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论语》 第三章

《论语》 第三章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6-21 09:08:19
阅读:

是要翻译?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启示】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论语十二章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真诚的。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
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
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使老百姓忠厚老实了。”
6、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7、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有子说:“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8、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1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章 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释)八佾是古代一种舞蹈,八人一排,共八排。按照礼法,八佾之舞只能是天子采用,诸候用六佾,诸候以下的官员用四佾。在周朝规定是很严格的。但是有一天,鲁国的权臣季氏在家里开宴会,居然摆出天子的派头采用八佾之舞取乐。圣人知道了这件事之后,立刻洞察了季氏的野心。他说:这种无法无天的事季氏都忍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他不忍心做!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释)所谓“三家者”是指鲁国以季氏为 首的季孙、仲孙、孟孙三家权臣。“雍”是《诗经·周颂》中的一篇,是天子在庆典上演唱的音乐。季氏三家不但不把天子和鲁君放在眼里,在家里擅自使用八佾之舞,而且在宴会结束时演奏《雍》来取乐。对此,圣人用两句古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国家举行庆典的时候,簇拥在两边的是诸候重臣们,天子站在观礼台的中央神情庄严,整个场面隆重肃穆。这三家真是狂妄至极,怎么可以用如此严肃的东西在家里取乐?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释)对季氏三家的无知狂妄,圣人很不屑。他说:一个人如果一点仁道的观念都没有,前人留下的东西再好,对他有什么用?一个人如果心术不正,音乐艺术对他又有什么用?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释)圣人的学生林放问老师:礼的根本思想是什么?圣人对他说:你的问题太大了!不是三两句话能说清楚。礼仪的根本在于诚敬。与其奢华铺张,不如诚心诚意而简单隆重。父母去世后,办丧事如果轻率不严肃,还不如有一个悲戚伤心的态度。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释)圣人说:那些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区也有君主,有首领和酋长这些政权形式,但是因为没有文化,所以不如我们的夏朝、商朝。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存续的灵魂。夏商的政权虽然灭亡了,君主没有了,但它的文化精神却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释)“ 旅”是一种祭祀活动。季氏以祭祀为借口到泰山去祈祷,希望他们的无道之行能得到泰山神的保佑。圣人的学生冉有当时在季家为相。圣人问冉有:你能不能阻止这件事,挽救季家?冉有告诉老师:不能,他们不听我的。圣人叹了口气说:看来季家是无可救药了。林放作为一个普通人都知道问礼的根本,难道泰山神还不如林放吗?怎么可能保佑这种人呢?
  圣人知道政权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他并不是对某一个政权的存亡担忧,而是反对那些诸候权臣们对传统精神的肆意践踏;反对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假借仁义之名谋权纂位和肆意杀戮。事实上他并不反对争,但是这种争必须是基于道义立场的君子之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而上,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释)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一。圣人说:君子不为个人的名利勾心斗角,即使为道义而争也争的有章法,有人文精神。好比射箭比赛。比赛开始,双方互相行礼,然后进入赛场。比赛完毕,下场互敬一杯酒,保持君子风度。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释)子夏用《诗经》里的三句话请教圣人。他问老师:好看的笑容特别迷人,美丽的眼睛会顾盼生辉,洁白的绢上能画精美的图画。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圣人告诉子夏:白绢画上美丽的图画以后才更显出素色的珍贵。子夏说:难道礼仪的后面还有一个东西吗?圣人高兴地说:你讲得很对,而且也启发了我。现在我可以和你研究《诗经》的真谛了。