督领兵作战。
二、中央军:吴的中央军也称中军,主要就是禁军,宿卫军。职能与魏的中军、蜀的禁军相似。有羽林、武卫、虎骑等营,士兵主要是孙氏宗族的部曲组成,由孙氏宗室子弟但任指挥,一般称为督或将军。同样吴也保留了东汉的五校营,设一个五营(校)督统领。
三、地方军:吴国地方守牧也是军政合一,而且不兼领军事的也有自己的部曲兵并且世袭。在三国之中地方势力最为强大。
四、兵
源:吴国军队最初基本由部将和江东大族的部曲、私兵,以及一部分招幕和收降的士兵组成。后也建立了世兵制,入军籍单立户籍,世代为兵。另外为了补充兵源不足,孙权残酷的对待江南的少数民族。如其年年对山越用兵就是为了俘虏人口,强壮用来当兵,体弱的用于耕作。所以吴军的步兵主要是山越人组成的。孙权派卫温等去夷州(今台湾)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多俘虏人来当兵。
五、特
点:吴军地处江南水乡泽国,水军十分发达。江东各豪族有很大的势力,是吴国统治的基础,所以吴国与魏、蜀相比有其独有的特色。
1、水
军;吴国地处江南,有长江作为对魏的防御线,所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陆军在吴国是作为水军的辅助力量。吴国为了武装水师在侯官(今福建闽侯)设有大规模的造船厂,造出的运输船大的可载粮万斛;战船最大的上下五层,能容战士三千。并在濡须、西陵设有坞。(即水军的基地)这支水军在对魏的作战中多次获胜,当曹丕统大军南下时也不得不面对长江感叹“魏空有武骑千群,无用武之地。“这样的局面直到蜀灭后才被打破。晋王睿在蜀治水军近十年,以楼船水师东下打败吴军水师。
2、江
防:吴国为了加强长江的防守在长江沿线设立了烽燧,有守望,报警,通讯设施。据《太平御览》中说“引烽火以炬,置弧山头,皆缘江相望,或百里,或五十里,三十里,寇至则举,一夕行万里。孙权时,令暮举火于西陵,鼓三竟,达吴郡,长沙。”以此可见孙吴长江的防御体系是十分完备的。关羽也在沿江设了屯侯,守望备吴,只是没有如此完善罢了。
3、世袭制:吴国主要依靠大士族的力量建立,许多部将开始都是带着部曲私兵来投靠,为了保障他们的特权,吴国就有了世袭领兵的制度。这些将领的军队,实际上就是私人的军队,而且用国家的名义赏给他们,并子孙世袭。并且为了让他们能养得起私兵,还赐给他们奉邑。导致吴国士族力量极为强大,连孙权也不能轻易得罪他们,如陆家,朱家,顾家等皆为江南豪门。这些私人部队父死子继,出则为战士是军队的主力;在家则是仆从做主家的奴隶。吴国许多人年少就领有劲兵,加上孙权的纵容,成了一些骄横不法的无能之辈,最典型的就是周瑜的儿子周胤,韩当的儿子韩综。到了孙权称帝后为了加强集权,保证以后儿子顺利继位,对各豪门进行了无情的打击,连重臣陆逊因此忧死,此后世袭领兵和奉邑制度渐渐衰落。
4、官
称:这其实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吴国领兵的将领喜欢称督,如统领的大将往往称大都督,地方守备以地名冠之,如公安督、西陵督等,负责京城防备的京下督等。

三国的军事制度

魏(220~265)、蜀(221~263)、吴(229~280)三国的军事制度。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出现的武装割据势力,经过混战兼并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三国又不断为一统天下而争战。频繁的战争,促进三国军事制度在两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各国因创建过程和地理差异,又有不同特点。
军事领导体制 三国形成时期,起兵将军或王,都打着汉王朝旗号,亲自领兵,以其幕府为军事指挥机构。曹丕称帝后,魏军权集中于皇帝,置尚书、中书二省长官为军政辅佐。尚书省之下设五兵尚书曹,为处理日常军事要务的专门机构,并分置中兵、外兵、都兵、别兵和骑兵五曹郎,分理不同军队事务。凡有征伐,皇帝临时命宗室重臣为大将军或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参战诸军。后置而不废,成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末期,魏国军权旁落司马氏,司马昭相府实为最高军事机构。蜀国建立后,刘备废大司马,亲掌军权,并统兵征战,以诸葛亮任丞相的丞相府为统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关。刘禅当政后,诸葛亮掌军政大权,总揽全军。末年,则以大司马主管军政,以大将军加都督中外诸军事为最高军事统帅。吴国军政大权决于孙权,以左、右大司马掌军事行政,大将军或上大将军为最高统帅。孙亮即位后,置大司马为最高军事统帅。其后,通常以大将军冠督中外诸军事或领中外诸军事总掌全国军务。此外,三国设军师参议军务,或协助将帅统军。曹操于建安(196~219)初年设军师,他任司空后又设军师祭酒,继有中、前、左、右军师。后来,外军中也设置军师,如征南、征东军师。曹丕称帝后,高级武官下皆设军师,如太尉军师、大司马军师、大将军军师、抚军大将军军师等。蜀国早期有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既当参谋又有指挥权,后来设中、前、后军师,也多为将军兼任。吴后期所设左、右军师,一般以左、右大司马兼任。
