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明史于谦传》 翻译

《明史于谦传》 翻译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6-14 20:31:27
阅读: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那年,有个僧人见他有奇相,说:“这是将来拯救时局的宰相。”考取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

  宣德初年,任御史。与皇上对答时,于谦吐字宏亮流畅,皇上为之侧耳倾听。顾佐任都御史时,对待属下非常严厉,却唯独礼敬于谦,以为他才能胜过自己。随从皇上征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上命于谦宣读他的罪状。于谦义正辞严,声色震厉。高煦吓得趴在地上发抖,自称罪该万死。皇上非常高兴,回师后,给于谦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

  出去按察江西时,昭雪数百件冤案。他上书说陕西一些地方的官校为害百姓,皇上命令派御史去逮捕他们。皇上知道于谦可以担当大任,正好这时将各部的右侍郎增设为直省巡抚,便亲笔写下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骑巡视所辖的地区,接见和走访乡里父老,考察哪些事务应该施行,哪些应该革除,然后马上上书提出意见。他一年中多次上奏,稍有水旱灾害,即报告皇上。

  正统六年(1441)上书说:“现在河南、山西都积蓄了数百万斤粮食。请在每年三月份时,令府州县报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户,然后按分额支给他们粮食,先给豆类和高粱,其次给小米和麦子,最后给稻谷,等秋收后偿还。因年老有病以及贫困而不能偿还的则给予免除。州县官吏任期已满应当升迁的,如果预备粮不足,不能离任。还要命令风宪官员经常监察。”皇上下令施行。河南黄河沿岸,经常被洪水冲开缺口。于谦令加厚建筑堤坝,每个乡里都要设亭,亭设亭长,责令其督率修缮堤坝。又命令百姓种树挖井,结果当地榆柳夹路,行人也不再受渴了。大同孤立在塞外,按抚山西的官员常走不到,于谦请另设御史来治理。又把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全部收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于谦的恩威远为流行,太行山的盗贼为此而不敢露面。在任九年,升为左侍郎,享受二品俸禄。

  当初,三杨主持政府工作,很器重于谦。于谦所上的奏章,早上递上去,傍晚便可以批回,这都是因为三杨的主持。而于谦每次进京议事,总是空囊而去,权贵们不能不怨恨他。到这时三杨已相继去世,太监王振正在弄权,正好有个御史的名字像于谦,他又曾经忤逆过王振。于谦进京朝拜时,推荐参政的王来、孙原贞来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迎合王振的旨意,弹劾于谦,说他因为久不得升迁而有怨望情绪,擅自推荐别人来代替自己。于谦被下到法司,判了死罪,在狱中关了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弄错了人,才得以获释,被降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官民上千人跪在宫门外上书,请求挽留于谦。周王、晋王等王爷也为于谦说话,于是皇上重新任命于谦为巡抚。当时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就食的达二十余万,于谦请求将河南、怀庆两府储存的粮食放出赈济给流民。又上奏命令布政使年富安集他们,给他们授予田地、耕牛和种子,并让里老监督他们。于谦前后在任十九年,期间先后遭父母亲丧,皇上都让他回家治丧,随后便令他重返职位。

  十三年(1448)召为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入侵,王振挟皇上亲征。于谦与尚书邝聎极力劝谏,皇上不听。邝聎随从出征,治理军事,于谦则留下管理部事。到皇上在土木堡被俘时,京师大为震惊,众人都不知所措。成阝王出来监国,命群臣讨论是战是守。侍郎徐王呈说星象有变动,应当南迁。于谦厉声说道“: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成阝王同意他的观点,这样守城的决议便定了下来。当时京师的精锐部队已经全部陷没,所剩下的弱兵不到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惊慌。于谦请成阝王发檄调两京和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防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让他们急速赶赴京师。于谦一一经划部署,人心稍稍安定下来了。遂即升任本部尚书。

  成阝王刚刚摄政,廷臣请将王振诛族。而王振的党羽马顺立即叱骂言官。于是给事中王。。在朝廷上击打马顺,众人随着也上去打。朝廷秩序大乱,卫士们乱喊乱叫。成阝王害怕了,想起来。于谦推开众人,挤到成阝王面前把他按住,并教他宣布谕旨说:“马顺等人罪该诛死,打死勿论。”众人这才安定下来。于谦为此袍袖都被撕裂了。退出左掖门时,吏部尚书王直握住于谦的手说“:国家正是靠了您。今天这种局面,就是有一百个王直,也无能为力。”那时候,朝野上下都倚重于谦,于谦也毅然将社稷的安危当作自己的责任。

