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里,峨眉共比高”这是朱德为四川眉山县某公园题的诗
苏轼的弟弟苏辙及父亲苏洵,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全家人都是大文豪。
苏洵、苏轼、苏澈。
拓展资料
一、苏洵
(1)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二、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
三、苏辙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5]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在苏轼出生之前,苏洵是一个喜欢吃喝玩乐,游山玩水游手好闲的人,苏轼出生的时候苏洵已经27岁了,随着苏轼的出生,苏洵开始了自己的读书。
苏洵在经历了科举考试失败之后,明白了这条路很艰难,他也看清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和不足,他也明白了只有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成功的走下去,所以苏洵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积淀,就在苏洵苦读的这几年间,恰好是苏轼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
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对苏轼的心智启蒙、性格养成和思想素塑造等都起到了直接的模范作用,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苏洵和苏轼正好是印证了这种关系。
在苏轼成长的过程当中,他看到的都是父亲认真读书的状态,还有就是祖父和母亲对于他言传身教。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中,也养成了苏轼是爱读书的态度。苏轼和苏辙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后来苏轼和苏辙都以高分高中进士,惊动了整个京师。而且苏洵献给朝廷的一些政经和策略,在京城士大夫们中也广为传阅。
他们三父子在文学方面造诣,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最终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列。苏洵虽然后来在官场没有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和报复,但是在文学方面造诣很深。苏轼和苏辙虽然官场几度沉浮,但是他们我的为官之道都被百姓和后人津津乐道。
从此,成就了“一门三学士”的千年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