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淮南象牙塔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礼节礼仪]称呼的种类有几种-

[礼节礼仪]称呼的种类有几种-

作者:淮南象牙塔
日期:2021-04-20 06:43:56
阅读:

1987年~199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士
1991年~1993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
1993年~199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



称呼的种类大约有以下四种:
  
  一、姓名称谓

  姓名,即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字。姓名称谓是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称呼形式。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全姓名称谓,即直呼其姓和名。如:“李大伟”、“刘建华”等。全姓名称谓有一种庄严感、严肃感,一般用于学校、部队或其他等郑重场合。一般地说,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指名道姓地称呼对方是不礼貌的,甚至是粗鲁的。

  名字称谓,即省去姓氏,只呼其名字,如“大伟”、“建华”等,这样称呼显得既礼貌又亲切,运用场合比较广泛。

  姓氏加修饰称谓,即在姓之前加一修饰字。如“老李”“小刘”“大陈”等,这种称呼亲切、真挚。一般用于在一起工作、劳动和生活中相互比较熟悉的同志之间。

  过去的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和号,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前还很普遍。这是相沿已久的一种古风。古时男子20岁取字,女子15岁取字,表示已经成人。平辈之间用字称呼既尊重又文雅,为了尊敬不甚相熟的对方,一般宜以号相称。

  二、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对有亲缘关系的人的称呼,中国古人在亲属称谓上尤为讲究,主要有:

  对亲属的长辈、平辈决不称呼姓名、字号,而按与自己的关系称呼。如祖父、父亲、母亲、胞兄、胞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前面加“姻”字,如姻伯、姻兄、姻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加“令”或“尊”。如尊翁、令堂、令郎、令爱(令嫒)、令侄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前面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叔、家兄、家妹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平辈、晚辈亲属,前面加“敝”、“舍”或“小”。如敝兄、敝弟,或舍弟、舍侄,小儿、小婿等。

  对自己亲属谦称,可加“愚”字,如愚伯、愚岳、愚兄、愚甥、愚侄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亲属、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亲属称谓上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书面语言上偶用。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亲属称谓时,一般都是称自己与亲属的关系,十分简洁明了,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在当面称呼时,也有了改变,如岳父--爸,岳母--妈,姻兄--哥,姻妹--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和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也不那么讲究了,如:您爹、您妈、我哥、我弟等。不过在书面语言上,文化修养高的人,还是比较讲究的,不少仍沿袭传统的称谓方法,显得高雅、礼貌。

  三、职务称谓

  职务称谓就是用所担任的职务作称呼。这种称谓方式,古已有之,目的是不称呼其姓名、字号,以表尊敬、爱戴,如对杜甫,因他当过工部员外郎而被称“杜工部”,诸葛亮因是蜀国丞相而被称“诸葛丞相”等。现在人们用职务称谓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目的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主要有三种形式:

  用职务呼,如“李局长”、“张科长”、“刘经理”、“赵院长”、“李书记”等。

  用专业技术职务称呼,如“李教授”、“张工程师”、“刘医师”。对工程师,总工程师还可称“张工”、“刘总”等。

  职业尊称,即用其从事的职业工作当作称谓,如“李老师”、“赵大夫”、“刘会计”,不少行业可以用“师傅”相称。行业称呼。

  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例如:老师、教练、医生、会计、警官等等。

  四、性别称呼

  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为“小姐”、“女士”、“先生”。其中,“小姐”、“女士”二者的区别在于:未婚者称“小姐”,不明确婚否者则可称“女士”。
演讲家 李大伟
  李大伟:河南人,1979年出生。
  贫穷的童年时代,使他从小就懂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
  不幸的少年时代,父母相继离世,习武8年的他带着小他6岁的弟弟四处漂泊、到处流浪…… 经过多年的奋斗,逐见曙光的他,却在22岁那年,因一场武术表演中的失误,摔伤了左腿,从此掉下了以武为生的舞台……
  无奈,他坚强地选择了弃武从文,小学毕业的他从26个字母开始自学英语……
  3年后,他创造了奇迹并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故事,赢得了包括大、中、小学生在内无数听众的尊敬与掌声。