  当初,大臣们担心国家无主,太子又还年幼,敌人即将到来,便请皇太后立成阝王为皇帝。成阝王很震惊,一再推辞。于谦激动地说:“臣等实在是为国家担忧,并非为了自己。”成阝王这才受命登基。九月,景帝即位,于谦进宫应对,慷慨哭奏道“:敌寇得志,要挟留下上皇,势必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饬令各守边大臣协力防御。京营的军械即将用尽,应当从速分道派人招募民兵,令工部修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车兀、张仪、雷通分兵守卫九个城门要害之地,到城外列营。让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协助,将近郊居民迁到城中。通州的积粮,令官军自己前去领取,运回的粮食就归他们个人,以作为报偿,不要留给敌人。文臣像轩。。,宜用为巡抚。武臣像石亨、杨洪、柳溥,宜用为将帅。至于行军打仗,臣亲自担当,如不胜任,请给予治罪。”皇上深深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十月,于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已挟持上皇攻破紫荆关,长驱直入,窥视京师。石亨主张收兵守城,坚壁清野,等待敌人兵疲。于谦不同意,说:“何必示弱,让敌人更加轻视我们?”他马上分遣将领,率领二十二万军队,到九城门外列阵。都督陶瑾在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在东直门,武进伯朱瑛在朝阳门,都督刘聚在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在阜成门,都指挥李端在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在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在宣武门,而于谦自己与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外布阵,抵挡也先。他将部事交给侍郎吴宁,关闭所有城门,亲自督战。下令:临阵时将领不顾士兵而先退却的,斩将领;士兵不顾将领而先退却的,后队杀前队。于是将士们知道必有一死,都很卖命。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之北击退敌人,擒获一名长官。皇上很高兴,令于谦挑选精兵屯驻在教场以便调用,又命太监乐安、李永昌协同于谦处理军务。

  当初,也先深入内地,以为京城旦夕之间便可攻下,等到看见官军严阵以待,锐气逐渐消减。叛徒阉官喜宁教唆也先,让朝廷派大臣去迎接上皇圣驾,索要的金帛以万万计,还叫于谦和王直、胡氵荧等人出来商议。皇上不许。也先锐气进一步受挫。十月二十九日,敌人窥视德胜门。于谦令石亨在走空的民房中埋设伏兵,然后派几名骑兵去诱敌。敌人用一万骑兵来追击,副总兵范广引发火器,伏兵四起杀敌。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都中炮而死。敌人转到西直门,都督孙镗进行抵抗,石亨也分兵来到,敌人引兵退走。副总兵武兴在彰义门抗敌,与都督王敬一起挫败了敌人的前锋。敌人将要退却,而数百骑宦官想争功,跃马抢在前面,导致阵势大乱,武兴被流矢射死。敌人于是到土城,当地居民爬上屋顶,叫喊着把砖石投向敌人,喊声震天。王。。和毛福寿率援兵来到,敌人才退走。双方相持五天,也先见邀约得不到响应,仗又打得不利,知道终究不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勤王兵将到,恐怕被断了归路,便拥着上皇从良乡西去。于谦调遣将领追击,直追到长城关口才返回。战后论功,加封于谦为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说:“京师四郊设立那么多的堡垒,乃是卿大夫的耻辱。怎敢还邀功请赏?”他坚决推辞,但皇上不允。于谦于是增兵守卫真、保、涿、易等府州,请用大臣镇守山西,防范敌寇南侵。

  景泰元年(1450)三月,总兵朱谦报告有二万敌人围攻万全,皇上令范广为总兵官前往抵抗。不久敌人退走,于谦请即在居庸关驻兵,敌人若来便出关剿杀,敌人退走则就着京师的粮食驻扎。大同参将许贵报告,迤北有三个人来到镇上,想请朝廷派使者去讲和。于谦说:“先前派指挥季铎、岳谦去,而也先随即入侵。后来又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去,他们连上皇都没有见到便回来了。和解无望已经是很清楚了。况且我们与他们不共戴天,按理也绝对不能讲和。万一讲和而他们提出贪得无厌的要求,答应他们则无异坐以待葬,不答应则要生出变乱。从形势上看我们也得不到和平。许贵作为一员武将,竟如此怯弱,怎能为国杀敌?依法应当处死。”发檄痛责许贵。从此守边将领人人主张战守,没有敢主张讲和的。

