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①先听说来晚了,是对花谢了的习以为常与坦然;②接着是亲眼见到一山凋谢的昙花后的惊讶与憾恨;③然后是不忍离去,用想象去追踪揣摩一山昙花盛开的景象;最后是引出对什么才叫“拥有”的思考。(6分,一点2分) 小题1:①运用联想,面对一山枯萎的花苞,作者联想到花开时热闹熙攘的场面。又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这一山昙花虽败却能给人带来的丰富的联想和无尽的审美感受。 ②运用排比,诙谐的用词,幽默地写出“我”不可能碰上所有的好事的,从而表明错过了一山昙花也不算什么,体现作者的乐观。(4分,每题2分) 小题1:这句是自嘲语,作者的确错过了很多的好事,面对已经错过的一山昙花不可能不无遗憾,由此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因而强烈地体现出错过美景之后的失落与遗憾。同时,也引发了作者下文中的无尽思索。(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小题1:在作者的眼中,残花虽已成往事,但面对它却可以驰无穷之想象,由此去弥补并牢牢记住,而有些美景曾亲眼目睹却反而淡忘。(2分)这世间,或许经历过的事物并不就是拥有,而我们借助想象,正可以填补许多不曾拥有的遗憾和空白。(2分) 张晓风,笔名有晓风、桑科、可叵,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江苏铜山人。八岁后赴台湾,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香港浸会学院(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简称浸大),HKBU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 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 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曾得过吴三连,中山国家文艺奖,当选过十大杰出女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