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周以来,秦汉到明清,很多情况都是立长不立贤。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大小,方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基本的一个原则,一为嫡,二为长。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开始最严格的,即正妻所生的大儿子继位。秦朝之后,不太考虑是否正妻所生的,只想是不是长子。
周天子娶妻生子,正妻必然是有着庞大势力集团的家族,只有强强联合,才能维持中央的强势。西周最明显的例子: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申后和太子姬宜臼是申国君主的女儿和外孙,申侯大怒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称周平王,史称东周,周王朝从此衰弱。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不愿立长,导致内乱不断。很多时候谁先回都城谁就为君主,真是一片混乱。在世界历史上,西方奥斯曼帝国争夺帝位的竞争最残酷的,皇子在十二三岁时下放到地方任职历练。老皇帝一死,各地的皇子们谁最先回到皇宫谁就是皇帝,然后派出使者和大军杀光还在路上的皇子们。那些皇子会束手待毙吗?答案是不会的,各地总督会掀起一场叛乱,表示支持哪位皇子。
慢慢到后面,都城禁卫军首领想立谁当皇帝,就先把驾崩消息告诉谁,最后奥斯曼皇帝都变成禁卫军的傀儡了。晚年的隋文帝废长子杨勇而立杨广,全部朝臣给予支持认为其贤明,后面隋朝的灭亡谁敢说杨广不用负最大的责任。
立储从来都是古代王朝的大事,而标准如何一直都是立长,皇帝一旦偏离“立长”的标准必然招致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反对理由一般有两个:一自古礼法如此、二是不立长立贤能的话,大臣和皇子都会钻空子,大臣支持哪个皇子就说哪个贤,朝堂党同伐异岂不是一片混乱。而皇子想做皇帝就要表现得贤能,真贤能假贤能,恐怕只有自己和少数人知道。操作空间太大了。
古代之所以立长不立贤,道理很简单。“长子”是客观既定的事实,而“贤明”是主观印象,是可以改变的。而“立长不立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朝堂纷乱。
从长子的角度出发。古代皇帝娶妻,能当上正妻的女人,背后一般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撑。另外,正妻的孩子也有分长幼顺序,一般最有资格接任大统的为正妻的长子,即——嫡长子。那么长子当政,就能更好地稳住朝堂局势,更好地维持中央长久统治。
从贤德的角度出发。一个人是否“贤德”的判断是主观的。若皇帝立贤不立长,则很容易引起分歧。首先,皇帝个人的主观判断,古代皇帝的皇子众多,皇帝也无法对每个孩子都进行详细的了解。其次,各个官员臣子的判断,每个臣子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从而进行站队。这就造成拉帮结派甚至是结党营私的场面,引起朝堂不必要的混乱。
一个皇子否是贤德是比较难以评价的。有些皇子为了争夺皇帝之位,不贤德却想要表现得贤德,那又该怎么评判呢?
举个例子,康熙在选太子一事上一直在为传位给八阿哥还是雍正而苦恼万分。雍正人气不高,门前清冷。相比之下,八阿哥受人爱戴,人人拥护。但最后,康熙却将位子传给了雍正,而不是八阿哥。之所以如此,是因康熙看出了八阿哥的野心:举荐新太子事件让康熙对胤祀大为恼火,而毙鹰事件则让康熙绝望。另外,八阿哥的母妃只是辛者库奴才,地位不匹。
所以,综上所述:“立长不立贤”的好处大过于“立贤不立长”。从一方面来说,既然皇帝已经决定了立长不立贤,那么必定会在这个孩子身上倾入更大的精力。不论是老师还是环境,亦或是从皇帝,臣子身上获得的关注度肯定是其他皇子无可比拟的。
但实际上,中国古代还是有很多皇帝是通过战争或者抢夺地位而登上帝位的,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而“立长不立贤”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最佳选择。
- 上一篇:为什么领导总是叫我去做事呢?
- 下一篇:举在古汉语中有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