  当初,也先所提的许多要挟条件,都是喜宁给他出的主意。于谦密令大同镇守将领擒拿喜宁,将他杀了。于谦又授计给王伟诱杀间谍小田儿。而且借敌人的间谍实施离间计,请特别释放忠勇伯把台家,给他许以封爵,让他回去秘密行事。也先才有了归还上皇的意思,派遣使者来通好,京师的紧张局势稍有松弛。于谦上书说“:南京重地,安抚必须得人。中原地区流民很多,如果遇上荒年,他们啸聚作乱,诚可担忧。请下令内外守备将领和各地巡抚加强整治,防患于未然。召回派出去招募武装的文武官员和在内地的镇守宦官。”

  那年八月,上皇被俘将近一年了。也先见中国没有发生灾祸,更想求和,使者频繁到来,请求送回上皇。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使者去迎回来,皇上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被推上去,实在是你们出的主意。”于谦从容说道“:陛下天位已定,难道还有其他变动?只是按理应该尽快迎回上皇而已。万一他们果然使诈,我们就有理了。”皇上看着于谦,改容说道:“依你,依你。”先后派出李实、杨善前去,终于将上皇接了回来。这主要是于谦的功劳。

  上皇回来后,瓦剌又请求朝贡。原先,朝贡使者不到一百人,正统十三年(1488)达到三千多人,赏赐得不到满足,便入侵。这时瓦剌又派三千名使者来朝贡,于谦请在居庸关列兵以防不测,又请在京师陈兵相迎,设宴招待。于谦于是说和议难以依靠,提出了安定边疆的三项策略。他请命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防御工事。京师武装分隶五军、神机、三千等营,虽然各设总兵官,但相互之间不统一,请从中挑选精兵十五万,分为十营进行团练。团营制度自此开始,详见《兵志》。瓦剌来朝贡,常将原来掠去的人口带来。于谦每次都上奏酬报这些使者,前后赎回的达几百人。

  当初永乐年间,投降的人被安置在近畿的很多。也先入侵时,他们多做了内应。于谦策划遣散他们。当时正在西南地区用兵,一有征调,于谦便从这些人中挑选出精于骑术的人,给予优厚的资财,让他们从征,然后再将他们的妻子儿女送去,内患因此得以消除。杨洪从独石回来守卫,当地的八座城池都拱手让给了敌人。于谦派都督孙安率轻骑出龙门关占据独石,招募百姓来屯田,且战且守,八城得以收复。贵州苗人作乱,还没有平定,何文渊建议罢设布政、按察两司,专设都司,用大将镇守。于谦说“:不设两司,等于是把它放弃了。”这一建议被压了下来。于谦认为上皇虽然已经回来,但国耻没有洗刷。正好这时也先与脱脱不花交战,于谦请趁机大举兴兵,自己亲自去征讨,以报前仇,消除边患。皇上不许。

  于谦做兵部尚书时,也先势力正盛,而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萧养各自聚众造反,僭号称王,湖广、贵州、广西的瑶、壮、苗、僚也纷纷起来作乱。朝廷前后调兵征战,都是于谦一个人策划。在戎马倥偬之际,形势随时发生变化,于谦眼观指点,口授章奏文书,都切合机宜。属下官员坐受成事,相顾惊讶,都非常佩服。他号令严明,即使是功勋旧臣宿将,行为稍不合法,即请皇上痛加斥责。片纸指令传到万里之外,没有人不担心和叹息的。他才略敏捷,精神旺盛,一时无人可比。他性情纯厚,忧国忧民,公而忘私。上皇虽然接了回来,但他从不谈自己的功劳。换了东宫太子后,皇上令凡兼任东宫属官的支给两职俸禄。大臣们都不推辞,唯独于谦一再推辞。他自己生活非常节俭,所住的地方仅能挡风遮雨。皇上在西华门赐给他府第,他推辞说:“国家多难,臣怎么敢贪图安逸?”他坚决推辞,皇上不许。于谦于是把皇上前后赐给他的玺书、袍、锭等东西,全部封好,加上标签藏起来,每年拿出来看一次而已。

