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奋斗》
相声演员:曹云金 刘云天
开场:欢迎观众朋友们,
刘和曹一起:(曹云金)刘云天给您拜年了。
曹:能站在春晚的舞台上,我心情非常的激动!
刘:对。
曹:但也非常紧张。这是春晚的直播现场,满台都是明星大腕,各路的精英,我不如人家。
刘:不如谁啊?
曹:航天英雄杨利伟38岁飞天,贝多芬4岁开始作曲,葫芦娃生下来就能打妖精,人家一个个都这么大的成就,您说我能不着急吗?
刘:你着急有什么用,想成功得先立志,对吧。
曹:我立志!你知道,我从小就有很好的家庭熏陶!
刘:那是!
曹:从小我父亲就教育我,孩子,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要的就是金钱和美女,不争气,这就想要这些吗?我要事业!
刘:这不是一样吗?
曹:不一样,得看理解,小时候为了成功,我有很多的梦想,最初想成为伟大的化学家,从中学开始,我就努力的听化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从来都是第一个站起来举手抢着回答老师的问题。
刘:不象话。
曹:后来老师跟我说,你还是别学化学了,危险。
刘:嗨,是。
曹:后来,我喜欢上文学,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
刘:恩。
曹:中国传统四大明著《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刘备、关羽、张飞,保着唐三藏西天取经,半路途中,刘备经常欺负关羽,唐僧教育他,你这泼猴。老师说别干这个。
刘:说得对!就是基础。
曹:比如说苹果,怎么说呢?
曹:apple,这不是什么人都能说的。
刘:诶?你说apple。
曹:发音不标准,得说得天真一点儿。
刘:apple~。
曹:哎呀!天真不等于是讨厌,这是苹果。
刘:恩,那橘子呢?
曹:orange。
刘:还有,香蕉。
曹:banana。
刘:爸爸。
曹:father。
刘:妈妈。
曹:mather。
刘:爷爷。
曹:father and father。
刘:那奶奶就是mother的mother。
曹:嗨!那不对!那怎么能是mother的mother呢,奶奶是father的mother。
刘:哎呀!你翻译不行。
曹:对!我后来也觉得翻译不适合。
刘:是吧?
曹:我后来发现!影视更加适合我,从小我喜欢看电视连续剧,86版的《西游记》给我带来童年的回忆,我立志要拍一部这样一部戏,西游记我都背下来了,而且我能随便说一句台词。
刘:不信考考我。
曹:宝贝袈裟。
刘:黑熊怪那一集。
曹: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刘:学得真像哪,大战红孩儿,难不住他的。
刘云天:哎~~~哪一集?
曹:我先喊“师傅”,你这才“悟空”。
刘:哎哎~~好嘛!
曹:它是一集。
刘:您真能!
曹:西游记台词我熟,尤其是沙悟净的台词!
刘:哦~~沙和尚。
曹:哎,当然台词也不多啊!就这么几句!
刘:您说说看哪!
曹云金:大师兄,师傅让妖精抓走了!
刘:哎哟哟~~好,这也算一个!
曹:您看我,是不是有一定的研究啊。
刘:我看~没什么研究。
曹:照您这样说,影视也不适合我。
刘:嗨呀,什么都不适合你。
曹:为什么?为什么我的梦想总不能实现!
刘:我也是!
曹:我觉得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人要是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横垄地拉车,吃糖饼烫后脑勺。
刘:噢?怎么烫后脑勺?
曹:糖下来了一舔。
刘:谁让你舔了?
曹:我现在心情非常不好!
刘:哎, 甭难过了,我这算是听明白了。您说这么多,没有一件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干,不努力,说的都是瞎想。
曹:嗨呀,不能再说空话,不能再说大话,要真刀真枪地去奋斗,不管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我都要为我的梦想去奋斗。有很多例子摆在我面前,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摆在我面前,我怕什么!
刘:都有什么呀?
曹:姜子牙80岁为丞相,佘太君100岁挂帅,毕福剑53岁才主持春晚,怕什么,我要从我擅长的做起。
刘:擅长是什么?
曹:最大的擅长就是没擅长。
刘:啊?
曹:但是我有爱好!
刘:是。。。唱歌?
