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和北魏没有任何关系,在当时都是叫“魏”,只不过后人为了便于区分它们,所有一个叫曹魏一个叫北魏。
曹操的“太祖武皇帝”是曹丕封的,北魏孝文帝尊曹操无非是拉拉关系,往曹魏上靠靠,在古代帝王中最在乎的就是自己地位的正统,奉正朔,就是我的地位不是抢来的不是坑来的,是从三皇五帝一直传下来的,我是正统,那么孝文帝就得往曹操身上靠。孝文帝无非是想为自己逐鹿中原找一个理论基础。
他自幼由太皇太后冯氏抚养长大,崇尚中国文化,亲政后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元- -(467年—499年),本姓“拓跋”,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499年在位),在位29年,享年33岁,谥孝文皇帝。 元- -即位时只有5岁,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冯太后是汉人,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二十年(493年)亲政后,秉承馮太后的政策,繼續进行了改革,而且做得比馮太后更大刀闊斧。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法,实行均田制;然后于494年,他先“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士族联姻,又参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恂,这一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史称“孝文帝中兴”。孝文帝庙号高祖。 不过, 孝文帝改革的对象是腐败的东晋门阀制度 ,所以孝文帝以后,北魏朝政日益腐败,仅仅40年,北魏王朝就灭亡了。 北魏此后的皇帝为了能象孝文帝那样都立下宏大志向,可惜天不从人愿望。北魏后世子孙为了弥补自孝文帝以后的皇帝的志向就在其他皇帝死后的益号多采孝字!!
鲜卑大山,苍莽神奇。兴安文化,源远流长。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据考证,大兴安岭也许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黄帝的后人在此居住。
历史学家:慕容鲜卑是黄帝的后人
新华社今年2月27日播发了一篇让史学界震惊的消息:辽宁朝阳三燕文化研究会会长、历史学教授雷广臻日前表示:慕容鲜卑实际上是黄帝的后人。
据雷广臻考证,慕容鲜卑人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凭世代口口相传。但慕容鲜卑人关于自己是黄帝后人的记忆十分明确,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曾写道:“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轩辕,就是黄帝。除世代口传外,历代典籍中也有关于慕容鲜卑人身世的记录。例如《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这一说法后来为《晋书》及《北史》所沿用,二书都说:“始均为鲜卑族始祖。”《晋书》还称:曾在晋代受封为“鲜卑都督”的慕容廆,“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这里说的昌黎棘城,就在今辽宁义县。所谓的“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黄帝后人的意思。史称慕容鲜卑“邑于紫蒙之野”。紫蒙之野应该位于西辽河上游,即大兴安岭以南、燕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也正是近二三十年考古学者十分关注的红山文化区。
历史上,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都以朝阳为都。由此,朝阳有“三燕故都”之誉。雷广臻认为,慕容鲜卑后来定都辽宁西部,大有荣归故里、寻根问祖之意。而后慕容鲜卑与汉族的重新融合,互取精华,也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指出:黄帝族迁徙往来无常处。这是北方游牧和渔猎部落的特点。辽河文明的提出,以及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南北接触的文化关系,证明了五帝前期诸代表人物在北方地区活动的可信性。
而红山文化区域正处于大兴安岭的最北端。
古书记载:鲜卑族自认是黄帝后裔
看过新华社的消息后,笔者又找了一些关于鲜卑民族的资料。有如下记载:
北魏拓跋氏自认为是黄帝之后,他们认为拓跋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鲜卑族拓跋(又称托跋)部,为黄帝后裔有拓跋氏。相传黄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阳氏颛顼。昌意的小儿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国北部地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德后代。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时,率王族改为元姓,其王族之外德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族。二是出自李姓所改。西汉时,有李姓者改为拓跋氏。拓跋氏始祖:拓跋力微。拓跋氏寻宗溯源,黄帝有4妃,他有25子,其中12个儿子继承父姓——姓姬,另外13个儿子改为姬姓以外的姓。元妃西陵氏,为西陵氏女,号嫘祖,生子三人:昌意、玄嚣、龙苗。西陵氏所生长子昌意,降居(指由帝子下降为诸侯)若水,生子三人:长子名乾荒,乾荒生颛顼(高阳氏,后为五帝之一);次子名安,居西土,其后裔为李氏;三子名悃,迁居北土,其后裔为拓跋氏,即后来北朝的鲜卑族。
慕容鲜卑人自己记忆为黄帝、颛顼后人。慕容鲜卑人记忆古迹的方法是口口传述,《魏书·序纪》提到鲜卑起源时,记载:“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从他们自己的口口传述慕容鲜卑就是黄帝后人。《晋书·载记第八》说: “(慕容)廆以大棘城即帝颛顼之墟也,元康四年乃移居之。”大棘城在今朝阳市东170里, 帝颛顼即黄帝之孙。《晋书·载记第八》又说: “慕容廆,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有熊氏,指黄帝。苗裔一词最早出于《离骚》。苗裔之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的意思,后来从禾谷之实转义引申为“子孙后代”;裔,就是“后代”之意。所谓“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黄帝子孙后人的意思。慕容鲜卑人关于自己是黄帝、颛顼后人的记忆十分强烈,以至于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紫濛》篇中仍然说: “慕容氏自云轩辕之后,从于紫蒙之野。”轩辕,正是指黄帝。
古籍记载鲜卑也许为黄帝、颛顼后人。《山海经·大荒西经》云:“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其说后为《晋书》及《北史》所用,二书都说:“始均为鲜卑族始祖”。这也就是说, 黄帝为鲜卑族始祖。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载:“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居于北夷,邑于紫蒙之野”。高辛氏是帝喾, 黄帝的曾孙。厌越是契,紫蒙之野就是上文说过的老哈河、西辽河流域。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情况。司马迁认为少数民族与华夏族有着重要的渊源的关系,认为舜请求尧“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把后来的蛮夷戎狄都说成是由中原的炎帝族和黄帝族发展而来。这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混血融合的趋势,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华戎一族”或“胡越一家”思想的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原民族对边疆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家的思想认可,也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对炎黄文化的心理趋同。
嘎仙洞:黄帝少子居住之地?
史书古籍之中,有一个关于“幽都”的记载。《淮南子》中也记载:“尧时东至黑齿,北抚幽都。”《晋书·地道记》:“幽州以幽都而得名。”《楚辞》中有:“下此幽都兮,土伯九约。”
《辞源》中释幽都:泛指北方。旧称日没于此,万象阴暗,因此北称幽,南称明。但是有人指出幽都是指鲜卑石室。
《魏书·序纪》中曾记载黄帝昌意少子受封北土“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书·尧典》中也记载:“尧命和叔,宅于朔方,日幽都。” 昌意少子名叫和。尧是黄帝的孙子,和受封北方,没有居处,帝尧便命人建大宅,命名为幽都。这个大宅也许就是大兴安岭嘎仙洞。《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记载:“北海之内,有山名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玄鸟、玄蛇、玄虎、玄豹,玄狐落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史学家说,北海即今之贝加尔湖,幽都之山即大鲜卑山,黑水即黑龙江,大幽之国即古鲜卑部落。虽然《山海经》也没有确指幽部即是嘎仙洞石室,但是据此分析,可能性还是有的。
另外,《魏书·序纪》开篇写道:“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大致反映了拓跋鲜卑人祖先生活的真实。《前燕录·慕容传》也说:“昔高辛氏游于海滨,以少子厌越以君北夷,世居辽左,号曰东胡。”
黄帝少子曾居住在嘎仙洞之说,或许不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