  皇上知道于谦深谋远虑,凡他所论奏的,无不听从。皇上曾派使者到真定、河间采野菜,到直沽制作干鱼,于谦一说皇上便停止了。凡起用一个人,也必秘密询问于谦。于谦都据实回答,毫无隐瞒,不避嫌疑和仇怨。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恨他,而成就不如于谦的,又往往妒忌他。那时敌寇刚刚退走,都御史罗通即弹劾于谦,说他所上的功劳簿不真实。御史顾。。说于谦太专断,请凡是六部的大事,要同内阁一起上奏施行。于谦依据祖制予以驳斥,户部尚书金濂也上书争辩,而评论者争相收集他们的言论。御史们多次以苛刻的言辞弹劾于谦,赖景帝力排众议而任用他,才使他的各项构想得以全部付诸实施。

  于谦性情刚烈,碰上不如意的事,总是拊膺叹息,说:“这一腔热血,究竟要洒向何方?”看着那些怯懦的大臣和勋旧贵戚,于谦心中颇为轻视他们,以至于恨他的人更多。他又始终不主张和议,虽然上皇实际上因此得以接回,但心中也不高兴。徐王呈因为提议南迁而受到于谦的斥责,这时他改名有贞,逐渐受到重用,曾经对于谦咬牙切齿。石亨本因犯法而被撤职,于谦请求宽宥而留用他,让他总领十营兵马,他惧怕于谦,不敢肆意妄为,所以也不喜欢于谦。德胜门之捷,石亨功劳不如于谦而得以世袭封侯,觉得内心有愧,便上书推荐于谦的儿子冕。皇上令冕赴京师,于谦推辞,皇上不允。于谦说“:国家多事之际,臣的儿子从大义上讲不能只顾私恩。而且石亨位居大将,没听说他荐举一名隐士,提拔一名军队中出身卑微的人,以补军国之用,而唯独推荐臣的儿子,这能得到舆论支持吗?臣对于军功,坚决杜绝侥幸之徒,决不敢让儿子冒功。”石亨更加怨恨他。都督张车兀在征讨苗人时违犯了军令,被于谦弹劾,所以他和宦官曹吉祥等人都一向恨于谦。

  景泰八年(1457)二月十二日,石亨与曹吉祥、徐有贞等在迎接上皇复位,向朝廷宣布谕旨完毕后,将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他们诬告于谦等人与黄。。阴谋策划更换东宫太子,并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人图谋迎立襄王的儿子。由石亨等人主谋,唆使言官上奏。都御史萧惟祯负责审判,判于谦犯了谋反罪,处以极刑。王文无法忍受他们的诬陷,极力申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等人的主意,你辩解有什么用?”奏本上呈后,英宗还在犹豫说:“于谦实是有功。”徐有贞上前说:“不杀掉于谦,这一行动便没有借口。”皇上才下了决心。二十一日改元为天顺,二十二日将于谦处死,暴尸街头,家产抄没入官,家属遣去戍边。遂溪教谕吾豫说于谦之罪应当灭族,于谦所荐举的文武大臣也应诛杀。部议没有通过,这才罢了。千户白琦又请将于谦的罪状张榜,刻版印出以昭示于天下。一时间投皇帝所好、阿谀奉承以求得宠用之徒,都拿于谦作为口实。

  于谦自从也先入侵后,便发誓不与敌人共生存。他常常办公室里留宿而不回家。他患有痰病,病发时,景帝便派兴安、舒良轮番前去探视。皇上听说他衣食过于单薄,便令尚方部门制作赐给,甚至连醋菜都备有。皇上又亲自到万岁山,伐竹取汁赐给于谦。有人说将于谦宠得太过分了,兴安等人说:“他日夜为国分忧,连家产都不顾,如果他走了,叫朝廷到哪儿再找到这样的人?”到他被抄家时,家无余财,只有正室门环锁得很坚固,打开一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虫奔衣、剑器等。他死的那天,阴霾密布,天下都以为冤枉。指挥朵儿,本是曹吉祥的部下,他将酒洒在于谦死的地方表示祭奠,放声痛哭。曹吉祥大怒,将他鞭打了一顿。但第二天他又照旧前去祭奠。都督同知陈逵为于谦的忠义所感动,将他的遗骸收殡起来。过了一年,于谦归葬于杭州。陈逵,六合人,曾举为将才,是李时勉的门生。皇太后开始不知道于谦的死讯,后来听说后,叹息哀悼了好几天。英宗也后悔了。

  于谦死后,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不到一年被革职,查获的赃物达好几万。皇上叫大臣们来看,愀然说道“:于谦被重用于景帝朝,死后没有余财,汝言的财物也太多了!”石亨低头不能作答。不久有边警,皇上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正侍从皇上,说:“假如于谦还在,当不会让敌人如此猖狂。”皇上默然不语。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被遣去戍守金齿。又过了几年,石亨也被下狱,死于狱中。曹吉祥以谋反之罪被灭族。于谦的冤案大白于天下。

