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义 发:兴起。聩:天生耳聋。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激昂的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 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近义词 醍醐灌顶、震耳欲聋 英 文 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 句 烈士家属感人肺腑的谈话,对服刑人员不啻(chì)是振聋发聩,有些人感动得流下泪来。 纠 错 不能写成“振耳发聩” “振聋发聩”是一个常用成语,但其中的“聩”,却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在误书的字,包括我们现在的一切出版物在内。由于这种以讹传讹的写法,就出现了“振聋”表示“使耳聋者能听到”,而“发聩”则也被认定为相同意思的情况。这样一来,本来含有两层意思的成语,在今天的工具书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被注释为“发出很大的声音,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见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第339页)。 姑且不论这种注释是否确切,单是“聩”字引起的误解,就值得很好地研究一下。 “聩”的常用义项是“聋”。但是在这个成语中,前边已经有了一个“振聋”,后边的“发聩”,就不应该再表示同样的意义了,正如“装疯卖傻”,“装聋作哑”这样的成语一样。所以,我以为这个“发聩”,应当表示“使眼睛不明者能看见”,但“聩”确实当作“聋”讲。那么,这个字就应当是另外一个同音形近字:“瞆”。其左边是“目”,而不是“耳”。 据查,“瞆”,音Kuì。宋王洙、胡宿二人所编,而由司马光呈上的《类篇》一书中注云:“目无精也”。清代文人叶燮的《原诗》里曾有所谓“其余非戾则腐,如聋如瞆不少”的描述,其中的“聋”、“瞆”同时出现,就分别表示两种状况,即“耳不聪”与“眼不明”。此外,《正字通》、《广韵》、《篇海类编》、《字汇》等工具书里对“瞆”的注释,分别是“目昏”、“目疾”、“目病”、“目风疾”等。总之,无一例注作“聋”。 应当说明的是,“瞆”也有过与“聩”,即“聋”相同意义的用法,但那是作通假字使用的,比如《新唐书·元稹传》中的“不疾废目毛瞆”和宋代赵湘《本文》中的“不若盲瞆之大”的话。其中的“瞆”,由于前边已有表示“目无精”的“目毛”、“盲”这样的字出现,所以就被通假为当作“聋”讲的“聩”字用了。但是,通假并非“瞆”的本义,他处则不足为训。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提议,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日益加强的今天,应当由国家语言文字的相关机构予以规范,将这个被误书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常用成语,恢复本来面貌:“振聋发瞆”。而其含义也应注释准确,即:“使耳聋人能够听到,使失明者可以看见。比喻某种言论或行动具有使人警醒的力量”等。
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基本释义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都可以
震耳发聩
聩:耳聋。
指声音很大,使聋子都能听见。
比喻能唤醒糊涂麻木的人的言论或文章。
震聋发聩
成语名称 震聋发聩
汉语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成语释义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成语出处 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形同震聋发聩,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使用例句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声震寰宇绕梁三日震聋发聩惊天动地悦耳动听美妙无比令人心醉……”
震聋发聩
发 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释 义 使昏昧糊涂,不明事理的人,为之震惊,受到启发。
出 处 刘心武《写在水仙花旁》一:“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形同震聋发聩,会引起强烈的反响。”
振聋发聩 昭聋发聩 震聋发聩
- 上一篇:不忘初心,再起航的优美句子
- 下一篇:与相濡以沫对应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