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三国演义1-6回、6-12回、12-18回、18-24回......中主要人物性格人物性格

三国演义1-6回、6-12回、12-18回、18-24回......中主要人物性格人物性格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2-04-05 02:53:41
阅读:

内容导航:
  • 求三国演义1-25回的各主要人物及性格和主要事件
  • 三国演义每回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 找一部电子书,几年前看过一段,现在想继续看主角一开始是乞丐...
  •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 一、求三国演义1-25回的各主要人物及性格和主要事件

    时间:都是东汉末年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 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 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 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 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 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 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 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 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 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 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 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杨奉、韩暹不敌曹操,前往投奔袁术。刘备收留吕布,曹操假借汉帝手诏使刘备攻袁术,张飞奉命守城,但张飞却因饮酒而醉倒,吕布乘机攻取了徐州城。
    第十五回 孙坚之子孙策向袁术借兵,意图继承父亲遗志,发展大业。孙策攻取秣陵,击败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吴郡严白虎企图造反,会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孙策击败。
    第十六回 刘备为袁术所逼,不得已求助于吕布,吕布辕门射戟替刘备解围。张飞盗吕布马匹,吕布将刘备逐出徐州,刘备投奔曹操。张绣在宛城夜袭曹操营寨,曹操大将典韦战死。
    第十七回 袁术在淮南称帝,同时起兵攻击吕布,陈登前往说韩暹、杨奉,二人背叛袁术,袁术因此战败。曹操发檄使刘备、吕布、孙策三方面合攻袁术,袁术不得已渡淮而逃,曹操攻陷了寿春。
    第十八回 曹操与张绣、刘表作战,双方互有输赢。刘备为吕布所逼,曹操派夏侯惇前去相助,但夏侯惇被吕布部将曹性射伤左眼。
    第十九回 曹操结连陈登为内应,导致吕布节节败退,据守下邳城。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计水淹下邳,城中无粮。吕布部将宋宪、魏续、侯成反叛,献城投降,吕布被三人所擒,曹操下令将吕布处死。
    第二十回 曹操将刘备带回许都,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曹操在许田和献帝围猎,意在观察朝臣举动。献帝因为曹操专权而感到不安,将血字诏书写在玉带之中,付与国舅董承。
    第二十一回 董承将衣带诏给刘备观看,刘备在义状上签字。曹操请刘备前去饮酒,指出刘备为天下英雄,刘备惊得手中竹筷落地。刘备为逃出曹操控制,自愿前去攻击袁术,袁术死于淮南。徐州刺史车胄欲害刘备,但计谋被陈登识破。
    第二十二回 刘备复夺徐州后,担心曹操前来攻击,写信向袁绍求救,袁绍命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曹操使刘岱、王忠前往攻徐州,但二将分别被张飞、关羽所擒。
    第二十三回 张绣投降曹操后,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但祢衡当众侮辱曹操,使曹操大为不满。曹操使祢衡招降刘表,但祢衡被黄祖所杀。董承向太医吉平吐露心事,吉平在曹操的药中下毒,却被曹操发现,从而使得衣带诏一事泄露。
    第二十四回 曹操将董承全家处斩,起兵前去攻打刘备,刘备弃城而走,前往投奔袁绍。曹操攻打下邳,程昱向曹操献计招降关羽。
    第二十五回 张辽前去劝降关羽,关羽不得已投降曹操。袁绍听刘备之言,遣颜良前去攻打白马,关羽出马斩了颜良。

    二、三国演义每回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1、宋江: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他任人为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才能,创造了梁山泊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义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将招安视为义军最完满的归宿,其思想直接关系着梁山的成败。

    2、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

    3、林冲:委曲求全,寡言少语。但是上了梁山后变得勇敢果敢,做事坦坦荡荡,又重义气,而且智勇双全,为梁山立下大功

    4、武松:性格刚烈,胆大心细,重义气。但少谋,被张都监陷害,差点没命。

    5、燕青:聪明伶俐,好行侠仗义,又比较有心计,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是梁山难得的才子。

    6、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而且粗中有细,大智若愚,眼光比谁都看的远,他知道招安以后绝无好下场,最后在征方腊后坐化与杭州六和寺。

    扩展资料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水浒传》对招安的描写曾经对某些义军的领袖产生过消极的影响,如张献忠在谷城受抚,就表示“戮力王室,效宋江水浒故事耳”(《纪事略》)。但比较起来,《水浒传》对农民起义的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