地方军事机构,三国承汉,实行州郡领兵制。州刺史(州牧)或冠将军号,或以持节都督兼任,为辖境最高军政长官。郡太守加将军号者领郡兵,并置都尉专管。
军队构成 三国形成时期之初,各起兵将领以将军亲自统军,兵力较少,并集中使用,实各为一支军队。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基础后,曹操同时要对付刘备、孙权,其中央军分为集中机动与分区镇守两部分:一部分集中于中央所在地,担任宿卫兼出征,称中军;另一部分由中央派遣,分别镇守京外,尤其是与蜀、吴邻近地区的军事要点,称外军。中外军体制随之形成。当时,孙权、刘备仍以将军或王开府(设立机构),统掌军政大权,实行中、前、左、右、后五军制。蜀、吴统治者相继称帝后,同魏一样,军队分中央军和州郡兵,中央军分为中军、外军。
中军。魏初,主要由曹操相府亲军转变而来的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等五营组成。正副统帅为中领军和中护军。后期,司马氏为准备代魏,扩充中军,兵力远强于外军。蜀中军的宿卫军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营、虎骑营,长官称部督或监。其他中军统帅不固定,有监军、都护、护军等称。吴中军以宿卫军为主,称羽林、武卫、虎骑等,首领称督或将军。
外军。指由在京外各都督统领的军队。魏主要置于沿边诸州,由朝廷委宗室贵戚出任都督,统掌一方军事。有的还兼领太守、刺史,视其资望,加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或四安(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平(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将军称号;有的同时辖两三州驻军。其权限有使持节、持节、假节等。蜀、吴外军将领,一般将驻地名冠于都督或督前为称号,如永安都督、江陵督等。
州郡兵。即地方军,基本以刺史、太守私人部曲为基础增募组成。担负本州郡守备,有时也奉命配属或协同中外军征战,其长官由刺史、太守兼任,多带将军称号。魏在未置外军都督的各州,设监军1人,称监某州军事,以控制地方兵。
三国军队,有步兵、骑兵、弩兵和水军等兵种。水军以吴最强,步、骑以魏为盛,弩兵以蜀最著名。三国总兵力,最盛之时约达80万~90万:魏40万~50万,蜀10多万,吴20多万。
兵役制度 三国形成之初,沿袭东汉,主要实行募兵制。至建安年间,因长期战乱,逃兵增多,人口减少,募兵困难,曹操、刘备、孙权都开始逐渐实行不同名目的世兵制,以确保兵源。曹操将士兵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并从中获取后备兵员。其兵称士,以服兵役为终身义务;其家称士家或兵户、军户。士家另立户籍,与民户分离,子孙世代为兵,士兵叛逃罪及家属。同时,规定士家女子不得外嫁,士死后寡妻遗女仍配嫁士家,以繁衍士裔。吴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将帅世袭,所统之兵亦世代相袭,家属随军营居。三国时期,除世兵制外,又用招募、收降、征兵补充军队。还以多种手段,从少数民族中获得大量兵员。如魏的乌桓兵、凉州兵,蜀的南中飞军、叟兵,吴的山越兵等。
三国沿袭汉制,建有抚恤制度。如士卒死亡,要收殓葬埋,魏曾规定送至其家,官为设祭。对伤残将士,免徭役,授土地,给耕牛,分米谷等。
管理与训练制度 各国注重以法治军,定有管理、训练一系列制度,并严明赏罚,以确保其施行。曹操颁布的《论吏士行能令》、《军令》、《败军抵罪令》等,魏军一直奉为治军的法令、制度。其主要内容有:行军、列阵、攻守、驻营和战船停发等,均得按指挥信号行动,违令者斩;战场上士兵紧随本队旗帜,不得乱位,临阵逃脱者,一律斩首;家属隐藏逃回士兵逾一日不报,同罪;行军不得损坏庄稼等。还规定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三国的将领出征或镇边戍守,皆以家属为人质。魏、吴还设校事,监察军民隐事。军队有轮休制度,魏、蜀休假人数常为五分之一。各国都较重视军事训练,建有训练基地,诸葛亮在成都附近以八阵图演练军队,曹操作玄武池培训舟师,孙权利用江湖大练水军,收效显著。魏在每年立秋后举行阅兵,号曰“治兵”。