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释)征是征集,证实,整理的意思。圣人说: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历史传承下来的,没有了历史就没有了文化,反之,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历史。夏朝的文化可以研究整理,但是因为杞国没有文化的继承,所以杞国的历史文化便难以考证了。殷商的历史文化也可以研究整理,但宋国的历史就难以考证了,因为这两个诸候国没有把它们的文化继承下来,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也很少而难以考证。也就是说,它们自己毁灭了自己。如果他们保存了祖先的文化资料,就有办法去整理考证。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释)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称“禘”,是一种很庄严隆重的活动。圣人说:现在的禘礼已经变了味,主持仪式的人端上一杯献神的酒之后就匆忙离开,干自己的事去了,心中毫无诚敬之意。把隆重的祭礼变成了应付差事。这样的为政者怎么能把社会带好,这种祭礼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释)有人问圣人,你对祭天地这种礼仪是怎么看的?圣人说:这种事必须用心去体会才能明白。他指着自己的掌心说,一个真正懂得禘的精神的人对天下事会了如指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释)圣人虽然对禘礼的事没有多加评说,但讲了祭礼的大原则。他说:当我们祭祀祖宗的时候,要像他们还在面前一样诚心恭敬,祭神就如神在。如果心中无神,或者根本就不想祭祀祖宗天地,祭祀只是摆样子应付场面,这和没有祭祀是一样的。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释)卫国的大夫王孙贾有一次问圣人:一个人有事与其祷告上天,还不如多给灶神上柱香。这话是什么意思?圣人很不客气地说:这种说法不对。违背天理必遭天遣,怎样祷告也没用。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释)圣人说:周朝的文化是夏、商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非常茂盛伟大的人文文化。我愿意继承发扬周代的文化。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释)鄹即邹,是圣人出生的地方,鄹之子指圣人。圣人在鲁国参加王室的宗庙大典。进了大庙以后对祭典的具体事宜问得很详细,同僚中有人嘲笑他:谁说邹地这个人有学问?他进了大庙以后什么事都要请教别人。圣人听到这种议论之后对学生们说:这是礼啊!不懂就问,没有什么不对。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释)射箭的标准在于是否射中了靶心,而不是是否射穿了做靶子的皮革。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评价一个人不能要求他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业绩,而是看他是否符合做人的起码准则。因为每个人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取得的社会成就是不一样的。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释)告朔是一种祭典。每月初一,国家的执政者向上天报告朝廷所作的主要事情,称为告朔。饩是告朔时的祭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风气已渐衰落,一些礼仪的精神内涵也跟着衰落,所以子贡想把祭礼上的羊去掉。对这件事圣人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说:赐啊!你爱惜那只羊,觉得可以节省不用,我并不反对。不过我不主张去掉,告朔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那只羊本身,我所珍惜的是礼仪所代表的内涵。因为它反映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释)圣人说:君子对人的真诚有礼和小人巧言令色的谄媚,在无知者看来没有什么区别。只有有道君子才明白什么是尽礼什么是谄媚。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释)鲁定公以一个国君的身份请教圣人:做为一个君王该怎样对待臣下;作为部下又该如何做事和自处?圣人告诉他:君对臣要以礼相待;臣事君要以忠诚相报。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释)圣人说:《关雎》这首诗欢乐而不放纵;虽有几份哀怨,但并不伤感。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释)鲁哀公问圣人的学生宰我:历代社稷坛都是以什么树木为象征的。宰我告诉他:夏朝栽得是松,殷朝栽得是柏,周朝栽得是栗树。哀公听了宰我的介绍之后认为栗树不好,看了会使人害怕战栗。后来宰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圣人告诫宰我:已经既成的事实就不要再去评说。如果一个人下定决心执意要干的事,就不要再去劝阻;如果是已经过去了的事,就不要没完没了抓着不放。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释)管仲辅助齐桓公完成了霸业而没有进入王道的境界。在圣人看来,这种为政的境界不高。有人问他:管仲为政时讲究节俭吗?圣人说:管仲有一座豪华的宰相府,家里有很大的藏宝库——三归堂,可见在生活上不够俭朴。而且他管理的政府不紧凑,机构臃肿重叠,编制庞大,可见在行政管理上不俭。这怎么能算俭呢?
