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床就是女婿。对女婿称“东床”,源于晋代我国著名大书法家袒腹(也作坦腹)东床的传说。相传晋朝时,太傅郗鉴的爱女郗璇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妙龄待嫁。郗太傅听说丞相王导的几个儿子各个长得都很英俊,便有意与王府结儿女姻亲。
王丞相对这门亲事也很同意。一天,郗太傅派一个门客拿着自己的给王丞相的亲笔书信到王府去选婿。王丞相见过信后对这个门客说:“我的几个儿子都在东厢房呢,转告郗太傅,请任意选吧!”门客到东厢房看过之后,谢过丞相王导,赶回郗府,回复太傅说:“百闻不如一见,到了王府一看才知道,王丞相的几个儿子长得真的都不错,各个都很英俊。
听说我为您选女婿,都饰容待客,有的还有些拘谨,只有一个年轻人,袒腹卧于东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谁知郗太傅闻听此言后高兴地说:“就选那袒腹东床的为婿。我就得意这样的,他将来肯定是一个好女婿。”太傅郗鉴后来又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来这个青年是王羲之,便将女儿郗璇嫁给了他。
王羲之简介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勤习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自成一体,妍美流便。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行,字势雄强多变化,为历代学书者所宗尚,影响极大。
书迹刻本甚多,散见宋以来所刻丛帖中。行书保存在唐僧怀仁集书《圣教序》内最多。草书有《十七帖》等。当年这个袒腹东床的王羲之,后来以书法闻名于天下。由此,“令袒”或“东床”就成了对女婿的尊称。
但“令袒”或“东床”这种称谓一般都用于称对方的女婿、别人的女婿。附:《世语新说·雅量》“坦腹”郗太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
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或“东床”,本此。附:《晋书·王羲之传》“东床”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
东床快婿是我国一个十分有名的典故。晋代的时候,太尉郗鉴想要给自己的女儿招一个女婿,他听说王家的男子都相貌堂堂,威武不凡,于是派了一名下人去王家看看谁可以成为自己的女婿。下人来到王家男子聚集的厢房后,发现王家人果然个个都是一表人才,但当他说明来意后,王家的人却都显得十分矜持,扭捏作态。只有一个人不管不问,躺在东厢房的东床上吃瓜,俨然一副吃瓜群众的样子。下人回去禀报了所见之人,太尉郗鉴一听马上说“此人真是佳婿”。这个吃瓜的人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的放浪形骸并不仅仅体现在这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中就可以窥见王羲之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与生死观念。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王羲之明白,短暂的人生就如同兰亭集会,虽极乐而终有期限。于是他发出了“死生亦大矣”的感慨,醉卧兰亭,醒叹世事,王羲之用一只短竹将宴游之乐定格于方寸之间,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生命的真滴陈置于字句之间。《兰亭集序》完美的诠释了王羲之对于生死的通达彻悟,如此的王羲之,才担得起“天下第一书”的称号。
既然对于生死王羲之都已看淡,那么区区找个女婿,又怎么能扰乱他的心绪分毫呢?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太尉郗鉴也看上了他的处变不惊,选他作为自己女儿的归宿。可以说,郗鉴的眼光还是很毒辣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晋代,《晋书》上这样写着,晋代有两个世家大族,一个是谢家,一个是王家,就是王导和谢安。王谢家族就是刘禹锡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提到的两大家族。王家在东晋时代非常有名,而且他的子弟都非常出色,他的领头人是叫王导,是一个高官。
当时朝廷上有一个太尉叫郗鉴,他希望给自己的女儿招一名乘龙快婿。他听说王家的子弟都非常优秀,所以他派了一个门生去找王导讲明此意。王导同意了,并邀请他到东厢房去看,王家的子弟,包括儿子、侄子等都在那。门生逐个观察以后,就回去向太师禀报。他说,王家的子弟看上去个个是青年才俊,藏龙卧虎,但是他们一听,我们是要来招女婿以后,态度就显得非常矜持,不自然。但是唯有在东厢房的东床上面有一个青年人,他躺着,袒腹而食,就是露着肚子在吃东西,独若不闻,根本不把这个消息当成一回事。太尉一听到这里,马上脱口而出,可以了,此人真是佳婿。第二天,他再去派人去打听这个青年人是何许人也,原来此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人称他的书法是古今之冠,描绘他的书法是飘如浮云,矫如惊龙。这个故事说明一点,一个人主要是在于内在的才华,而不在于外表。
- 上一篇:为什么说夫妻俩人是一体的啊
- 下一篇:为什么回族男人头上戴的小帽不会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