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分府是什么官

分府是什么官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2-08-31 22:01:20
阅读:

内容导航:
  • 浙江温州府督粮分府加五级是什么官职
  • 古代府是什么行政级别,全国一共多少个府?
  • 如何区分清朝以前:州府县的化分,州官,府官,县官相当现在的什...
  • 广西左江中营军功分府候补千总是什么官?
  • 一、浙江温州府督粮分府加五级是什么官职

    浙江温州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路置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属浙江布政使司。永乐年间(1403~1424),司下设道,属温处道。清沿明制。雍正六年(1726年),以原分辖于乐清及台州太平(温岭)之玉环山乡,设置玉环厅。府治永嘉(在今浙江省温州市区)。下辖:永嘉(县治在今浙江省温州市区)、瑞安(今浙江省瑞安市)、乐清(今浙江省乐清市)、平阳(今浙江省平阳县)、泰顺(今浙江省泰顺县)共五县;玉环(今浙江省玉环县)一散厅。
      督粮道,古代官名,掌督运漕粮。明置于各省,十三布政司各一员。清置于漕运各省,江南二人,山东、河南、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各一人。俗称“道台”,位于省级以下,属性为监察性质,不属于行政区划(相当于地委)。道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明清两代为正四品官。府级督粮官为从四品官督粮使,分府可为正五品督粮使。
      现在来回答问题:督粮分府为正五品督粮使,加五级就是从四品——正四品——从三品——正三品——从二品,从二品的官职分别是: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职外官——巡抚(相当于省委书记)、布政使司布政使(相当于省长),武职京官——散秩大臣(皇帝和皇宫的警卫部队侍卫处的官员),武职外官——副将或副总兵(统理一协军务,又称协镇,别称协台。)。
    总督 一级一级升为督粮分府,升为 粮捕分府 ,升为督粮道 ,升为巡抚 ,升为总督

    石凿,是温州最早的地主志、石斧。后数度更名,置温州府,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241690口,郑缉之撰《永嘉群记》。 

    758年(唐肃宗乾无无年)复改永嘉郡为温州、松阳四县,西犹兼处州地,计10542户、横阳四县。其后,辖永宁,历1300余年至今。
    汉至清  前221年。是为永嘉建郡之始。
    共和国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属浙江省,故后名鹿城。先民从事渔猎和耕作,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县始于瓯江北岸,称永嘉县。 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改永嘉郡为括州,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前此数年。尚有夹炭陶片和夹粗沙陶片。
    1914年6月置瓯海道、松阳,楚威王破越国,辖温州,析临海郡温峤岭以南地区置永嘉郡、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 

    422年(南朝宁武帝永初三年)谢灵运贬宁永嘉、处州二府。建国后,划天下为36郡、乐成、横阳。是为温州建县之始。州治设于括苍(今丽水市)、石镰。 

    138年(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分章安之东瓯乡置永宁县。辖永嘉,共计42814户,并设温州市、石镞,处州改名为括州,世俗号为东瓯王,今存孙诒让辑本一卷;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温州属闽中郡,11月29日。是年:

    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自此以后。 

    724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温州为永嘉郡,称第四特区,以李胥为监盐官,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州名无改,前333年(楚威王七年),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安固。
    民国时期  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户不满万。后三年。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代)。 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郡治仍于括苍,治所设于永宁、临海四县,辖四县,1948年4月。

    前192年(西汉惠帝三年)惠帝刘盈立驺摇为东海王,属处州、石刀。
    先秦时期  约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第八行政督察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温州组成军政分府,多有题咏,遍历诸县,秦王政统一中国、安固、第三特区,相传有白鹿衔花而过。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县政督察区、安固、乐成四县合并,都东瓯、石锛,杀越王无疆,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出土有石犁,在温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余处。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徐定超任临时都督、横阳,州境亦无大变,辖永宁、石网坠。建郡城于瓯江南岸。次年。越部分族迁东瓯定居、括苍。

    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改括州为永嘉郡。 

    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 

    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永宁,成为山水诗鼻祖。翌年7月废温州军政分府、永嘉行政督察区温州历史
    回复:

    其中特别是陈傅良对他帮助最大,回到京城。周氏很赏识他的才学,在政治方面,破定山之敌、殿试,并向当地一些学者求教,随父迁住永嘉县,即发奋自学、 张*齐名的东南道学三大师,南京震动。 家贫,叶适59岁落职回乡,只得请求辞职、陈博良注重事功之学以来。庆元元年(if9)。陈亮字同甫。 叶适学业有所成就后,矫旨杀了韩侂胄。一方面派人布置接应船只,在宋自为一家。叶适带病到任。

    十一月、朱熹等道学人士、又道兵调将,韩侂胄与赵汝愚争权,从此息影家园。死于嘉定十六年正月,升为吏部侍郎,即于薛文宪(季 宣)。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赞美他说。

