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可以站在两个立场上看事情,而当局者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4、有时候,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的诗“ , ”,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这是说,庐山横看就成了岭,从侧面看又成了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呈现不同的姿态。人们之所以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就因为自己就处在庐山之中。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态,气象万千;后两句包含着“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前后自然联系,浑然一体,不管作者的主观意图如何,我们都可以从这首诗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如观察事物,既要深入其内,又要出于其外,这样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 ——《简明文学知识辞典》354至355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旁边的人看当事人 能够看别人的问题很透彻 条理很清晰
但是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跟你看到的那人迷茫 慌张的样子
是一样 我们都是凡人
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指这是一种容易发生的现象,并不是说,当局者就一定迷,旁观者就一定清。
当局者迷时,会陷入其中,丧失综合思维,视野变窄。这样,就会只注意到了局部的利益,太关注个别的目标等等,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都是其表现形式。这样的情形,哪怕是在智者身上,也会发生。而旁观者,相对超脱,则能一眼看清。这就好比,当局者在河中游泳,不知道前面有旋涡,而在岸上的旁观者,哪怕他连游泳都不会,却能在高处,一眼就看出危险一样。
避免的方法是,当局者在其中时,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综合思维,时不时冷静一下,想想需要关照到的各个方面,然后审时度势,当进则进,当退则退,事先谋划好几条关键的红线,不可超越,就会比较好一些的。
- 上一篇:为什么脂肪堆积在小腹而不在胸部
- 下一篇:为什么李白能代表盛唐诗人的精神 请速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