    一批批义军将《水浒传》作为起义的教科书,从中汲取力量,高举起武装斗争的大旗。据现有的资料记载,从万历十四年(1586)起,就可以看到梁山英雄对于造反者的影响。特别是在明末农民大起义中,水浒英雄的口号已被广泛地写在农民军的义旗之上,许多义军首领袭用了《水浒传》的人名或诨号,成为中国农民起义史上的一种奇观。

    后来清代义军打着《水浒传》旗号的也屡见不鲜,太平天国、天地会、小刀会、义和团等无不受到《水浒传》的影响。这在中国小说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是没有一部作品可以和它相比的。

    参考资料:水浒传-百度百科

    三、找一部电子书,几年前看过一段,现在想继续看主角一开始是乞丐...

    《三国志》[2]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三国演义》。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编辑本段]【全书目录】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毋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敦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具体内容在http://hi.baidu.com/love3guo/blog/category/%C8%FD%B9%FA%D6%BE,百度百科的字数限制太强,绝非广告,仅供学习)
      [编辑本段]【特点疑点】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南朝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讲:“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这就是说,那些同类史书不是立论偏激,根据不足;就是文笔疏阔,不得要领。只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
      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三国志》取材精审。裴松之《三国志注》记汉魏交替之际的表奏册诏有20篇之多,陈寿在《三国志·文帝纪》中,只用一篇173字的册命就把这件大事写出来。对孙策之死,舍弃《搜神记》等书上的妄诞传说,只记孙策为许贡的刺客所击杀。这些都反映了他对史实认真考订,慎重选择的态度。
      《三国志》行文简明、干净。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记载,使刘备韬晦的心情,跃然纸上。
      《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的曹操听到刘备占据了荆州之时,“方作书,落笔于地”的情态,生动烘托出刘备在曹操心目中和当时局势中的地位。书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威猛,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
      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人杰,孙策、孙权是英杰,诸葛亮、周瑜、鲁肃是奇才,庞统是高俊,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三国志》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193)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
      但是,唐朝房玄龄等奉诏撰写的《晋书·陈寿传》,在承认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时,又认为陈寿因为私仇而在书中有所表现。说“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晋书·陈寿传》关于陈寿索米的这条史料,只有少数几位史学家如北周的柳虬、唐朝的刘知几等相信,而多数的史学家则认为这条史料不合事实,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指出:“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党于陈思王,冀摇冢嗣,启衅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随之,斯实魏朝罪人,不得立传明矣。《晋书》谓索米不 《三国志》[2]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百二回本《三国演义》。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学事业,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266)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编辑本段]【全书目录】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毋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浚陆凯传第十六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敦赵达传第十八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四、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1~6】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 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 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 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6~12】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敦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
      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却说吕布到寨,与陈宫商议。宫曰:“濮阳城中有富户田氏,家僮千百,为一郡之巨
      室;可令彼密使人往操寨中下书,言‘吕温侯残暴不仁,民心大怨。今欲移兵黎阳,止有高
      顺在城内。可连夜进兵,我为内应’。操若来,诱之入城,四门放火,外设伏兵。曹操虽有
      经天纬地之才,到此安能得脱也?”吕布从其计,密谕田氏使人径到操寨。操因新败,正在
      踌躇,忽报田氏人到,呈上密书云:“吕布已往黎阳,城中空虚。万望速来,当为内应。城
      上插白旗,大书‘义’字,便是暗号。”操大喜曰:“天使吾得濮阳也!”重赏来人,一面
      收拾起兵。刘晔曰:“布虽无谋,陈宫多计。只恐其中有诈,不可不防。明公欲去,当分三
      军为三队:两队伏城外接应,一队入城,方可。”操从其言,分军三队,来至濮阳城下。

      操先往观之,见城上遍竖旗幡,西门角上,有一“义”字白旗,心中暗喜。是日午牌,
      城门开处,两员将引军出战:前军侯成,后军高顺。操即使典韦出马,直取侯成。侯成抵敌
      不过,回马望城中走。韦赶到吊桥边,高顺亦拦挡不住,都退入城中去了。数内有军人乘势
      混过阵来见操,说是田氏之使,呈上密书。约云:“今夜初更时分,城上鸣锣为号,便可进
      兵。某当献门。”操拨夏侯敦引军在左,曹洪引军在右,自己引夏侯渊、李典、乐进、典韦
      四将,率兵入城。李典曰:“主公且在城外,容某等先入城去。”操喝曰:“我不自往,谁
      肯向前!”遂当先领兵直入。