曹:不管是港台的、国内的,国外的,我什么的都会!
刘:老的会什么呢?
曹:《红楼梦》的主题曲。
刘: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这叫《聊斋》。
曹:这是周杰伦的双截棍。
刘:还会别的吗?
曹:张信哲,《从开始到现在》,情歌王子。
刘:这歌好,真不错啊。
曹:嗨!这都是皮毛,这港台的歌星啊,只要你挑得出来的,就没有我唱不了的!
刘:噢?那你模仿一下,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
曹:想难住我,没门!音比较低。
刘:不怎么样啊!
曹:我就会一句,能编上来就已经不错啦!看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啊,心情不错,从来没有过,我来一整段英文歌曲怎么样?
刘:行嘞!
曹:Happy birthday to you,我反串,以假乱真!最拿手的是《新贵妃醉酒》,各部门得配合我!灯光、音乐、起!
扩展资料
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曹云金、刘云天登台亮相,说了一段相声《奋斗》。这也是继李菁、何云伟后原德云社成员再次征战春晚。曹云金的这个相声段子很新,主要针对80后、90后从幼儿园到中学的成长生活制造笑料,有较多的网络用语。
参考资料:奋斗 百度百科
基础从娃娃抓起嘛!小时候时间多,练得也多嘛。大器晚成也不是不可能,这样要求要高一点吧。
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
高斯(C。F。Gauss,1777.4。30-1855.2。23)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先后当过护堤工、泥瓦匠和园丁,第一个妻子和他生活了10多年后因病去世,没有为他留下孩子。迪德里赫后来娶了罗捷雅,第二年他们的孩子高斯出生了,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份,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1806年迪德里赫逝世,此时高斯已经做出了许多划时代的成就。
在成长过程中,幼年的高斯主要是力于母亲和舅舅。高斯的外祖父是一位石匠,30岁那年死于肺结核,留下了两个孩子:高斯的母亲罗捷雅、舅舅弗利德里希(Friederich)。弗利德里希富有智慧,为人热情而又聪明能干投身于纺织贸易颇有成就。他发现姐姐的儿子聪明伶利,因此他就把一部分精力花在这位小天才身上,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发高斯的智力。若干年后,已成年并成就显赫的高斯回想起舅舅为他所做的一切,深感对他成才之重要,他想到舅舅多产的思想,不无伤感地说,舅舅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天才”。正是由于弗利德里希慧眼识英才,经常劝导姐夫让孩子向学者方面发展,才使得高斯没有成为园丁或者泥瓦匠。
在数学史上,很少有人象高斯一样很幸运地有一位鼎力支持他成才的母亲。罗捷雅直到34岁才出嫁,生下高斯时已有35岁了。他性格坚强、聪明贤慧、富有幽默感。高斯一生下来,就对一切现象和事物十分好奇,而且决心弄个水落石出,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孩子能被许可的范围。当丈夫为此训斥孩子时,他总是支持高斯,坚决反对顽固的丈夫想把儿子变得跟他一样无知。
罗捷雅真诚地希望儿子能干出一番伟大的事业,对高斯的才华极为珍视。然而,他也不敢轻易地让儿子投入当时尚不能养家糊口的数学研究中。在高斯19岁那年,尽管他已做出了许多伟大的数学成就,但她仍向数学界的朋友W。波尔约(W。Bolyai,非欧几何创立者之一J。波尔约之父)问道:高斯将来会有出息吗?W。波尔约说她的儿子将是“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为此她激动得热泪盈眶。
7岁那年,高斯第一次上学了。头两年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1787年高斯10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数学教师是布特纳(Buttner),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E。T。Bell)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
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孩子们都错了。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
高斯的计算能力,更主要地是高斯独到的数学方法、非同一般的创造力,使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J。M。Bartels)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
1788年,11岁的高斯进入了文科学校,他在新的学校里,所有的功课都极好,特别是古典文学、数学尤为突出。经过巴特尔斯等人的引荐,布伦兹维克公爵召见了14岁的高斯。这位朴实、聪明但家境贫寒的孩子赢得了公爵的同情,公爵慷慨地提出愿意作高斯的资助人,让他继续学习。
布伦兹维克公爵在高斯的成才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这种作用实际上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模式,表明在科学研究社会化以前,私人的资助是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高斯正处于私人资助科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社会化的转变时期。