  这个人接着问:管仲在礼的修养方面如何?圣人认为管仲这方面的修养也不够。他说:齐桓公在大门外立了一个大屏风——塞门,可是管仲的相府大门也摆了这样一个东西,这不符合礼的精神。还有,邦君为外交关系的需要,设立元首之间会见的反坫之坛,结果管仲违反礼法在家里也设立了一个反坫,如果说管仲懂礼,世上还有不懂礼的人吗?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释)圣人有一天和鲁国掌管乐教的官员大师乐聊天。圣人谦逊地说:我对音乐略懂一点。接着他以一首很有名的乐曲为例谈了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乐曲开始的时候,像一朵待放的花蕾,轻轻地舒展慢慢地发声。接下来,声音由小而大声音非常纯正,到了高潮,慷慨激昂,庄严肃穆。乐曲结束,余音缭绕,意犹未尽。圣人认为,这是一首很成功的乐曲。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释)仪是一个地名,封是土地疆界,封人就是管理诸候国界的官员。圣人游历到了仪这个地方,封人请求拜见圣人。他对圣人随行的学生说:许多修道君子到了这里我都拜见过。你们老师的仁道学问天下皆知,我要拜见他。于是圣人的学生安排了两人的会见。封人拜见完圣人出来以后,对圣人的学生们说: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幸好上天降生了你们的老师,他会像国家宣布政令时敲的木铎一样警示和影响世人。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释)这是圣人对两首古曲的评论。他说:舜帝时留下来的《韶》乐是尽善尽美的,周武王时的《武》乐美是很美,但还不是特别的完善。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释)圣人说:当今这个衰乱的时代,高居上位的为政者对属下不宽厚,对人民不仁慈。上下之间没有规矩礼法,毫无诚意,互相构心斗角。对礼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只是耍花架子;对民生疾苦和社会上发生的令人丧痛的事漠然视之。世道如此,这些为政者们还有什么看头?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描写晚霞的四字词语 锦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我男20岁!没文化,没技术,人又懒,朋友也没几个,感觉日子越...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什么意思? 形容亲切的四字词语 古诗词赏析有哪些? 评价李白的痛饮狂歌 柳永的品质 八段锦的招式名称分别叫什么? 形容心情忐忑的成语 梦见家人出血是什么预兆 《完美世界》的等级划分是什么? 天母是顺天圣母吗? 成语昼夜无眠的意思 推文是什么意思 带“昌”字的成语 牡蛎放开水中煮都不开口是死的吗? 形容人很红的成语 活什么活什么的成语 水穿成语有哪些 以“歹”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请教一下,《凌雾行》这首诗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谁能给解释一下啊... ()的风 “趄”怎么读,什么意思? 风流倜傥,什么意思啊? 成语:什么聪什么明? 今年20岁 没文化 没技术但是会做人 干什么工作比较有前途 怎么检测蓄电池啊? 带乌字的成语有哪些 一腾有什么成语 形容“一动不动”的成语有哪些? 热字开头的能组什么成语 唐与梁师都一役在何处 "我自狂歌空渡日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 陈靖姑 百度知道里面关于她的出处有错误 上联:? 下联:相亲相近水中鸥 “教学相长也”是什么意思? 卧榻之侧 岂容他人酣睡请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电视连续剧《亲兄热弟》主题曲叫什么名字??如题 谢谢了 中华历史上哪些名人道貌岸然变成伪君子? 死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把“那痛深入骨髓痛彻心扉” 电视里:孝庄,教育康熙:天塌地陷 什么然什么不动的成语有哪些 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这一幕 水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解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什么叫做推文呀? 求郭德纲 于谦《论过节》台词 我自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什么意思 谜语:一不出头,二不出头,三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 顺天应人 以“歹”开头的成语 关于理想的成语 腾字的成语都有哪些 有什么电脑游戏可以双人联机?(不是网络游戏 列如怪物猎人) AABB式的成语有那些呢! 恬淡的意思是什么 逃可以组什么词 什么成语能概括“世有伯乐 急人之困是何意?出自于哪? 什么隐什么现的成语 袁绍为什么败给了曹操!是生不逢时?生不逢世? “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 梭了是什么意思 形容做好准备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爱国的古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