      时约初更,月光未上。只听得西门上吹赢壳声,喊声忽起,门上火把燎乱,城门大开,
      吊桥放落。曹操争先拍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见一人,操知是计,忙拨回马,大叫:
      “退兵!”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东巷内转
      出张辽,西巷内转出臧霸,夹攻掩杀。操走北门,道傍转出郝萌、曹性,又杀一阵。操急走
      南门,高顺、侯成拦住。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典韦杀到吊桥,
      回头不见了曹操,翻身复杀入城来,门下撞着李典。典韦问:“主公何在?”典曰:“吾亦
      寻不见。”韦曰:“汝在城外催救军,我入去寻主公。”李典去了。典韦杀入城中,寻觅不
      见;再杀出城壕边,撞着乐进。进曰:“主公何在?”韦曰:“我往复两遭:寻览不见。”
      进曰:“同杀入去救主!”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
      杀入去,到处寻觅。

      却说曹操见典韦杀出去了,四下里人马截来,不得出南门;再转北门,火光里正撞见吕
      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
      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
      赶。曹操拨转马头,望东门而走,正逢典韦。韦拥护曹操,杀条血路,到城门边,火焰甚
      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韦用戟拨开,飞马冒烟突火先出。曹操随后亦出。方到门
      道边,城门上崩下一条火梁来,正打着曹操战马后胯,那马扑地倒了。操用手托梁推放地
      上,手臂须发,尽被烧伤。典韦回马来救,恰好夏侯渊亦到。两个同救起曹操,突火而出。
      操乘渊马,典韦杀条大路而走。直混战到天明,操方回寨。

      众将拜伏问安,操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郭嘉曰:“计可速
      发。”操曰:“今只将计就计:诈言我被火伤,已经身死。布必引兵来攻。我伏兵于马陵山
      中,候其兵半渡而击之,布可擒矣。”赢曰:“真良策也!”于是令军士挂孝发丧,诈言操
      死。早有人来濮阳报吕布,说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身死。布随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
      来。将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死战得脱,折了好些人马;败回濮阳,坚守不
      出。

      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
      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却说陶谦在徐州,时年已六十三岁,忽然染病,看看沉重,请糜竺、陈登议事。竺曰:
      “曹兵之去,止为吕布袭兖州故也。今因岁荒罢兵,来春又必至矣。府君两番欲让位于刘玄
      德,时府君尚强健,故玄德不肯受;今病已沉重,正可就此而与之,玄德不肯辞矣。”谦大
      喜,使人来小沛:请刘玄德商议军务。玄德引关、张带数十骑到徐州,陶谦教请入卧内。玄
      德问安毕,谦曰:“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万望明公可怜
      汉家城池为重,受取徐州牌印,老夫死亦瞑目矣!”玄德曰:“君有二子,何不传之?”谦
      曰:“长子商,次子应,其才皆不堪任。老夫死后,犹望明公教诲,切勿令掌州事。”玄德
      曰:“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谦曰:“某举一人,可为公辅:系北海人,姓孙,名乾,字
      公佑。此人可使为从事。”又谓糜竺曰:“刘公当世人杰,汝当善事之。”玄德终是推托,
      陶谦以手指心而死。众军举哀毕,即捧牌印交送玄德。玄德固辞。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
      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关、张二公亦再三相劝。玄德乃许
      权领徐州事;使孙乾、糜竺为辅,陈登为幕官;尽取小沛军马入城,出榜安民;一面安排丧
      事。玄德与大小军士,尽皆挂孝,大设祭奠祭毕,葬于黄河之原。将陶谦遗表,申奏朝廷。
      操在鄄城,知陶谦已死,刘玄德领徐州牧,大怒曰:“我仇未报,汝不费半箭之功,坐得徐
      州!吾必先杀刘备,后戮谦尸,以雪先君之怨!”即传号令,克日起兵去打徐州。荀彧入谏
      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
      有困,终济大业。明公本首事兖州,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也。今若
      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乘虚寇之,是无兖州也。若徐州不得,明公安所归
      乎?今陶谦虽死,已有刘备守之。徐州之民,既已服备,必助备死战。明公弃兖州而取徐
      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思之。”操曰:“今岁荒乏粮,军士
      坐守于此,终非良策。”彧曰:“不如东略陈地,使军就食汝南、颍川。黄巾余党何仪、黄
      劭等,劫掠州郡,多有金帛、粮食、此等贼徒,又容易破;破而取其粮,以养三军,朝廷
      喜,百姓悦,乃顺天之事也。”

