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策决科。
策:策问;科:等第。释义为拆阅策问题目,以决定录取。旧时指应试取中。
出自:汉·扬雄《法言·学行》。
原文: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释义:书与经同,但世人不重视,研究一下可以吗?有人哑你笑着说:必须以考试的内容考取功名。
扩展资料:
反义词名落孙山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
“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沉吟不决: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犹豫不决: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久悬不决:拖了很久,没有决定。
迟疑不决:形容拿不定主意。
1、不知不觉
成语拼音:bù zhī bù jué
成语解释: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2、不明不白
成语拼音:bù míng bù bái
成语解释: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3、不偏不倚
成语拼音:bù piān bù yǐ
成语解释: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成语出处: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4、不卑不亢
成语拼音:bù bēi bù kàng
成语解释: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5、不痒不痛
成语拼音:bù yǎng bù tòng
成语解释:既不痛也不痒。比喻不中肯,没触及要害,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不痒不痛,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
沉吟不决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狐疑不决 传说狐狸多疑,所以称多疑叫狐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久悬不决 拖了很久,没有决定。
犹豫不决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迟徊不决 犹言迟疑不决。
迟疑不决 形容拿不定主意。
踌躇不决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 上一篇: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整体全诗
- 下一篇:什么不什么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