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出处: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全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扩展资料: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意思: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出自清代诗人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上句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意思是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
包括即是郑板桥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作者简介:郑燮,名燮,字板桥,清代画家,诗人。江苏兴化人。清乾隆元年进士,曾任河南范县、山东潍坊知县,后因帮助农民胜讼以及办理赈济事宜得罪豪绅而去职,寄居扬州。任职前后均以卖画为生,擅长画兰、竹,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板桥诗钞》、《词钞》、《家书》等。
扩展资料: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诗中首先描写一夜在县衙中所闻之声,进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发诗人将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诗中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在全国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
名家点评
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中国好诗歌·最美的古诗词》:卧听竹声, “疑是民间疾苦”,寥寥两笔,绘出一种画境。这首诗既有对自己的激励,也饱含着对同僚的劝勉,一个爱民清官的形象跃然纸上,具有借鉴价值。
辽宁散文学会会长邓荫柯《中华诗词名篇解读》:这首诗体现出封建时代的官员难得的人性光彩、人情温暖、人文关怀。对普通百姓的关怀牵挂,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痛切感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 括: 郑燮·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 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 关情。 【注释】: 潍县:今属山东省。 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 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银河,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 年(1706)进士:乾隆年间,曾任山东 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 衙斋:官衙中的书斋。些小: 指官职卑微。吾曹:我们。关情;关 心。 译文: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
叶发出萧萧之声, 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 声。 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 吏, 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 着我们的感情
- 上一篇:井然有序的然还能组成什么带然字的成语呢?
- 下一篇: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