  成化初年,于冕被赦免回来,上书申冤,得到复官,并赐给祭文。皇上诰文说“:在国家多难之际,您保卫了国家安全。您独自主持公道,以致招来奸臣的忌恨。先帝已知您蒙受冤屈,而朕心中实怜惜您的忠诚。”天下争为传诵。弘治二年(1489),听从给事中孙需的建议,赠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并在他的墓上赐建祠堂以表彰他的功绩,命有关官员岁时祭奠。万历年间,改谥忠肃。杭州、河南、山西都世代奉祀他,香火不绝。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棒禄。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说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成阝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王呈)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成阝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成阝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硼王暂代皇帝出朝,廷臣们请求将王振灭门九族。而王振的党羽叫马顺的,便出来斥责言官。于是给事中王囗在明廷上打马顺,大家都跟着他。朝上秩序大乱,卫卒声势汹汹。成阝王害怕得要起来走开,于谦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成阝王不要起来,而且告诉成阝王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于谦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门,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在倚赖你呢,今天虽然一百个工直又有什么作用!”当时,上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亦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

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成阝王为皇帝。成阝王一再害怕地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成阝王于是受命。九月,成阝玉即帝位为景帝,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辄、张仪、雷通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囗亦参与这些事,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令官军自己去支领,用装足的米作为代价,不把粮食留给敌人。文臣像轩倪这样的人,应该用为巡抚。武臣像石亨、杨洪、柳博这样的,应该用为将帅。至于军队里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担,没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对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十月,敕令于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于谦不同意,说:“为什么向他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马上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都督陶瑾在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朱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芦宣城门,而于谦自己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外列阵,抵挡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北面抵挡敌人,俘虏了一个头目。皇帝高兴,令于谦选精兵聚集在教场,以便调动;再命太监兴安、李永昌同于谦一起管理军务。

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叛变了的宦官喜宁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黄金和丝织品以万万计;又邀于谦及王直、胡氵荧等出城谈判。皇帝不准许。也先更加沮丧。庚申,也先部队窥伺德胜门。于谦令石亨在空屋里设下埋伏,派几个骑兵引诱敌人。敌人用一万骑兵逼近,副总兵范广发射火药武器,伏兵一齐起来迎击。也先的弟弟孛罗,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队转移到西直门,都督孙镗抵御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来到,敌寇撤退。副总兵武兴在彰义门攻打敌军,和都督王敬一起挫败了也先的前锋。敌军正要退却,而几百个骑着马的宦官想争功,冲马争着向前。阵脚乱了,武兴被乱发的箭射死。寇兵赶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顶,呼喊着用砖石投掷敌人,喧声震天。王囗和福寿的援兵赶到,敌军于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工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于谦调各将领追击,到居庸关才回来。评功,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说:“四郊多保垒,是卿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求取赏赐功劳呢!”坚决推辞,皇帝不准。于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请求用大臣镇守山西,防止敌寇南侵。

景泰元年三月,总兵朱谦奏称敌兵三万围攻万全,敕令范广担任总兵官抵御他:不久,敌寇退,于谦请求即驻兵居庸关,敌寇来则出关剿杀,敌寇退则回京师驻守。大同参将许贵奏北面有三个人到镇上,想朝廷派使者讲和。于谦说:“以前派指挥季锋、岳谦前往讲和,而也先跟着入寇。接着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见不到上皇就回来了。显然,不能依靠和谈。况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从道理上来说也绝不可以讲和。万一和了他要满足无穷无尽的要求,答应则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不答应又会发生变乱,这形势也不能讲和。许贵是武臣,而这样恐惧畏缩,怎能敌汽同仇,按法律该处死。”发出文书严厉谴责他。从此边境的将领人人都主张坚守作战,没有敢说讲和的。

当初,也先诸多要挟,都是由喜宁策划的。于谦秘密下令镇守大同的将领抓了喜宁,把他杀了。又给王伟想办法,让他引诱杀了间谍田小儿。而且利用间谍实行离间,请求特别释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应封给爵位,让他从中想办法。也先开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来联系,京师的戒备才稍稍放松了一点。于谦上言:“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抚稳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应聚集成群,这是很值得担心的。请敕令内外守备和各处巡抚用心整顿,防患于未然,召回派往内地召募发兵的文武官员和镇守中宫。”

