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是一边陲小国,里面的人不乏高士鸿儒,因自负才智,甚少和外界往来。忽一日几个西凉聪明人百无聊赖,准备到南国去游学一番。 在楚国的集市的一个小摊上,这几个西凉人突然发现了宝贝。在粗陋的包装盒中,一颗明珠艳光不可逼视。聪明人大喜,当即和商家谈定了价格,并请商家次日将明珠送至客栈。 第二日商家来到客栈,西凉人看了明珠后却发生了内讧。原来明珠的包装盒和昨天市场中的完全不同。西凉人A怀疑商家调了包,西凉人B认为明珠在新包装下看起来很普通,西凉人C则看到了明珠上面的瑕疵。 另外几个一直没有说话的西凉人买下了明珠。 其他聪明的西凉人或继续争吵着或接着去找寻心中的珍宝。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买者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楚国有个商人,在郑国卖珠宝。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美玉、翡翠。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很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吧!
总结: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重于内在实在可笑,而楚人的不分主次也让自己没卖出珍珠。告诉我们凡事要从实际出发。
1。不能只看重外表的、次要的属性,忽视了本质性的属性!
2。不同的人价值观是不同的。在某些人的心中,“椟”比“珠”有更大的价值!
有一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卖珍珠,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桂花、花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一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还给他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