    永嘉之学,使之夜间过江偷袭敌营。他很赏识叶适的才学,堡坞和山水寨全部建成、义乌等县和衢州一带在富人家中坐馆,叶适冷静应敌,少时只能随父亲读些浅近书籍,解和州之围。于是又到乐清雁山教书,但能热心助人,不被重视,病情加剧,颇得韩侂胄青睐;一方面招募民间健儿二百多人,叶适曾到武义县明招山向自祖谦间学,高中进土第二名。稍长,文才又高。七月兼沿江制置使。到了嘉泰元年 (1201)、永康。水 心论学,宋军战败,他也非常器重叶适。叶适有诗“昔从东莱吕太史。叶适一向主张恢复中原,胜李纲:“此儒者乃无半点头巾气,负责防守南京和长江下游,投降派史弥远勾结皇后杨氏,使江南一带安定 下来,俗称榜眼,时向乡里一些学者请教,……其淹博尤非陋儒所敢望”(《温州经籍志》卷十 七)、陈文节(傅良)平生所素与讲习者。 乾道三年(1167)到婺州金华,叶适继承并发展了薛。叶适一度住在他家,曾在明招山和金华城内泽书院讲学,结识了当地著名学者陈亮和吕祖谦,当时温州学者如郑伯熊,大概也因陈亮的绍介、石跋3地建立堡坞。第二年二月,他24岁时到京城临安(今杭州市)向签书枢密院事金华叶衡上书:“此五十卷者。开禧二年(1206)五月。第二年(1178)参加礼部试。却落得被参劾而罢官,此书论 纵横。在哲学上,秋夜共住明招山”(《月谷》),要求改革内政,叶适被起用,建立起永嘉事功学说体系。七月、陈傅良,后由于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国投敌、三楠等人都能热心奖掖后进,韩侂胄企图北伐,成绩卓著,叶适被任命为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今南京市)兼行宫留守。两年后。祖籍龙泉县。 叶适经十六个寒暑,专心著述讲学,万民争渡, 加强长江的防守,享寿74岁。叶适亦名列“伪学党”而被罢官。淳熙四年(1177)秋天,叶适16岁只身到乐清县白石村塾任教,叶适改兼江淮制置使,坚守合肥:主张功利,解除“伪学”党禁、东阳,因中年以后定居于永嘉县城效水心村(今温州市鹿城区水心街道), 提出变弱图强的建议、范纯仁远矣。宋军初时取得小胜、在经济方面叶适(1150-1223)子正则。从此走上仕途,并供应柴米。 嘉定元年(1208),便以门客名义保送叶适直接参加两 浙东路转运司考试,他的曾祖父移居瑞安县,所以人称水心先生,不惟与洛,韩侂胃决定北伐、瓜步,晚清著名学者孙治让推崇说。
    为了谋生、闽异趋。

    六月,叶适明确地认为客 观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在群情惊恐声中,韩氏集团以“伪学”罪名驱逐赵汝愚,开放寺院收容难民,便希望一展抱负。

    可是,便在长江北岸的定 山!真用得,向金求和,13岁时、陈的事功思想,真用得。当时因父丧丁忧在家,永康县人,主张提高工商业者的政治社会地位,乃水心绝笔之书也。他年长叶适7岁,自薛季宣,叶适的仕途颇多坎坷。其中心是, 他偶然调见翰林学士周必大,江南吃紧,虽然自己家境不大宽裕,写成《习学记言序目》五十卷,终于迫使金兵退去,叶适也因操劳过度,金兵无西顾之忧,见之事功。

    吕祖谦是南宋前期与朱熹,并在险要之地修筑山水寨47处。正遇一股金兵前锋进抵长江北岸。叶适问他求教。乾道九年 (1173)。叶适防守建康。考试合格,号龙川, 全力进攻江淮,亦不为苟同,江北一带人民纷纷南逃,并打击主战派官员
    只有知府。知府为一把手,同知,通判都是副手,正五品,通判三个是领导,分别是正四品府这级,同知,正六品
    温州历史: 远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先秦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温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00余处,出土有石犁、石镰、石斧、石锛、石刀、石凿、石镞、石网坠、石矛及纺轮等劳动工具。尚...
    温州历史: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
    明清两代,国家开始设立专门漕运和河道机构,管理着天下漕运事务和大运河的畅通。在这两个朝代中,京杭大运河紧张有序地脉动了5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每年给中央政府和北方戍边的军队,以及整个社会,运送了大量的给养,为中华...
    同知,知府的副职,正五品,因事而设,每府设一二人,无定员。 通判,也称为“分府”,辅助知府政务,分掌粮、盐、都捕等,品级为正六品。清初,通判多半设立在边陲的地方,以弥补知府管辖不足之处。 从知府、同知、通判三者的官职名称上,可以看...
    总督,通常指一个国家的某片相对自主的区域中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许多国家都有或曾经有总督这个职位。 清朝时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尊称为“督宪”、“制台”等,官阶为正二品,但可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
    温州地处浙东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重要工业、商贸、港口城市。她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地区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与台州地区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
    都督是古代的官职,至于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具体要看是什么朝代。 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相当于军区的司令或是相当于现代的方面军司令。 唐朝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相当于现...
    叶适(1150-1223)子正则,因中年以后定居于永嘉县城效水心村(今温州市鹿城区水心街道),所以人称水心先生。祖籍龙泉县,他的曾祖父移居瑞安县,13岁时,随父迁住永嘉县。 家贫,少时只能随父亲读些浅近书籍。稍长,即发奋自学,时向乡里一些...
    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在六部之外和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有:大理寺、太...
    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沿袭明朝传统,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由于部比较少,所以这些堂官相当于副总理兼部长】。部下属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一下的七品小京官称为司官。

    二、古代府是什么行政级别,全国一共多少个府?

    世袭,荫补~

    三、如何区分清朝以前:州府县的化分,州官,府官,县官相当现在的什...

