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于中国人,真是一条又爱又恨的大河,人们在河岸两旁讨生活,同时也让河水试练极限,人是否真的胜得了天,看看那些居住于河岸的子民们,不得不说为了生存,绝地逢生是常有的事,有句话说得好:「不到黄河心不死」,正可用来比喻居民们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到绝望不死心。只是,为什么不说「长江」而非要「黄河」不可呢?
据晚清小说《扫迷帚》第五回中写到昆山通人汪梧凰,辨析苏州谚语时说:「弗到黄河心弗死,到了黄河死不及。」其中之「黄河」仍「横祸」之误,言人不犯横祸,则不肯死心塌地;及犯了事,则身为囚犯,欲死不及,乃劝人及早改过之意。现则,被用来比喻不远目的不罢休。
「黄河」并非真指黄河,而是横祸之谐音。久而久之,人们为了表达直接,避开贬谪的原意,遂把「不得横祸心不死」演变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与此语相近的俗语有「不到乌江不死心」则取自项羽被困垓下,乌江自刎之典。
不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是不肯死心的。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
“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