后勤保障制度 三国军队补给,主要由政府筹办。军粮、军费依靠租调和屯田收入,其中屯田收获的军粮比重很大。屯田有民屯和军屯。魏国军屯又分军队屯田和军户屯田。军队屯田,主要由驻守与吴、蜀临近地区的外军担任,按建制由各级军官管理,且耕且守,耕战结合。军户屯田,由军事系统的农官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和度支都尉管理。蜀军屯主要在与魏接壤的汉中地区,有时与农民杂错垦耕,但原建制不变,由当地长官担任督农,指导屯田。吴的军屯多是士兵和家属一起耕作。吴还实行奉邑制,赐给统兵将领若干县邑,用其租税收入供给部曲及所统之兵,奉邑多少根据官职大小和领兵数量而定。
武器装备,由官府作坊制造,设军官监造。相传蜀诸葛亮曾改制成一发十矢的连弩,装备部队。各国均有造船基地,吴国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所造“长安”号,可载士兵千余人。物资运输,主要靠牛马骡驴和车乘,传说蜀用“木牛”、“流马”运输,提高了山区补给效率。
另外,三国袭用汉时边防烽燧制度,建有守望、报警和其他通信设施,沟通京城与边防、督将与部属间联系。军事文书由驿站传递,魏还定有在急信上插鸡毛的制度。
三国军制突出的特点是:中央军建立中外军体制、普遍实行世兵制和大兴军屯。这是当时政治和经济的产物,与军事斗争相适应。但后来外军势力膨胀,至东晋,中央已无法控制、指挥。世兵制有较强人身依附性,对后世士兵地位低贱化和门阀制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刎颈之交什么意思! 山西在古代战争中一度出现军阀割据,到底是什么让山西成为兵家必... AABB式的词语,写十个怎么写? 徒木为信的故事是什么 什么样的词形容事业 关于“里外”的成语? &quot;佛说 蛇若无头,绝对不行美食当前也难吞! 一不对路,马上抽身何... 形容人死了的成语有哪些? “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 以《我是学校的主人公》为主题的关于爱国,爱校和团结,爱集体的... AAcc的成语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 来自 当我和别人说了白道黑道随便你玩以后 迤逦 教学相长的译文和原文? 什么中什么什么成语 中国承受的千灾百难有哪些? 忐忑不安的词语是什么 上古十大魔剑分别是哪些? 带外成语有哪些成语 三国演义中句句经典名言,你最喜欢哪一句 水晶研磨机 求古文翻译[小时了了] “商鞅变法徒木为信”的“信”是什么意思? 中国女人是不是世界上最拜金,最随便的女人? 什么手什么成语 《城南旧事》好词好句摘抄加赏析 兰敩 怎么读 【二十三丝动紫皇】的二十三弦代指的是什么? 苗族,瑶族,畲族,水族,布依族,感觉无论什么方面都一样,应该... 圣经中化外人是什么意思? 平静不下来的歇后语 关于灯字的四字成语 表示火热的成语 郭德纲相声《偷斧子》里面的唱词(我佛耶……那段)是什么曲子?... 确定地壳的断裂是什么地质特征 道什么接成语 三皇五帝是哪三皇哪五帝?黄帝、炎帝、蚩尤又是什么? 成语随什么隐什么 什么什么的手臂成语 什么为人成语 请问成语“龙腾什么跃”? 寻一篇假如我是一名幼儿教师 有首歌是男生唱的,歌词是窗外的天气,像你心藏在谷底 顺天者亡 逆天者生 这句话对不? 初中全部古诗 要语文版的 郭德纲于谦相声 大概内容是郭德纲和他徒弟去给别人念经然后偷... 逃组什么词 对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是什么意... 秦时明月少司命为什么不能开口说话?她的来历是什么 关于“灯”的故事名 含“乌”的词语有哪些? 找些唯美的古风词语 摸有什么组词? 柳永《鹤冲天》 谁知道“闭门不管庭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的全文? 周公解梦天塌地陷我没有死 乌黑乌黑的什么? 毛蚬子不张嘴的原因是什么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成语:什么聪什么明? 表示死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天什么地什么的成语有那些? 歇后语 形容心里忐忑不安,平静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