  河南理工大学教授
  李大伟 男,1963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研究方向, 巷道支护技术与采煤。 1981.9-1985.7,焦作矿业学院 采矿系 矿井建设专业毕业;1991.9-1994.7,中国矿业大学 建工学院 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3.9-2006.6,中国矿业大学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专题为:深井、软岩巷道二次支护围岩稳定原理与控制研究。 工作经历:1985.7-1991.8,平顶山矿务局科研所。1994.8-2003.9,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负责巷道支护技术与采煤方面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2006.6以来,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从事教学、研究。 完成科研项目:稳定单向铰接U型钢支架研制;焦作矿区程村矿软岩巷道大变形围岩稳定控制试验研究;“梨园矿宁庄井大变形巷道流变控制技术研究”;邢台矿区显德汪矿1191三软煤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平顶山矿区十一矿丁六皮带下山巷道维修支护技术研究;平顶山矿区十三矿区段煤柱参数合理确定 等课题。2005年,《松软超高地应力巷道动态叠加支护技术研究》获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动压巷道围岩稳定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近几年,在《岩土工程学报》、《煤炭学报》有关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深井软岩巷道二次支护原理及控制技术》专著一部。 理论主要成果为: (1)建立了软岩巷道二次支护控制围岩稳定原理的第一阶段一次支护弹塑性,第二阶段二次大刚度高强度支护黏弹、黏塑性力学模型。计算得出了大刚度高强度二次支护的最大工作阻力公式。 (2)用锚杆两端对围岩体内锚固区施加的两组夹紧力来考虑锚杆支护对巷道围岩应力状态改变的影响;而描述锚固围岩体力学性质的黏结力和内摩擦角并未改变。建立了锚杆支护对围岩稳定作用机理的弹塑性力学模型。 (3)二次支护的大刚度、一定的高强度是保证围岩应力状态向长期强度和黏弹性流变停止转变的两个条件。当二次支护体强度较大,二次支护工作阻力最大值低于支护体强度时,黏弹性区岩体应力调整至流变停止状态;黏塑性区围岩体应力将最终降至相应的岩体长期强度,巷道处于长期稳定的围岩体应力平衡状态。
  河南省嵩县县长李大伟
  2010年1月14日至17日,嵩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嵩县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以及财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法院、检察院等工作报告,选举李大伟为嵩县人民政府县长。 嵩县县长李大伟是中国惟一受邀的县级政府代表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作为国家发改委的低碳发展试点县,受联合国世界气候组织的邀请,嵩县县长李大伟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了2010年12月6到10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第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国学应用人士
  李大伟 男,满族。字漠然崇古,号司空道人。座右铭:位卑未敢忘忧国。现就读于重庆一所高校。
  1989年生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朝阳地镇温珠沟村。我国著名国学应用人士,演讲家,教育家,评论家,隐士。小学毕业于温珠沟小学,以优异成绩升至围场镇中学,高中毕业于围场卉原中学,同年以播音主持专业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因个人爱好退档后报名重庆一所著名高校。对国学应用、人际交往礼仪、文学、医学、天文、军事、音乐、美术、儒、释、道有独到见解。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李大伟 1949年8月生,浙江宁波人。毕业于浙江省广播电大,并受浙江大学临床医学、浙江中医学院中医高等教育。现任杭州市上城区人民医院中内科、西内科主任,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荟萃丛书》、《临床医学治验》编委,《中国当代人才库》名誉主编。主要事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经验较丰富,下乡巡医时,成功抢救一名触电引起的心跳停搏患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有研究,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医急症》、《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浙江预防医学》、《浙江医学情报》等杂志发表《自拟“胃宁汤”加泰胃美治疗消化性溃疡》等10余篇专业论文。《自拟逐顽庳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4篇专业论文被第四、五、六届全国疑难杂症诊疗学术研讨会选为交流论文,入编《疑难杂症治验》、《临床医学治验》。有的被评为全国优秀论文,获二等奖。曾被评为院、局、区级先进工作者等,共获奖10余次,在全国、省、市报刊杂志发表两千余篇报道、卫生科普作品等,被省、市级报社评为积极、优秀通讯员20余次。业绩入选《中国名医名术大典》、《当代医药人才选编》、《科学中国人》(世纪珍藏版)、《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创业英才》、《二十一世纪人才库》、《辉煌成就,世纪曙光》、《中华名流世家》、《中华传世通鉴》等10余部大型辞典。
  北京某图书出版公司职员
  李大伟(1983~),字念之,曾用笔名鼎鸣,网络用名午夜游鱼。河南省南阳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现任职于北京某图书出版公司。02年读高二时出文集《月亮湖》。现已创作完成了诗集百首《水仙的心愿》,电影剧本《妈妈,抱抱我》,长篇校园小说《穿过季节的忧伤,我在原地守望》,中短篇青春小说集《十年不见》及《无岸可渡》。

