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读音:
yī yè zhī qiū
释义: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就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扩展资料:
1、但一场风暴来临之前的征兆或许能让我们一叶知秋。
2、徒云一叶知秋难免不见森林,管中窥豹结果全是皮毛。
3、这从诸多差别不大的行政法教科书当中可以一叶知秋。
4、他是个睿智的长者,能一叶知秋,洞烛机先。
5、将军虽然只得到敌人活动的一点情况,却能做到一叶知秋,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使战斗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一叶知秋
(树叶有虫)事业有成
一叶障目yí yè zhàng mù
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原文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大喜。遂于树下仰望,欲觅螳螂伺蝉自障叶。偶见之,即缘而摘之,然不慎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具分辨,乃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竟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楚人嘿然大喜,明日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而诣官。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释
贫:贫困
居:住所、家
障:遮蔽,遮掩
可以:可以用来
以摘之:指楚人看准螳螂所执的叶子,而去摘这个叶子。
伺:观察等候时机。
缘:向上爬
分别:分辨,识别
不(fōu):同“否”意
恒:持久,持续
竟日:经过一整天
绐(dài):欺骗
赍(jī):携带,拿着。
嘿:同“默”,暗自喜欢的状态。
诣(yì):前往,去,到。
翻译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携手接武
xié shǒu jiē wǔ
【解释】携:牵引;武:脚步。手牵手,跟紧脚步。比喻跟别人亦步亦趋地学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为人若反是,虽携手接武,终不成道。”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