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
《周礼》所祀天神,正言昊天上帝。郑氏以星经推之,乃谓即天皇大帝。然汉、魏以来,名号亦复不一。汉初曰上帝,曰太一,曰皇天上帝。魏曰皇皇帝天。梁曰天皇大帝。 惟西晋曰昊天上帝。与《周礼》合。唐、宋以来,坛上既设昊天上帝第一等,复有天皇大帝,其五天帝与太一、天一等,皆不经见。元大德九年,中书圆议,止依《周礼》,祀昊天上帝。至大三年圆议,五帝从享,依前代通祭。 明清时代祭天制度大致相同。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以至清代,每年分祭天地于南北郊,即冬至在圜丘(天坛)祭昊天上帝,以大明(日)、夜明(月)、 星辰、太岁(值岁之神)从祀;夏至在方丘(方泽坛、地坛)祭皇地祇,以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从祀。此外,春分时在日坛祭日,秋分时在月坛祭月,并配祀二十八宿、五星。
宗教反映了人们对神和终极关怀的探求,具有伦理价值。宇宙万物是有起源和规律的,自古以来,人们把导致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因缘)叫做上帝,神,天,道或造物主。在古代,中国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或至上神存在,商朝和商朝以前的人称之为上帝,周朝人称之为天,老子和庄子称之为道。虽名称有异,实则指同一位造物主。人们大都承认,人都是有罪的,与永恒的造物主分开了。人们希望摆脱自己的罪和因罪所要承受的报应,回归造物主,获得永恒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在儒家经典《五经》中有造物主和至上神——天,上帝,神的观念,在《道德经》中还有道的观念。这些观念被认为与圣经中的神的观念相同,所以人们把圣经翻译成中文时,用上帝,神,道来翻译基督教的神。这是因为:
1 神不仅是犹太人的神,也是中国人的神,是普世万民的神;
2 中国人的祖先也是亚当或挪亚的子孙,他们从挪亚那里传承了对神的观念和对神的敬拜;
3 保罗说,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将他们分散在全地,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的心里,因为神已经向他们显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一脉相承,在很多方面超过了西方文化,值得华夏儿女为之骄傲。在古代,中国人就相信有一位造物主,至上神存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慢慢趋向偶像崇拜,无神论。正如圣经所说,世人都犯了罪,远离了神。历史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中断,这实令人遗憾。到了现在,人们对道(上帝)的观念越来越淡漠,以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华夏儿女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同时,也应该学习和继承世界优秀文化,以提升国人的道德和精神风貌。
1,因为信仰是不需要证明也无法证明的啊,能用事实检验的那就叫科学,不叫信仰了。
历史上,还有过这样的观点:
“正因为荒谬,所以信仰。”——德尔图良(指耶稣死而复生这类超出常理的事情)
“上帝只能信仰,不能论证。”——奥卡姆的威廉(他那把著名的剃刀就是剃阿奎那的神学证明的,他主张神学与哲学分开)
2,在进化论出现之前,需要假设有一个上帝,赋予了人类先验道德观念。
道德命题与科学命题有个区别,科学命题可以用事实来检验,比如重的物体是否比轻的物体下落快,可以到比萨斜塔上做个试验。但是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应该让领导先走还是让妇孺先走,这是无法用做实验的方式得出结论的。
今天我们可以用进化论解释说,这是一种本能,让领导先走的那类原始人都绝种了,我们都是让妇孺先走的那类原始人的后代,所以道德就是祖先刻录在我们基因当中的规则,我们天生就知道应该怎么做是符合道德的。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没有进化论的时候,怎么解释这个道德的来源?
伏尔泰说:就算没有上帝,也需要假设一个。
康德说:这个先验道德律就是上帝赋予人类的。
3,西方信仰的这个上帝,也有很多种解释。
比如爱因斯坦就反对一个人格化的,能够干预人类事务,进行赏善罚恶的上帝。但是他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上帝(上帝=自然),属于自然神论或泛神论者。
进化论讲自然选择,物竞天择,这个天择道德和天赋道德都是有个老天爷或者自然神,只不过把“赋”改成了“择”,老天爷换了个姿势,神创论变成了神择论,进化论还是可以与宗教相容的。
但是把这个“我固有之”的先天道德改成由圣人后天灌输,那差别就大了去了,变成庄子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了。
很早的时候,古人就已经意识到有一位至高的存在于冥冥中没有具体的任何形象,却具有决定的力量,掌控着一切,故称之为“天”。历代最高统治者皆有祭“天”的仪式。由于,周朝朝廷经过商讨之后,正式决定以“昊天上帝”来称呼这个“天”。这个“天”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神格化的宗教偶像。不依托于任何宗教存在。 人间最高统治者自以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间的一切,所以说称为“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