中国,中央之国、居天地之中,治于四夷,正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尚书·梓材》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诗经》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等。中国,又称华夏、中华。《书经》记“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左传》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即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中国与华夏之称谓,皆为国人自称之名,彰显出一种中央之国、礼仪之邦与衣冠上国之状态。那么,古代世界其他诸国又是如何称中国呢?这种称谓又蕴含着何种信息与意义?
秦、秦奈与赛里斯
古代世界最早出现有关中国的称谓为秦(Chin)或秦奈(Sinae)与赛里斯(Seres),这些称谓出现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期间。秦或秦奈,一般为从海路接近中国时的称谓。该名称被认为经由马来人传下来——马来人将秦王朝称为Chin,并以其指中国。古代印度文献《摩奴法典》《摩诃婆罗多》《政事论》提及Cina,并称此地产丝。古代波斯史料称中国为Machin,即Ma+Chin,意为大秦、大中国。
Chin、Chinas在传入西方之后转音为Sin或Thin。1世纪左右,一位罗马商人从红海出发到达印度西海岸,并著《厄立特里亚航海记》一书。他在书中记载了从红海至印度西海岸的航行路线,提及经过印度东海岸之后,如果直向东行驶,那么右边就是大洋。大洋止于某处,那里有一座被称为秦奈的大城,产丝。往秦国甚不易,由其国来者亦极少。这位作者可能也是西方世界首次使用该名称呼中国的人,之后1—2世纪期间著名的埃及天文学家与地理学家托勒密所记之秦奈应是由此而来。西方作家在提到秦或秦奈之时,绝大多数称其处于大洋某处,显示其是从海路认识中国的。
Seres意为“与丝有关的”,该名在公元初几个世纪中频繁出现在希腊罗马作家笔下,最初指人,之后演变为指代中国的地理名称。这一名称是西方人从陆上丝绸之路接近中国时的称谓。赛里斯这一称谓仅指中国北方。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地理学家与历史学家斯特拉波曾提及赛里斯人。1世纪罗马地理学家梅拉与普林尼最早提到赛里斯人的具体方位,其中梅拉称:“亚洲最东部有三个种族,即印度人、赛里斯人与斯基泰人,印度人和斯基泰人居南北两端,赛里斯人居中间;赛里斯人以诚实著称”。普林尼称:“赛里斯人以树木出产羊毛,闻名遐迩;他们将羊毛纺织成线、将线纺织成布匹。”这里的羊毛即指丝,显示此时西方对丝的认识并不准确。
托勒密则首先使用赛拉与赛里斯两个名字,赛拉指赛里斯人首都、赛里斯指其国家,并称未知地旁有极东部的大亚细亚、秦奈与赛里斯国,赛里斯国和它的都城在秦奈国的北方——此记载便显示赛里斯指中国北方。据这些古代希腊罗马作家之记载,可以发现他们笔下的赛里斯国主要生产生丝,位于极东的北方大陆地区。
中世纪时期,赛里斯这一名称被沿用。6世纪拜占庭史家普罗科比曾记载在一个名叫赛林达(Serinda)的地方,修士们从印度将蚕卵带回拜占庭,从此养蚕业在罗马领土上建立起来。Serinda即由Ser(es)与Ind(ia)两部分构成,指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地区,通常认为指于阗或中亚地区。
桃花石
继秦、秦奈与赛里斯之后,古代世界对中国一个流行的称谓为“桃花石”(Taugas)。7世纪早期,拜占庭史家西摩卡塔在《历史》中曾记载了一个名为桃花石的大国:“桃花石距突厥一千五百里,居住在桃花石的外邦人,为人数众多而极勇敢的民族,世界诸国几乎与其无法匹敌……桃花石从不受王位纷争之扰,这是因为他们据家族血统选取君主……桃花石国盛行偶像崇拜(佛教),但有公正的法律……生产赛里斯丝线的蚕虫在这个民族中到处可见,它们已经历经许多代的变化,色彩斑斓。”
西摩卡塔所记的桃花石显然指古代中国。但是关于Taugas一词之意义,中外学人却有多种不同认识。如法国汉学家德经认为Taugas应为大魏(Ta-g?ei),即鲜卑拓跋族在中国北方建立的元魏政权;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与日本学者白鸟库吉进而认为其应指元魏政权的建立者拓跋(Thak-bat)族;德国汉学家夏德认为应指“唐家”,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引申为“唐家子”,即中国的唐王朝。张星烺与张绪山等则主张Taugas为大汉,其中张绪山指出大魏之说并没有其他证据显示外族以此名称称呼中国,拓跋族人在入住中国北部之后采用汉化之魏,拓跋之称扬名于外族可能性不大,而西摩卡塔是据唐代之前史料进行记载,Taugas自然不能指唐家或唐家子,并称:从中国与北方以及中亚民族关系论,两汉时期最为频繁,且影响最大;在与外界交往之时,汉使常自称大汉,外族亦因此称中国为大汉,大汉一名便成为周围族群对中国的称谓,并经中亚诸族流传至西方,转音为Taugas。