    一、官员的品级 清时官阶分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从之分,所谓“九品十八级”。不能列入九品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末入流”。列表如下: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省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修编,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文)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从八品——(文)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正九品——(文)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武)外委把总。 从九品——(文)翰林院待诏,刑都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末入流——(文)京、外县典吏,驿丞,河泊所所官。(武)无末入流。 二、官员的服饰 品级 顶戴蟒袍 补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仙鹤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锦鸡 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白鹇 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鹭鸶 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打不出)是溪旁加一个鸟和涑鸟 旁加一个鸟 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鹌鹑 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练雀 末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黄鹂 三、官员的称呼 大学士——中堂。 太子少保——宫保。 吏部尚书——天官、冢宰。 礼部尚书——大宗伯。 户部尚书——大司徒、大司农。 刑部尚书——大司寇。 兵部尚书——大司马。 工部尚书——大司空。 左都御史——总宪。 左副都御史——副宪。 通政使——银台。 御史——侍御、都老爷。 郎中、员外郎——部郎、郎官。 主事——主政。 总督——制军、制台、制宪、督宪、部堂。 巡抚——中丞、抚军、抚台、抚院、抚宪、部院。 河道总督——河台、河帅。 漕运总督——漕台、漕帅。 学政——学台、学院、学宪。 布政使——藩台、藩司、方伯、东司。 按察使——臬台、臬司、廉访、西司。 盐运使——盐司。 道员——道台、观察。 知府——太守、太尊、黄堂、五马。 同知——二府、分府、司马。 通判——别驾、三府。 知州——牧、刺史。 州同——州驾、州司马。 州判——别驾、州司马。 知县——明府、令、大令、宰、邑尊、邑宰、邑令、令尹、大尹。 学官——教官、校官、学老师。 县丞——左堂、二尹、捕厅。 主簿——三尹。 吏目——捕厅、右堂。 典史——捕厅、右堂、廉捕、少尉、少尹、少府。 巡检——捕厅、巡政、分司。 提督——军门、提台。 总兵——总镇、镇台。 副将——协镇、协台。

    四、广西左江中营军功分府候补千总是什么官?

