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乐亭县,靡声于京、津、冀东及东北三省广大地区。乐亭大鼓是历史文化的时代产物,是说唱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乐亭大鼓的产生,是在继承古代多种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唱实践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据记载,乐亭大鼓的成熟应在明代中晚期,是吸取乐亭民颜、民谣的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相传乐亭一带的人都有能歌善舞的习俗,逢年过节,都举办群众性歌舞活动和说唱活动。同时乐亭方言本身就有自然的旋律性,字声都带唱音,尾音细长回旋。因此,外地听了乐亭口音,都觉得象唱歌。如果稍微把语音拉长,再加上鼓板,进行提练升华,即能成为具有乡土气息的优美曲调。乐亭大鼓即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乐亭大鼓这一名牌,有其偶然的来历。清朝建立以后,开始为旗人分封土地。被分封在乐亭的崔佑文的前辈们在乐亭县扎下了根,被称为“京东第一皇庄”。崔佑文的把兄弟中状元之后,使崔家更加财粗势大,可直通五府六部,结交于皇亲国戚。崔家酷爱民间艺术,他不但组建皮影班社、梆子班社、莲花落班社,还有很多大鼓艺人在崔家演唱。崔家也常年供养这些人。一次,崔佑文进京贡奉,带着大鼓艺人到恭亲王府献艺,艺人们的技艺深得王爷的欢欣,并确定了“乐亭大鼓”之名。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这就是乐亭大鼓名称的来历。
乐亭大鼓的唱腔十分丰富,要求字正、腔圆、韵足、味浓,气氛真实、色彩鲜明、气口得当、鼓板合宜。乐亭大鼓的唱腔,自成体系,独具一格。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调,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诙谐,用这些唱腔来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情感和情绪。九腔十八调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双板、紧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凄凉调、撤单程、慢起程、昆曲尾子、蚂咋蹬脚等。演员在演唱中,根据剧情变化灵活运用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运用在鼓句上。总之,唱腔优美、丰富是乐亭大鼓的一大特点。
乐亭大鼓的又一个特点是说唱兼而有之,唱时就是九腔十八调,而说时就如同其它剧种的宾白,更与评书相似。为什么把说叫宾白呢?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宾不是主要的,而是辅助的,就如同主人与客人一样。白即是白话,既不是唱,也不押韵。宾白就是一种乐亭大鼓唱腔的辅助手段。乐亭大鼓的宾白,全部使用乐亭的地方语言,如果不说乐亭话就缺乏了乐亭大鼓的韵味。所以外地人学唱乐亭大鼓,都拜乐亭艺人为师,先学乐亭话。这在乐亭大鼓艺人收徒中叫正口。就是纠正原来的发音和声调,使其与乐亭地方话相一致。
乐亭大鼓学来不容易,表演上各有风格,要求一个人既要打板、演唱、表演、念白介绍,集所有功力于一身!而且乐亭大鼓最具特色,之所以能自成一派,经久不衰,是因为乐亭大鼓的念白。因其引用乐亭方言,使得乐亭大鼓更具地方特色,这也使得外地人更加难以学其精髓!另外需要演唱者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同年龄、不同人物的各自特点,这就更增加了学唱乐亭大鼓的难度。所谓一板一弦说千古兴替。一人一口演百面人生。如表现小孩的情节,嗓音要模仿小孩,面孔的变化要表现小孩的天真,动作也要有小孩的特点。这样才能更逼真的刻划人物的性格,增强说唱的感染力。
蔚县剪纸:蔚县剪纸最早是用来贴在窗户上的,作为一种装饰或逢年过节办喜事的喜庆点缀,如今蔚县剪纸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欣赏、收藏价值的民间艺术精品、国家级馈赠礼品。
武强年画:武强年画经过历代艺人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
唐山皮影:因以河北唐山地区乐亭、滦县、滦南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扩展资料:
蔚县剪纸、衡水内画、武强年画、曲阳石雕等,这些均为闻名世界的河北民间艺术,其他如陶瓷、皮影等也为市井百姓所喜闻乐见。
参考资料:zd北省民俗文化丛书“>百度百科-河北省民俗文化丛书
时间:2006年 类别:曲艺 地区:河北 编号:Ⅴ-8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乐亭县 一、 简介 乐亭大鼓是北方较有代表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及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演出时由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乐器伴奏。乐亭大鼓相传1850年前后由温荣创立于河北乐亭县,曾与评戏、唐山皮影并称”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自形成以来,名人辈出,流传较广,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 二、历史溯源 乐亭大鼓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曲种之一,发源于乐亭县,靡声于京、津、冀东及东北三省广大地区。