桃花石此名之汉译,最早出现在长春真人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之中。1221年,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去中亚,曾途经阿里玛城(今新疆霍城县境内),见到当地“农者亦决渠灌田。土人却以瓶取水,载而归。及见中原汲器,喜曰: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渭汉人也”。此亦显示中亚人以桃花石称中原王朝,因此西摩卡塔所记Taugas应为大汉之意,大汉又成为古代世界对中国的一个流行称谓。
契丹
蒙古时代,蒙古一统欧亚大陆之格局让中西方交流日益便利。此时古代世界又出现了一个对中国的称谓,即“契丹”。这一称谓出现在诸多记述之中,如元代入华的一些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皆提及契丹,其中约翰·柏朗嘉宾称契丹国近海的一部分领土迄今尚未被鞑靼人征服,这些人信奉异教,自有书写文字;威廉·鲁布鲁克更是称中国为大契丹国,即古代赛里斯国,最好的丝绸出自他们之手,其人称之为赛里克(Seric)——他显然知道此时的契丹即古代赛里斯国。马可·波罗在其行纪中称中国北部为契丹、称中国南方为蛮子。蛮子,即蒙古人称中国南方之称谓。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亦提及契丹国有很多偶像崇拜者,信奉释迦牟尼的泥塑偶像。
契丹为中国东北部游牧民族,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国号“契丹”。大同元年(947年),耶律德光率军攻占开封灭后晋,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1125年被金国所灭。辽灭亡前夕,耶律大石据中亚诸地建立西辽,并不断在西域、漠北、中亚等地区扩张。契丹人在中国北部统治长达200余年,西辽在其灭亡之后又统治中亚诸地长达数十年,一度极为强盛,并于1141年击败塞尔柱帝国,更是威名远播欧亚诸地。契丹人在中国北部的兴起,导致从陆地方向获知中国的人或国家,将中国称之为契丹。这一名称不断向西流传并被欧洲人得知,直到元代仍如此称呼中国。
契丹之名一直沿用至明代。15世纪初西班牙使节克拉维约曾出使中亚撒马尔罕的帖木尔王廷,在其所著游记中仍将中国(此时为明朝)称为契丹;1419—1422年帖木尔之子沙哈鲁派遣使者到达明廷,此时这些使者仍将中国称为契丹;15世纪意大利商人与探险家尼克罗·康蒂亦是如此称之。直到16世纪,仍有一些欧洲的探险家从陆路行进寻找契丹。
“China”的直接由来
由于对东方知识的淡漠,古代世界对中国的称谓秦或秦奈、赛里斯、桃花石与契丹等,经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混淆,这些名称也往往同时出现。1603年葡萄牙人、耶稣会士鄂本笃经印度从中亚到达中国之时,便怀有探究契丹究竟是否为中国之目的。当然,他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契丹就是秦。近代以来,秦或秦奈这一古老的名称再次成为西方对中国的流行称谓,葡萄牙人在Chin之后加a音,即China,便形成今日欧洲诸国对中国的称谓China。
纵观古代世界对中国的称谓,可以看出常以朝代命名,如秦、秦奈、桃花石(大汉)与契丹等,或以中国输入外部世界的重要物资丝绸(赛里斯)等称呼之,其中以朝代之名称呼中国具有一定的延后与持续性,且从北方陆路进入中国与海路进入中国所得出的称谓并不一致。这些称谓显示古代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是基于中国历史之变迁,呈现动态、变化之特点。当然,限于古代知识传播、保存与交流的局限性,各个名称所具备的内涵也反映出古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诸国对中国地理认识之不足。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和我们发生接触、文化交流最频繁、文献记载保留最多的国家,莫过于印度。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就是古梵文中的Cīna一词。整个词在汉译佛经中很常见,音译作“至那”“脂那”或者“支那”。这些佛经的原文,当然多数是当时或更早时在印度写成的。除此之外,在现在所能看到的印度其他古文献中,如两部著名的大型史诗《摩诃婆罗多》(Mahābhārata)和《罗摩衍那》(Rāmāyana),还有著名的政治及社会伦理著作《摩奴法论》(Manusmrti)以及《利论》(Arthaāstra)中,都提到了Cīna这个名字。这些文献的成书年代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此处无法细论,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大致可以肯定是在公元前4至3世纪。