到了八月,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经一年。也先见中国没有什么事端,更想讲和,使者接连前来,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议派使者前往迎接,皇帝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是被推上来的。”于谦从容地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皇帝看看他便改变了面色说:“听你的、听你的。”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终于把上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上皇已经回来,瓦刺请求朝贡。先前贡使不过百人,正统十三年增加到三千余人,对给予的赏赐总不满足,便入侵。“现在又派三千人来朝,于谦请求列兵居庸关以备不测,在京师隆重陈兵,设宴招待。因此说到和议很难依靠,逐条进上安定边境的三个策略。请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墙准备防御。京兵分别隶属于五军营、神机营、三千营,虽然各设有总兵。但不相统一,请求选择精锐十五万人,分为十营团操,从此开始了团营的制度。这事记载在《明史·兵志》中。瓦刺入贡,常常携带以前掳去的人口来。于谦一定奏请酬劳使者,前后赎回了几百人。

当初,永乐年中,投降过来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也先入侵时,很多成了内应。于谦想分散遣送他们。因为西南有战事,每次出征,都挑选他们精锐的骑手,从厚资助他们前往,然后再遣送他们的妻子,内患得以平定。杨洪以独石入卫,八个城都给了敌人。于谦使都督孙安率轻骑兵出龙门关占据了它,招募百姓屯田,边战边守,八个城得以收复。贵州苗未平定,何文渊建议撤去布使、按察两司。专设都指挥使司,用大将镇守。于谦说:”不设两个司,是放弃了这地方。“建议遂作罢。于谦认为上皇虽然回来了,但国耻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脱脱不花结怨,请求趁机派大军,自己前往征讨他,以报复从前的仇恨,清除边患。皇帝不准。

于谦主持兵部工作时,也先的势力正在扩张,而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萧养各自拥有部众和自封的封号,湖广、贵州、广西、瑶、侗、苗、僚到处蜂起作乱,前后的军队征集调遣,都是于谦独自安排。当战事匆忙急迫,瞬息万变的时候,于谦眼睛看着手指数着,随口讲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机宜采取正确的方针方法。同事和下属接受命令,彼此看着都感到惊骇佩服。号令严明。虽然是勋臣老将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请圣旨切实责备。一张小字条送到万里外,没有不谨慎小心执行的。他才思的畅通敏捷,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上皇虽然回来了,一点也不说自己的功劳。东宫改易以后,景帝命令凡是兼东宫太子宫属者支取两份俸禄。诸臣都表示推辞,只有于谦一再推辞。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俭朴,所居住的房子仅仅能够遮挡风雨。皇帝赐给他西华门的府第,推辞说:”国家多难,臣子怎么敢自己安居。“坚决推辞,皇帝不准。于是把皇帝前所赏赐的玺书、袍服、银锭之类,全部封好写上说明放到那里,每年去看一看罢了。

皇帝很了解于谦,所议论奏请的事没有不听从的。皇帝曾经派使者到真定、河间采择野菜,去直沽制造鱼干,于谦一说便马上停止。任用一个人,一定悄悄访问于谦。于谦实事求是地回答,没有隐瞒,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称职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样被皇帝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当敌寇刚刚撤退时,都御史罗通立刻上奏章弹劾于谦登记的功劳薄不实在。御史顾(日翟)说于谦太专权,干预六部的大事奏请实行,好像他就是内阁一样。于谦根据祖制反驳他们,户部尚书金濂亦上疏为他争辩,但指责他的人还是不断收集他的材料。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词上奏弹劾他,全靠景泰帝力排众议,加以任有,他才得以尽量实现自己的计划。