      操喜,从之,乃留夏侯敦、曹仁守鄄城等处,自引兵先略陈地,次及汝、颍。黄巾何
      仪、黄劭知曹兵到,引众来迎,会于羊山。时贼兵虽众,都是狐群狗党,并无队伍行列。操
      令强弓硬弩射住,令典韦出马。何仪令副元帅出战,不三合,被典韦一戟刺于马下。操引众
      乘势赶过羊山下寨。次日,黄劭自引军来。阵圆处,一将步行出战,头裹黄巾,身披绿袄,
      手提铁棒,大叫:“我乃截天夜叉何曼也!谁敢与我厮斗?”曹洪见了,大喝一声,飞身下
      马,提刀步出。两下向阵前厮杀,四五十合,胜负不分。曹洪诈败而走,何曼赶来。洪用拖
      刀背砍计,转身一踅,砍中何曼,再复一刀杀死。李典乘势飞马直入贼阵。黄劭不及提备,
      被李典生擒活捉过来。曹兵掩杀贼众,夺其金帛、粮食无数。何仪势孤,引数百骑奔走葛
      陂。正行之间,山背后撞出一军。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手提大刀,截住去
      路。何仪挺枪出迎,只一合,被那壮士活挟过去。余众着忙,皆下马受缚,被壮士尽驱入葛
      陂坞中。却说典韦追袭何仪到葛陂,壮士引军迎住。典韦曰:“汝亦黄巾贼耶?”壮士曰:
      “黄巾数百骑,尽被我擒在坞内!”韦曰:“何不献出?”壮士曰:“你若赢得手中宝刀,
      我便献出!”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不一时,那
      壮士又出搦战,典韦亦出。直战到黄昏,各因马乏暂止。典韦手下军土,飞报曹操。操大
      惊,忙引众将来看。次日,壮士又出搦战。操见其人威风凛凛,心中暗喜,分付典韦,今日
      且诈败。韦领命出战;战到三十合,败走回阵,壮士赶到阵门中,弓弩射回。操急引军退五
      里,密使人掘下陷坑,暗伏钩手。次日,再令典韦引百余骑出。壮士笑曰:“败将何敢复
      来!”便纵马接战。典韦略战数合,便回马走。壮士只顾望前赶来,不提防连人带马,都落
      于陷坑之内,被钩手缚来见曹操。操下帐叱退军士,亲解其缚,急取衣衣之,命坐,问其乡
      贯姓名。壮士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
      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一日寇至,吾令众人多取石子准备,吾亲自飞石击之,无不中者,寇
      乃退去。又一日寇至,坞中无粮,遂与贼和,约以耕牛换米。米已送到,贼驱牛至坞外,牛
      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
      事。”操曰:“吾闻大名久矣,还肯降否?”褚曰:“固所意也。”遂招引宗族数百人俱
      降。操拜许褚为都尉,赏劳甚厚。随将何仪、黄劭斩讫。汝、颍悉平。

