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将。。。。。。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7、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满 、满一年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七)之
1、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
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好像。例:亦犹今之视昔
原文:
《兰亭集序 / 兰亭序》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释义: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扩展资料: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
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
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集序文章)
第4课 《诗经》两首
①形容词名词的活用
其黄而陨 (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雨雪霏霏 (雨,名词作动词,下)
夙兴夜寐 (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 岂不日戒 (日,名词作状语,天天)
②数词的活用
士贰其行 (贰,有二心,作动词) 二三其德 (二三,反复无常,作动词)
第5课 《离骚》
①名词的活用
鸷鸟之不群兮 (群,名词作动词,合群) 謇朝谇而夕替 (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间)
②动词的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步,使动用法,使……漫步) 回朕车以复路兮 ( 使动用法,使……回转)
伏清白以死直兮 (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③形容词的活用
故前圣之所厚 (厚,形容词作动词,推崇)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动,使……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 (长,使动,使……加长)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①名词的活用
孔雀东南飞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槌床便大怒 (槌,名词作动词,敲)
自名秦罗敷 ( 名,名词作动词,名叫) 交广市鲑珍 (市,名词作动词,采办)
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
黄泉共为友 (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②动词的活用
逆以煎我怀 (煎,使动,使……煎熬)
③形容词的活用
千万不复全 ( 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足以荣汝身 (荣,使动用法,使……荣华)
第7课 诗三首
榆柳荫后檐 (荫,名词作动词,遮蔽) 乌鹊南飞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第8课 《兰亭集序》
映带左右(带,名词作动词,环绕) 一觞一咏 (觞,名词作动词,饮酒)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少长,形作名,贤士、年长的人、年少的人)
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作动,把…看作相等)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动用法,使……流)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
第9课《赤壁赋》
①名词的活用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名作动,攻占)
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作动词朗诵)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南,名作状,向南)
西看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以……为伴,以……为友)
②动词的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 (舞,使动用法,使……舞动)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动用法,使……哭泣)
“一觞一咏”中的觞是词类活用,意为饮酒,名词活用为动词。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 上一篇: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一泻千里的泻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