于谦的性格很刚强,遇到有不痛快的事,总是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那里!“他看不起那些懦怯无能的大臣、勋臣、皇亲国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终不赞成讲和,虽然上皇因此能够回来,但上皇并不满意。徐(王呈)因为提出迁都南京,受到于谦斥责。这时把名字改为有贞,比较得到提升进用,经常咬牙切齿地恨于谦。石亨本来因为违犯了军法被削职,是于谦请求皇帝宽恕了他,让他总理十营兵,但因为害怕于谦不敢放肆,也不喜欢于谦。德胜门一仗的胜利,石亨的功劳并不比于谦大,而得到世袭侯爵,内心有愧,于是上疏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皇帝下诏让他到京师,于谦推辞,皇帝不准。于谦说:”国家多事的时候,臣子在道义上不应该顾及个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为大将,没有听说他举荐一位隐士,提拔一个兵卒,以补益军队国家,而只是推荐了我的儿子,这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吗?我对于军功,极力杜绝侥幸,绝对不敢用儿子来滥领功劳。“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张辄因为征苗时不守律令,被于谦弹劾,和内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谦。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贞迎接上皇恢复了帝位,宣谕朝臣以后,立即把于谦和大学士王文逮捕入狱。诬陷于谦等和黄囗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又和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策划迎接册立襄王的儿子。石亨等拿定这个说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王文忍受不了这种诬陷,急于争辩,于谦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的意思罢了,分辩有什么用处?“奏疏上呈后,英宗还有些犹豫,说:”于谦实在是有功劳的。“徐有贞进言说:”不杀于谦,复辟这件事就成了出师无名。“皇帝的主意便拿定了。丙戊改年号为天顺,丁亥,把于谦在闹市处死并弃尸街头,抄了他的家,家人都被充军边疆。遂溪的教谕吾豫说于谦的罪应该灭族,于谦所推荐的各文武大臣都应该处死。刑部坚持原判这才停止了。千户白琦又请求写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国公布。一时要讨好皇帝争取宠幸的人,全都以于谦作为一个话柄。

于谦自从土木之变以后,发誓不和敌人共生存。经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景帝派太监兴安、舒良轮流前往探望。听说他的衣服、用具过于简单,下诏令宫中造了赐给他,所赐东西甚至连醋菜都有了。又亲自到万岁山,砍竹取汁赐给他。有人说皇帝太过宠爱于谦,兴安等说:”他日夜为国分忧,不问家产,如果他去了,让朝廷到那里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到抄家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只有正屋关锁得严严实实。打开来看,都是皇上赐给的蟒袍、剑器。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一有个叫朵儿的指挥,本来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恸哭。曹吉祥发怒,鞭打他。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洒在地表示祭奠。都督同知陈逢被于谦的忠义感动,收敛了他的尸体。过了一年,送回去葬在杭州。陈逵,是六合人。曾被推举为有将领之才,是从李时勉门下举荐的。皇太后开始时不知道于谦的死,听说以后,叹息哀悼了几天。英宗也后悔了。

于谦已死,由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皇帝召大臣进去看,变了脸色说:”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石亨低着头不能回答。不久边境有警,皇帝满面愁容。恭顺侯吴瑾在旁边侍候,进谏说:”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皇帝无言以对。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中伤,充军到金齿口。又过了几年,石亨亦被捕入狱,死于狱中;曹吉祥谋反,被灭族,于谦事情得以真相大白。

成化初年,将于冕赦免回来,他上疏申诉冤枉,得以恢复于谦的官职,赐祭,诰文里说:”当国家多难的时候,保卫社稷使没有危险,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时已经知道他的冤,而朕实在怜惜他的忠诚。“这诰文在全国各地传颂。弘治二年,采纳了给事中孙需的意见,赠给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赐在墓建祠堂,题为”旌功",由地方有关部门年节拜祭。万历中,改谥为忠肃。杭州、河南、山西都是历代奉拜祭祀不止。
曹吉祥所统率的京军三大营,是太祖遗留下来的五军营、三千营,与成祖所创立的神机营。所谓五军营,原本是“五军都督府”所统辖的全国军队之中的捍卫京师的部分,共有四十八个卫。成祖增加了二十四个卫,共为七十二卫,人数相当庞大,不仅足以捍卫京师,而且成了征讨北元的主力。宣宗讨伐汉王朱高煦与兀良哈,也倚靠这五军营的精锐。三千营的兵员,在原则上仅有三干人,与五军营不成比例,然而由于开始之时全为从北元来降的蒙古兵,其后所增补的也都是“民间丁壮,无恶疾过犯者”,因此而作战能力颇强。它在平时的任务是充任皇帝的仪仗队,与巡逻京城。神机营,是专用火器的队伍,起源于成祖征讨安南之时,人数多少待考。

  三大营的官兵,大部分跟随英亲亲征也先,在土木堡伤亡殆尽,京中剩下的多数是老弱。于谦于仓猝之间,除了征募民兵,檄调“两畿”(南北两个直隶)与山东河南的运粮军、备倭军等等,也顺利地选择三大营的可用之兵十万人(《明史·于谦传》作十五万人),成立十个新的单位,总称为“团营”,分祢为“毅勇营”、“某某营”,等等。团营的总兵官,由三大营的三个总兵官选一人担任。这团营总兵官之上,另设提督一人,由一个尚书或都御史兼任;监军一人,由太监兼任(这是成祖以来的坏制度,于谦没有力量改变)。那时候石亨已由于谦保荐,作了五军营的总兵官,于谦又进一步保荐他,作团营的总兵官。景帝照准。提督的职务,景帝叫于谦本人兼充。团营的监军是谁,待考;可能便是曹吉祥,《明史·宦官传》含糊其辞,说曹吉祥在景泰年间“分掌京营”,于英宗复辟以后“总督三大营”。