      曹操班师,曹仁、夏侯敦接见,言近日细作报说:兖州薛兰、李封军士皆出掳掠,城邑
      空虚,可引得胜之兵攻之,一鼓可下。操遂引军径奔商州。薛兰、李封出其不意,只得引兵
      出城迎战。许褚曰:“吾愿取此二人,以为贽见之礼。”操大喜,遂令出战。李封使画戟,
      向前来迎。交马两合,许褚斩李封于马下。薛兰急走回阵,吊桥边李典拦住。薛兰不敢回
      城,引军投巨野而去;却被吕虔飞马赶来,一箭射于马下,军皆溃散。曹操复得兖州,程昱
      便请进兵取濮阳。操令许褚、典韦为先锋,夏侯敦、夏侯渊为左军,李典、乐进为右军,操
      自领中军,于禁、吕虔为合后。兵至濮阳,吕布欲自将出迎,陈宫谏:“不可出战。待众将
      聚会后方可。”吕布曰:“吾怕谁来?”遂不听宫言,引兵出阵,横戟大骂。许褚便出。斗
      二十合,不分胜负。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助战,两将夹攻;左边夏侯敦、
      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齐到,六员将共攻吕布。布遮拦不住,拨马回城。城上田氏,见布
      败回,急令人拽起吊桥。布大叫;“开门!”田氏曰:“吾已降曹将军矣。”布大骂,引军
      奔定陶而去。陈宫急开东门,保护吕布老小出城。操遂得濮阳,恕田氏旧日之罪。刘晔曰:
      “吕布乃猛虎也,今日困乏,不可少容。”操令刘晔等守濮阳,自己引军赶至定陶。时吕布
      与张邈、张超尽在城中,高顺、张辽、臧霸、侯成巡海打粮未回。操军至定陶,连日不战,
      引军退四十里下寨。正值济郡麦熟。操即令军割麦为食。细作报知吕布,布引军赶来。将近
      操寨,见左边一望林木茂盛,恐有伏兵而回。操知布军回去,乃谓诸将曰:“布疑林中有伏
      兵耳,可多插旌旗于林中以疑之。寨西一带长堤,无水,可尽伏精兵。明日吕布必来烧林,
      堤中军断其后,布可擒矣。”于是止留鼓手五十人于寨中擂鼓;将村中掳来男女在寨内呐
      喊。精兵多伏堤中。却说吕布回报陈宫。宫曰:“操多诡计,不可轻敌。”布曰:“吾用火
      攻,可破伏兵。”乃留陈宫、高顺守城。布次日引大军来,遥见林中有旗,驱兵大进,四面
      放火,竟无一人。欲投寨中,却闻鼓声大震。正自疑惑不定,忽然寨后一彪军出。吕布纵马
      赶来。炮响处,堤内伏兵尽出:夏侯敦、夏侯渊、许褚、典韦、李典、乐进骤马杀来。吕布
      料敌不过,落荒而走。从将成廉,被乐进一箭射死。布军三停去了二停,败卒回报陈宫,宫
      曰:“空城难守,不若急去。”遂与高顺保着吕布老小,弃定陶而走。曹操将得胜之兵,杀
      入城中,势如劈竹。张超自刎,张邈投袁术去了。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
      在话下。
      【12~18】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却说贾诩料知曹操之意,便欲将计就计而行,乃谓张绣曰:“某在城上见曹
      操绕城而观者三日。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
      此处攻进,却虚去西北上积草,诈为声势,欲哄我撤兵守西北,彼乘夜黑必爬东
      南角而进也。绣曰:“然则奈何?”诩曰:“此易事耳。来日可令精壮之兵,饱
      食轻装,尽藏于东南房屋内,却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他在东南角
      上爬城。俟其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操可擒矣。”绣喜,从其计。早
      有探马报曹操,说张绣尽撤兵在西北角上,呐喊守城,东南却甚空虚。操曰:
      “中吾计矣!”遂命军中密备锹?爬城器具。日间只引军攻西北角。至二更时分,
      却领精兵于东南角上爬过壕去,砍开鹿角。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
      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军急退,背后张绣亲驱勇壮杀来。曹军大败,退出城
      外,奔走数十里。张绣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曹操计点败军,折兵五万余人,
      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俱各被伤。
      却说贾诩见操败走,急劝张绣遗书刘表,使起兵截其后路。表得书,即欲起
      兵。忽探马报孙策屯兵湖口。蒯良曰:“策屯兵湖口,乃曹操之计也。今操新败,
      若不乘势击之,后必有患。”表乃令黄祖坚守隘口,自己统兵至安众县截操后路;
      一面约会张绣。绣知表兵已起,即同贾诩引兵袭操。
      且说操军缓缓而行,至襄城,到淯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
      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住军马,
      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操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祭典韦毕,方祭侄