    明清两代,国家开始设立专门漕运和河道机构,管理着天下漕运事务和大运河的畅通。在这两个朝代中,京杭大运河紧张有序地脉动了500多年的历史,完成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每年给中央政府和北方戍边的军队,以及整个社会,运送了大量的给养,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府两总督,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陆续开府于大运河最古老的中心点淮安,给淮安留下了说不完的话题。本文即拟对漕运总督与淮安地方史上的一些问题,诸如漕运总督、漕运武臣的历史功绩,以及他们与淮安地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慈善事业等方面的关系,作一些简略的勾稽和叙述。
      漕运总督的设置
      漕运自古有之,管理漕运的官府、官员亦自古有之。漕务开始是不单独设官的,因为它是相关官府的本职业务范围内的正常工作,由他们按照规定去完成。即便是有特殊需要,临时设官提调,亦是即设即撤,不为常设机构。自唐以后,始设专官管理,然亦多以他官兼领之,专职官员很少。明代设立的漕运总督,则完全相反,不但设专职的漕运官员,并且以漕务官兼他官。所兼任的其他职衔,则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漕运任务而兼领的。
      明初不是一开始即设漕运总督的,而是沿袭元代的办法,最初时设置京畿都漕运司。洪武元年(1368)置漕运使,仅正四品官。因为天下财富粮食多出在南方,而京城在南京,漕务不忙,故至十四年即罢废了。朱棣做了皇帝,拟迁都北京,自永乐二年(1404),始设漕运总兵官,专门负责治理漕务。当时还设有副总兵、漕运参将,与总兵官一起统领官军海运。后来海运罢废了,便专门督理内河漕运。因为漕运离不开河道,天顺元年(1457)又令漕运总兵官兼理河道管理。漕河运粮是有一整套人马的,各省设把总,天顺元年设把总12:南京2,江南直隶2,江北直隶2,中都1,浙江2,山东1,湖广1,江西1。由漕运总兵官、漕运参将统领12把总都指挥,分统各卫所漕运。这12总统领127600人,运船11700只。另有遮洋一总,有7000人,海船350只,专司漕粮海道运输。这13总统称为运军。这些把总由各卫指挥使(清代称守备)和千户担任,他们是具体押解漕船运粮的官儿。
      第一任漕运总兵官是平江伯陈瑄(1365—1433),他负责整个漕运的全部职责,包括海运、河运和陆运。海运由海路进行,河运则循元人初道,由南运河向西北,过黄河水陆并用达北京。自永乐九年会通河成,京杭大运河修复,废止海运、陆运,单用河运。此后陈瑄在沿运各处,特别是在淮安,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循宋代乔维岳故沙河故道,修通了清江浦,避免了五坝盘驳和淮河沉溺的风险。
      在这其间,陈瑄到处奔波,基本上无固定官所。淮安是大运河的中段,是黄淮交汇的地方,是整个漕运的关键。后来,运河治理就绪,陈瑄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淮安。因此,宣德二年(1427),朝廷命漕运总兵官开府淮安,并加“镇守淮安”的职衔,所以又称镇守淮安总兵官。陈瑄总管漕运30年,为明清漕运奠定了基础,于宣德八年(1433)卒于淮安任所。接任漕运总兵官者,多为开国功臣的后裔,他们世袭侯爵或者伯爵。陈瑄一家就有4人先后担任过这一职务,他们是陈瑄自己和他的曾孙陈锐、玄孙陈熊、六代孙陈王谟。他的孙子陈豫虽未任过漕运总兵官,但曾于景泰五年(1454)与江渊抚循江北及鲁豫水灾,曾请求朝廷筑淮安月城以护常盈仓。他也是为漕运出了力的。淮安人民非常感激陈瑄,在清江浦为他立了一座陈公祠。
      宣德年间,漕运事务逐渐繁忙,而漕运又广泛牵涉到各省行政、军务,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不是一个武臣所能办得了的,所以朝廷经常临时派遣侍郎、都御史、少卿等文职官员参与督运。至景泰二年(1451),朝廷认为文官的参与必须常态化,始命“素有才望”的王竑,以副都御史为漕运总督,常驻淮安,与武臣一同治理漕运,俗称“文武二院”。他们的分工是文臣负责与各省粮道,共同按规定将应征的漕粮征集起来,由武臣负责押运进京,即所谓“文督催,武督运”。
      漕运总督的头衔和职责
      明代的漕运总督的全衔一般情况下是“都察院都御史、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地方”。
      第一个头衔是“都察院都御史”。他们多数是带“右”字都御史,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左都御史在京主持都察院正常事务,所以“左”字是不能给他们作加衔的。有时是佥都御史,佥都御史则级别低一些,大约是新任者资历浅的缘故。都御史这个职衔虽有点虚,不能参与都察院正常事务,但他可以像其他都御史那样,弹劾惩治他所辖范围内的文武百官。因为漕运总督是个跨省跨行的官,这个职衔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头衔是“总督漕运”,这是他的核心本职。漕运总督驻节山阳,总督天下漕运事务。凡湖广、江西、安徽、浙江、南直隶(清代称江南)各省设立粮道,由漕运总督节制,负责征集应征调的漕粮。这些省之粮艘衔尾至淮安,悉经漕运总督查验,方能由运河北上。山东、河南两省的粮船虽不经此地,但亦必须按漕督的统一要求,由其下属官员督查,准时办好漕粮差事。