从梵文的Cīna一词,便衍生出今天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称呼中国的专名:波斯文的Chīn,阿拉伯文的Sīn,拉丁文的Sinae,英文的China,法文的Chine,德文的China,意大利文的Cina,以及其他等等。日文因为能够借用汉字,有时就直接使用“支那”这个译音字。

古代印度人,又常在Cīna一词前再加上mahā一词,成为Mahācīna,音译“摩诃至那”,意思是“大至那”或者“伟大的至那”,其中往往也有表示对中国尊崇的意思。也有的在Cīna后面加上sthāna一词,成为Cīnasthāna,佛经与中国史书里译作“真旦”“振旦”“震旦”或者“摩诃震旦”,意思是“支那国”或“伟大的支那国”。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中国访问,梁启超为他取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汉名“竺震旦”,就取义于此。

Cīna一词的来源,近代的学者做了许多探究和讨论,有的说这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即后来统一中国的秦朝的“秦”字的译音,也有的说是“荆”字的译音,又有的说是“锦”字的译音,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现在多数人比较接受“秦”字的说法。综合印度及中国的史籍、汉译佛经中的材料来看,这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唐代初年,中国和尚玄奘到印度,见到印度的一位国王戒日王。戒日王问到玄奘“摩诃至那国”,玄奘回答说:“至那者,前王之国号;大唐者,我君之国称。”(《大唐西域记》卷五)可谓正中鹄的。至于说Cīna是“思维”义,只是古代个别中国和尚提出的说法,虽然事出有因,但完全不对。那是因为他们对梵文半通不通而导致的误解。

涨姿势!古代世界各国都怎么称呼中国?

