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的谥号以用一个字为常,也有用两三个字的。用一个字的如:秦穆公、晋文公;用两三个字的如魏安厘王、赵孝成王、 卫睿圣武公等。
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而且这一时期谥法制度也日趋严密,朝廷中正式设立“大鸿胪”一职,管理王公列侯的谥法。汉代以后,谥号大多为两个汉字:汉文帝刘恒“谥号”全名为孝文帝,萧何谥为文终侯。
唐宋时期为谥法发展时期。谥法一方面成为封建帝王尊大谥以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同时也成为驾驭群臣的褒贬手段。从女皇帝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谥号的旧例,她作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时追谥丈夫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达四字。武则天称帝后,又开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上尊号谥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着的时候可以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累加也影响了谥号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四个字以上。
皇后之“尊号”即“徽号”。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徽号也可每逢庆典累加,那拉氏的徽号最后积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多达16个字,而她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23字谥(见慈禧条)。宋代皇帝谥号比唐时更加谥美,而且也开后代予大臣谥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实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谥号多以“文”字为荣,终宋之世,谥号为“文”者达一百四十多人,为“武”者仅二十人。
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下来。首先是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固定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或21字(明太祖),亲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
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明仁宗的谥号为: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明宣宗的谥号为: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明英宗的谥号为: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明代宗的谥号为: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明绍宗的谥号为: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和硕亲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恭亲王奕欣的谥号为:忠
清代大臣的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得谥号者只有曾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两字谥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议;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则有:文忠(如李鸿章),清朝只有约十人得此谥号;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文臣而有军功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古代中国皇帝的“谥号”、“年号”、“庙号”的区别及取法。
中国古代帝王一般都有“谥号”、“年号”、“庙号”,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1、谥号
古代帝王、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会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这里我们就说说皇帝的“谥号”,大臣的这里先不提及。
皇帝的谥号是依照《逸周书谥法解》来选取相应的词给皇帝上谥号,《逸周书》,先秦史籍。本名《周书》,隋唐以后亦称《汲冢周书》。分为上谥、中谥、下谥等,如:“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为上谥,“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是为中谥,“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是为下谥。从先秦就开始流传使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故而废除谥法。嬴政自称为始皇帝,后世则以数计,如二世、三世等,汉代时期恢复谥法,谥号先秦时期以一字为多,后面朝代不停添加,一个皇帝有10几个甚至20几个字的谥号。
2、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周王朝废除了庙号制度,而在汉朝建立之后又重新启用了庙号,例如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皇帝死后都能供奉在太庙之中,也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除了某些亡国之君。
另外庙号一般开国皇帝曰“祖”,守城曰“宗”,也有追尊自己祖先的,有“祖”、有“宗”。
例如司马炎在继位之后就追尊司马懿为“晋高祖”。另外清朝有3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也就是康熙),顺治皇帝福临是由于是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视为开国,康熙皇帝是一、康熙真正平定了明朝余党、收复台湾、平定三藩、准噶尔,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视为开国;二、康熙确立了中国的版图,开疆拓土自古以来被视为天子的大作为;三、康熙帝在位时间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古人视之为天佑
3、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皇帝发起和更改。汉初之前皇帝没有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皇帝在国家出现重大事情,一般都会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也有只有一个的。如唐高宗有14个;清朝皇帝基本都是一个年号。
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日本、越南等受中国影响,开始使用年号;朝鲜一般年号都是使用中原王朝的年号,中原王朝更换年号朝鲜也会更换。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
下面举例说明一下这三个称呼,以康熙皇帝为例,爱新觉罗·玄烨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年号康熙。
这是对前朝的尊重,显示大清帝国的肚量和仁慈,主要是清朝刚入关需要缓和汉人官员和老百姓的关系,厚葬前朝皇帝收买了明朝子民的心,稳固大清江山。
因为清代将前朝谥法制度加以承袭修改,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规范的谥法制度。
清代帝后谥号的基本格式为:褒扬语加总谥号。而帝后谥册、谥宝上,往往在谥号前冠以庙号,即庙号加褒扬语加总谥号。
关于帝后谥号的最终字数,清代有严格的明确规定。嘉庆时,鉴于太祖努尔哈赤尊谥已加至二十四字,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尊谥已加至二十二字,列后尊谥则已加至十六字。
遵照“颂美无穷而尊崇有致”的惯例和乾隆遗训,决定“列圣尊谥已加至二十四字,列后尊谥已加至十六字不复议加”。
扩展资料
在清代的典籍记载中,上谥号和加谥是帝后大丧仪中的重要礼节之一,其程序极其繁复严格。首先,在大行皇帝崩逝后不久,即由嗣皇帝发布谕旨,为前朝皇帝或皇后的事迹评介定下基调,命九卿王公议谥。
九卿王公根据其一生的功绩,谨慎地拟定出谥号和庙号,并说明因由,专折上奏嗣皇帝,称为议谥。嗣皇帝接到折请后,在九卿王公拟定的谥号、庙号上圈点,称为定谥。然后钦天监选定上谥吉日,由礼部以恭上尊谥礼仪具奏皇帝,获准后便依照执行。
清代帝后谥册、谥宝按定制由内务府承办,但由于其为宗庙重器,并非一两个部门所能完成。从采料、琢型到镌刻,要牵涉很多环节,耗工费时。
谥册制成后,皇帝亲自奉安于太庙中,称为进册宝仪。吉期到时,礼部尚书到乾清门奏请行礼。皇帝行至太庙街门,在导引官的引导下至采模正中黄案前恭视玉册、玉宝。在香案前进香后,由奉册宝王公大臣进至案前,恭奉册宝于亭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庙号、谥号为何清朝皇帝有这么多让人分不清的称谓
- 上一篇:中间俩字是无言的四字成语
- 下一篇:为什么下过雨后,能闻到泥土的味道?