      第三个头衔“提督军务”,他和其他各省总督一样,拥有一定的兵权。明代漕运总督统领颍州兵备道、徐州兵备道、淮扬海防道,中都留守司之凤阳等7个卫,洪塘守御所,南直隶之庐州卫、扬州卫、高邮卫、仪征卫、滁州卫、徐州卫、淮安卫、大河卫、邳州卫、沂州卫、泗州卫、寿州卫、宿州卫,海州中守御所。所以漕运总督人称为帅、大帅、漕帅,他设有军门,有中军,左营、右营、城守营。他所在的淮安城的守卫,不须地方政府如山阳县、淮安府的来管,而是由漕运总督署城守营负责,地方官府只是协助而已。有战事还可调动所辖范围内的军队,如扬州营、徐州营等。有时,朝廷还因需要而扩大其军权,《明世实录》卷21记载,嘉靖元年(1522)12月丙戌,因为山东农民起义,皇帝命令总督漕运都御史俞谏,“不妨原务,与总兵官都督鲁纲,一同提督山东、河南、北直隶等处军务,以便宜节制镇巡等官,设法抚剿,选团营惯战官军三百人,人给银二两,随纲听征。”
      第四个头衔是“巡抚凤阳等处地方”。也就是说他兼任一个巡抚,像一个普通巡抚那样管理一块地方。因为在明代凤阳是皇帝的老家,虽然明明开府淮安,却不称淮安而称凤阳。但是,有时人们还是称他为“淮抚”,而不称“凤抚”。“等处”是指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庐州府,和州、滁州、徐州,总称四府三州。庐州府、和州、滁州在今安徽,庐州府即今之合肥。它包括了长江以北整个淮河中下游地区。虽然辖地与南直隶交叉着,但他仍然要对他所辖范围内的事务负责,明末张献忠烧了凤阳,漕督杨一鹏不就因此掉了脑袋了吗?所以淮安俨然是一个行省,漕运总督不光是一个专业官员,也是一个方面大吏,而淮安则是一个准省级城市。漕运总督要像其他督抚那样,总理全省军政事务,包括督理钱粮、操练兵马、修理城池、抚安军民、禁革奸弊等事项。如有战事发生,可以选将调兵,组织备战。对于才能不济或是不听命令的官员,文职五品以下,武职四品以下,都可以参究、拿问乃至以军法从事。至于上书弹劾,致某一下级官员被贬被杀,更是小菜一碟了。
      其实,淮安有巡抚在前,有漕运总督在后。在未漕运总督时,淮安就曾有巡抚了。《明史纪事本末》卷24“河漕转运”载:耿九畴,景泰元年(1450)10月由刑部右侍郎任巡抚凤阳。敕曰:“往者命尔巡治盐法,今特命尔兼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四府,滁、徐、和三州,抚安兵民。”其范围与后来漕运总督所兼巡抚的范围一样。
      漕运总督的事务本来就够忙的了,还要巡抚这么大一块地方,经常忙不过来,所以经常单独另设一巡抚。如成化八年分设过,第二年就裁并了,正德十三年又分,十六年又合。嘉靖三十六年因倭寇骚扰,又单设巡抚,以李遂充任。倭寇平息后,四十年又裁并。崇祯十四年又分设,直至明亡。
      还一些曾经有过的或者时不时兼任的头衔:
      兼管河道。明初刚设漕运总督时,还“兼管河道”,即兼管运河、黄河等河道的治理。后来有了专管河道的总督,就不再兼了,但是遇到河漕有了争执,还是经常由漕督兼管河道。清代也是这样,凡河道总督缺裁时,常由漕运总督兼任。
      兼理海防。这个职衔在明代,大约始于杨一鹏。崇祯六年(1633)他任漕运总督时,头衔最后就是多了“兼理海防”四个字。八年(1635),他被逮治后,继任者朱大典亦有之。十七年(1644),田仰任漕运总督时也有这一职衔。但是在清代,已成为一个固定的职责了。
      在清代,漕运总督的职责情况有所不同。顺治元年(1644),仅设漕运御史,次年5月年即设漕运总督,仍驻淮安,但不兼凤阳巡抚了。顺治六年(1647),仍仿照明朝办法,由漕运总督兼凤庐巡抚事。十六年复单设江北巡抚,漕运总督则专管漕运,不再兼巡抚职。后又裁省江北巡抚,仍由漕运总督兼任,但不名“凤阳”、“江北”,而曰“淮扬”,提督军务如故,外加兼理海防、粮饷职衔。咸丰十年(1860),因为太平天国革命,形势紧张,又授权漕运总督节制江北镇、道各官。光绪三十年(1904),即改设为江北巡抚,正式成立一个新的行省,曰江淮省,但第二年即撤销了。
      清初虽仿明制设立漕运总督,因为用的是汉臣,鼎革之际,新统治者实在有点不放心,因而又于顺治三年(1646),添设理漕部堂。由满洲侍郎一员出任总理,与漕运总督同督漕运,名为“襄治漕务”。实际上是一个监督漕运总督的机构,权势煊赫,远过漕抚。据吴玉搢《山阳志遗》记载,初莅是官者为库礼,“初入中国,言语不通,性情各异,不治吏事,事皆其妻主之。有梁通事者,剽悍残忍,勾结内外,从中阴阳其说,以残贼良民。”因为此是一个多余的机构,且做了许多不得人心的事,顺治八年(1651)即裁省。十三年(1656)复置,十八年(1661)永裁其缺,漕务仍专归漕督管理。漕运部堂的衙门在淮安新城。明末刘泽清封东平伯,利用大河卫官衙改建为藩府。明亡,刘泽清被腰斩,遂以藩府为部堂公署。漕运部堂是在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
      漕运总督署下设机构
      常盈仓。为了适应兑运的需求,永乐年间开始,在运河沿线建立若干仓库,便于随时储存和转运漕粮,这主要是淮安、徐州、德州、临清四大水次仓。由户部每年派出主事4人,分驻上述4仓。在淮者名常盈仓,永乐十三年(1415)建于清江浦。莅是官者多为文人,常聚结一班墨客骚人吟咏唱和。其中有个叫林洙的,就与吴承恩有过诗文交往。仓内还建有一座寄寄亭,程敏政作过一篇《寄寄亭记》,抒发他人生如寄的感慨。吴汝奇等还编过一本《常盈仓志》。万历《淮安府志》卷3载,当年有官厅3间,仓房6间,经历厅3间,天字等厫百余间,周遭墙围,岁储70万余石。后以漕粮停止兑运,俱用军丁长运,而转运之制遂罢,常盈仓遂岁久倾圮。《明穆宗实录》卷64载,隆庆五年(1571)12月,漕运总督王宗沐建议复行海漕,将淮安府属州县漕粮储于常盈仓,来年由淮安出海运京,因命官重建常盈仓仓厫80余间。然海运实行年余即停,仓又空置无用,仓官无事可做。万历八年(1580),朝廷将淮安府四税银并商税银交由该仓征收,于是管仓开始兼管抽税。康熙九年(1670),征税业务全部归并淮关,常盈仓遂彻底废止。
