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越谣歌》,民间流传。
《越谣歌》指的是古代江浙一带百越地区的歌谣。
“簦”字,念deng,阳平调,指古代一种有柄的斗笠。
歌谣的意思是说,朋友之间,不要因为贵贱的差异而改变了友情。
越国风俗秉性多朴实,开始与别人交友就很有礼节,堆土做一个平台,以鸡和狗做祭品,祝愿说:“你虽乘车,我戴斗笠,以后相逢我要下车向你作揖;我遂步行你乘马,日后相逢你还是应该下马。”
我找到了如此一说:越人纯朴,与朋友交往,用鸡犬祭拜,并颂曰:「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不知道楼主所据是什么版本,看来是别人篡改过的东西,为尊重你的提问,我只好按你的意思翻译一遍。
乘车戴笠
原文: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为坛,祭以鸡、犬。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译文:(古时)浙江一带(的百姓)民风坦率性格朴实,初次与人交朋友时很有礼节,(他们)筑土为坛,杀鸡、狗来祭拜。(他们对新朋友)祝告说:“你虽然有马车,我是带着笠帽的,如果以后相遇(你还是应该)下车(和我)相互行礼;我虽然走路你驾着快马,后会有期时你应当下马(才合乎礼节)。”
( )中表示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后须补充的句子成分。
- 上一篇:为何说《庄子》是中国小说之祖
- 下一篇:乐字组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