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运命论》。
《运命论》魏晋:李康
节选:
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
译文:
所以树木高出树林,风肯定会把它吹断;土堆突出河岸,急流肯定会把它冲掉;德行高于众人,众人肯定会对他进行诽谤。前车之鉴不远,后来的车也继续翻覆在前车翻覆的路上。
秀:特出。堆:土墩。湍:急流之水。行:品行。非:非议。监:通“鉴”,前车之鉴。覆车继轨:紧跟着又翻车。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必须辩证客观地去对待每一件事。既要勇于不断进取,敢于承担责任,努力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做事不能过于锋芒毕露,并且团结好各方力量,处理好人际关系,先进带后进,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人才,永远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
前车之鉴不远,后来的车也继续翻覆在前车翻覆的路上。
出自: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鉴不远,覆车继轨“。《运命论》魏晋:李康
意思:
树木高出树林,风肯定会把它吹断;土堆突出河岸,急流肯定会把它冲掉;德行高于众人,众人肯定会对他进行诽谤。前车之鉴不远,后来的车也继续翻覆在前车翻覆的路上。
秀:特出。堆:土墩。湍:急流之水。行:品行。非:非议。监:通“鉴”,前车之鉴。覆车继轨:紧跟着又翻车。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必须辩证客观地去对待每一件事。既要勇于不断进取,敢于承担责任,努力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做事不能过于锋芒毕露,并且团结好各方力量,处理好人际关系,先进带后进,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人才,永远立于社会的不败之地。
扩展资料:
《运命论》主要探讨国家治乱与士人出处间的关系。文章先用史实论证“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的观点,然后提出“乐天知命”的主张,最后告诫人们应明哲保身。联系魏晋时代的社会环境及作者本人的不佳境遇,这些看似消极的观点实际曲折地表现出作者的人格和骨气。
全文清新流畅,言简意明,没有以往骈文奇字怪词的堆砌,而排比格的大量使用,又使文章汪洋恣肆,气势磅礴。文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句,流传至今,足见其表现力。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群雄争霸、动乱杀伐最激烈的时期,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走马灯似的改朝换代,人们的命运如同原野上的秋草,枯荣只在瞬息之间,文人的受害,自然首当其冲。
魏晋南北朝时期,探讨命运的文章特别多,成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颇为奇特的现象。文人们越是对命运感到迷茫、畏惧,便越是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探索命运的奥秘。作者生于魏晋之际,有感于国家兴衰,君臣遇合之无常,把这一切都委之于运命,发为此论。
- 上一篇:“俯首干为儒子牛”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读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