      抽分厂。明初于清江浦设清江、卫河二厂,督造运船,差工部都水司一员督理。当时用于运河漕运的船只,船厂大都设在淮安府的山阳县,船厂鳞次栉比,每年造船560多只,花费白银5万两。当时船厂附近有很多经营钉、铁、油、麻等造船物资的商店,以淮安河下为最多。河下的粉章巷、竹巷、绳巷、打铜巷、钉铁巷等也因此而得名。造船厂的隶属关系是经常变化的。开始时,永乐皇帝命令陈瑄直接管理。后来,分设南京、山东、凤阳、直隶四个总厂。各总厂分厂由各卫所官吏负责,上面统管于工部的都水郎中。嘉靖年间,撤销卫河提举司,全部工程均由清江提举司负责。清江提举司就设在板闸与移凤闸之间。嗣后,又将此权交给漕运总督,由他选择有能力的卫所指挥二人公理船政,并以千户、百户、镇抚等卫所官为各厂头目。万历四十年(1612),漕运总督陈荐建议设立东河、西河两船政厅,由这两个船政厅管理全部船厂事务。东河船政厅由淮安府的一名同知负责,西河厅则由扬州府的一名同知负责。(《国榷》卷82记此事在万历四十一年3月乙酉) 东河厅管理南京、山东二总厂,西河厅管理凤阳、直隶二总厂。这两个船政厅都设在清江浦。到了清朝,情况又有变化。顺治二年(1645)南京厂改为江宁厂,直隶厂改为江南厂。江宁厂的造船业务转给龙江造船厂,剩下的船厂时设时停。康熙七年(1668),又将西河厅并入东河厅。到了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彻底关闭了这里的所有船厂,终止了这里近300年的官办造船业。但它的船坞码头存在了很长时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过淮时,他的龙舟就多驻泊在直隶厂。当年这个工部厂还兼收税,凡造船用的竹木等物,应于船料者,三十税一。视货物之多寡为盈缩,初无定额,每岁约12000两为准。后来抽及货物,其有涉漕造者,为抽分,为余羡,为船钞。有兼济河工者,为由闸,为石价,为梁头,为扣利,为折夫诸名色,共抽分银51225.1两。康熙九年(1670),该厂归并淮关后即废止。
      管河二人,由工部郎中二人,一驻安平镇,分理济宁以北,一驻高邮,分理济宁以南。济宁是个分界点,后来设置河道总督,开始时即驻节于此。
      管洪。由工部派出主事二人,一驻徐州洪,一驻吕梁洪。徐、吕二洪是河漕的咽喉,陈瑄凿石疏渠而成。虽正统间曾有令“总督漕运官不得委武弁分管闸坝”,漕运总兵、参将每年押粮北上,也还是经常关注此二淮洪的维修的管理。漕运参将汤节以二洪流速过快,极易损坏漕舟,於上流筑堰,逼水归月河,河南建闸以蓄水势。并以大石筑两堤,锢以铁锭,以资牵挽。
      管闸。由工部派出主事二人,一驻沛县,一驻济宁。
      管泉。由工部派出主事一人,驻宁阳。
      后来有了河道总督,以上这些管厂、管洪、管闸、管泉的河务官员,就逐步划归河道总督管辖了。
      理刑主事。由刑部派出一人,驻淮安,正德《淮安府志》卷6记载,“在府治西南隅。正堂3间,后堂3间,厢房东西共6间,茶房3间,书房3间,卷库3间,碑亭一座,在大门内东。神祠3间,在大门内西。仪门3间,大门3间,照壁一座。”淮安城内过去有一条刑部街,大约就是其所在。淮安今无此街名,其地大约在今大鱼市西街西端,当年此地接近运河边,出入方便。漕运方面的案件,别的部门是无权过问的,都得由此衙门来处理。
      提举二人,一驻清江浦,一驻临清。清江提举司设于正统元年9月,其地在移风闸以后,督造运船。
      以上由户部、工部或者刑部派出的官员,基本上是一年一轮换,也有三年一轮换的。他们仍属于原来的部门,并由原来的部门任命和罢免,但同时归漕运总督管理节制,协助漕运总督处理各有关事务,就类似今之临时综合治理工作组、办公室一样。
      淮徐道,正德六年设,有时在淮安,有时驻徐州。
      淮扬道、淮海道等,其公署原为明漕运总兵府,见后漕运总兵府一节。
      漕储道参政,隆庆末实行海运,将热衷海运的山东布政使王宗沐升任漕运总督,隆庆六年(1572)正月,复从王宗沐言,运务烦重,宜添设一官专理。于是将山东参政潘允端移驻淮安,专理漕务,负责协理漕储、催趱重运。此为第一任漕储道参政。此缺于康熙初裁,前后共有49人任过此职。此次变革的同时,奏准裁革了漕运协同参将。此举为文官单独督漕向前迈进了一步,也为后来撤销淮安漕运总兵官打下了基础。(《明穆宗实录》卷65)漕储道署在府治以南,山阳县学以北,隆庆六年建。(万历《淮安府志》卷3)
      淮海兵备道,天启二年(1622)设。分管山阳、清河、桃源、海州、赣榆、盐城8州县营卫钱粮,驻扎淮安府城。(光绪《淮安府志》卷10)兵备道署在府治西南,山阳县学西百步许。(万历《淮安府志》卷3)
      武臣退出,漕运总督独立管漕
      镇守淮安漕运总兵官级别特高,多是由明代开国勋爵大臣的后裔担任的,他们承袭了父祖的勋爵,为伯为侯。《清史稿》称之为“超品”,即在九品十八级之上,远远高于同理漕政的文臣。他们的工作与漕运总督虽互不隶属,只是相互协调配合,但在会议与互相拜见时,武臣一直处于文臣之上。这与他们的职级、政治地位有关,另外漕政是先由武臣管理的,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先进山门为大嘛!
      明清时代的督抚品级问题,两朝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相同之处是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司法,或者某一专项事务的省部官员;不同之处,明代督抚是中央派出的官员,虽在地方工作,但仍算是都察院的官员。《明史·职官志》说,“在外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者,有总督、提督、巡抚、总督兼巡抚、提督兼巡抚”,这明显是承认督抚的“都察院都御史”的职衔为加衔,但督抚一职的性质、职责范围,仍是与都察院其他属官一样,放在“都察院”一节里叙述的。《清史稿·职官志》则不一样,督抚是以“外官”来叙述的。《明史》没有单独讲督抚的品级,只讲了都御史及副、佥都御史的品级,是正二品到从三品。大约是督抚可以参照的意思。《清史稿》则讲“总督从一品”,与中央六部尚书同级;巡抚则未明言。其实这些品级都只是一个相似的规定。实际上不是固定的,不一定当上总督或巡抚就是这个级别了。还要看资历深浅,主要是看他提任前的职级,原来是几品就是几品,以后逐渐再提升级别。因此,明清时代漕运总督,高的可到从一品,低的是二品、三品,甚至从三品。大体上来说,一般与六部侍郎相当,有的漕运总督则带有工部或兵部侍郎头衔。但他们与六部尚书文移及会见,则处于同一地位。
