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100厘米=3尺
现在 1米=3尺
但只要查对《中国度量衡史》,便可发现问题的奥妙所在。原来,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度量衡制,是有较大差别的。古代的“尺”的长度和现代的“尺”的长度并不完全相同:秦汉时期,一市尺约合现代的27.65厘米,后汉魏晋时期,一市尺约合现代的23~24厘米;唐代的一尺约等于现代的31.1厘米;宋代的一尺则约等于30.72厘米。
一尺在各个时代的定义不同,近代一尺指的是一市尺。市制单位是1928年7月18日国民政府《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中规定的一种度量衡制度,为了便于和西方的公制统一,就定下了三尺等于一米的规定。
一部分市制在现代中国大陆仍旧被使用。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77年5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 (试行)》规定,在大陆地区“市制”计量逐步被淘汰使用。
现今流行于民间的计量单位主要有:计量面积的“亩”、计量长度的“尺”和“寸”、计量重量的“斤”和“两”,其他计量单位极少使用。
1市尺=33.33厘米(cm)=3.333分米(dm)=10寸;1米(m)=1公尺=3市尺=3.2808英尺。
扩展资料
古代一丈等于十尺,一尺一般为0.15-0.32米,古代各个朝代丈和尺的长度定义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这一尺度,一丈为1.5厘米,一寸为1.5厘米。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汤的身高“文王十尺,汤九尺”。
西周一尺有0.17米,一丈为1.7米。
秦朝一尺有0.2米,一丈为2米。
东汉一尺有0.23米,一丈为2.3米。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七尺男儿”的说法。
南北朝时一尺在0.23米到0.3米之间。
唐代,一尺合0.31米,一丈为3.1米。
宋元时,一尺合今0.32米,一丈为3.2米。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0.32米,一丈为3.2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