      曹安民及长子曹昂,并祭阵亡军士;连那匹射死的大宛马,也都致祭。次日,忽
      荀彧差人报说:“刘表助张绣屯兵安众,截吾归路。”操答彧书曰:“吾日行数
      里,非不知贼来追我;然吾计划已定,若到安众,破绣必矣。君等勿疑。”便催
      军行至安众县界。刘表军已守险要,张绣随后引军赶来。操乃令众军黑夜凿险开
      道,暗伏奇兵。及天色微明,刘表、张绣军会合,见操兵少,疑操遁去,俱引兵
      入险击之。操纵奇兵出,大破两家之兵。曹兵出了安众隘口,于隘外下塞。刘表、
      张绣各整败兵相见。表曰:“何期反中曹操奸计!”绣曰:“容再图之。”于是
      两军集于安众。
      且说荀彧探知袁绍欲兴兵犯许都,星夜驰书报曹操。操得书心慌,即日回兵。
      细作报知张绣,绣欲追之。贾诩曰:“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曰:“今日
      不追,坐失机会矣。”力劝绣引军万余同往追之。约行十余里,赶上曹军后队。
      曹军奋力接战,绣、表两军大败而还。绣谓诩曰:“不用公言,果有此败。”诩
      曰:“今可整兵再往追之。”绣与表俱曰:“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今
      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绣信之。刘表疑虑,不肯同往。绣
      乃自引一军往追。操兵果然大败,军马辎重,连路散弃而走。绣正往前追赶。忽
      山后一彪军拥出。绣不敢前追,收军回安众。刘表问贾诩曰:“前以精兵追退兵,
      而公曰必败;后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究竟悉如公言。何其事不同而皆验
      也?愿公明教我。”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操军虽败,
      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夫操之急于退
      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
      更追之:故能胜也。”刘表、张绣俱服其高见。诩劝表回荆州,绣守襄城,以为
      唇齿。两军各散。
      且说曹操正行间,闻报后军为绣所追,急引众将回身救应,只见绣军已退。
      败兵回告操曰:“若非山后这一路人马阻住中路,我等皆被擒矣。”操急问何人。
      那人绰枪下马,拜见曹操,乃镇威中郎将,江夏平春人,姓李,名通,字文达。
      操问何来。通曰:“近守汝南,闻丞相与张绣、刘表战,特来接应。”操喜,封
      之为建功侯,守汝南西界,以防表、绣。李通拜谢而去。操还许都,表奏孙策有
      功,封为讨逆将军,赐爵吴侯,遣使赍诏江东,谕令防剿刘表。操回府,众官参
      见毕,荀彧问曰:“丞相缓行至安众,何以知必胜贼兵?”操曰:“彼退无归路,
      必将死战,吾缓诱之而暗图之,是以知其必胜也。”荀彧拜服。
      郭嘉入,操曰:“公来何暮也?”嘉袖出一书,白操曰:“袁绍使人致书丞
      相,言欲出兵攻公孙瓒,特来借粮借兵。”操曰:“吾闻绍欲图许都,今见吾归,
      又别生他议。”遂拆书观之。见其词意骄慢,乃问嘉曰:“袁绍如此无状,吾欲
      讨之,恨力不及,如何?”嘉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
      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
      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
      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
      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
      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
      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
      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操笑
      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当之!”荀彧曰:“郭奉孝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
      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嘉曰:“徐州吕布,实心腹大患。今绍北征公孙
      瓒,我当乘其远出,先取吕布,扫除东南,然后图绍,乃为上计;否则我方攻绍,
      布必乘虚来犯许都,为害不浅也。”操然其言,遂议东征吕布。荀彧曰:“可先
      使人往约刘备,待其回报,方可动兵。”操从之,一面发书与玄德,一面厚遣绍
      使,奏封绍为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密书答之云:“公可
      讨公孙瓒。吾当相助。”绍得书大喜,便进兵攻公孙瓒。
      且说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