乐亭大鼓是历史文化的时代产物,是说唱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乐亭大鼓的产生,是在继承古代多种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唱实践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据记载,乐亭大鼓的成熟应在明代中晚期,是吸取乐亭民颜、民谣的精华的基础上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相传乐亭一带的人都有能歌善舞的习俗,逢年过节,都举办群众性歌舞活动和说唱活动。同时乐亭方言本身就有自然的旋律性,字声都带唱音,尾音细长回旋。因此,外地听了乐亭口音,都觉得象唱歌。如果稍微把语音拉长,再加上鼓板,进行提练升华,即能成为具有乡土气息的优美曲调。乐亭大鼓即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乐亭大鼓这一名牌,有其偶然的来历。清朝建立以后,开始为旗人分封土地。被分封在乐亭的崔佑文的前辈们在乐亭县扎下了根,被称为”京东第一皇庄“。崔佑文的把兄弟中状元之后,使崔家更加财粗势大,可直通五府六部,结交于皇亲国戚。崔家酷爱民间艺术,他不但组建皮影班社、梆子班社、莲花落班社,还有很多大鼓艺人在崔家演唱。崔家也常年供养这些人。一次,崔佑文进京贡奉,带着大鼓艺人到恭亲王府献艺,艺人们的技艺深得王爷的欢欣,并确定了”乐亭大鼓“之名。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这就是乐亭大鼓名称的来历。 三、艺术特色 乐亭大鼓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只需要一鼓一板一弦一人演唱就可以了,演唱者打鼓又打板,边说边唱。描绘场景,刻划人物,议论得失,都集中在演唱者的嘴上、表情上和动作上。 乐亭大鼓施用的鼓,与其它流派的大鼓施用的鼓基本相同。一面小鼓,底下有个支架,一支鼓键敲击,但与其他大鼓在敲击的效果上是不同的,有其自身固定的鼓谱和套路来烘托气氛。 乐亭大鼓施用的板是两片月牙型的铜板,名叫”梨花板“,实际上是”犁铧板“的谐音。耕地用的犁铧是用生铁铸造的,敲击起来比较响亮,最初的板就是用犁铧片磨制的。现在施用的板是用铜特制的,音色更好,外型更美观。打板也有固定的套路,不但有演员掌握节奏的作用,而且也随剧情变化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乐亭大鼓伴奏的主要乐器是三弦。三弦分大三弦和小三弦两种。乐亭大鼓伴奏使用的是大三弦。大三弦杆长,共鸣箱大,发音响亮,音色厚实,传响较远。用三弦伴奏能紧贴演员的发声,使音乐与演唱更能融为一体。演员演唱有固定的曲牌,伴奏时依据固定曲牌的旋律。前奏向奏间奏无固定模式,而是靠伴奏人员按照上段下段曲牌的要求自行发挥,使上下唱腔更好地衔接起来。 乐亭大鼓的唱腔十分丰富,要求字正、腔圆、韵足、味浓,气氛真实、色彩鲜明、气口得当、鼓板合宜。乐亭大鼓的唱腔,自成体系,独具一格。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调,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诙谐,用这些唱腔来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情感和情绪。九腔十八调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双板、紧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凄凉调、撤单程、慢起程、昆曲尾子、蚂咋蹬脚等。演员在演唱中,根据剧情变化灵活运用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运用在鼓句上。总之,唱腔优美、丰富是乐亭大鼓的一大特点。 乐亭大鼓的又一个特点是说唱兼而有之,唱时就是九腔十八调,而说时就如同其它剧种的宾白,更与评书相似。为什么把说叫宾白呢?从字面上可以理解,”宾“不是主要的,而是辅助的,就如同主人与客人一样。”白“即是白话,既不是唱,也不押韵。宾白就是一种乐亭大鼓唱腔的辅助手段。乐亭大鼓的宾白,全部使用乐亭的地方语言,如果不说乐亭话就缺乏了乐亭大鼓的韵味。所以外地人学唱乐亭大鼓,都拜乐亭艺人为师,先学乐亭话。这在乐亭大鼓艺人收徒中叫”正口"。就是纠正原来的发音和声调,使其与乐亭地方话相一致。 乐亭大鼓学来不容易,表演上各有风格,尤其是一人说唱一人表演,而且还要表现不同年龄、不同人物的各自特点,这就更增加了学唱乐亭大鼓的难度。所谓一板一弦说千古兴替。一人一口演百面人生。如表现小孩的情节,嗓音要模仿小孩,面孔的变化要表现小孩的天真,动作也要有小孩的特点。这样才能更逼真的刻划人物的性格,增强说唱的感染力。 乐亭大鼓的剧目很多,有传统剧目,有现代剧目。有长篇、中篇和短篇。还有一种微型剧目,乐亭大鼓叫书帽儿,多则十几分钟,少则几分钟,长篇大鼓能连续说唱一两个月,中篇能说唱十天八天,短篇的则说唱一个晚上,约2个小时。现在保存下来和有据可查的中长篇书词有200多部,短篇和书帽就更多了。长篇的传统剧有《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中篇传统剧有《瓦岗寨》、《回杯记》、《呼延庆》等。长篇的现代剧目主要是《烈火金钢》、《桐柏英雄》、《平原枪声》等;中篇的现代剧目主要有《夺印》、《火烧中家潭》等。 这些剧目大多是根据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由作者进行再创作的,更多融入了乐亭的地方语言,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鼓剧目。 四、传承意义 乐亭大鼓以其丰富的板腔、完整的曲式、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北方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1950年,乐亭县成立了大鼓曲艺队,使乐亭大鼓的艺人们第一次有了政府认同的自己的组织。并在政府支持下连续培养了众多的大鼓人才。直到今天,乐亭县仍然有大鼓曲艺队,乐亭人仍然喜爱大鼓。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