1792年,高斯进入布伦兹维克的卡罗琳学院继续学习。1795年,公爵又为他支付各种费用,送他入德国著名的哥丁根大家,这样就使得高斯得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勤奋地学习和开始进行创造性的研究。1799年,高斯完成了博士论文,回到家乡布伦兹维克,正当他为自己的前途、生计担忧而病倒时—虽然他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了,已被授予博士学位,同时获得了讲师职位,但他没有能成功地吸引学生,因此只能回老家-又是公爵伸手救援他。公爵为高斯付诸了长篇博士论文的印刷费用,送给他一幢公寓,又为他印刷了《算术研究》,使该书得以在1801年问世;还负担了高斯的所有生活费用。所有这一切,令高斯十分感动。他在博士论文和《算术研究》中,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献词:“献给大公”,“你的仁慈,将我从所有烦恼中解放出来,使我能从事这种独特的研究”。
1806年,公爵在抵抗拿破仑统帅的法军时不幸阵亡,这给高斯以沉重打击。他悲痛欲绝,长时间对法国人有一种深深的敌意。大公的去世给高斯带来了经济上的拮据,德国处于法军奴役下的不幸,以及第一个妻子的逝世,这一切使得高斯有些心灰意冷,但他是位刚强的汉子,从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窘况,也不让朋友安慰自己的不幸。人们只是在19世纪整理他的未公布于众的数学手稿时才得知他那时的心态。在一篇讨论椭圆函数的手搞中,突然插入了一段细微的铅笔字:“对我来说,死去也比这样的生活更好受些。”
慷慨、仁慈的资助人去世了,因此高斯必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由于高斯在天文学、数学方面的杰出工作,他的名声从1802年起就已开始传遍欧洲。彼得堡科学院不断暗示他,自从1783年欧拉去世后,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的位置一直在等待着象高斯这样的天才。公爵在世时坚决劝阻高斯去俄国,他甚至愿意给高斯增加薪金,为他建立天文台。现在,高斯又在他的生活中面临着新的选择。
为了不使德国失去最伟大的天才,德国著名学者洪堡(B。A。Von Humboldt)联合其他学者和政界人物,为高斯争取到了享有特权的哥丁根大学数学和天文学教授,以及哥丁根天文台台长的职位。1807年,高斯赴哥丁根就职,全家迁居于此。从这时起,除了一次到柏林去参加科学会议以外,他一直住在哥丁根。洪堡等人的努力,不仅使得高斯一家人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高斯本人可以充分发挥其天才,而且为哥丁根数学学派的创立、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数学中心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也标志着科学研究社会化的一个良好开端。
高斯的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推崇得很高。他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或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或加上欧拉)。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份。
高斯的研究领域,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从研究风格、方法乃至所取得的具体成就方面,他都是18—19世纪之交的中坚人物。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虽然数学研究、科学工作在18世纪末仍然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但高斯依然生逢其时,因为在他快步入而立之年之际,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各国政府都开始重视科学研究。随着拿破仑对法国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重视,俄国的沙皇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也开始对科学家、科学研究刮目相看,科学研究的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学的地位不断提高。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家,高斯获得了不少的荣誉,许多世界著名的科学泰斗都把高斯当作自己的老师。
1802年,高斯被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喀山大学教授;1877年,丹麦政府任命他为科学顾问,这一年,德国汉诺威政府也聘请他担任政府科学顾问。
高斯的一生,是典型的学者的一生。他始终保持着农家的俭朴,使人难以想象他是一位大教授,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先后结过两次婚,几个孩子曾使他颇为恼火。不过,这些对他的科学创造影响不太大。在获得崇高声誉、德国数学开始主宰世界之时,一代天骄走完了生命旅程。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 ——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
瓦洛多斯。。算有名吧。。(就是改编土耳其进行曲那个)
他16岁学钢琴
其实多少岁学没关系,
告诉你吧,我很多师兄师姐都是为了高考
才在高一或高二急急忙忙学的
只要你有这个兴趣和耐性,
越大了理解能力就越好呢,
相信你能学出一定成绩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