      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
      端献谗,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
      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一日,带领数骑去小沛地面围
      猎解闷,忽见官道上一骑驿马,飞奔前去。宫疑之,弃了围场,引从骑从小路赶
      上,问曰:“汝是何处使命?”那使者知是吕布部下人,慌不能答。陈宫令搜其
      身,得玄德回答曹操密书一封。宫即连人与书,拿见吕布。布问其故。来使曰:
      “曹丞相差我往刘豫州处下书,今得回书,不知书中所言何事。”布乃拆书细看。
      书略曰:
      “奉明命欲图吕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丞相兴大师,
      备当为前驱。谨严兵整甲,专待钧命。”
      吕布见了,大骂曰:“操贼焉敢如此!”遂将使者斩首。先使陈宫、臧霸、
      结连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豨,东取山东兖州诸郡。令高顺、张辽取沛城,
      攻玄德。令宋宪、魏续西取汝、颍。布自总中军为三路救应。
      且说高顺等引兵出徐州,将至小沛,有人报知玄德。玄德急与众商议。孙乾
      曰:“可速告急于曹操。”玄德曰:“谁可去许都告急?”阶下一人出曰:“某
      愿往。”视之,乃玄德同乡人,姓简,名雍,字宪和,现为玄德幕宾。玄德即修
      书付简雍,使星夜赴许都求援;一面整顿守城器具。玄德自守南门,孙乾守北门,
      云长守西门,张飞守东门,令糜竺与其弟糜芳守护中军。原来糜竺有一妹,嫁与
      玄德为次妻。玄德与他兄弟有郎舅之亲,故令其守中军保护妻小。高顺军至,玄
      德在敌楼上问曰:“吾与奉先无隙,何故引兵至此?”顺曰:“你结连曹操,欲
      害吾主,今事已露,何不就缚!”言讫,便麾军攻城。玄德闭门不出。次日,张
      辽引兵攻打西门。云长在城上谓之曰:“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张辽低
      头不语。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更不以恶言相加,亦不出战。辽引兵退至东门,
      张飞便出迎战。早有人报知关公。关公急来东门看时,只见张飞方出城,张辽军
      已退。飞欲追赶,关公急召入城。飞曰:“彼惧而退,何不追之。”关公曰:
      “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故不与我等战耳。”
      飞乃悟,只令士卒坚守城门,更不出战。
      却说简雍至许都见曹操,具言前事。操即聚众谋士议曰:“吾欲攻吕布,不
      忧袁绍掣肘,只恐刘表、张绣议其后耳。”荀攸曰:“二人新破,未敢轻动。吕
      布骁勇,若更结连袁术,纵横淮、泗,急难图矣。”郭嘉曰:“今可乘其初叛,
      众心未附,疾往击之。”操从其言。即命夏侯敦与夏侯渊、吕虔、李典领兵五万
      先行,自统大军陆续进发,简雍随行。早有探马报知高顺。顺飞报吕布。布先令
      侯成、郝萌、曹性引二百余骑接应高顺,用离沛城三十里去迎曹军,自引大军随
      后接应。玄德在小沛城中见高顺退去,知是曹家兵至,乃只留孙乾守城,糜竺、
      糜芳守家,自己却与关、张二公,提兵尽出城外,分头下寨,接应曹军。
      却说夏侯敦引军前进,正与高顺军相遇,便挺枪出马搦战。高顺迎敌。两马
      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敦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敦
      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
      夏侯敦左目。敦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
      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
      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夏侯敦既杀曹性,纵马
      便回。高顺从背后赶来,麾军齐上,曹兵大败。夏侯渊救护其兄而走。吕虔、李
      典将败军退去济北下寨。高顺得胜,引军回击玄德。恰好吕布大军亦至,布与张
      辽、高顺分兵三路,来攻玄德、关、张三寨,正是:啖睛猛将虽能战,中箭先锋
      难久持。未知玄德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18~24】却说曹操见了衣带诏,与众谋士商议,欲废却献帝,更择有德者立之。程昱谏曰:“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操乃止。只将董承等五人,并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门处斩。死者共七百余人。城中官民见者,无不下泪。后人有诗叹董承曰:“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又有叹王子服等四人诗曰:“书名尺素矢忠谋,慷慨思将君父酬。赤胆可怜捐百口,丹心自是足千秋。”斋

