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些角色的名字是剧中人物身份的简称。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了一类人物,所以才会有不同的称谓。我们大家都应该知道,角色,就是根据舞台上演员饰演的剧中人物身份特点及其表演风格的差异,对演员的一种定位与分工。
在戏曲中,人物的角色种类很多,这也就导致有很多的名称。这些角色的称谓考虑到当时从事戏曲行业的人文化程度偏低,所以尽量都用的是一些较为简单的名字,以防止因字体复杂而被误写。有时甚至于将原来的字抽掉一些笔画,将其变成简化字使用。所以就有了生、旦、净、末、丑这些既简单又好记的名字。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例如净角,其含义其实比较简洁明了,很多戏剧优伶在上台之前需要涂上彩面,上彩之前是需要先洗净脸刮净胡须,整个过程就用一个净字表达;同样,末角就是末将。这样一来,戏曲演员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到自己所诠释的角色。
不过在以前的社会,民间还有一种关于角色来源的说法,认为其出于古代的角伎,他们以技艺决胜负并以此作为优劣的标准。后来就把优伶等以色、艺为职业的人一并称为角色,还将其分出了许多类别,于是才有偶尔“梨园十二角色”的说法。无论是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各有千秋。一处好的戏曲,也需要他们互相配合才可以完成。
旦角 旦又分为花旦刀马旦老旦彩旦青衣
梅尚荀程是四大名旦 分别是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梅派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凤还巢》、《宇宙锋》等;
尚派代表剧目有《双阳公主》、《乾坤福寿镜》、《昭君出塞》等;
荀派代表剧目有《红娘》、《金玉奴》、《荀灌娘》等。
程派代表剧目有《锁麟囊》、《春闺梦》、《贺后骂殿》、《窦娥冤》等;
1、来源:
“旦”本意指旭日东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在戏曲表演行当中,指女角色之统称。源于歌舞、百戏。魏之“辽东妖妇”(裴松之《三国志注》),隋(一作北齐)之《踏谣娘》(唐崔令钦《教坊记》),唐之“弄假妇人”(段安节《乐府杂录》)等,都是扮演妇女作戏剧性表演的节目,当为旦的前身。
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周密《武林旧事》记民间舞队有《麤妲》和《细妲》等目,妲即旦的古写。据吴自牧《梦粱录·元宵》条:傀儡戏之细旦“戴花朵肩,珠翠冠儿,腰肢纤袅,宛若妇人”。可知细旦为俊扮之旦色;与之相对照,麤旦当为丑扮之喜剧角色。宋杂剧、金院本的女脚色称装旦或引戏,为“五花爨弄”的脚色之一。宋元南戏和北杂剧形成后,沿用旦的名目,但两者在具体运用上又略有不同:南戏的旦泛指女主角,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三个女主角贫女、王金榜和李琼梅,尽管身份和性格有很大差异,却都由旦扮;杂剧的旦是女脚色的统称,以主唱的正旦作为旦中正角,扮演人物的范围几乎包容了类似近代戏曲中的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和老旦等各种类型。余如贴旦、外旦等皆为副角。明代的南曲系统诸剧种在名目上仍沿南戏旧制,但在演出实践中已按不同的性格特征逐渐分化,到昆山腔表演艺术发展的成熟期,形成正旦、小旦、贴旦、老旦四个支系(《扬州画舫录》)。其后高腔、梆子、皮簧和民间小戏各系统剧种又有丰富和发展,繁衍出众多的分支。
2、分类:
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类别。
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妇女,以唱功见长,如《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花旦: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俐的小家碧玉或丫鬟,以做功和念白见长,如《西厢记》中的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
刀马旦: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一般要扎大靠,表演上重靠把工架,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
花衫: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由王瑶卿先生所创。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等。
武旦:表现那些身俱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如《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老旦:表现那些老年女性,用本嗓唱念,多重唱功,如《红灯记》中的李奶奶;《钓金龟》中的康氏等。
彩旦:俗称丑婆子,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简单说彩旦是重说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这类角色并不全是坏人,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比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还有一些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例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例如《拾玉镯》的刘媒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