  于谦在选了“胜兵”成立团营以后,把三大营留下的老弱,称为“老家”,于是团营与老家,成为两个对待的名词。而总称为京军,或京营。

  英宗把团营废了,宪宗把它恢复,由十营而扩充为十二营,称为奋武营、耀武营、练武营、显武营、敢勇营、果勇营、效勇营、鼓勇营、立威营、伸威营、扬威营、振威营。

  其后,老家变成了当差与打杂的集团,根本不像军队,但正式的名称仍是“三大营”。团营呢,也逐渐腐化了。武宗先后成立了所谓“东官厅”与“西官厅”。东官厅所选的是京军精锐,而西官厅所选的是边军(原来在边疆各地镇戍的兵)。东西官厅合称为“两官厅”,团营变成了“老家”。三大营连“老家”的资格也丧失了。不久,两官厅也步了团营的后尘,官长们平时吃空额,战时拉壮丁。世宗接受王邦瑞的建议,把两官厅与团营同时废除,恢复“三大营”的旧制,以团营的十二营划入五军营,五军营仿照成祖旧制,分为“中军”、“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三千营改称为“神枢营”,神机营的名称仍旧。这些话,本该留到说至宪宗武宗世宗之时再说。

翻译: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

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栗,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

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恰逢当时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

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涨水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

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

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素来很看重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

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

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

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原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巨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早,辄上闻。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

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

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

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此文出自清朝·张廷玉主编的《明史·于谦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

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朝廷的认可。

其后,大学士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操办此事。是年五月,由总裁提名副总裁和纂修官,并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 揭开了清朝官方纂修《明史》的序幕。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

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谜语:一不出头,二不出头,三不出头不是不出头,就是不出头... 新红楼梦的片尾曲的歌词! 团开头的成语接龙 “颇”的读音是什么? 矫首昂视”分别是两种什么... 为什么基督徒可以杀生? 无声的情侣网名 形容"屋子里很黑很黑的"成语有哪些?以"黑"字开头. 臂(bei)组两个词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翻译 带铁的成语有哪些 跟水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失不出头念什么 寓言故事都有哪些 带汤字的成语有哪些 天塌地陷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与惊弓之鸟类似的成语有哪些 顺天者亡 逆天者生 这句话对不? 跪求郭德纲于谦 《自食其果》 的台词 急用 求叔侄关系之类的禁忌恋BG宠文HE 教学和科研的成语昰什么? 什么死什么活是“成语“ 什么不动四字成语 ()的风 形容“快死了的小草又重新活过来”的成语有哪些? 与水有关的成语 花团锦簇的簇是什么意思 唱得很轻 依旧让咸丰”何意? 梭了是什么意思 “小姑未嫁身如寄,莲子心多苦自知.”是什么意思 “宠辱不惊 第三个字是中 求一些 内涵成语 将军指的是什么生肖? “上无瓦片,下无立锥之地”是什么意思? 死字的成语接龙 飞扬跋扈为谁雄说的是谁? 自去自来梁上燕 好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惊弓之鸟的字面意思 这个省份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为何能够左右一个王朝的兴衰? 怎么确定黄蚬子的死活 流能组什么词语 “婉转悠扬”的“悠”是什么意思? 成语玩命猜图中一个灯泡里面有个感叹号成语 求描写山 形容人死了的成语有哪些? 苗族的分支有哪些?详细点 几道语文题 所谓的爱情到底是什么? 带有重叠的词语有哪些? 文言文旧唐书的翻译 庭什么棋什么补充词语 关于一什么一什么的成语? 由山和水(海)组成的成语有许多 逃能组什么词语 袁绍简介及评价 “向死而生”是什么意思? 关于最有学问的人的成语 ()动()亳的成语是什么 楚有什么四字词语? 烦恼->家庭关系 王曦之《兰亭序》全文求 原什么不动四字成语 臂组词,能组几个 “小姑未嫁身如寄,莲子心多苦自知”是选自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