    相关推荐

    • 宠的成语有哪些

      内容导航: 带宠的成语 带“宠”的四字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宠爱的成语有哪些? 带有宠字的成语 一、 带宠的成语 含有宠的成语查询结果 成语词目解释 宠辱不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

      成语解释
    • "早出晚归"日文怎么说啊?

      内容导航: 母亲工作很忙,经常早出晚归 用日语怎么说 日语作文 早出晚归用英文怎么说 早出晚归的工作用英语怎么说 急!请用日语翻译句子过去,提到日本的工薪族,他们总是早出晚... 一

      成语大全
    • 关于心的成语

      内容导航: 关于心脸的成语有哪些 带心成语有哪些成语 带有心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心的成语 一、 关于心脸的成语有哪些 脸憨皮厚 口是心非 心安理得 心不在焉 心潮澎湃 心驰神往 心慈手软

      成语故事
    • 波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内容导航: 含有波字的成语有哪些 波字开头的成语有什么? 《带“波”字的词语或成语有哪些 湖波什么成语有哪些 一、 含有波字的成语有哪些 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

      成语造句
    • 三国演义1-6回、6-12回、12-18回、18-24回......中主要人物性格人物性格

      内容导航: 求三国演义1-25回的各主要人物及性格和主要事件 三国演义每回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找一部电子书,几年前看过一段,现在想继续看主角一开始是乞丐... 水浒传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成语解释
    • 公交车票价那么低,是怎么赚钱的?

      内容导航: 公交车政府是亏欠的还是赚钱的? 一辆公交车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公交低票价能否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公交车一辆大概多少钱?会不会很贵? 一、 公交车政府是亏欠的还是

      成语大全
    •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什么意思?

      内容导航: 鞭笞和鞭挞有什么区别 ”黎庶“读音意思是什么? 锤挞是什么意思 “鞭挞”、“鞭斥”和“鞭笞”有什么区别啊? 一、 鞭笞和鞭挞有什么区别 鞭笞和鞭挞区别是两个词语所表达

      成语故事
    • 落组词有哪些

      内容导航: 落 组词有哪些 落组词有哪些? 落组词,有几个? 啊的组词有哪些组词 一、 落 组词有哪些 大起大落、七上八落、光明磊落、落花流水、落地生根 一、大起大落 白话释义:形容起

      成语造句
    • 秋瑾坐牢时写的著名诗句

      内容导航: 革命志士“秋瑾”的著名诗句是哪一句? 革命志士秋瑾得著名诗句有哪些 秋瑾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秋瑾诗词著名诗句 一、 革命志士“秋瑾”的著名诗句是哪一句? 祖国陆沉人有

      成语解释
    • 打打闹闹怎么成语接龙??

      内容导航: 《滴滴打车》成语接龙 说说笑笑 打打闹闹还有啥类似成语 倒打一耙成语接龙 打开头成语接龙 一、 《滴滴打车》成语接龙 车水马龙,龙飞凤舞,舞鸾歌凤,凤凰来仪,仪态万千,千言万

      成语大全
    聚合标签
    历年中考作文题目 求相声《八扇屏》全本的台词 笨蛋勿近 下列熟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大气候省油灯呼之即来,... 狗长犄角装佯(羊)是指什么生肖 中华历史上哪些名人道貌岸然变成伪君子?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自去自来梁上燕 用俩字怎么组词 婉转悠扬 哪个字错了? 十分高兴的样子(成语) 李鸿章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徙宅忘妻是何意·出自于哪? 形容人多的成语AABB式的 求一幅挽联 平静不下来的歇后语 《兰亭集序》全文 与人字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这个图的谜底是什么?(猜一个字) 完美出的所有网游游戏有什么区别 忌怎么组词 权谋残卷的原文内容 什么无什么有的成语 瞎灯黑火迷底 国史是什么? 与水有关的成语 李清照和柳永的词共10首 水气病分为几类?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段路有每段路 来自 AABB有哪些? 《教学相长》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求较婉约,有意境的古典诗句 多多益善 第二个字是滚最后一个字是腾的成语 岿然不动.是什么意思? 爱的教育第三章的好词好句好段 以“歹”开头的成语 以腾字开头的成语 飞黄腾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形容男子汉带武字的成语 求几个成语 什么深浅的四字成语 里应外合是什么意思? 完美世界境界划分及宝具等级 什么水什么相的成语有哪些 地陷天不塌大灾有大爱意思 才什么德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热”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完美公司的网络游戏 形容男人风流倜傥的成语 关于腾字的成语有哪些 请教下这首诗的意思 恬淡优雅什么意思 奋袖出臂 五劳七伤代表什么动物 什么手什么成语 蛇若无头 绝对不行是什么生肖 什么意思 天塌地陷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形容恬静安逸 形容晚霞的成语,俗语也行,越多越好 铁字成语 道什么什么说成语 天母是顺天圣母吗? 痛彻骨髓是什么意思?谢谢!!!! 颇的拼音是什么 倚红偎翠这个成语出自何处? 基督教为什么不反对杀生? 歪偏旁部首是什么 李卫当官里的李卫真有其人吗? 试着写一写: 山( )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