据另一位也是在唐代去印度求法的中国和尚义净的记载,当时在印度似乎还有把中国或中国的首都称作Devaputra的,音译是“提婆弗呾罗”,意思是“天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但在印度方面,还没有找到直接的对应材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在古代以精美的丝织品闻名于西方。因此,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著作中有的就把中国称作 Serica,意思是“丝国”,称中国人是Seres,中国的首都是Sera,现代的汉译“赛里斯”“赛拉”。但这没有像Cīna这个词一样成为通名。

应该说明的是,在古代,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接触、交流是依地域的远近、时代的先后而由近及远,由少渐多,由模糊的传闻而逐渐成为比较详实的知识的。这个特点也反映在他们对中国的称呼及其实际定义的变化上。比如Cīna一名,一般来说就是指中国,但从古梵文文献(佛教的和非佛教的)中使用这一名词的上下文看,有时可能只是指今天中国西北的某一地区。如在《罗摩衍那》中,除了Cīna以外,还有Paramacīna,意思是“更远的”或“极东”的至那。有人认为,后者才算是中国本部。其他文献里也有类似的例子。

    相关推荐

    聚合标签
    臂组词有哪些词语 里应外合是什么意思? 牛遇彩则祭彩,注意不过头装饰自己,牛一出头就没头了 这句话... 请问:“顺天者昌 逆天者亡”出自哪里? 与腾有关的成语 文修武备 出处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赏析这... 请教一下,《凌雾行》这首诗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谁能给解释一下啊... 榨西瓜汁需要去籽吗? 婉转悠扬 哪个字错了? “婉转悠扬”的“悠”是什么意思? 水气病分为几类?其证候特征是什么?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主旨是什么 ?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后... 成语岁月如什么 什么中什么什么成语 顺天者昌 逆天者亡 是谁说的 一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 失字上面不出头念什么 "则"能组什么词? 写几个aabb式的词语 通字开头成语大全 上善若水 求一幅挽联 请问各位前辈,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形容心情忐忑的成语 处于最完美的境界的成语 求一诛仙帮会及家族名,要求:有诗情画意且带有霸气!字数(6-... 谢谢! 鲁迅去世前后背景资料,人们对他去世的反应感受 森林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成语 完美世界人物等级的划分,凶兽的等级划分,宝具,符文,宝骨,这... 什天什么四字成语 水穿成语有哪些 飞黄腾达造句一个? 关于乌的成语有哪些 网易什么游戏好玩 形容红色的四字成语, 为什么一什么成语 含有“否”字的成语有哪些? ()新()() 柳永 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作 顺天致性是什么意思 什么死什么悲 成语 腾开头有什么成语 带汤字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一什么一什么的成语? 柳永 《鹤冲天》中“且恁偎红(倚)翠”一句中“倚”一字到底有... 带臂的成语 请问,非审判人员私设公堂,对公民进行恶意侮辱诽谤式审问或问询... 带“霞”的唯美词语有哪些? “教学相长也”是什么意思? 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是什么意思? 1000个四字成语 骨髓的髓字怎么写 谁知道“闭门不管庭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的全文? 疯狂猜成语中有一个成语 《城南旧事》好词好句摘抄加赏析 人的心情.....的形容词 求三国杀所有武将台词(标准,风火山林,一将成名,SP,神) 描写人x的成语 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是什么意思 从玄学上讲,为什么有的好人没好报,有的坏人却活得很好? 团开头的成语接龙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