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实际上本意并不是我们现在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它也从来都没有蔑视女性的意思,但是被后世曲解成,女子没有才能才是有德行的表现,不得不说当时故意去曲解这句话意思的人,到底抱有怎样的一种目的。
这本是夸赞女人的一句话,第一层意思,这句话里的“无”字,不只是没有的意思,而是一个动词,有“不显露”的意思,是一种谦卑的表现既有才华,又很谦卑,自己不认为自己有才华,这才是女人最大的德行。第二,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虽然女子自己没有才华,但是他可以相夫教子,可以培养有才华的孩子,可以帮助丈夫成才,这是妇德,也是一种伟大的德行。
这本是这句话原本的意思,它的本意是美好的,告诉我们有德行的女子应该具备以上的德行,但是自从男权主义的不断发展,后世之中的狂热分子,故意去曲解原本的意思,得到新的解释方式,去约束女子的行为。
这样的想法认为,女子有才易不贞,当女子和男子一样有才之后眼界就会提高,就会不安于室,所以无才的女子才是真正纯洁美好的,才是当世好女子。还有就是统治阶层的需要,这句话开始曲解在明朝初期,刚过去的唐朝不但出来一个女皇武则天,还有一代才女上官婉儿,这样的情况下,统治阶层是不赞同女子有才的。不过在那个年代,有才的女子总是命运弄人的,她们或是生活凄苦,或是英年早逝,总是像流星一样在历史上划过,又迅速的消失。
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国古代男性的地位难听点说是完全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大到皇室家族、小到百姓之家,都是如此。男人从来都是顶梁柱,主心骨,女人只能依附于男人。如果生活在皇室、后宫之中,争夺的从来都是男人的宠爱,为的也是自己或者家族能够好过一些。在百姓家庭,女人永远就只能在面对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就只能相夫教子。但当时的社会氛围都觉得这样是互补合作,是正常的、合理的。
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说法。我认为就是属于男人们的一种自私的心理。男人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只希望身边的女人明白“服从”。“女子无才”便是不知琴棋书画,便是女子,不要或者不可以去上课,不去上私塾,不去学东西,没有文化没有学识就没有思想,那就只能让有文化的男人来掌控女人,让当时的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得到更充分发挥。
出于男人对女人的掌控欲,所以说才会有女,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说法。因为学识会让人充满智慧,会让人懂得思考,当女子拥有足够的智慧去思考。去思考男女地位的时候,就会出现男人无法掌控的意外的情况。出于男人的掌控欲,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但更可笑的是往往拥有文化有学识的女人反而更受男人的青睐,这其实是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说法是相悖的。男人往往喜欢有学识的女人,但更希望女人目不识丁方便于男人掌控,这其实就是古代男人的一种自私自利的心理。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刘教授指出,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
刘教授进一步指出,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反而重视她们的“妇德”,而又深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所以,刘教授认为,与其单单用现代的眼光,将“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看成是对女性智力的低估和扼杀,不如从文化意义和社会背景去研究。只是,到了清代以来,由于女性识字能文者较从前为众,就开始有对女性“才”、“德”问题的讨论了。此亦是近代中国女性争取权利之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