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当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以及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此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把诗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运用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有诗仙李太白之称。由于他生在盛唐,所以他写的诗豪迈放浪,常常被人们所称赞。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当年春天,李白因为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李白即将到达白帝城的时候,突然收到了被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调转船头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李白早年曾写过一首《上三峡》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与这一受《下江陵》合起来读可以更具韵味。
白帝至江陵,春水盛时,行舟朝发夕至,云飞鸟逝,不是过也。太白述之为韵语,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那么这首诗中惊天地泣鬼神之处在哪里?
一是写行舟之速,瞬息千里,如有神助。
从白帝城到江陵,其实正是春水盛时,是能朝发夕至的,并不是李白个人夸张的写法,不过在他的的笔下,不经意间让读者为之骇极。
首句「彩云间」,写出白帝城之高,与江陵形成对比,为江陵行舟蓄势。再用「千里」与「一日」对比,写得洒脱流利,行舟之速,真实可感。最后一句用「轻」字,既写行舟轻捷,又暗指诗李白身心轻快。再用「已过」一词,瞬息千里,如有神助。
二是行文之妙,设色托起,走处仍留、急语仍缓,殊觉自在中流。
绝句要婉曲回环,句绝而意不绝。此诗专写行舟之快,并无他意,此首意二句已写完,妙在第三句引「猿声」,使通首生动有味。无此句,则直而无味。《唐风怀》中评:「境之所到,笔即追之,有声有情,腕疑神助,此真天才也。」
他的诗让你顿觉飘然其中,李白真不愧为诗中之仙啊。
下江陵 名称: 下江陵
作者: 李白
简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入永王李璘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唐诗
栏目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
下江陵 本地网
类别: 七言绝句
体裁: 诗
年代: 盛唐 内容介绍
原文
下江陵 [又称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①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②。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注释]
①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②江陵:故楚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县。
清晨在白帝城出发,航行在美丽的景色之中,很远的江陵一日就到了。两岸山上猿猴叫声不绝于耳,小船却已经行过了很远。
[赏析]
诗主要是写回归江陵的一日行程及途中所见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欢悦之情。诗篇浑然天成,毫无雕镂文饰,历代评论家给这首诗以高度评价,称这首诗是“历代七绝第一。”
单纯看这首诗,从字面来说,似乎谈不上“惊风雨而泣鬼神”,因为通篇写的是—个“快”字,对于“险”这一层意思着墨不多。不知其“险”在何处,是无法体会其“惊风雨而泣鬼神”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先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写这首诗的背景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当时身处险境。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 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随即乘舟东下江陵。
李白是在惊喜交加之中写下此诗的,安史之乱中,大批的官员站错队受到了惩罚,一部分人是被迫归顺了安史叛军的伪朝廷,如王维、陈希烈;一部分跟随了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
肃宗自凤翔还长安, 伪官以六等定罪,分别予以斩首、赐自尽、杖一百、流放、贬官等。王维因为一首“凝碧池”诗和弟弟王缙平乱的功劳,幸运的得到特别宽恕。 至德二年(757)十二月二十九日,斩达奚珣等十八人于城西南独柳树下,陈希烈等七人被赐自尽于大理寺,应受杖者皆杖于京兆府门。
李白还写过一首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申诉其冤屈和失望: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乾元元年(758) ,唐肃宗又下敕两京陷叛军官,三司推究未毕者皆释其罪,贬、降者续处分。这首诗的后面还写到: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