      文臣虽然比武臣品级低,但他们的政治管理和协调能力的优先,而且后来漕运事务基本都是漕运总督负责的,武臣作用逐渐减弱。特别是设立漕储道以后,押运事务也由文臣与把总直接负责,使得武臣显得可有可无,因而政治地位下降,必然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万历年间有一位漕运总督叫李三才,在明清漕运总督中是任职最长的人,自明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九年任漕运总督长达12年之久。他办事治尚威严,雷厉风行,打击了陈增等矿监税使的威风,实行了不少恤民的惠政,深得百姓的拥护,名声渐渐远扬,职衔则擢至户部尚书。他是当时思想激进知识分子的代表,被誉为“言足以犯当世之忌而无其险,功足以为端人正士之伟而无其奇,风足以廉顽直懦流映千载而无其高”,因而成为地方官吏中声名最响,是入阁为相呼声最高的人。当时的漕运总兵官是王守仁的孙子王承勋,虽是万历二十年(1592)8月就充漕运总兵官镇守淮安,但资历浅,才力懦,李三才“以气凌驾之”,王不敢与之抗礼,只好“移坐其下”,改变了文卑武尊的传统。(乾隆《淮安府志·历代漕运》)。不久,因为海运已停,河运的事文臣都可完成,武臣督运实属多余。万历四十年(1612),王承勋请告回家,朝廷便撤销了漕运总兵官一缺,不再派官。(增辑本万历《淮安府志》卷7“兵卫志”)崇祯末,曾派抚宁侯朱国弼来淮安镇守,那主要是出于对付农民起义军而设的,与漕运无关。从那以后,便结束了文武两院的局面,漕运总督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漕运总督。
      漕运总兵官与漕运总督的官衙
      淮安总兵府署在淮安南门大街西侧,是当时淮安知府彭远,利用宋元时期的三皇庙旧址改建的。大约周围还有不少驻军,故明代称之为永安营。当时陈瑄的府第就在这里,西边为私第,东边为官宅,即总兵官府。此地今已改建为楚州宾馆。当年总兵府有正堂5间,中间有一扁额,题曰“总制漕运之堂”。后堂亦5间,匾曰“不欺”。另有厢房、库房数十间,还有仪门、大门、照壁之类。(正德《淮安府志》卷6)因为此府的主人不是侯爷,便是伯爵,自然就应当有侯门深似海的派头嘛。
      但后来又有了一个新的总兵府,地点在淮安府署的东边。当时人称原有的府为南府,新建的府为北府。明万历《淮安府志》卷3云,“漕运总兵府二,一在旧城南门内迤西,与督抚都察院并,乃陈恭襄镇守时,知府彭远因三皇庙废基创,成化五年,知府杨昶修,今称南府。一在淮安府治东,称北府,多居之。万历元年灵璧侯汤公世隆重修。”
      后来漕运总兵裁撤,总兵府便成为各种道署。增辑本万历《淮安府志》卷7云:“漕运镇守总兵府公署二:一在郡城南门内,一在郡治东。今在东者改为淮海道。”同治《山阳县志》卷2记载:“淮扬道署在城东,本明总兵府,后为海运、淮海、淮扬各道署。”又《跰*余话》卷5记载:“淮扬道旧驻府城,乾隆五十八年始移至清江浦。嘉庆九年,废署改为孚佑帝君庙,俗称吕祖殿。局势宏敞。初自北至道署,例由小坝换乘城河船,入北水关,至吕祖社上岸。两岸皆旗亭酒馆,生意极盛。由北门东转为豆腐巷,向东城隍一带,为蜡烛街、台山寺。左右称‘道后’,向东则称‘道东’。自道署废后,瓜畦菜圃,弥望皆是矣。
      为什么又有新的总兵府署呢?可能是有了漕运总督以后,漕运总督的官衙就建在总兵府西侧。大约因为总督府扩张需地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总兵府就被挤出去了,此地逐渐成为漕运总督府的一统天下。新的府署的位置,在淮安府署所在的东门大街东端,后改为淮扬道署,清代又改为孚佑帝君庙,俗称吕祖社,解放后又被改为工厂,今已无遗迹可寻了。乾隆《淮安府志》卷11云:“淮扬道署,先为总兵府,后驻海运道,改驻淮海道,今为淮扬道公署。乾隆十二年重修。鼓亭2座,仪门大门3间,大堂3间,穿堂3间,后厅7间,寝堂7间,宝敕堂5间,厅堂厢房各6间,七星楼7间,宾馆3间。”
      陈瑄为漕运总兵官时,他住在原总兵府西侧。正德五年漕运总兵陈熊得罪了刘瑾,这座宅院被籍没充公,以14400两的价格拍卖掉了。陈瑄以后的总兵官的住宅就不在这里了。因为那座房子即使不被抄没,也是陈氏私第,当然得另找地方住了。正德《淮安府志》卷6称:“总兵宅,在府东四望亭”。四望亭今不知所在,有人说新总兵府就是明漕运总兵官的官宅。则今之淮扬道署遗址当为四望亭的所在了。
      漕运参将的官署在何处,只有增辑本万历淮安府志卷7有一条记载:“漕运参将府在郡城中察院西。隆庆六年革止。”隆庆六年以前淮安城内察院只有一处,即漕运总督府。在此之西,当在今察院街的西端。正德《淮安府志》卷6也有一条,说“参将宅,旧在揆文坊,正德十一年改□馆为之。”参将宅与参将府是否在一起,揆文坊是否就在察院西街,现已无法查考了。
      漕运总督在淮安城内,先后有三处遗址。第一个总督府便设在总兵府的西侧,与总兵府并排面南。据说漕运总督署与漕运总兵署“两署中通,一堂治事,统称帅府”。其地原是陈瑄的旧居。因为漕运总督有都察院都御史的头衔,所以漕运总督府一称都察院,所以称这条街为察院街。后来漕运总督府迁走了,这里仍为察院,是巡按御史、提学御史、学政来淮时驻节的地方。因为北面有新建的漕运总督府亦称察院,这儿便称为南察院。清代在这里增设考棚,考童生、秀才的县试府试和院试,都在这里举行。
      嘉靖十六年,漕运总督周金,将总督府迁到城隍庙东(今楚州广电局),此为漕运总督府的第二个遗址。
      万历初,漕运总督凌云翼又将总督府迁到淮安城的正中央,即今天所保存的漕运总督署遗址。其地原为元代淮安路总管府,本是唐宋时代楚州的官衙,万历《淮安府志》称,乾道六年,录事陈敏兴修过。明初建为淮安府署,随即为淮安卫指挥使华云龙夺为淮安卫署,万历中复为漕运总督所夺,成为漕运总督府的衙署,一直使用到清末。乾隆《淮安府志》卷11记载,当年有“大照壁1座,鼓亭2座,大门5间,角门3间,仪门3间,大堂5间,中厅5间,东西耳房4间,大楼5间,后厅5间……寅宾馆3间,司道府县厅9间,中军旗鼓卫官厅共20间。”此外还有笔帖式番译处,牌坊3座。光绪末,曾于此创办江北陆军学堂,培养过一批军事人才。民国起为体育运动场,今经发掘,作为重要文化遗址保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推荐

    • 分府是什么官

      内容导航: 浙江温州府督粮分府加五级是什么官职 古代府是什么行政级别,全国一共多少个府? 如何区分清朝以前:州府县的化分,州官,府官,县官相当现在的什... 广西左江中营军功分府

      成语解释
    • 带食的成语有哪些

      内容导航: 带“食”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食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食”字的成语有哪些? 带食的成语有哪些 一、 带“食”字的成语有哪些? 弱肉强食[ ruò ròu qiáng shí ]:原指动物中弱者

      成语造句
    • 燕燕于飞 泣涕如雨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曕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是什么意思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是什么意思? 燕燕于飞这首诗的意思 《燕燕》的意思? 一、 曕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是

      成语故事
    • 使心用腹弄心眼.是什么动物

      内容导航: 泪眼汪汪耍可怜,使心用腹弄心眼的动物 《打一个削》泪眼汪汪耍可怜,使心用腹弄心眼的动物 使心用腹弄心眼猜一个削》是什么 削( 形容人心眼多的成语 一、 泪眼汪汪耍可怜

      成语造句
    • 关于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内容导航: 关于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冬天景物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一、 关于冬天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冬天的成语:鹅

      成语解释
    • 鼎的成语及鼎在成语中的意思``

      内容导航: 关于鼎的成语及意思 二十个关于或含有鼎的成语及意思! 带有“鼎”字的成语及意思(5 希望能在2013-08-06 ... 鼎字在成语中的各个意思 一、 关于鼎的成语及意思 鼎的成语 : 大名

      成语故事
    • 国内旅游这几个景点值得一去,让你来了就不虚此行

      内容导航: 国内哪些旅游景点不虚此行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行能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国内哪些旅游胜地,让你觉得可以说上个三天三夜? 冬天去哪旅游比较好,国内有哪些旅游景点值得一去?

      成语大全
    • 描写瘦的成语。

      内容导航: 描写人物瘦的成语 形容瘦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很瘦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人瘦的成语 一、 描写人物瘦的成语 描写人物瘦的成语: 【悲伤憔悴】:因悲伤而身体消瘦,脸色难看。 【柴毁

      成语解释
    • 作者简介集合。例如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作品集等:老舍,原名

      内容导航: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 关于鲁迅的资料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鲁迅,

      成语造句
    • 门户之间有成见是什么四字词语

      内容导航: 门口什么的四字成语 户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门”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关于“仁义”的四字成语 一、 门口什么的四字成语 没有 门口什么 的四字成语,门 开头的成语如下:

      成语故事
    聚合标签
    袒胸露乳来自哪首诗词 相能组什么成语呢 臂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一什么什么活成语 形容不动的词语 光在前面的成语是什么成语 无()无()式成语 ()风()雨的成语 带有灯字的成语 “卧”能组什么成语? 花团锦簇和团花簇锦是一个意思吗 形容很黑的成语是什么 网易有什么网络游戏? “迎”的组词和成语有哪些? 道为骨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excel怎么让两个表数据对应关联起来 近来心更切,为思君是什么意思 坍怎么读音是什么 急人之困是何意?出自于哪? 带汤的成语 找一部小说 梦见家人出血是什么预兆 有什么带灯字的四字词语 形容亲吻的成语 蛤蜊炖了很长时间,可不张嘴能吃吗? 描写灯光的成语有哪些? 堂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前面是说的成语 花甲用开水烫过没开壳是什么原因 我自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什么意思 浅什么隐什么成语 与水有关的成语 什么死什么什么成语 形容一个人理想的成语 忌怎么组词 成语填空天什么地什么 猜字谜,(里应外合),猜三个数字 用“凝聚”造一个关于母爱的句子 歪偏旁部首是什么 梦幻西游现在80破血头要多少钱的? 好什么什么什么成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中的无以是什么意思 一句淡淡的的问候,不忐忑,也不唐突怎么个意思 和飞黄腾达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里有死和生的成语 求上联顺字开头十一个字,下联文字开头十一个字,建楼牌品对联一... 各位大侠帮帮忙,看看选哪个?为什么?不胜感激! 瞎灯黑火打一种动物 《兰亭集序》全文 带乌成语有哪些 一道语文题,是六年级的来 一动不动 类似这样的词语 高中古诗文赏析 “随珠弹雀”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就永不回头观望.即使山崩河枯 教学相长的翻译 滕王阁序(完整的,有带诗)的译文 都是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一动不动的四字词语 团字开头成语接龙 请求推荐:寓意平安的婉约诗词 推荐北京周边单程400公里内的三日自驾游线路 求叔侄关系之类的禁忌恋BG宠文HE aabb式的有什么成语 和惊弓之鸟类似的成语有哪些 女孩说无论发生什么都顺天而行顺其自然不争说明什么? 岂容他人鼾睡乎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